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推薦:
蕭萬長(前中華民國副總統)
劉炯朗(中央研究院院士)
張純明(三福環球董事長)
黃素娟(經濟日報社長)
謝金河(財訊傳媒董事長)
吳中書(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
顏炳立(香港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
谷月涵(寬量國際策略長、前花旗台灣研究部主管)
誰說經濟學家只關心經濟?
誰說學者講的話很難懂?
在《窺見─你以為你知道,其實沒弄懂的事!》這本書裡,
梁國源首次不談全球及台灣經濟情勢與事件,改跟大家說故事。
身為國內經濟預測一把手、在產學界深受敬重的他,
為什麼大膽地說預測會有測不準的時候?
還說預測就是需要有一點「亂」?
又為什麼批評經濟學家太過孤芳自賞,
難以取信於眾?
再攤開本書目錄,不難發現有些篇幅與經濟並無直接相關。
從豬玀灣事件,談到高度共識可能惹楇;
從克卜勒定律,談到局外思考的優點;
從NASA的三個太空計畫,談到模稜兩可訊息的解讀;
從Apple和Sony的案例,談到策略矛盾與情境規劃;
就連小野次郎、Hello Kitty和Starbucks都赫然在列。
如此包羅萬象的內容,目的是要與讀者分享一個重要的觀念,
那就是「看對」問題,遠比「看見」問題重要。
只有「看對」問題,你才不會走太多的冤枉路;
只有「看對」問題,你才能找到打造自我智慧與成就的方法。
梁國源的《窺見─你以為你知道,其實沒弄懂的事!》,
就是這樣一本帶你「看對」問題本質的易讀好書。
作者簡介:
美國杜克(Duke)大學經濟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教授,現任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暨院長。2004年進入業界前,梁教授主要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曾任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系主任,亦曾擔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進入業界後,擔任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彰化銀行常務獨立董事多年,亦常受邀出任專業機構的諮詢委員及顧問,如台灣金融總會全球金融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兩岸企業家峰會特聘專家等。
梁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預測、景氣循環、經濟計量方法及總體經濟學。其早期研究成果刊載於Journal of Forecasting、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等多種國際學術期刊,近年則發表於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及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梁教授對當前總體經濟及金融情勢的分析觀點屢為《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及Taipei Times等媒體報導,也被Forbes、Los Angeles Times、Voice of America、Wall Street Journal等國際媒體所引用。他經常應邀為《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執筆社論與專欄、為《聯合報》執筆社論,亦以專欄型式為《新新聞》撰寫專業評析,供社會各界及政府參考。
目錄
自序-破題
卷1 準不準,對不對─經濟與預測的二三事
為什麼我們常常「用膝蓋想」來做事?
地震、氣象與經濟預測的異同
就是要有一點「亂」
「測不準」有道理
伊莉莎白女王的疑問
知情者的「告白」
經濟學家不受信任,有道理?
消失了30 年的貨幣
一份新社會契約的必要
歷史再度來敲門
卷2 想清楚,弄明白─藏在你我週遭的難題
最聰明的團隊也會犯錯
無限的抱負與有限的手段
被機器取代的焦慮
「一時型」專家大行其道
用類比方式解開難題
期待令人神往與追隨的政策說服
重新認識「民意」的可能樣貌
瘋狂點子變創新奇招
向內看與向外看
Hello Kitty 與Starbucks
卷3 小故事,大收獲─簡單卻不易懂的老道理
NASA 的3 個故事
正面對決vs. 迂迴機巧的選擇
為什麼模範生也犯錯?
危機處理的最佳藥方
利用情境規劃備妥神救援能力
看小野次郎展現「氣節」的真諦
開一場有意義的會議
不是「超越」就可以的事
金融市場常見的3 道風景
高效率假象與隧道效應
參考資料
自序-破題
卷1 準不準,對不對─經濟與預測的二三事
為什麼我們常常「用膝蓋想」來做事?
地震、氣象與經濟預測的異同
就是要有一點「亂」
「測不準」有道理
伊莉莎白女王的疑問
知情者的「告白」
經濟學家不受信任,有道理?
消失了30 年的貨幣
一份新社會契約的必要
歷史再度來敲門
卷2 想清楚,弄明白─藏在你我週遭的難題
最聰明的團隊也會犯錯
無限的抱負與有限的手段
被機器取代的焦慮
「一時型」專家大行其道
用類比方式解開難題
期待令人神往與追隨的政策說服
重新認識「民意」的可能樣貌
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