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9 項符合

性盲症患者的愛情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8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愛情從來就不是切實的存在。它無...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5/06
愛情從來就不是切實的存在。它無常,時時刻刻增長、消滅、流動著,於是看見的熄滅了,消失的記住了。它無形,每則愛情故事的質與量皆不盡相同,其狀態亦非三言兩語可以清楚說明並定義。故而愛情成了文學的永恆主題,創作者們無不孜孜矻矻於書寫愛情、記錄愛情,企盼藉著一次又一次的爬梳釐清箇中奧秘。...
性盲症患者的愛情 性盲症患者的愛情

作者:張天翼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4-26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性盲症患者的愛情

我把
整個靈魂
都給你
連同怪癖


暗黑童話狂想曲

一部充滿提姆•波頓式暗黑美學的小說!
八篇如BBC迷你劇一樣精彩的故事!


紀大偉(《同志文學史》作者,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陳又津(小說家)、楊双子(小說家)顫慄推薦!

「她從幕布後面走出來。我從未見過更美的乳房和胴體。」
戈黛娃夫人帶著世界上最美麗的線條突然來訪,要求「我」為她拍下一張巨幅裸體照後就人間蒸發……

「我會一次次重新啟動你,等待你睜開眼,聽你叫:爸爸。」
若說造物弄人,那機器人的造物者是誰?他們的命運由誰決定?

「遇到你以前,我眼裡的人不分男女。」
患有性盲症的男子在27歲那年看到了他世界中唯一的女性「伊娃」,「伊娃」走進了他的世界又突然從他的世界裡消失,再出現的時候卻……

每個人的身體裡都住著一個怪癖者……

《性盲症患者的愛情》八則短篇,寫著荒謬與暗黑、完美與殘缺、愛與自殺、命運與童話,每一篇都是經典的重新詮釋。書裡的那群人,有著怪癖卻也同時對生活一往情深,如同吃著棒棒糖的安娜貝爾般,恐怖,卻也甜美著。

名人推薦
每一個懷著怪癖想像世界的人,都會喜歡和嫉妒這樣的小說。
——李敬澤(文學評論家)

這位小說家怪談的世界比我們眼前的許多寫實作品要可信得多,她以怪癖者的際遇使我們照見自身,照見我們內心最暗淡和曖昧之地裡的慾望,和靈魂。
——張莉(教授、文評家)

本書特色:
◎ 愛是世間最大的魔法,作者筆下的怪癖者其實是執迷於生活和愛的一往情深者。
◎ 腦洞開到銀河系,腦洞常年填不滿患者必入!
◎ 文學界魔術精靈、新一代幻想文學新星、影視界新寵張天翼,誠意之作。
◎ 一扇通往幻想世界的任意門,獻給在庸常現實生活中跋涉的人們。

作者簡介:

張天翼,曾用名「納蘭妙殊」,女。英文學士,古典文獻學碩士。歷獲首屆中國文學創作新人獎、年度華文最佳散文獎、第二屆朱自清文學獎等獎項,已出版兩本散文集《世界停在我吻你的時候》《愛是與水和星同行的旅程》,兩本小說集《黑糖匣》《荔荔》,有作品改編為電影。做過影評人、電影記者、編劇,最終選擇以寫小說為生,現為自由職業者。熱愛郁金香、秋雨、螃蟹、跑步、電影、童話、足球、海島和丈夫。耽於幻想,耽於每一次從紙上出發、前往人類心中和宇宙盡頭的冒險。

TOP

作者序
是晴天還是雨天?書店還是圖書館?我正在北京初春的乾燥的風裡,想像你於何時何地讀到這裡。

農曆春節的前一天,我被編輯告知這本小說將有機會推出臺版。臺灣,花瓣一般的美麗島嶼,我尚未有幸踏足,我的「小孩」已經有機會到那裡旅行了,開心之餘,也有點忐忑。寶瓶文化的編輯問我是否能寫一篇臺版序。我想,第一次有書跟寶島讀者見面,正該藉這個機會交代幾句,拜託幾句,即使是像朱自清他爹那樣「囑託茶房好好照應兒子」會被暗暗嘲笑,也不要緊。

所以我想向你道謝,感謝你選擇了這本身著熱烈紅衣的書。

吸引你的是不是這個怪趣的書...
»看全部
TOP

目錄
作者自序
等待戈黛娃夫人
花與鏡
睡美人的夢
圖書館奇遇記
性盲症患者的愛情
影子寫手
重逢的三個晝夜
自殺管理員
後記:來,見見我的秘密情人
TOP

商品資料
  • 作者: 張天翼
  • 出版社: 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4-26 ISBN/ISSN:9789864061181
  •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20頁 開數:25開
  • 類別: 二手書> 中文書> 華文文學> 小說
圖書評論 -   評分:
 愛情從來就不是切實的存在。它無...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5/06
愛情從來就不是切實的存在。它無常,時時刻刻增長、消滅、流動著,於是看見的熄滅了,消失的記住了。它無形,每則愛情故事的質與量皆不盡相同,其狀態亦非三言兩語可以清楚說明並定義。故而愛情成了文學的永恆主題,創作者們無不孜孜矻矻於書寫愛情、記錄愛情,企盼藉著一次又一次的爬梳釐清箇中奧秘。

張天翼最新出版的小說集《性盲症患者的愛情》收錄了八篇各異其趣的短篇小說,無論是篇名或內容,皆透露出奇特、荒誕、詭異的氣息,但在天馬行空的文字底下,寫的其實正是愛。

在同名短篇〈性盲症患者的愛情〉中,張天翼挪用了亞當與夏娃的故事,描述一名自幼無法辨別性別的青年,分別受到夏娃(伊娃)與亞當的啟發,不但感知到性別的存在,更體會了愛情。於是乎,愛情是什麼?伊娃曾問:「在你眼中,世上只有一個女人,你完全沒有選擇餘地,那麼你愛我是因為我,還是因為別無選擇?」當伊娃變成亞當後,又問:「你還愛我嗎?」張天翼抽離了一切變因,包括性別,讓愛情回歸到最為純粹的本質,藉此詢問讀者:如若愛情的開始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進而覺得被對方吸引而無法自拔,那麼你愛的究竟是這個人,還是其他?

如同性盲症患者的青年,書中許多人物或多或少在身體或心理上都有所殘缺:〈等待戈戴娃夫人〉因病切除乳房的女人、〈花與鏡〉的機器人、〈重逢的三個晝夜〉動過截肢手術的旅客,以及〈自殺管理員〉裡意欲自殺的每個角色。柏拉圖的著作《會飲篇》(Symposium)寫道,人最初是球形的,這些「球人」有三種性別,分別是男人、女人和陰陽人,但宙斯因恐懼他們的力量,遂將其劈成了兩半,於是每個人都需要尋找與自己相合的另一半,才能滿足對完整性的企盼。而愛正好源自於一種渴求,對於欠缺的東西的渴求,是以唯有追求愛並成功達到目標,才能滿足那份匱乏。

「我也時時會有殘缺的感覺。失去最愛的人、朋友,那感覺也就像失掉了一條肢體,不再完整,」〈重逢的三個晝夜〉的勞倫斯如是說。這則故事無疑是書中最為通俗且「正常」的篇章,張天翼利用偶像劇常見的失憶元素述說了一則橫跨數十年的動人愛情。一場戰爭,讓奧利弗不僅失去了左胳膊,更喪失了過去的記憶;至於勞倫斯,則是失去了自幼相識的摯友,同時也失去了一生當中的摯愛。劇情雖然沒有太多新意,但在張天翼細膩筆觸的堆砌之下,勞倫斯內心的煎熬與掙扎讓人感同身受,他對奧利弗的深切情感也令人為之動容。

或許是因為這份殘缺,在張天翼的筆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總顯得如此純粹且真摯動人。閱讀〈花與鏡〉時,我不禁想起郭頂的〈水星記〉MV,兩者同樣涉及了科技與人性的道德爭議,不過這些龐大複雜的議題底下,卻很難忽視貫穿其中的真實情感。薩姆和溫蒂是一對父女,薩姆慈祥和藹,溫蒂天真單純,兩人的互動既親暱又滿溢溫情。在這樣和樂融融的親情故事裡,卻隱藏著無比黑暗的殘酷:他們其實是一對被人類遺棄的機器人。「我不是有血有肉的父親,你也不是有血有肉的女兒,我們沒有真實的呼吸、心跳、體溫,沒有真實的淚水。我們的生命是從頭至尾的模仿,但在一切虛假之中,我對你的愛是真實的,比時間花還真,」機器人薩姆說道。

愛可能受挫,但愛卻絕對不會錯。《性盲症患者的愛情》收羅了各種非常規化的「畸戀」,然而在愛的面前,又有誰能傲慢地評斷是非對錯?因為愛情,始終在那個地方,等待著殘缺的我們,人來人往。
 當人類的視神經受到刺激,此刺激...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5/01
當人類的視神經受到刺激,此刺激經由突觸傳遞到海馬迴、杏仁核,促使大腦提取歷史訊息時,進而引發多巴胺或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或抑制,這一連串化學反應所促成對另個個體產生情感上的連結,即是愛情(或親情、友情等)。

看了上列敘述,總讓人慶幸的是,我們並不只是單純的input or output的訊息處理器而已。即使同樣的情感,會隨個別差異而產生許多不同的結果,其中如張天翼的《性盲症患者的愛情》,在這八則或短篇或中篇的故事,有荒誕不經卻飽含愛意的、也有刻骨銘心兼發人深省的,在幽微、黑色童話般的故事脈絡裡,我們才發現,原來情感這回事,真的沒有所謂的界限。

意識,是人類僅有,或是當人工智慧發展到極致時,也能在機器人身上展現呢?【花與鏡】中,為了自己的女兒機器人的完美,爸爸網羅世上僅存地同型號女兒機器人各完好部位。然而即使東拼西湊,因為功能上的設定,每隔一段時間都得重頭再建構起關係。有天為了腳趾甲斷裂的女兒機器人,爸爸到青樓找可以幫她修補的工程師,卻也看到同一種型號的女機器人,其遭遇與個性因人工智慧的學習,而和女兒機器人天差地遠。

女兒機器人有「感覺」,卻是一種人工智慧的模擬,只要把開關關掉,隔天重新開啟開關後,一切都變成新的,恍如新造的人,一個永遠五歲的小女孩,過著時間停滯的生活,她的一切故事,都由其爸爸所賦予,彷彿在玩親子遊戲般,似乎只是為了滿足父親的需求。

這款機器人原是為了家中僅只有獨子的家庭所開發,讓他學習如何做好溝通與分享,還有強化其人際互動,而另一個附加價值則是誘發出部分父親奇特的性癖好:有時是陪伴機器人,有時卻又和機器人做愛(畢竟若真的跟幼女從事性行為,可是違法的),彷彿這個附加價值更讓人心動。

令人納悶的是,如果只是因為外型,那麼爸爸何必堅持要以這個女兒機器人為本做改造?咸認沒有心靈、且每隔數月就會回到原廠設定狀態下的機器人,有何必要如此執著?特別當女兒機器人跟滿足其他男人性慾的雛妓機器人互調身分時,縱使雛妓機器人因人工智慧而學會世故或其他一切不堪入耳的穢語,那又如何?畢竟,外型均如出一轍啊!

直到爸爸最後的告白,我們才知道,原來爸爸也是機器人,而最末的那段話更讓人難以釐清的是,到底機器人的情感只是西施效顰的仿造而已,或比人類還更能理解何謂至死不渝的愛意?

沒有時間,我們其實並沒有時間。就像你最心愛的毛毛的故事一樣,我得從人類那裡盜取時間之花,來維持我們的生命。我不是有血有肉的父親,你也不是有血有肉的女兒,我們沒有真實的呼吸、心跳、體溫,沒有真實的淚水。我們的生命是從頭至尾的模仿,但在一切虛假之中,我對你的愛是真實的,比時間花還真。

在理智上,爸爸知道掉了趾甲的女兒只能長存缺陷,然而情感上卻驅使他尋找同型號的機器人以持續成就女兒機器人的完美無瑕。儘管機器人爸爸認為這樣的愛是來自於模仿人類父親的愛意,然而其表現出來的關愛及疼惜,卻遠比許多家庭更有溫度與情感。

有些人因為缺陷而在學習事物上力有未逮,而如果這種缺陷是無法區辨面前的人之性別呢?【性盲症患者的愛情】中,男孩無法辨識面前的人是男是女,因而鬧出許多笑話,也造成了許多令人難堪的困境。而儘管其家人為其發展出一套辨識法來區分面前人的性別,卻總是有例外,總是有無法用同一套公式來區分的對象,這時又該怎麼辦?

直到有一天,一個他可以一眼看出是女性的她出現了,兩人不僅開始談戀愛,也開發了一種遊戲:她假扮成各式各樣的男人,而他負責從許多過往的人潮中,找到她的蹤跡。然而卻在某一天,他再也看不到她,她消失無蹤,對他來說,世界又回到再也沒有他可以一眼即可區辨性別的人了。

在你眼中,世上只有一個女人,你完全沒有選擇餘地,那麼你愛我是因為我,還是因為別無選擇?

我們愛一個人,是愛上他的性別,還是愛上那個人的本質?

本書中每則愛情故事,看似缺乏常理般荒謬,然而在看到每個角色認真且煞有其事地談戀愛時,卻總讓讀者不由得去想,我們的生命腳本中內建的愛情故事,是否過於單調而乏味了些?甚至太過政治正確了呢?

愛的形式之多且複雜,是無法一一分類或細數的,所有的典範多半只是一種為政治服務的模型而已,甚至其實已經貌合神離、即將分崩離析的模範夫妻,還遠遠比不上持續沉浸在熱戀中的青春男女(有時可能還有「喔呼」)。

雖然目前還沒聽過誰真的想要跟摩天輪做愛,然而比起假掰的萌盟們,情慾的流動與作用,顯然讓人更一頭熱,而難以自拔。或許,這才是愛的真諦吧?
 書名為「性盲症患者的愛情」,但...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8/04/30
書名為「性盲症患者的愛情」,但其實總共有八篇故事,而〈性盲症患者的愛情〉只是其中一篇。原本想著不知這幾個故事究竟會是怎麼樣暗黑的故事,簡介中提及故事們有如吃著棒棒糖般的安娜貝爾,恐怖卻也甜美著。實在有點難以想像恐怖與甜美要如何共存,而且平常有點膽小,不太敢看驚悚片,看到簡介中提到安娜貝爾,不禁有點害怕萬一故事過於驚悚該如何是好。幸好每篇故事都不致於太過可怕或獵奇,可能有點戲劇或者超乎常理,但也許他們對於「愛」才是最忠實的吧。

 

〈性盲症患者的愛情〉

 
  對於自己沒遇過的狀況多半都難以想像,但可能就像臉盲症一樣,也許真的有一些人真的無法辨認出人的性別,但會不會因為無法辨認性別,性別對他來說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所以當他被人吸引的時候,不是因為性別,而可以是因為這個人真正的本質呢?但想想這篇的角色說的話也有道理,因為伊娃是他第一位能成功辨認出的女性,等於在他眼中世上就只有伊娃一名女人,他也只有這個選擇而已。伊娃常常把自己扮成男的來考驗他,他每次都能成功辨認出哪個男人是伊娃假扮的,後來伊娃消失了,再出現的時候,他也馬上感覺到這個人是男性,但卻有伊娃的特徵。他會像愛上伊娃一樣愛上「亞當」嗎?故事沒有給出答案,但我希望他會。我希望他其實愛上的是這個人的本質,因為當伊娃消失之後,他也辨識不出任何一人的性別,一直以來就只有伊娃在他眼中是特別的。如果他愛上的是這個人的本質,那麼也許性別對他來講不是很重要。我看完這篇後,想到了五月天很多年前的一首歌〈雌雄同體〉,有一段歌詞說,「我可以是男是女  可以飄移不定  可以調整百分比  只要你愛我  一切都沒問題  只要你愛我一切都沒問題」。雖然人不能隨意改變性別,但如果在那之前性別沒有意義,在那之後似乎也不是很重要。


〈睡美人的夢〉

  講到睡美人,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篇故事跟大家熟知的睡美人有一點類似,但大方向又不太一樣。童話中的睡美人只能被動的等待路過的王子來救援,什麼也不能做,就只能一直沉睡,如果王子沒有來,她就只能一直沉睡。而這則故事中的睡美人則是多了一點主動權,能在夢中告訴旅人所有的訣竅,如果旅人最終做出正確的選擇,那麼旅人就有機會到傳說中的睡美人城堡並且得到好結果。但跟很多童話一樣,故事永遠只說到王子解救了公主,不說後續平庸的日常,這則故事也是停留在旅人即將帶著夢中的記憶前往睡美人城堡,究竟已經在夢中跑完一次關卡這件事能不能讓他順利闖過睡美人城堡喚醒公主呢?依照童話的結尾,應該是可以喔,至少在我想像中是可以。


  每一篇都有有趣的地方,但有時也有點哀傷。像是〈重逢的三個晝夜〉,三個晝夜不長,但卻是找尋了所有之後才換到的三個晝夜,面對著曾經的摯愛,而摯愛因意外失去所有記憶,因此也忘了自己。必須假裝成初次見面般的進行對話,假裝旅行都是偶遇,這該有多難過呢?幸好最後仍有機會再一起生活。我覺得這篇大概是所有故事中最合乎常理最不荒謬的一篇了。

 
  每篇故事雖然多少都有些荒謬的情節,但大致上都在說著主角們的愛或者他們熱愛的事物。雖然角色們並不完美,或多或少有些怪癖,但本來世上就沒有誰是完美的。在作者構築的怪異世界中,每個人懷抱著自己的小祕密,忠實的追隨所愛,堅持所愛,呈現出一段段荒謬卻又甜美的小故事。
 寫情感的作家多如江鯽,看多了也...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4/30
寫情感的作家多如江鯽,看多了也不覺得哪裡特別,但這本書寫出了不同於一般的情,八個中短篇故事,每篇都帶有獨特的風格,都具有動人之處,文字是故事好看與否的重要因素,作者文筆流暢,文風迷人,文字用得好,是多一分太華麗,少一分則太樸素的穠纖合度,餘韻拿捏得恰到好處。

在作者筆下,殘缺也成了一種風格特異的美。肢體的不全,性別認知的障礙,心靈的破洞,似乎都變成不那麼令人難受,唯存淡淡的嘆息。「我把整個靈魂都給你連同怪癖」,文案上的這句話,深深刻畫在我的心坎上,原先還覺得這話兒有點強迫推銷的感覺,很是黑暗,但讀完故事,反而感受到一片黑暗中那若隱若現的無私與無盡的包容,還有犧牲。
 
八篇故事裡,我最喜愛《睡美人的夢》和《重逢的三個晝夜》。前者改編世界經典童話睡美人,與原作相較,除了有濃濃的暗黑童話色彩之外,還帶了點神秘玄幻感,結局亦讓人為之驚艷。
 
有關同性之愛的《重逢的三個晝夜》亦是出乎我意料之外,不過不是故事使然,而是我自身的感受。平心而論,我對同性之愛並無歧視,但也不特別表達支持立場,所以對於敘述同性愛情的故事沒有太多的興致閱讀,然而這篇故事卻揪緊我心好幾片刻,雖只淡淡淺淺的,卻也是破天荒了。
 
總的說來,這本書很好看,每篇故事都有自己的個性,篇篇讀來皆令人耳目一新。值得一讀。
 八篇短篇故事,篇篇撼動人心。 ...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4/29
八篇短篇故事,篇篇撼動人心。
  這是一本出乎意料好看的短篇小說,作者使用文字表達情緒流暢的讓人很有共感,ㄧ字一語都能瞬間讓人心崩離為他折服,情境營造的氛圍十足有張力,每一個故事的題材都很特別,切入點非常獨特,跳脫一般寫作思考模式,很喜歡也很感動。

★重逢的三個晝夜

  讀過藍宇與台北愛情故事,重逢的三個晝夜是我讀過的同志愛情故事最讓我有感覺,最讓我心痛,不免俗的也讓我哭得淚流滿面。
  兩個因為戰爭分離的摯友,一個跌落山坡從此失去記憶,當他被發現時必須截去左手,對自己的過去完全一無所知。

  深愛一個人可以為他做到什麼程度? 為了與他同一個車廂付出三倍的價錢?
【這世上只存在你不知道的,隱祕的苦心孤詣和踏遍歐洲大陸的痛苦尋找,沒什麼事真是湊巧的。】

  看著深愛的人卻不能認他,忍受想擁抱卻無法擁入懷的心痛,看著自己愛了那麼久的他,熟悉了他的每一個小動作,每一寸肌膚每一個呼息,然而此刻在他眼裡自己不過是個萍水相逢的朋友,那是何其煎熬的苦楚卻在面對他時仍要把持內心不平的激動。
  在最後一夜,勞倫斯看著一無所知沉睡的普林斯,低聲唸出西德尼.卡爾頓對露西.曼內特剖白心意時所說的:
【如果你能在聽我說幾句,你也就盡了你最大的努力了。我希望你知道,你是我靈魂的最終的夢想。我也因此才感到比任何時候都悽苦可憐....我現在所能獲得的最大好處,正是我到這而來想得到的:讓我在今後生活中永遠記住我曾向你坦露過我的心,這是我最後的ㄧ次袒露。】
【在我死去時,這個美好的回憶對我也將是神聖的。】

在這篇故事中,勞倫斯對他所愛的人心中有許多小訴說。

【奧利,這個世界能傷害到我的唯一路徑,只有你。】
【奧利,他們不如我懂得照顧你嗎?那是因為他們愛你沒有我這樣深】

後來,普林斯終於發現勞倫斯的不對勁,他對勞倫斯說:

【那本<雙城記>,還有<牛虻>.....勞倫斯,你說牛虻不該道出真相,而應該把秘密帶進墳墓,那就是你的選擇,你選擇像西德尼.卡爾頓一樣,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的幸福家庭。
我失掉的是記憶,不是智力,更不是對感情的感知力。你愛著我,我看得出。儘管你極力掩飾,可惜真正的愛沒辦法掩飾,一整條山脈,一整個海洋也遮擋不住。】
 許久不曾接觸中國華文現代小說的...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4/26
許久不曾接觸中國華文現代小說的筆者,若非試讀機會,絕少主動去發掘這類作品,因此對本書的題材與內容,只有「驚豔」二字(還一度以為是歐美翻譯小說)。「愛」似乎是《性盲症患者的愛情》書中八則短篇的基本元素,然而卻不是單純的男女情愛,而是苦戀等待的愛、無差別性別的愛,父女之情的愛……。八個超乎現實、怪誕離奇、似真亦幻的故事,反映著讀者內心幽微的一面,每篇都顯得小巧而精緻,正適合在這人心煩雜的時代閱讀。

本書無疑是一部充滿「暗黑美學」的短篇小說集,書裡的主角不是怪癖者,就是有著部份的缺陷與不完滿。從第1篇伊始,〈等待戈黛娃夫人〉中那位請知名攝影師為她拍攝美麗胴體照片的女子,卻要求將這件血腥且震撼的全裸作品掛到工作室玻璃外牆上。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原來她希望在乳癌手術前,讓自己不留下遺憾,這並不難理解;然而,她希望看到照片的對方,看到時也會有與她相同的感受嗎?

第2篇,〈花與鏡〉完美無暇的五歲機器人女童,有了愛與情感,也幾乎可以和人類過著一樣的正常生活。然而,機器人的世界是否也存在著「命運」呢?這二篇無形中都透露著淡淡哀傷,可惜並沒有一翻兩瞪眼的結局,作者沒有給予明確的答案,留給讀者無限的想像,也值得深思。

第5篇,與書同名的〈性盲症患者的愛情〉,描述自幼罹患「性盲症」而不能分辨男女的主角,他戀愛了,沉醉在愛裡,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愛上了名為「伊娃」的女子,然而她卻無緣無故失蹤了。再次出現時,她成了剛完成變性手術的「亞當」,這又是怎樣的一場曲折的愛情?這難道是名為愛情的考驗嗎?這不禁讓我思考最近常看的BL劇的疑問:我不是同性戀,我只是愛他這個人而已。主角會如何抉擇呢?

同樣玩弄「性別遊戲」的黑色幽默,其實也出現在第6篇〈重逢的三個晝夜〉,兩個經歷二十多年愛情的男子,在長程火車上再次偶遇;然而一方已因意外受傷而失去了記憶,另一人則尋尋覓覓了整整五年,只為了見他一面,可是對方已有了妻女,他該默默離開成全?還是試圖挽回?主角內心的掙扎也同時糾結著讀者,很值得玩味的一篇。

最後一篇,〈自殺管理員〉,其實是個人蠻感興趣的一篇。面對絡繹不絕卻名額有限的自殺者,「自殺管理員」能挽回每個生命走到絕境的人嗎?這篇以舞台劇本與小說形式交錯,故事裡想不開的尋短者,各有自己的苦衷,也都不難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找到,這些心中的苦痛縱或每個人都會遇到,但個人感受程度卻不同。當為了爭取那僅有的額度,他們無不使出全身解數勸對方放棄自殺,卻說服不了自己,真是矛盾。

《性盲症患者的愛情》一書,八篇精彩的故事,以別出心裁的角度帶給讀者情感上不同的感受,既荒誕卻能觸動人心,像似童話般的愛情卻又有點那麼真實感,有點甜又帶著一絲絲血腥。這些摻著一點神奇色彩的故事,或許帶著詭異、或許帶著魔幻,在張天翼筆下的這些人物,或多或少有著難以啟齒的怪癖,然而他們卻是如同你我一般,在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因為角色的設定貼近大多數人的現實,才更容易引起共鳴。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角色背後某種囿於現實的無奈,無論其作為是好是壞,是對是錯,都為他們當中所表現的無力掙扎,反應出深刻的心疼。

張天翼,一位才氣洋溢的作家,文字鋒利而不尖銳,饒富趣味亦不失幽默,直率卻不乏天真浪漫的一面,照見讀者內心最深處的想望,一種渴望被愛的悸動,期待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因為現實,因為簡單,衝擊讀者內心的同時,直接的文字更是觸動讀者生命裡的感動。面對有口難言或無法抉擇的時刻,主角們的遭遇及情緒讓人感同身受,彷若就發生在你我身邊。張天翼的《性盲症患者的愛情》是一本頗具特色的短篇小說集,十分耐人尋味,讓人愛不釋手,推薦給各位讀者。
 別妄圖指引愛,如果它覺得你配,...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4/26
別妄圖指引愛,如果它覺得你配,它自會來指引你;愛在愛裡面已經滿足了。


好會寫『愛』的作家!張天翼這本《性盲症患者的愛情》,包含八篇短篇小說,每一篇都精巧玲瓏,真是一本迷人的小品。

『美』和『愛』是《性盲症患者的愛情》八篇短篇的基本調性,像調製不同香水一般,基調既定,如何和加入多少其他香氛元素,就完全是作者的寫作功力了。

前四篇〈等待戈黛娃夫人〉、〈花與鏡〉、〈睡美人的夢〉、〈圖書館奇遇記〉,像工筆畫,作者用文字寫『美』與『魔幻』。文章中的一字一句都是精細描繪過的世界,身體完美的女人、無暇且無邪的五歲機器人女童、睡美人宮殿細膩的景色描述、兩個餓到離譜開始幻想一道道可口佳餚的文青。

『魔幻』的概念深植於文章本身,讓故事讀來新奇古怪,虛幻中又透著那麼一點不虛幻。

〈等待戈黛娃夫人〉中那位毅然決然拍攝裸體照片的女人,是呀,誰說擁有漂亮乳房的女人,不能在乳癌手術前夕,請知名攝影師為自己拍攝系列完美無瑕的全裸照片。這樣的想法很合理,但,誰也沒想過吧!女人和攝影師皆想留住那份美,雖然身體美卻無法由人力與命運留住,但肖像美卻將時光凍結在最美的那個剎那。而,女人到底希望誰看到這張巨幅照片呢?讀者和攝影師一樣好想知道,卻永遠沒有答案。

〈花與鏡〉中的『美』,透露著淡淡哀傷。與前一篇〈等待戈黛娃夫人〉的自然美不同,〈花與鏡〉講的是人工美與人工愛,當科技進步到一種可以讓機器人擁有某些情感時,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有沒有可能也發生在機器人與機器人身上?〈花與鏡〉讓讀者的想像眼光頓時拉得更大、更廣,有愛懂愛的機器人當主角,究竟會帶給身分為『人類』的讀者怎樣的省思?

後四篇〈性盲症患者的愛情〉、〈影子寫手〉、〈重逢的三個晝夜〉、〈自殺管理員〉。感覺是作者想書寫『愛』。那種愛很純粹,會發生在你我身邊,只是偶然性別被倒錯了,於是這些愛必須隱晦地進行,有口難言或無法作出選擇。

〈性盲症患者的愛情〉患者以男性身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認出那位名為『伊娃』的女性,他戀愛了,沉醉在愛裡,可是『伊娃』卻無故失蹤,只留下一個問題~~

「在你眼中,世上只有一個女人,你完全沒有選擇餘地,那麼你愛我是因為我,還是因為別無選擇?」

時間過去,主角苦苦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他心愛的『伊娃』,故事卻停止在第七百零三天後,因為主角遇到自稱名為『亞當』的男性伊娃。亞當剛完成變性手術,他再次問主角~~

「你能不能看著我的眼睛回答我,『你還愛我嗎?』」

故事極短,只有數千字,卻一語道破世間所有愛與性別的弔詭------你是愛這個人?還是愛擁有特定性別的這個人?


然後來到書中最令我感動的〈重逢的三個晝夜〉。

兩個看似在長程火車同一臥鋪偶遇的男人,其實並非偶遇,而是人為刻意安排,為了這個安排,有一方尋尋覓覓了整整五年,無怨無悔,終究能見上一面,此生似乎再無遺憾。即便眼前人已經因意外受傷而失去記憶五年了,然而過去曾那麼情生意動的深刻二十年愛情,能不能喚回失去的記憶?

一邊讀著,我的心裡也跟隨著主角糾葛著。失聯的這五年,對方已經有了妻子與稚女,在一個充滿愛的完整家族保護下過著開心的生活,有沒有必要道出過去的事實,特別是那段不見容於世人的同性愛呢?

眼看著火車終站即將到來,有些話再不說,就一輩子再也沒有機會說了,兩位主角會作出怎樣的反應呢?

更多但也不算過多的文字,描寫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當最巧合的時機過去之後,愛情還要不要說出口?〈重逢的三個晝夜〉像個給讀者驚喜的禮物。人世間有時的Happy Ending 還是會令我這種超級悲觀主義的讀者感到開心的。

張天翼的《性盲症患者的愛情》,八個短篇,訴說著八個擺盪在魔幻與現實之間的故事。即便在如何魔幻的劇情中,讀者仍能讀到現實中人會有的選擇;而無論多麼現實的生活描寫中,還是可能出現魔法般的奇異結局。

細緻精巧到非常讓人愛不釋手的一本書------張天翼的《性盲症患者的愛情》。
  不熟悉的華文作家,還有這樣...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8/04/24
不熟悉的華文作家,還有這樣的書名內容,老實說最初個人是存有疑慮的,當「愛情」成為不管是散文、小說或戲劇等文學形式老生常談的題材,如何跳脫千篇一律的模式緊緊抓住目光、引起興趣,往往是最能考驗作者功力的地方,大陸天才作家張天翼個人色彩十分鮮明而強烈,一入眼就呈現出獨樹一幟的敘述風格和故事氛圍,不管是文筆或內容都讓人印象相當深刻。

書名取自其中的一則短篇,故事靈感來自於她先生的一句情話「在遇見你之前,我眼裡的人都是不分男女的。」真愛是否真的關乎性別?〈性盲症患者的愛情〉與〈重逢的三個晝夜〉沒挑明卻給予了答案,甚而〈等待戈黛娃夫人〉的殘缺抑或完美,〈花與鏡〉的是人或者非人!在作者張天翼的筆下世界,愛不再侷限外在表面、意識框架,而是回歸更赤裸坦誠的純粹感知,正因為如此,這本書才有如此天馬行空的豐富創作。

於是,小說彙集的八則故事中,情感幻化成百變的樣貌與姿態,你可以發現不管他/她/它是身體住著一個怪癖的「性盲者」、「自殺者」,還是《彼得潘》的純真女孩、《睡美人》的溫柔公主、《藍鬍子》的可怕男子,穿上名為「愛」的紅舞鞋,都可以這般奮不顧身、那般渺小卑微。作者除了把英文學士和古典文獻學碩士的學術經歷中西融合的既古典又現代,巧妙還在於那些暗藏在字裡行間的姓名玄機,情節就在看似沉靜日常的推展間卻又帶點幽微的異樣感,讀來頗有耽美且暗黑的味道。

童話的基調與口吻平易近人且容易入口,這是屬於成人的床邊故事集,但我們慶幸不像那些總是以腥羶色大肆炒作的改編,《性盲症患者的愛情》以愛的本質為底蘊,從荒謬、慾望、殘酷、悲傷到悸動等,個人必須承認還是比較偏好〈睡美人的夢〉與〈重逢的三個晝夜〉這樣感人的短篇作品,然而雖然不是每個故事都有美好的結局,作者卻帶我們經歷了一趟精彩的魔幻之旅,虛實交融間用不同的角度照見人性的情感百態,值得玩味細思。
贊助商廣告
 
博客來 - 今日66折
媽媽的說話練習:百萬按讚肯定!說對一句話,祝福孩子一生(附贈親子減壓溝通練習手冊)
作者:尹智映 (윤지영)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23-05-01
66折: $ 244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腎臟病低蛋白.低鹽飲食全書:這樣吃就對了!40組健康餐X151道常備菜
作者:吳苡璉
出版社:創意市集
出版日期:2023-11-11
66折: $ 31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暢銷300萬冊!英國心理諮商經典,附《蛤蟆先生勇氣藏書卡》組)
作者:羅伯.狄保德 (Robert de Board)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2-01-26
$ 31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魔法抱抱【情緒管理】(理解並安撫孩子的壞情緒)
作者:郭飛飛
出版社:和平國際
出版日期:2023-01-01
$ 199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致富覺察【郝旭烈親繪限量點石成金書籤】:培養點石成金的財富腦
作者:郝旭烈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15
$ 331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流氓書店(博客來獨家透卡贈品+限量書衣版)
出版日期:2024-05-31
$ 316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
作者:程世嘉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04-30
$ 35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米拉蒂
作者:嚴歌苓
出版社:惑星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08
$ 42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愛旅行的候鳥
作者:林大利
出版社:水滴文化
出版日期:2024-03-21
$ 450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