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讚美讓人生更幸福 林文瑛
有個故事說,學生當官前去跟老師辭行,老師說:「當官要很小心!」學生說:「老師請放心,我準備了一百頂高帽子,逢人送他一頂,不怕有事辦不成。」老師很生氣:「做人要正直,怎能這樣?」學生說:「老師教導得很對,不過,天底下能有幾人像老師這樣正直呢?」老師很高興地說:「有理!有理!」學生告別老師後自言自語:「一百頂高帽子,只剩九十九頂了!」
大家都喜歡被別人讚美,但是有時又分不出對方的讚美是客套還是真心;有時我們也很想讚美別人,但是常常又怕被人誤會是諂媚。讚美為什麼需要學?因為擺明的客套話任誰聽了都會不開心,露骨的奉承話只會招來厭惡的感覺。作者齋藤孝先生認為我們需要學的是,養成打心底願意讚美他人的習慣。因此,本書所說的讚美不是諂媚奉承,不是客套敷衍,更不是對方說什麼我們都要全部肯定。
作者齋藤孝先生提到:「比起被讚美的人,讚美他人的人更有所成長,這是我提倡『讚美力』真正的理由。」為什麼讚美別人能讓自己成長?因為唯有不需要被稱讚的自我,唯有自我肯定的人,才能真心讚美別人。阻礙我們讚美別人的最主要原因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為了讓自己成為優秀的人,只好貶低他人,不願意稱讚他人。換句話說,是競爭心與嫉妒心使我們覺得讚美他人就是否定自己。因此作者齋藤孝先生反向操作,認為唯有透過學習讚美,才能得到自我肯定。「人會因為讚美他人而變得成熟。不開口讚美他人,可謂自動放棄了讓自己成長的大好機會。」要讓自己發光,不僅不需要吹熄別人的燈,還要去照亮別人。為什麼讚美對方有助於自我肯定呢? 因為透過讚美,能讓我們從嫉妒心與競爭心中解放,建立不需要被稱讚的自我;透過讚美,能讓我們欣賞他人隱微的優點與長處;透過讚美,我們也能得到自我肯定,獲得樂觀前進的原動力。
書中介紹了各式各樣的讚美技巧,例如稱讚對方的努力而不是外表、發現細節加以讚美,說好話不如把話說好等等。其實說穿了,學習讚美就是學習如何擺脫自我中心、擺脫自艾自憐,學習真心關懷對方、注意對方、同理對方。因此,讚美力就是建立信心、傳播愛心,真正的讚美能讓人生更幸福。
(本文作者為佛光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教務長)
推薦序
一句讚美,人生更美 趙雅麗
在含蓄保守的中國社會,讚美,是許多人無法欣然收受,也不懂得贈予他人的「禮物」。
從小,我們被教導謙遜的美德,甚至要刻意地壓抑、掩蓋自己的光芒。別人的讚美,常讓我們誠惶誠恐、不知所措。相對地,我們也羞於開口,不知如何讚美別人。
每個人都需要、也值得被讚美。在教學和為人父母的過程中,我們一再見證讚美帶來的巨大影響。輕輕的一句讚美,不僅可以鼓舞一個羞怯的孩子,走上講台侃侃而談;激勵一個自卑的學生,讓他的自信繁茂生長;也能使浪子回頭,出現奇蹟似的轉變。
讚美,具有強大的力量。我們不僅要學習如何讚美他人,更要練習讚美自己。懂得讚美別人,不僅會讓對方進步,也能成就一個寬闊大度的自己。而懂得讚美自己,也必會感受自我肯定的喜悅與能量。
然而,一個從未被讚美過,也不習慣讚美的人,又如何會懂得運用讚美這個神奇的力量?許多人不善於開口讚美,也苦於找不到可以讚美他人之處。於是酷評往往取代了讚美。酷評與讚美,只在一線之隔,但它們背後反映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溝通風格、人格特質以及待人處事的生命態度。
其實,「讚美力」可以說是一種與生俱來,卻未被我們察覺與充分開發的能力。
如同我們無須費吹毫之力,便能欣賞與頌揚宇宙浩瀚天地萬物之美。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有值得讚美與肯定之處,正如紅花綠葉各具其趣。我們並不會去比較、嫌棄一朵花的美醜,而是懂得欣賞它們各自的容顏,讓每朵花自在地成為它自己,並對他們發出讚嘆。
靠關注與觀察發現他人之美,就是「真」;而以真來傳遞的「美」,正是讚美的含義。敏銳的觀察力,會讓你的讚美自然不落俗套;而衷心的讚美,即能擺脫「巧言令色」的浮誇。
在生活中,你覺察到自己有多久不曾讚美過別人?不要讓這種吝惜讚美別人的習性風險,影響到你的人際關係和生活品質。透過本書提供的讚美練習,你可以開始訓練自己的「讚美力」。讓讚美,成為每天一定要送出去的一份「禮物」!
(本文作者為前公廣集團董事長、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教授)
推薦序
好心情,帶來高績效 戴秋芸
多年從事高階主管的培訓歷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七十八歲的董事長在「真誠的力量」單元中,我請他讚美跟隨他三十三年的技術中心的協理,他看著手中已經書寫完整的讚美詞,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這位嚴謹的企業家年輕時在日本東京帝大受過完整的技術教育,創業成功且業績日益增長,員工人數約近六千人、核心幹部兩百多人,積極延攬博士級的研發主管,精於技術與成本管控,產品外銷德國頗受好評。部屬做錯事時,他的口頭禪是:「你要站著被我唸,還是站著被我罵?」所以員工都很怕他,連他的夫人、孩子、孫子都與他保持距離。即使經營績效好到可以發給員工十個月的年終獎金,農曆年後居然有兩千多位員工沒有回來工作。
深入了解企業文化的瓶頸後,陸續在他的企業舉辦十三個梯次的深度會談。課程的第一個單元就是「好心情,帶來高績效」,每個梯次只有八位學員,所有高階主管互相練習發現對方的優點,以肉麻但不噁心的原則,寫下具體讚美對方的優點,眼睛注視著對方,運用同理心的溝通技巧,認真地讚美對方之後,將已經署名的卡片送給對方。整個單元結束之後,每位學員既享受被讚美的喜悅又練習真誠的讚美別人,事後我請他們一一分享心得,他們都能感受到本書作者齊藤孝先生在書中提到的「讚美對方也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好」。
後來我在連續二十四期青少年成長營五天的課程中,把「真誠的力量」單元中的「好心情,帶來高績效」設計給正處在反抗期的學員。難得的是這些孩子居然從難以啟齒到享受被讚美的喜悅,進而真誠地讚美對方,最後也學會具體讚美與感恩自己的父母,讓這些青少年的父母親身經歷孩子的轉變,同時也開始練習具體讚美孩子各方面的進步。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原來充滿緊張與抱怨的親子關係變得和諧與親密,讚美的力量正如本書所介紹的「讚美他人會讓對方進步」。
讚美要從身邊最親近的人開始做起,也許我們始終認為把事情做好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但是,當我們細心觀察並且樂意具體地讚美對方時,就已經在對方的「情感帳戶」存錢了。這樣的投資不僅增加了影響力,萬一有一天彼此衝突或意見不合時,情感帳戶內存款多多,稍微提款不至於鬧到吵架、分手的地步。這也是本書作者提到日本人從小就不習慣被讚美,因此建議我們積極培養「讚美力」,這需要天天練習。
在台灣,不管是家庭、學校、企業到社會,讚美力很少單獨列出來成為訓練的重點。但是從今天開始,如果每個人願意真誠地從內心去肯定、讚美周圍的人的話,台灣將會成為幸福的天堂。
推薦好書,心情是愉快的!
(本文作者為利百加管理顧問團創辦人兼董事長、平衡領導力中心執行長、平衡未來力學院院長 一九九六年傑出企業家金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