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體衰微、原生新聞網站與社群平台競出,傳播生態正翻天覆地大改變。
注意力愈來愈稀薄的iPod世代,是接收更多新聞,還是更多垃圾?
是擁有更多自由,還是失去更多選擇?
水泥未乾的媒體時代,
是數位轉型的轉捩點,也是公民素養的考驗點。
《紐約時報》每天兩次的編採會議,不再討論紙本頭版新聞,反而專注設定數位內容。
清朝道光年間就發行的《經濟學人》,不僅逆轉衰退的浪潮,還贏得網路世代年輕讀者青睞。
低民調的政壇新手川普,一舉搶下美國總統大位,其中一股助攻,竟來自馬其頓共和國小鎮年輕人架設的眾多極右派新聞網站、假文網站!
短短20年內,新聞媒體的主戰場從報架與遙控器,迅速拉到電腦與滑鼠之間,如今又框進手機螢幕,臉書、YouTube、IG……各種免費內容隨手可得。主流媒體影響力式微、原生新聞網站與社群平台競出。
卡在時代夾縫裡的新聞媒體,遇上注意力愈來愈稀薄的iPod世代,如何重新定義內容、發行與營運模式,找到生存利基?
沒有紙張、沒有電波時段限制的原生網路媒體,如何靈活變革走出新路徑?
當網路讓新聞競爭十倍速,真假資訊滿天飛,我們讀到的是更多新聞,還是數位垃圾?記者這一行,還值得從事嗎?
《天下雜誌》《報導者》《端傳媒》《泛科學》《關鍵評論網》等中文媒體在數位轉型路上,又遭遇哪些挫折?提供哪些寶貴血淚經驗?
本書作者黃哲斌,擁有二十幾年媒體資歷。他一路走來,從傳統主流紙媒到新時代的網路平台,見證媒體生態的改變。他在《天下雜誌》與子頻道《獨立評論@天下》,剖析當前媒體與社會的關係,分別獲得2017年金鼎獎,與有「亞洲普立茲獎」之稱的2018年SOPA評論獎肯定。
他以專欄文章為基底,大量增補內容,透過國內外的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媒體的變貌與可能突圍的模式;並且省思在訊息片段化、破碎化,各種雜音、噪音與真實事件互相干擾蓋台的資訊市場下,該如何看待媒體的角色以及資訊接收的危機。
本書重點:
16個國外案例 X 5個台灣本土案例:看傳統媒體如何試圖改變內容、讀者互動、營運模式, 險中求生;數位原生的媒體展現哪些大膽創意,運用新技術、異軍突起。
9個數位媒體時代關鍵詞:假新聞、即時新聞、同溫層、社群媒體、網路社群政治……,這些現象正如何影響文明社會?
5個值得當記者的理由:傳統的記者角色如何隨著數位變遷而改變?社群編輯、互動編輯、對
話編輯等新興媒體職位,如何躍為編輯台運轉的重要核心?記者的社會功能又有哪些變與不變?
作者簡介:
黃哲斌
一位從傳統主流媒體記者轉移到新時代的媒體工作者。曾任電影雜誌總編輯、報社記者及編輯、新聞網站編採主管;目前為天下雜誌特約作者。
他在《天下雜誌》撰寫專欄,分析媒體生態變化,榮獲2017年雜誌專欄類金鼎獎;在《天下雜誌》子頻道《獨立評論@天下》的專欄,榮獲2018 年亞洲出版協會(SOPA) 卓越評論獎。
章節試閱
同溫層
戳破資訊泡泡的五個方法
近年來,「同溫層」、「回音室」(echo chamber)是讓人難以忽視的網路傳播議題,社群媒體的盛行,加速了此一現象,而兩者之間,也有微妙差異。「回音室」通常意指一個相對封閉的傳播環境中,意見相近的聲音不斷來回放大,讓網路使用者強化己身立場;至於持少數意見者,通常選擇沉默不出聲。
「同溫層」又稱作「資訊濾泡」(filter bubble),後者由網路媒體「Upworthy」創辦人帕里瑟(Eli Pariser)提出,意指臉書及Google的演算法以個人化、最佳化為名,透過個人偏好、人脈連結與關聯性計算,主動為用戶篩濾資訊,形成一個又一個「資訊泡泡」,最終可能造成資訊偏食。
以台灣風行的即時通訊軟體Line為例,每一個群組都是一個回音室。當2018年,婚姻平權公投引發熱烈討論時,有些真假難辨、甚至帶有惡意的資訊會藉由Line群組傳播,通常,群組中的強勢意見會相互增強,形成迴圈,進而散布到其他群組,塑造一個又一個回音室。
在此過程中,由於人際連結的隔閡,加上社群媒體演算法推波助瀾,不同意見者容易自動隔絕彼此,難以交流對話,甚至「刪友」或「設為靜音」,漸漸集結形成「同溫層」,各自「抱團取暖」,各自打造回音室,因而錯估形勢,誤以為自己是主流意見,不願聽見外界聲音。
早在2014年,演算法造成資訊濾泡的現象,已經越來越明顯。當時,《華盛頓郵報》記者蘇利文(Gail Sullivan)曾撰寫一篇〈臉書及推特演算法,如何控制你看見佛格森事件〉,她舉出不少例證,當美國佛格森爆發種族衝突事件,許多人的推特被衝突現場的新聞與照片洗版,同一時刻,他們的臉書幾乎只有「冰桶挑戰」的訊息。
蘇利文分析,推特的時間軸排序,較少介入濾除朋友的訊息;臉書的演算機制,明顯偏好比較熱門、比較討好、比較能吸引按讚或留言或分享的訊息,它們更容易曝光在更多人的塗鴉牆上。反之,相對冷門的內容,會被臉書演算法自動濾除。
後來,推特時間軸也加入演算法機制,相形之下,更容易被熱門議題或特定團體操縱,也更容易形成資訊濾泡現象。
「同溫層」不只存在於網路個人,也存在於新聞報導中,當新聞媒體抱持特定立場,很容易尋求迎合己方立場的資訊,忽略相反立場的蛛絲馬跡。2016年川普當選總統,美國媒體圈就自我批判,認為位於東西岸大城市的主流媒體,困在自我感覺良好的同溫層裡,輕忽另一半美國人的不滿聲浪,因而誤判川普崛起的社會因素。
以科技與人性來修復怪狀
無論台灣或歐美,「同溫層」都是複雜難解的傳播現象,更與「假新聞」的崛起交互糾結。然而,被科技與人性打破的,唯有科技與人性能修復它,必須由網路個人、技術創新、專業媒體共同採取行動,才能扭轉當前的諸多怪狀。
以下是五個「戳破同溫層」的關鍵元素,五個不可或缺的行動方程式。
首先,是承認另一種聲音存在。
「同溫層」現象的主要徵狀及弊病,都是「停止溝通」,藉由否定其他意見,或是強勢過濾其他聲音,自我形塑一個舒適圈。
若要突破同溫層,首先必須打開資訊濾泡。時至今日,我們的手機螢幕充滿各種訊息流,推特、臉書、YouTube,但我們越來越少去拜訪特定網站、部落格,這種資訊接收模式,充滿隨機性質,缺乏系統性的知識追求。
因此,如何「看見」另一種聲音,避免被各種「訊息流」制約,利用RSS等網路工具,固定造訪具代表性的網站,是擺脫同溫層的第一個動作。
其次,奪回社群平台使用者的主動權。
根據調查,美國千禧世代中,61%將臉書當作主要的資訊接收平台;然而,臉書、推特等社群平台的演算法邏輯,正是造成「同溫層」的關鍵因素。
目前已有不少反制實驗,企圖以科技手段,突破社交平台演算法造成的泡泡。例如台灣的「新聞小幫手」或「Cofacts 真的假的」,此外,創建跨國部落客共筆平台「全球之聲」的祖克曼(Ethan Zuckerman),目前擔任MIT媒體實驗室的公民媒體中心總監,他架設一個社群媒體整合平台「Gobo」,用戶可以連結自己的臉書、推特帳號,同時選擇自己最想追蹤的新聞媒體或資訊類型,就有機會擺脫社群平台演算法,掌控自己的資訊流。
最酷的是,用戶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資訊優先排序,例如,藉由簡易的設定功能,今天可以看更多女性觀點文章,明天看立場與自己相近的社群貼文,後天專攻陌生論點;平台甚至提供「網路小白過濾功能」,透過語意分析,視自己當天心臟強度,調整想看的極端言論光譜。
「Gobo」的技術背景是機器自動學習機制,分析用戶訂閱的臉書或推特,每一則浮現的貼文,都有連結解釋「為何看到這篇」,讓社群媒體使用者擁有最大的知情權與控制權。
第三,專業媒體也能戳破泡泡。
在科技平台獨大的數位時代,傳統主流媒體常被視為老派、落伍;然而,隨著社群網站的諸多問題浮現,專業媒體可以擔起更多責任,試圖平衡傾斜的網路天秤。政治立場傾向自由派的《衛報》,每週有一單元「戳破資訊泡泡」,由編輯挑選值得閱讀的保守派觀點,彙整成文;《紐約時報》則由數位編輯負責的「左與右」單元,針對同一議題的左右兩派論點,聚合為懶人包文章。例如,重大槍擊案發生後,他們不約而同精選擁槍派文章,讓贊成槍枝管制的讀者,也能理解反對管制的理由。
《華盛頓郵報》網站則更進一步,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取代編輯,當網友閱讀某篇專欄或評論,最下方會產生一個欄目「針鋒相對」,自動抓取不同意見的文章,提醒還有其他思考角度,避免讀者偏聽。
第四,善用科技報導複雜議題。
主流媒體試著觀點並陳、戳破意見舒適圈只是第一步,只是服膺「中立客觀」的傳統精神;挑戰社群平台邏輯的另一層障礙,則是「注意力稀缺」的現狀,換言之,「如何為讀者節省時間,讓他們在最短時間內,吸收最大資訊量?」
2018年,《衛報》推出一項新功能「智慧文章」,他們學習「Circa」、「Vox」等原生媒體的做法,將新聞元素分段拆解、視覺卡片化,讓複雜議題一目暸然;更棒的是,它會根據讀者回饋,補強缺漏或論點不清的新聞元素,而且,演算法會根據用戶過往的瀏覽紀錄,優先顯示新聞的最新進展。
BBC網站則借助另一種人工智慧技術,他們建立一個聊天機器人模組,讓記者能在每則新聞裡,簡易設定幾個關鍵問題,自動連結到其他報導。讀者閱讀時,可以點選任一問題,聊天機器人就會提供解答,例如北韓核武議題、川普首年政策等等,讓網友隨選吸收新聞背景資訊,而且,這些問答會變成資料庫,在相關報導中重覆應用。
第五,使用者。
「讀者也是傳播者」的社群時代裡,最關鍵的第五元素,或許是每一名網路使用者。
在科技媒體任職多年的巴黎政治學院學者菲約(Frederic Filloux)曾詳盡分析,臉書及YouTube等平台因自身量體太龐大,加上被商業模式與演算法技術綑綁,幾已無力解決假資訊、同溫層等問題。未來必須借助外界力量,包括新聞媒體與網路參與者的集體覺察,才能逐漸修正這些怪奇現象。
政治意見分歧是民主常態,網路辯論或吵架也不是壞事,然而,謊言與仇恨只會隔絕彼此,讓我們聽不見對方的聲音;當我們在同一事實基礎上,才能真正看見紛歧,才能緩慢而吃力地,不帶偏見一步步相互趨近。
同溫層
戳破資訊泡泡的五個方法
近年來,「同溫層」、「回音室」(echo chamber)是讓人難以忽視的網路傳播議題,社群媒體的盛行,加速了此一現象,而兩者之間,也有微妙差異。「回音室」通常意指一個相對封閉的傳播環境中,意見相近的聲音不斷來回放大,讓網路使用者強化己身立場;至於持少數意見者,通常選擇沉默不出聲。
「同溫層」又稱作「資訊濾泡」(filter bubble),後者由網路媒體「Upworthy」創辦人帕里瑟(Eli Pariser)提出,意指臉書及Google的演算法以個人化、最佳化為名,透過個人偏好、人脈連結與關聯性計算,主動為用戶...
作者序
【導論】三層肉、五衝突與六拷問
這不是一本歌頌「媒體成功學」的書,不,完全不是。相反地,本書打算花三百多頁,探索以下幾件事:
●新聞媒體如何卡在時代夾縫裡?過去兩百年的媒體形式為何失效?當舊有典範被打破,傳統媒體如何調適?如何轉進?它們碰上哪些艱危苦楚?又看到哪些隧道盡頭的微光?
●至於那些沒有紙張、沒有電波時段等限制的原生網路媒體,如何循著不同路徑、搭載不同技術、開發不同模式,重新定義內容、發行與營運結構?它們的機遇與挑戰有哪些?
●在水泥未乾的變動年代,由於資訊傳遞與反饋的模式迥異以往,如何衝擊新聞產業自身?各種效應又如何外溢到我們的生活空間?假新聞、同溫層、社群媒體、網路政治,這些關鍵詞如何影響文明社會?如何解讀這些紊亂糾葛的資訊現象?
●傳統的新聞記者角色為何?如何隨著數位變遷出現定義流動?社群編輯、互動編輯、對話編輯、夥伴經理⋯⋯等新興媒體職位,如何伴隨數據分析技術,躍為編輯台運轉的重要核心?在此同時,記者的社會功能又有哪些變與不變?
這些問題,既是我的職業好奇,也是我作為媒體消費者的核心關切。因此,我在書中整理十六個國外案例、五個本土案例,另外挑選九個數位媒體時代的必修關鍵詞,最後以五個故事,試圖在這個不討喜的年代裡,再次梳理「記者」職業的面貌與意義。
書中的媒體案例,並非凱旋加冕的成功故事,我反而關注它們不同層面的猶豫、脆弱、困頓、挫折,因為這是鐵錚錚的實態;然而,我更想知道,它們在猶豫脆弱困頓挫折之際,如何嘗試與惡劣環境周旋,憑藉勇氣、創意與執行力,在泥沼裡一寸一寸緩慢推進,一寸一寸收穫可敬的果實?
接下來,作為開展全書的暖場體操,這篇導論將分成三大部分:
●三層肉困境:新聞媒體身處何種資訊時代?關鍵困境為何?
●五個模式衝突:當代傳播媒體,面對哪些關卡選擇?如何解開這五種模式衝突,從中找出可能突圍的全新典範?
●六項終極拷問:身處時代夾縫的新聞媒體,最終需要哪些自我檢驗?
回顧當代傳播科技演進史,媒體產業在短短二十年內,主戰場從傳統的報架與遙控器,迅速被拉至桌機與滑鼠之間,再移動到筆電與網卡的連接空間,如今又框進手機螢幕與Wi-Fi電波裡。換言之,新聞產業的生態鏈幾度被打斷、被重新整理,目前正處於易筋錯骨的階段,資源配置與廣告生態失衡,讀者、生產者、廣告主都在重新最佳化,重新訂立隱形契約。
當此之際,從「三層肉」的數位傳播架構,到「五大模式衝突」的灰色地帶,都在新舊媒體界線日漸模糊的今天,強迫新聞從業者在亂世中摸索新路徑,在渾沌中尋找新典範。本書記錄的案例故事,無不試圖提出自己的應對方案,內容形式的、讀者互動的、營運模式的創新提案。
這些還在半路試錯的解方,最終,或可凝縮為六個拷問,六個值得媒體工作者不斷回頭的檢視點:
●如何為你的新聞找到讀者?這時代、這社會為何需要你的服務?你的媒體是否有效回應當下的資訊缺口?
●如何重新建立讀者的信賴與認同?如何以適切方式,包括文字、圖表、動畫、影像,與讀者溝通?
●如何在社群時代擴散訊息將影響力極大化,卻不至於迎合諂媚,喪失初衷?換言之,當超商報架不再稱霸,如何重新發明網路世代的派報系統?
●如何運用新技術生產內容?會不會太過依賴文字及影像,忽略其他媒材?會不會為了炫示互動圖表或新聞遊戲的技術,犧牲報導議題的本質?
●如何將讀者的認同支持,轉化為驅動組織的永續能源?訂閱?募資?導購?活動?小額捐款?哪些方式最適合你的媒體屬性與報導宗旨?如何利用新技術、新生態,擴大這些營收可能?
●你的媒體有多少有形與無形資源?包括外部結盟的可能,如何妥善配置這些資源,讓它們足以支撐中長期目標?
─ 摘自作者導論
【導論】三層肉、五衝突與六拷問
這不是一本歌頌「媒體成功學」的書,不,完全不是。相反地,本書打算花三百多頁,探索以下幾件事:
●新聞媒體如何卡在時代夾縫裡?過去兩百年的媒體形式為何失效?當舊有典範被打破,傳統媒體如何調適?如何轉進?它們碰上哪些艱危苦楚?又看到哪些隧道盡頭的微光?
●至於那些沒有紙張、沒有電波時段等限制的原生網路媒體,如何循著不同路徑、搭載不同技術、開發不同模式,重新定義內容、發行與營運結構?它們的機遇與挑戰有哪些?
●在水泥未乾的變動年代,由於資訊傳遞與反饋的模式迥異以往,如何衝擊...
目錄
自序
導論 三層肉、五衝突與六拷問
第一部 老媒體用力轉型
紐約時報――「灰女士」的真心話大冒險
華盛頓郵報――矽谷科技富豪拆解媒體炸彈
衛報――200歲的英國報紙如何絕處逢生?
經濟學人――宛如「異國情調咖啡」的時事週刊
金融時報――鮭粉色老報紙如何衝向百萬訂戶?
坦帕灣時報――地方報業的地獄與人間
ESPN――電視巨人的巨大麻煩
如何重新發明媒體――當代新聞業三個典範挑戰
第二部 新媒體大膽實驗
The Athletic――球賽計分板外的生死悲歡
一人媒體――小農知識變現的命運青紅燈
Medium――複製文全面進攻 深度文絶地反擊
BuzzFeed――新聞品牌獨立的「父子騎驢」
De Correspondent――媒體何需「信任長」與「對話編輯」
ProPublica與The Markup――科技與新聞的「絕地救援」
Blendle――新聞付費會像iTunes商店嗎?
The Outline――活在賈伯斯世界的新聞挑戰
Civil――區塊鏈能拯救新聞業嗎?
第三部 數位媒體時代九大關鍵詞
社群媒體――新聞產業與科技平台的「聚散兩依依」
注意力商人――網路世界的眼球爭奪戰
假新聞――如何產生資訊抗體、阻斷惡意鏈結?
即時新聞――問題出在「新聞」,不在「即時」
社群編輯――數位時代的「發行經理兼客服專員」
新聞信――臉書時代的胡迪尼逃脫術
網路社群政治――社群媒體與政治變奏曲
同溫層――戳破資訊泡泡的五個方法
數位資訊危機――當科技記者只讀紙本新聞……
第四部 台灣媒體啟示錄
我的媒體時代――台灣解嚴三十年媒體斷代史
台灣數位媒體歷險記――「啊,多麼痛的領悟⋯⋯」
第五部 記者的美麗與哀愁
記者能改變世界嗎?――那些時代門縫的溫暖微光
性.謊言.影業大亨――好萊塢醜聞背後的新聞課
搞笑咖與新聞人――當脫口秀比新聞節目更嚴肅
新聞記者的五道陰影――以及那些不方便的媒體真相
新聞記者的百年不孤寂――調查報導的前世今生,還有未來
附錄:新聞主題推薦書、電影、網路資源
自序
導論 三層肉、五衝突與六拷問
第一部 老媒體用力轉型
紐約時報――「灰女士」的真心話大冒險
華盛頓郵報――矽谷科技富豪拆解媒體炸彈
衛報――200歲的英國報紙如何絕處逢生?
經濟學人――宛如「異國情調咖啡」的時事週刊
金融時報――鮭粉色老報紙如何衝向百萬訂戶?
坦帕灣時報――地方報業的地獄與人間
ESPN――電視巨人的巨大麻煩
如何重新發明媒體――當代新聞業三個典範挑戰
第二部 新媒體大膽實驗
The Athletic――球賽計分板外的生死悲歡
一人媒體――小農知識變現的命運青紅燈
Medium――複製文全面進攻 深度文絶地反擊
BuzzFeed――新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