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9 項符合

愛還是錯愛:關於教育與人格養成的思辨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2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教養方式需因時制宜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推薦  2017/06/28
由衷欣賞本書作者;反思、反觀、反骨的出發點。因時制宜,不僵化,方能有解。
愛還是錯愛:關於教育與人格養成的思辨 愛還是錯愛:關於教育與人格養成的思辨

作者:顏擇雅 
出版社:親子天下(親子教養童書)
出版日期:2015-04-01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愛還是錯愛:關於教育與人格養成的思辨

內容簡介

大人要理解小孩,從來就不容易。
拿捏愛與錯愛之間的界線,
需要智慧,更需要開放的心靈。

最切身的人生功課,也最沒有真理可循。
篇篇文章都帶來思想撞擊,
不只幫助下一代養成強健人格,也是大人自己的成長之旅。

  顏擇雅的教育、教養書寫,一向跳脫框架,角度新穎。她觀察敏銳,讀書廣博,從古典知識到最新研究,總是信手捻來,擅於發現別人沒發現的問題,勇於挑戰人云亦云。行文節奏明快,風格獨樹一幟。

  華人社會總認為會念書小孩最有前途,顏擇雅卻憂心,這種小孩最容易做出錯誤的生涯選擇。

  小孩對學習失去興趣,論者常說是因為台灣學校太競爭,顏擇雅卻逆向思考,認為問題是競爭種類太少。

  小孩變沒禮貌,論者總以為是父母嬌寵。顏擇雅卻認為錯不在父母,是社會結構改變,教育卻沒跟上時代。

  韓愈〈師說〉有何語病?孔子為什麼會反對四書必選?父母炫耀小孩成就為何有害?為什麼節儉不是美德?書中皆有完整論述。

本書特色

  2014年金鼎獎專欄寫作獎得主顏擇雅的得獎精華文章
  透過思辨方式,破解許多關於教育、教養、學習的迷思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顏擇雅


  NEWS98電台《張大春泡新聞・JOYCE時間》中的Joyce。1967年次,柏克萊加州大學畢業,主修比較文學,譯過珍・奧斯汀小說《理性與感性》,2002年創立雅言出版公司。第一次寫專欄是1999年在英文《台北時報》,之後陸續在《民生報》、《財訊》、《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天下》雜誌有過專欄。本書是作者2009年起發表於《親子天下》雜誌的專欄集結,曾獲第三十八屆金鼎獎專欄寫作獎肯定。
 

目錄

作者序
愛還是錯愛

第一輯
01我的白色恐怖
02背英文字典的經驗談
03好險!我不是詩人
04讀那個會吃不飽!

第二輯
05四書改必選,孔子怎麼看?
06孔子與王永慶的共通點
07快樂:孔子最重視的一堂課
08節儉不是美德

第三輯
09有關教養的廣告金句
一、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二、孩子我要你將來比我強
三、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10喜歡嗎?爸爸買給你
11你戒菸戒酒,甚至戒了朋友
12解讀《百萬小學堂》

第四輯
13會念書小孩的難題
14孩子想讀冷門科系怎麼辦?
15大學生為什麼忙打工?
16為什麼大學生不用功?
17用功為什麼是逼不出來的?
18考試考不出來的能力
19大家都搞錯了運動家精神

第五輯
20爸媽該不該說「我沒錢」?
21為什麼養不起小孩?
22富小孩的教養難題
23窮孩子的志氣

第六輯
24下一代的閱讀風氣
25語文教育的瓶頸
26有害的作文教學法
27中文熱的意義
28閱讀力不等於語文力

第七輯
29和嚴長壽商榷一事
30智不過兩代
31該不該讓孩子覺得我很特別?
32當興趣與天賦沒有交集
33誰需要「一萬個鐘頭」?

第八輯
34小孩為何沒禮貌?
35炫耀是一種壞身教
36小孩出國,對他好嗎?
37為什麼要訂報紙?
38和桑德爾學習親子對話
39關於性,要怎麼跟孩子說?

第九輯
40韓愈《師說》的語病
41「業精於勤荒於嬉」觀念有害
 

作者序

  小孩不能寵,是許多人深信不疑的真理。其實,這正是中國典籍出現的第一個教養主張。《左傳˙隱公三年》,魏國大夫石碏(音確),看衛莊公太寵兒子州吁,看不下去,就規勸道:「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他說,被寵的孩子一定驕奢淫逸,做出六種破壞人倫的行為(六逆)。說得頭頭是道,但衛莊公不聽。

  原來,衛莊公寵愛的這位州吁,跟石碏的兒子石厚是哥倆好。石碏當然不准兒子交壞朋友,但兒子不甩他。〈隱公四年〉,州吁弒兄奪位,頭號爪牙即石厚。

  到這裡,讀者應該想到了:石碏自己孩子都教不好,有什麼資格去指點別人教小孩?搞不好,石厚不聽話就是因為不得寵,不然就是急於向爸爸證明自己。到頭來,石碏的教以義方可能跟衛莊公的寵一樣,都是錯愛。

  故事繼續:政變後,石厚去請教爸爸鞏固政權的方式,石碏要兒子帶州吁去陳國,私底下則通知陳國逮人。後來亂黨全在陳國遭到處決。石厚既為忠臣之子,本可逃過一死,但石碏特地派家臣去取兒子性命。這就是「大義滅親」成語的由來。

  故事如果有任何教訓,應是父母不該過度自信,覺得別人教養方式都是錯誤,自己才是正確。沒想到,如此失敗的父親,以殺小孩為終極教養手段的父親,其教養主張卻成了千古名文〈石碏諫寵州吁〉,收在《古文觀止》,被後世傳誦。

  難道,是這世界太需要教養真理,「小孩絕不能寵」這類真理?其實,只要《左傳》看下去,就知道「小孩不能寵」並不是真理。〈昭公十三年〉記載,齊桓公、晉文公之所以經得起流亡的考驗,一大因素正是年少曾備受父親寵愛,獲得一生受用的資產。齊桓公是「有寵於僖」(齊僖公),晉文公則「有寵於獻」(晉獻公)。同樣是寵,州吁成了亂臣賊子,齊桓、晉文卻成了春秋霸主。

  同樣,西洋典籍出現的第一位「爸寶」也沒學壞,還福蔭後世。《舊約・創世記》中,雅各十二個兒子,他獨寵約瑟。兄弟聯手暗算約瑟,把他賣去埃及為奴,他卻當上宰相。後來雅各一家多虧他出手相救,才免於饑饉,成為猶太人共祖。

  如果寵不是問題,那要怎麼解釋生活中常見的小屁孩?他們在賣場亂跑喧嘩,要不就利用捷運拉環盪鞦韆、練體操,模樣常被別人拿手機拍下,上傳網路,引來留言版一片譴責,譴責爸媽太寵小孩。

  爸媽不制止的原因卻可能不是寵。通常,小孩好動的重災區都在家裡。不管爸媽怎麼扮黑臉,小孩經常把洗碗機裡的碗搬進衣櫃,拿衣櫃裡的衣去塞滿洗碗機,把面霜挖起來塗鞋子,把鞋油拿去擦臉。等到小孩大到發現亂跑的樂趣,爸媽大概都已經養成「和為貴」心理,想說只要不受傷、不撞人,搗蛋一下就過去了。何必在大庭廣眾之間兇小孩?

  爸媽沒想到的是,這時小孩已懂得區分家裡家外,已很愛面子,也會觀察他人表情喜惡。爸媽只要說:「這不是家裡。很多人在看你喔,都覺得你這樣很不可愛。」小孩自會乖乖站好,小心張望四方,看是誰覺得他不可愛。

  這麼說來,問題其實是學識不足的錯愛。教養上,學識問題說穿了,就是不理解小孩。大人如果不刻意學習,通常是沒辦法理解小孩的。一大原因,是大人已喪失自己絕大部分的童年記憶。

  十歲少年往往不復有五歲時的記憶,五歲小孩也想不起兩歲前有過哪些遭遇。原因很簡單,小孩需要裝進腦袋的東西太多了,要吸收許多字彙,要認識許多空間,要辨別許多臉孔與表情。經驗記憶對小孩來說就是浪費腦力。因此,雖然人人都曾經是小孩,卻都想不起身為小孩的滋味。近幾年,科學家也是借助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才稍微理解小孩大腦具有哪些特質。

  不理解小孩,就很難同理小孩。大人的這種沒同理,往往在小孩最惹人憐愛時即開始。一例是大賣場經常舉辦的寶寶爬行比賽。大人帶小寶貝去參加這輩子的第一場比賽,都好亢奮,好開心。媽媽負責在起跑點催寶寶上路,阿嬤負責在終點揮舞玩具呼喚小名,爸爸負責攝影。但寶寶呢?有的停下來發僵,有的爬一半又爬回去,有的原地嚎啕大哭。一路爬到終點的也沒任何喜悅,喜悅都在大人臉上,狂親小孩說:「你冠軍耶!」但寶寶哪知道什麼是冠軍?寶寶哪有輸贏心?

  別說輸與贏,應該連開始與結束都沒概念吧。大腦科學告訴我們,嬰幼兒的前額葉皮質區只有低度發展,這代表他沒絲毫專注力,沒任何目的感,只活在當下。但他的枕葉皮質區卻特別發達,對視覺刺激超敏銳,大人經常視而不見的新景新物,嬰幼兒都盡收眼底。

  爬行比賽對寶寶來說,就是視覺刺激的一場狂轟濫炸。整個空間是陌生的,太多臉孔也是陌生的。但只要有足夠安全感,寶寶應該嫻於探索新環境。可惜定向爬行並不是探索,聲聲催快爬也只會加深不安全感。因此這種爬行比賽常落得「只見大人笑,哪管寶寶哭」。

  何況,小孩心智「日新月異」,因此大人要理解小孩,就像夸父追日。你以為快追到,太陽卻又前移了。爸爸問晉明帝:「長安何如日遠」,昨天問是一種答案,今天問又是一種答案。小孩總在否定昨日之我,這不是善變,這就是成長。

  許多大人卻不願理解小孩,只強調身教。晉朝劉寔本人德操與學養俱佳,卻有個品行不端的兒子。別人問他:「子奚不訓導之?」他說:「吾之行事,是其耳目所聞見,而不倣效,豈嚴訓所變邪?」言下之意,我這做爸爸的這麼優秀,兒子有幸跟我住同一屋簷下,這不就是教養了嗎?

  這是過度抬舉耳濡目染的功能,到頭來也是一種錯愛。爸媽省吃儉用,就以為小孩不可能變卡奴。劉寔在家除了吃飯、睡覺,應該都待在書齋,兒子怎會看到他的優秀?應該只看到他的無聊吧。

  孔子說:「因材施教」,這四字的另一個意思就是教養沒有真理。愛與錯愛之間的那條線往往因人而異,而且隨時都在挪移。要拿捏那條線,我們只能把親子教養看成一種修練,隨時增進學識,盡力去理解小孩。等我們夠理解小孩,對自身的人格養成也會有截然不同的體悟。教養的目的應該是幫助小孩養成強健的人格。但過程中大人只要用心,一定也可大大增進自己的智慧。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980483
  • 叢書系列: 學習與教育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教養方式需因時制宜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推薦  2017/06/28
由衷欣賞本書作者;反思、反觀、反骨的出發點。因時制宜,不僵化,方能有解。
 針對台灣目前的教育提出探討,最...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6/04/20
針對台灣目前的教育提出探討,最後也是會有解答。
探討過程當中,讓自己反思,自己對小孩的行為、態度,
是否有偏差,或者我們把自己的期許放在小孩身上…
-----
此書,有點像是在提醒父母,如何引導小孩正確走向人生方向。
孩子某些令人想不透的行為,作者會以心理學的角度去看背後的涵意。

非常喜歡「智不過兩代」的說法。

若談話中,想更深入的引導孩子們,可以再閱讀《心教:點燃每個孩子的學習渴望》。

我個人很推薦這本書。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只要改變5%,生活就有全新的可能:用極其微小的行動,打破慣性和困局
作者:李松蔚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3-05-10
66折: $ 25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百鬼夜行卷1:林投劫
66折: $ 21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作者燙銀簽名精裝版,含32頁珍貴歷史圖片)
作者:賈德.戴蒙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2-03
66折: $ 429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你的人生,他們六個說了算!:決定你一生的六種物質
作者:大衛.JP.菲利浦斯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30
$ 284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說謊是因為喜歡你-全
作者:アヒル森下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5-23
$ 12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SAKAMOTO DAYS 坂本日常 18 (首刷限定版)
出版日期:2025-05-02
$ 495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Fountain新活水 5月號/2025復刊47期:大畫家 An Era with the Tân
出版社:中華文化總會
出版日期:2025-05-22
$ 207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Domestic Beast—馴化的野獸—(全)
$ 127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司徒法正2025蛇年運程寶典-狗
作者:司徒法正
出版社:博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5-21
$ 66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黃昏光影 長鏡頭 2完 (特裝版)
$ 161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