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欽 用漫畫保存消失的記憶
大嬸婆和阿三哥漫畫陪伴許多台灣人走過童年,
作者劉興欽以母親和自己為原型,用漫畫留下消失年代的記憶
「阿欽漫畫很會蓋,天南地北土味在。古怪發明一牛車,有人稱他老可愛。」劉興欽在一張自畫像上,用漫畫生動描繪出「劉興欽這個人」。漫畫裡他揮汗拉著牛車,牛車上坐著大嬸婆,牛車載著劉興欽的各種發明,車旁則是機器人。
「畫了兩百多本漫畫吧,我記不清了,」今年八十五歲的劉興欽頭帶著一頂畫家帽笑著說,「比我老的大概不多了。」二○一七年,他出席第八屆金漫獎頒獎典禮,上台前他問蔡英文總統,「你看過大嬸婆嗎?」沒想到蔡總統上台致詞時說,剛剛劉大師在台下問了我很不妥當的話。劉興欽心想自己是不是說錯話了,「他問我看過《大嬸婆》嗎?這句話等於問我是不是台灣人一樣。」蔡英文接著說,「那個年代在台灣成長的人,每一個人,都看過劉興欽的《大嬸婆》,如果沒看過,就好像童年不是在台灣生活一樣。」
「『大嬸婆』就是我媽媽劉嚴六妹,憨厚老實、勤儉耐勞的精神,值得大家效法,」劉興欽說。在他位於淡水山上社區的家裡,各個角落都可看到大嬸婆的身影。大嬸婆是非常典型的客家婦女,她的形象深入人心,是台灣的代表人物之一。「打造一個漫畫人物不簡單,大嬸婆很夯,大家都知道,」劉興欽說,他印象中的大嬸婆,全年無休,從天亮到入夜都在勞動,燒飯、洗衣、帶小孩,還會插秧割稻、採茶養豬、砍材挑水、種菜飼雞、入坑挖煤,而且嗓門很大。「不驚虎,不驚蛇,只驚遇到雷公媽。」大山背地區流傳的順口溜,「雷公媽」指的就是大嬸婆。
「大嬸婆,鄉巴佬,傻里傻氣心地好,見義勇為不服老,最怕肚子餓了受不了。」劉興欽說,「她就是這種個性」。劉興欽把母親的性格、言談舉止、神情樣貌及生活情節轉移到大嬸婆身上,穿著打扮也是依她母親而設計。一九五○年代連環漫畫《大嬸婆》在《新朋友》雜誌刊登,引起轟動。用大山背的鄉巴佬,一位純樸農婦的眼睛與愛心觀察當時社會的萬象,並充滿正義感,討喜的形象與幽默輕鬆的對白,讓大嬸婆一炮而紅。後來劉興欽又把自己化身為「阿三哥」,跟大嬸婆一同出現,搭配得天衣無縫。從此提到劉興欽就讓人想到大嬸婆與阿三哥,紅遍一甲子。
即使全世界華人都看過劉興欽的漫畫,一九九一年他移民美國,阿三哥與大嬸婆在《世界日報》連載,主角被選為華人運動大會吉祥代言人,並在矽谷成立大嬸婆創意台灣學校,劉興欽仍以身為大山背人為榮。「那是新竹最窮的地方,我沒被壞環境毀滅掉,」劉興欽說。他史無前例地獲邀在國立歷史博物館開漫畫展。內灣車站左側外牆有劉興欽大嬸婆漫畫像,「彩雲瀰漫櫻花間,火車遨遊賽神仙,大嬸婆婆來做伴,世外桃源在內灣。」他筆下的大嬸婆,成了當年搶救內灣觀光的最佳代言人。
每年四月,劉興欽一定回故鄉參加姐妹會,然而心情越來越沉重。「大山背幾乎沒人住了,大部分的人搬出去,現在缺水,以前到處水汪汪,是好山好水的地方。」劉興欽說,他的漫畫《小村故事》、《放牛校長與阿欽》都是以大山背及小學的生活為背景。他近年用水墨畫描繪一九四○年代的大山背分校場,並在一旁題詩「台灣有名大山背,好水好山第一位,歡迎結伴來觀光,回去你就大三倍。」
劉興欽的第一本漫畫並非《大嬸婆》。一九五四年,小學生沉迷於一種手掌大小,描繪神仙鬼怪的連環漫畫,學校禁止學生看這類小人書。劉興欽當時任教台北永樂國小,校長問他的看法,劉興欽建議以毒攻毒,讓他畫一本教導小孩不要看連環漫畫的漫畫書。當晚,劉興欽就在簡陋書桌前,構思他的第一本漫畫《尋仙記》,這本漫畫只有十六頁,每頁六張圖。沒想到推出後大受歡迎,他領了兩千元稿酬,等於教書五個月的薪水,就此走上畫漫畫的路,《從軍樂》、《金門當兵記》陸續在報紙連載,一九六○年代又創造了《小聰明》、《機器人》成為暢銷的連環科學漫畫。
「畫漫畫很難,要會講故事,要畫得好,又要畫得快,內容還要讓讀者喜歡,」劉興欽說。有一天他接到一位學童電話,覺得劉興欽吹牛,漫畫裡無所不能的機器人真的存在嗎,除非他真的做出一個機器人給他看。於是劉興欽受到激勵,決心做出一個教人讀書的機器人,取名「機器人自學機」。一九七○年代開始,劉興欽逐漸把重心轉向發明,光是一九七一到七九年間,就有一百三十多項發明得到台灣專利,其中四十三項拿到國際專利。至今超過四百項發明,劉興欽認為最實用的是「集水雨傘」跟「萬年自來免削鉛筆」。
他家客廳掛著一幅台灣鄉土風俗畫〈辦桌〉水墨長卷,那是二○一○年,劉興欽憑著記憶完成的大作,描繪劉家十年一次大拜拜,風風光光的流水席情景,「多年儲蓄吃光光,下次風光再十年」,刻畫台灣光復初期鄉村生活一景。二○○九年劉興欽花了半年時間,完成以台灣早期鄉村搬家情景的〈台灣喬遷圖〉,長七百五十公分,寬四十二•四公分,生動精采。劉興欽將他所繪製的一百八十幅台灣民俗原作畫稿,寄存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了現代人對消失年代的記憶。
劉興欽早上四點起床,先禱告然後運動打太極拳,接著畫圖。七點下樓吃早餐,吃完早餐小睡片刻。由於訪客很多,早上的時間一半以上用在接待訪客。下午什麼也不做,純然休息。八點上床睡覺。「吃得清清淡淡,不交際、不應酬,」劉興欽說,「現在畫圖要畫有內容的,一張畫除了構圖漂亮外,裡面要有意思,不光為美感而畫,內容要能表達地方特色與時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