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超狂,更生人律師26年後再度忙著毀屍滅跡!
能力特強,「贖罪」成為他人生字典裡唯一的詞𢑥!
一對尖聳的耳朵,嘴角微微上揚,笑意中透著一股殘忍——
御子柴禮司
中山七里筆下,最挑戰讀者道德正義感的多面向角色!
甫一出場便對上「中山宇宙」的最酷刑警渡瀨,
強強對峙,分進合擊的結果,牽引出令人驚愕的真相!
精采的法庭攻防戰,逆轉再逆轉!
★印刷簽名版,除了有中山七里老師的簽名之外,還有專為本書提寫的創作短語,非常有意義~
★熱議話題!本系列作品已改編為人氣電視劇集《惡魔律師·御子柴禮司》。
★特別附錄:百萬書評部落客喬齊安熱血撰寫的總導讀,精闢分析本系列作品。
★全系列插畫風格書封,依據各冊故事繪出關鍵人物與事件,在每件刁鑽案子的精采攻防裡,一點一滴建構出御子柴禮司特異的人生脈絡,既突顯各冊的特色,又不失整體系列感。
●御子柴禮司横空登場!他是誰?
他,14歲時就以殘忍手段分屍幼童,並將被害人的屍體四處投置,因此被冠以「屍體郵差」的惡名。
多年後,御子柴成為收費天價但勝訴率超高的律師,遊走於黑白之間的灰色地帶, 在法庭上以其神鬼莫測的辯護技巧,為看似罪證確鑿的犯人脫罪,宛如檢警雙方的天敵。
他冷眼睨視著這個世界,不理世俗的規範與膚淺的正義,以他自己獨特的方式——贖罪。
●兩具屍體,一筆巨額保險金的誘惑
東條製材所的老闆意外死亡,太太美津子被指控謀殺丈夫,只為了詐領巨額保險金!兒子幹也患有先天腦性麻痺,僅能坐輪椅並操控手機與人交流,弱勢的他如何面對家庭的一夕巨變?
此案已達二審判決有罪,幾無翻盤的可能,此時,御子柴卻自願擔任美津子的辯護律師,甚至被捲入另一宗記者謀殺案,甫一出場就忙著棄屍的他真的是凶手嗎?
為這宗毫無勝算與利益的保險殺人案不惜鋌而走險,御子柴心中究竟有什麼圖謀?
●偵破「殺人鬼青蛙男案」的那個男人!
曾引起社會巨大恐慌的連續殺人犯青蛙男,在埼玉縣警渡瀨和古手川的追查下真相大白。
這次,渡瀨以獵犬般敏銳的嗅覺鎖定御子柴涉有重嫌,難道,隱伏在御子柴內心的嗜血野獸再度蠢蠢欲動?
為了破解御子柴的不在場證明,渡瀨積極走訪重要證人,因而掌握了御子柴在少年院極其特殊的服刑經歷。
是什麼讓御子柴找回正常人該有的喜怒哀樂共感力?
是誰教會御子柴要用行動來贖罪的道理?
惡德律師遭遇精明刑警,兩位強者的鬥智,將激發出什麼樣精采的火花?!
「惡德律師御子柴禮司」系列作品:《贖罪奏鳴曲》、《追憶夜想曲》、《恩仇鎮魂曲》、《惡德輪舞曲》、《復仇協奏曲》、《殺戮狂詩曲》。
作者簡介:
中山七里
1961 年出生於岐阜縣。因多在故事中演出關鍵的劇情翻轉,因而被喻為「逆轉的帝王」(どんでん返しの帝王)。
以《再見,德布西》榮獲2009 年第八屆「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大獎,並於2010 年正式出道。而另一本作品《連續殺人鬼青蛙男》也於同年度晉級到最終評選階段,中山七里也因此成為史上首位同時有兩部作品入圍該獎項的作家。
產量豐富,涉及領域廣泛。筆下數個主要角色系列與尚未構成系列的作品人物共享同一世界觀,經常在各自的作品中相互串場、連結、甚至主客互換,構成可稱之為「中山七里宇宙」的龐大劇情體系。
主要作品有『岬洋介』系列、『犬養隼人』系列、『御子柴禮司』系列、『希波克拉底』系列,《能面檢察官》系列,以及由《連續殺人鬼青蛙男》、《START !》、《連續殺人鬼青蛙男 噩夢再臨》、《連續殺人鬼青蛙男3》(暫譯)所構成的『連續殺人鬼青蛙男』一系。
「惡德律師御子柴禮司」系列作品:《贖罪奏鳴曲》、《追憶夜想曲》、《恩仇鎮魂曲》、《惡德輪舞曲》、《復仇協奏曲》、《殺戮狂詩曲》,皆由瑞昇文化出版。
譯者簡介:
李彥樺
1978年出生。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曾任台灣東吳大學日文系兼任助理教授。從事翻譯工作多年,譯作涵蓋文學、財經、實用叢書、旅遊手冊、輕小說、漫畫等各領域。現為專職譯者。
li.yanhua0211@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驚歎推薦】
中山七里將人性之惡有著顛覆道德認知的詮釋,看似柔弱無力之人卻有著令人瞠目結舌的殺意,曾為心碎的受害者也可能因恨意、執念喚出心中的獸,當所有事件匯聚那一刻,不免令人唏噓。——閱讀探戈/第七屆林佛兒獎首獎得主,作品〈玉觀音〉
中山老師的作品向來帶給讀者宛如劇場般精采的娛樂效果,主角特色鮮明,故事發展一氣呵成,讀來淋漓暢快,《贖罪奏鳴曲》也不例外,讓我不禁暫時拋開查核放大鏡、封印律師職業病,全然沉浸在「中山七里宇宙」中。——Aris雅豊斯/執業律師、作家,《律政女王》三部曲作者
作者中山七里,非常擅長描述主角的內心活動,邏輯思維描繪地相當徹底,比起複雜的事件編排,更吸引人的是,讓讀者可以用御子柴禮司的第一視角,體驗故事每一個環節的所見所聞,隨著劇中人的思考而推理,代入感十分強勁。——妍榛/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
名人推薦:【各界驚歎推薦】
中山七里將人性之惡有著顛覆道德認知的詮釋,看似柔弱無力之人卻有著令人瞠目結舌的殺意,曾為心碎的受害者也可能因恨意、執念喚出心中的獸,當所有事件匯聚那一刻,不免令人唏噓。——閱讀探戈/第七屆林佛兒獎首獎得主,作品〈玉觀音〉
中山老師的作品向來帶給讀者宛如劇場般精采的娛樂效果,主角特色鮮明,故事發展一氣呵成,讀來淋漓暢快,《贖罪奏鳴曲》也不例外,讓我不禁暫時拋開查核放大鏡、封印律師職業病,全然沉浸在「中山七里宇宙」中。——Aris雅豊斯/執業律師、作家,《律政女王》三部曲作...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罪行鮮度 (節錄)
這是御子柴禮司生平第二次碰觸屍體。
雖說是第二次,手指並沒有習慣屍體的觸感。開始硬化的肉體早已失去彈力與體溫,稱不上是「生命」,但活生生的感覺卻又與「物體」有著一線之隔。這種介於「生命」與「物體」之間的模糊定位,在手指上造成了一種莫名的不適感。遭擠壓的皮膚沒有恢復原狀,簡直像是尚未凝固的黏土人偶。
自嘴角延伸而出的舌頭幾乎觸及地面,模樣宛如另一種不同生物的屍骸,看起來詭異可怖。但即使再怎麼不想靠近,畢竟不能將屍體放置不理。幸好腸胃及膀胱的內容物不多,沒有發生脫糞或失禁的現象。然而死後持續分泌的胃液正在融解胃壁,讓屍體從內部開始腐敗。倘若再過幾天,屍體將因內部自然發生的腐氣而逐漸膨脹,將腐臭屍液自全身上下大小孔穴擠出體外。到那時候,別說是處理毛髮及指紋的問題,光是將周圍地面清洗乾淨就得花上不少功夫。絕對不能讓警察知道犯案的真正地點。沒錯,至少短時間內不行。
御子柴禮司一一脫去屍體身上的衣物。脫下鞋子時,忽感覺重量有些不大尋常。翻起鞋底一瞧,上頭釘著止滑釘。或許是死者認為膠底的鞋子容易滑倒,所以釘上了這玩意吧。如此行事謹慎的人竟然就這麼死了,真是一件諷刺的事情。御子柴一邊想著,一邊以塑膠布將屍體裹得密不透風,接著一口氣扛在肩上。
屍體沉重得令御子柴腳下踉蹌了好幾步。
御子柴向來對自己的體力很有自信,何況死者身材又瘦又小。沒想到實際扛起來,竟是如此吃力。這讓御子柴產生了一種錯覺,彷彿死者的怨念全轉化成了屍體的重量。失去了靈魂的肉體,反而變得更重了。一想到這裡,御子柴心中驀然浮現塵封在回憶深處的一幅畫面。那是個死在自己手裡的小女孩。明明體型纖細嬌小,當初搬運時也是費了一番功夫。
屋外依然下著傾盆大雨。深邃夜色中,可以看見一縷縷自天上射來的銀槍。關東地區進入梅雨季,到今天已是第十一天。前幾天下的都是毛毛細雨,直到今天傍晚雨勢才突然轉強,彷彿要將之前累積的雨水全部下完似的。根據氣象報導,緩緩北上的梅雨線與來自大陸的熱帶高氣壓撞在一起,將為局部地區帶來每小時五十公釐的豪雨。對御子柴來說,這場雨簡直是上天的恩賜。看來老天爺也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大雨不但洗掉了柏油路面上的車輪痕跡及沙地上的足跡,雨滴衝擊地面的聲音也掩蓋了包含慘叫聲在內的一切聲響。昂貴的西裝雖然溼透,只要送乾洗就行了。至於鞋子,還是處理掉比較保險,畢竟鞋底可能附著了自己意想不到的東西。
他打開汽車後車廂,將屍體塞進去,這個步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方向。一直到剛剛為止, 屍體一直處於臉部朝下的俯臥姿勢,因此身體前側已出現屍斑現象。如今移至後車廂內,必須盡量讓屍體維持原本的姿勢。假如開車的過程讓屍體處於長時間的蜷曲姿勢,血液凝結造成的屍斑位置可能會有所不同。如此一來,就會讓警察產生疑竇。雖說不管將屍體遺棄在哪裡,警察首先假設的搬運方式一定是汽車,但留在屍體上的證據總是愈少愈好。幸好這輛車子是賓士SL550,後車廂的寬度要塞下一個身材矮小的男人可說是綽綽有餘。御子柴身為律師,平常仰賴這輛賓士車來提升職業及人品形象,但若要舉出這輛車帶來的最大貢獻,恐怕就屬這次的屍體搬運了。戴姆勒汽車公司的員工要是知道自己製造的賓士車被拿來搬運屍體,恐怕會氣得直跳腳吧。
御子柴輕輕關上車廂門,轉頭環視左右,看不見任何人影。畢竟時間接近午夜十二點,加上滂沱大雨,幾乎不會有人願意在這時候出門。對御子柴而言,這又是另一項上天的恩賜;但畢竟夜長夢多,還是別在這裡久留為妙。
御子柴一坐上車,立刻發動了引擎。一股乾燥的微風自出風口向外傾洩,在溼潤的肌膚上輕撫,但這股微風並沒有辦法拂去御子柴心中的不適感。脫下吸了雨水後變得沉重不已的西裝外套,但半冷不熱的雨水早已滲透進了底下的襯衫裡。黏附在皮膚上的,除了雨水之外,還有屍臭及宛如撫摸熟透水果的觸感。不過,這些只是往日回憶的重現而已。
賓士車在僅容一輛車通行的狹窄巷道內緩緩前進,來到大馬路上才開始加速。路上雖有些許行人,但肩膀以上全被雨傘遮住,根本沒有人注意到這輛賓士車。此時路面已形成水深十公分的小河,雨水宛如瀑布般打在擋風玻璃上,雨刷即使開到最高速也無法發揮效果。不過御子柴並不焦急,反正現在的路況根本不可能提高車速。
棄置屍體的地點,御子柴心裡早已想好了。諸如樹林、郊區空地或垃圾收集場這類地方, 絕對不是棄置屍體的好選擇。因為這一類地點只有本地人才會知道,雖然能拖延屍體遭發現的時間,卻會令警方做出縮小調查範圍的判斷。最理想的棄屍地點,應該是外來者也能輕易找到的地方。說得更具體點,就是雖有少數行人,但外來者隨手棄置垃圾也不會引人注意的地方。
話雖如此,但絕對不能將屍體棄置在東京都內。
由破案率來看,將屍體丟棄在東京都警視廳的管轄內可說是最愚蠢的行為。光看去年的統計數據,埼玉縣警本部的重大犯罪破案率不到五成,相較之下東京都警視廳卻高達七成。同樣是棄屍,當然要選擇比較安全的埼玉縣境內。這聽起來簡直像是把棄屍當成違法丟棄產業廢棄物之類的小事,卻是鐵錚錚的事實。許多兇手在東京殺了人後,都會大老遠將屍體搬運到埼玉丟棄。過去曾有委託御子柴進行辯護的客戶,也曾這麼幹過。埼玉縣要應付這些額外增加的重大案件,警力卻相當有限,每個警察都忙得焦頭爛額,造成的結果當然是破案率持續下滑;而東京警視廳的破案率卻是節節攀升。
御子柴想到這裡,驀然驚覺一件事。為何自己可以維持如此客觀的態度?一般人在搬運屍體的時候,不是會內心焦躁不安,滿腦子想的都是遭人發現時的情境嗎?難道自己擁有犯罪的天賦?
雨勢已稍見減弱,雨刷卻依然忙碌地動個不停。車窗外除了雨聲之外,還有輪胎激起水花的聲音。
車子在十字路口右轉,進入國道一六號線,持續往北行駛。
御子柴並不熟悉入間川附近這一帶。不過從前曾有一次前往狹山警署面晤嫌疑犯的經驗, 因此對大致的地理環境略知一二。當然,這僅限於市政大樓等公共設施林立的狹山市中心區域。現在這年頭,導航系統早已成為汽車標準配備,縣外人士要前往狹山市中心可說是不費吹灰之力。將屍體棄置在這樣的地方,警察絕對無法鎖定棄屍者的身分。
沿著堤防開了一會,耳中聽見車窗外傳來混濁川水沖刷岸壁的轟隆聲。御子柴避開街燈, 將車子停在路旁,走出了車外。這裡的位置,是入間川沿岸某市民運動場附近。若從這裡往南走一陣子,就會看見狹山警署。如今值勤中的那些調查員,做夢也想不到有人會在距離警署近在咫尺的地方棄屍吧。
雨水的特殊氣味灌進了鼻孔,眼皮因來勢猛烈的雨滴而不停眨動。御子柴左右張望,此時既沒有路人,也沒有往來車輛的燈光。不斷衝擊崖邊的波濤川面在昏暗夜色中依然看得一清二楚,簡直就像是一尾扭著身軀等待獵物上門的茶褐色水龍。不管是流木、岩石,甚至是屋宅房舍,一靠近水面就會轉眼遭受吞噬,更何況只是區區一具屍首。
御子柴打開後車廂,扛出屍體,走向川岸邊。低頭一瞧,翻騰激盪的水花幾乎延伸到腳邊。
御子柴毫不遲疑地放下屍體,抓住塑膠布的一角,將裡頭的屍體甩入川面。
屍體在傾斜的岸壁不斷往下滾,御子柴原本預期它會就這麼滾進水裡,沒想到它竟然在接近水面處停了下來。
御子柴心中不禁有些緊張。難道是被什麼東西卡住了嗎?是否該下去看一看?但這斜坡這麼陡,很可能會失足滑落水裡。偏偏屍體停在那裡,總不能就這麼放著不管。
就在一股焦躁感湧上御子柴的心頭時,一股巨浪推來,將原本停在水邊的屍體完全吞沒。水面上只看得見屍體的後腦杓及背部,轉眼間已被沖向遠方。這轉瞬間的變化,帶給御子柴一陣錯愕。
不過,比起棄屍行動的意外順利,更讓御子柴感到驚訝的是自己的精神狀態。自己遺棄了一具屍體,內心卻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恐懼甚至是興奮。心中的感受,只像是剛剛扔掉了一包大型垃圾。手不僅沒發抖,甚至連一滴汗也沒流。為何自己能維持沉著冷靜?是因為從前曾有類似的經驗,還是因為自己擁有與生俱來的資質?御子柴不禁對自己的內心狀態感到不寒而慄。
屍體愈漂愈遠,最後終於完全消失在視線的彼端。御子柴確認屍體已完全看不見後,轉身回到車內。時間已過午夜三點,立刻回家也只能睡三小時。就算不睡,至少也得換個衣服,像平常一樣上班、過日子。要是讓助理或工作上往來的對象心生懷疑,可就不妙了。
但御子柴接著又想,依自己的能耐,多半不會有問題吧。跟上次遭逮捕時比起來,自己變得狡猾多了。不僅學會了說謊的技巧,而且面對警察或法官也不再害怕。原本應該捍衛法律的人,卻藉由專業來規避法律,真是太諷刺了。
第一章 罪行鮮度 (節錄)
這是御子柴禮司生平第二次碰觸屍體。
雖說是第二次,手指並沒有習慣屍體的觸感。開始硬化的肉體早已失去彈力與體溫,稱不上是「生命」,但活生生的感覺卻又與「物體」有著一線之隔。這種介於「生命」與「物體」之間的模糊定位,在手指上造成了一種莫名的不適感。遭擠壓的皮膚沒有恢復原狀,簡直像是尚未凝固的黏土人偶。
自嘴角延伸而出的舌頭幾乎觸及地面,模樣宛如另一種不同生物的屍骸,看起來詭異可怖。但即使再怎麼不想靠近,畢竟不能將屍體放置不理。幸好腸胃及膀胱的內容物不多,沒有發生脫糞或失禁的...
目錄
第一章 罪行鮮度
第二章 懲罰跫音
第三章 贖罪資格
第四章 制裁之人
【系列導讀】
高唱不協和音向地獄伸手的反英雄
留名日本推理小說青史的「罪與罰」/ 喬齊安
第一章 罪行鮮度
第二章 懲罰跫音
第三章 贖罪資格
第四章 制裁之人
【系列導讀】
高唱不協和音向地獄伸手的反英雄
留名日本推理小說青史的「罪與罰」/ 喬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