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各界好評】
這本劇情原創性甚高且具備推理解謎元素的《START!》,足以讓大眾深入了解當今電影產業所衍生各種層面的問題,特別是當電影劇本改編自社會聳動話題的小說文本時,全體工作人員勢必面迎的社會衝突。《START!》不僅是一部細膩地描寫電影生產過程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其中所點出的各項議題更是值得台灣社會每一份子深思,並設想所謂「電影」在社會中的本質和功能究竟為何。──《舟動之穿林吟嘯行》舟動
《START!》書中將電影拍攝的細節與艱難,幕後各方資金協調,複雜的角力互動,工作劇組的磨合與成長,媒體公關操作以及社會輿論的壓力,都描寫得絲絲入扣,而亦加入了兇殺事件與推理情節,整部作品涉及多面向的議題,卻揮灑自如恰到好處,又是一本令我拍手叫好的傑作!──《夏天走過義大利》Vernier
呼……這次試讀的這本實在太讓我熱血沸騰,心得有點亂撞的感覺,這部故事中拋出的思量成分厚重,我想中山七里是透過導演大森發出狂吼,吼翻社會在價值判斷上可笑的謬論。什麼是虛偽?又什麼才是用心?──《閣樓之窗》飛樑
作者中山七里的字裡行間,每一個段落的鋪陳、每一場戲的對峙、每一個角色的心境,人物互動躍然紙上,都寫得彷彿讓人在看一場精彩的電影,非常值回票價。──《書寫人生》李肯特
中山七里覺得這麼血腥太難拍電影,自己模擬了一個把《連續殺人鬼青蛙男》拍成電影過程的故事,《連續殺人鬼青蛙男》劇情相關出現的很少,因此即使沒看過這本小說看《Start!》也完全沒有問題唷!──《浮動スケッチ。漂浮素描》Mitsu
我看見了一本「書」到一部「電影」的階梯,每踏上一步一階都得小心翼翼,最後才能敞開電影院的大門迎接買票進場的觀眾。──《mytvidea 愛看電視筆記簿 讀書類》優雅
《Start!》中的犯罪行為全都發生在片場,而破案的關鍵也與電影製作的流程息息相關,可以說沒有電影拍攝的過程就不會有相關事件的發生與破解,舉凡攝影、劇本、剪輯等等,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是線索的一部分……只能說過程不僅有閱讀的樂趣,也有想像中視覺的動感,相當過癮。──《苦悶中年男的情緒出口》苦悶中年男
如同台灣表演藝術大師李國修老師那句觸動人心的名言:「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擺脫潮流濫觴與過於世俗的考量,專心淬鍊所屬領域的價值,不僅是創作之道的極意、也是做人處事的根本所在。不論是虛構角色的大森宗俊、還是現實中的李國修,透過《Start!》這本作品,我彷彿在他們身上看到共同的靈魂。──《橫濱馬車道六番館》馬車道爵士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導讀節選】推理作家寵物先生
中山七里的電影夢
隨著作品陸續出版,「中山七里」這名字已逐漸為台灣的讀者所認識。有具備青春之苦澀與勵志色彩的《再見,德布西》與《晚安,拉赫曼尼諾夫》,以及同樣以音樂為主題,融合國際情勢與恐怖主義的《永遠的蕭邦》,也有走灰暗風格的刑事偵查路線,探討社會議題的《連續殺人鬼青蛙男》與《開膛手傑克的告白》。短篇集方面,同樣是描寫人心的善與惡,他也分別寫出古典名探模式的《五張面具的微笑》與具濃厚社會派色彩的《七色之毒》。
…………
這些作品中,中山七里有個共通的堅持,那就是注重犯罪動機層面的描寫,以及結尾讓讀者大吃一驚的「逆轉」技法,徹底貫徹「大眾小說是反應社會的娛樂文學」之信條。此外,他每次創作決定的路線都會向責任編輯請益,詢問:「這次希望我寫什麼?」這種信任編輯的書市眼光,要求對方下訂單的方式也使他得以面對諸多題材的挑戰,開拓多元創作風格。
這本《START!》也不例外。只不過,這次編輯給的是「受大眾歡迎的東西」如此模糊的要求。於是熱愛觀賞影片,家中收藏四千部作品的他,選了「電影」當主題,原本想以戰後初期的昭和電影界為舞台,卻又收到了「儘量以現代為主」的回覆。於是他開始思索,苦惱要寫怎樣的故事。
就在這時,他去了電影的拍攝現場觀摩。當時拍的正是他的出道作《再見,德布西》,該電影二○一三年於日本上映,由橋本愛、清塚信也主演。他在那兒與劇組人員有了些交流──包括對原作,以及另一部小說的感想。
這「另一部小說」便是他的作品《連續殺人鬼青蛙男》,該作於《再見,德布西》獲獎當年亦一同入圍該獎,一時蔚為話題。同為大獎入圍作,劇組人員們自然兩作都讀了,並與中山七里交換了意見,有趣的是,相對於《再見,德布西》大眾化的勵志題材,眾人對於《連續殺人鬼青蛙男》一致作出「不可能拍成電影」的結論。
究其內容,《連續殺人鬼青蛙男》對於屍體的異常描寫、群眾因恐慌引起的殘暴,以及刑法第三十九條的諸多爭議,的確有可能成為影像化的阻礙。日本電影界因人權團體的抗爭,對於敏感的主題態度較為保守,畢竟題材的處理只要一個不小心,就會成為輿論標靶。
然而像是內心的反骨作祟般,中山七里心想:「既然沒有人要拍,就由我自己來!」這便是創作《START!》的契機,他寫下以電影拍攝團隊為背景,描寫電影人熱情、辛勞與瘋狂的故事。
本作視點是年約三十四歲的電影副導演宮藤映一,他正感於國產電影的品質下降,前途茫然之際,受到昔日合作的導演大森宗俊號召,拍攝一部名為「災厄的季節」之小說改編電影,過去的團隊再度集結起來。然而受到出資的帝都電視台掣肘,不僅派來電視台的人馬擔任監製與第一副導,女主角還撤換成醜聞纏身的演員。不僅如此,開拍之後,團隊陸續發生麻煩事,最後演變成殺人事件……
…………
更為生動的部分,是作者所描繪的電影界生態。過去昭和時期,日本電影幾乎由導演主導,造就許多個人色彩濃厚、名揚國際的優秀導演,然而現今在社會觀感、資金調度、票房考量等限制下,製片往往採委員會模式,一部片拍攝成為多方意見妥協下的產物。導演不再是獨裁者,電影卻也失去味道,成為不上不下的半成品,或媚俗的平庸之作。本作的大森正是一位「昭和作風」的導演,年紀一把仍不改火爆脾氣,對演員的演技指導與各項拍攝細節,展現其不容商量的態度,然而垂垂老矣的他,要如何對抗外界的諸多雜音?這樣的角色魅力更反應出作者對此類導演的嚮往,為本作增添一股正面力量的積極氛圍。
此外,老、中、青三代演員的同場飆戲、劇組對電視台外來人員的相處模式,以及拍攝期間可能出現的問題(如資金)等……這些片場生態在作者筆下更是活靈活現。據中山七里所言,他寫作前沒有特別取材,僅是藉由過去觀賞電影DVD附錄的幕後花絮去想像、揣摩實際的拍攝狀況。真是如此,足可見他對電影的熱愛了。
而拍攝團隊內部的緊張氣氛,更形成《START!》身為推理小說最重要的「動機」部分。究其根本,本作與《再見,德布西》一樣,是走勵志風格、故事性多於推理性的故事,然而中山七里不僅是將書中的案件當成過場,更藉由角色犯罪動機與舞台氛圍的連結,去凸顯「電影」這個主題。推理並非只是調味料,而是作為故事核心存在,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所謂的「勵志」,也與《再見,德布西》如同王道運動漫畫般,「主角奮發向上,克服一切困難」的故事結構不同。本作主角宮藤是三十多歲的電影人,故事開頭多可見到他對於自身志業的迷惘,終日渾渾噩噩過日子,直到再度受到大森團隊邀請,才終於找回自我。後半部的發展更是讓他的生涯發展有所突破。「這樣的人,會對未來感到不安,會想對工作認真……當他面臨有所覺悟的時刻,就會告訴自己:『這是你的start!』」中山七里受訪時的這段話,清楚說明他想藉由故事主線表達的觀念。書名取為「START!」,含意不僅是拍攝時隨著場記板「喀」一聲令下的「開麥拉!」對於宮藤而言,也是他人生的「開麥拉」。
從中山七里的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娛樂元素。然而透過他對創作的堅持,像是「必須要有逆轉」、「以編輯的要求為挑戰」,亦可看見他在「寫小說」這件事上,與本書的角色們有類似的職人特質。期許他能陸續推出優秀作品,再創佳績。
導讀者簡介/寵物先生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會員。以《虛擬街頭漂流記》獲第一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首獎,另著有長篇《追捕銅鑼衛門:謀殺在雲端》、《S.T.E.P.》(與陳浩基合著)和〈名為殺意的觀察報告〉、〈犯罪紅線〉等短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