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5 項符合

遠處的拉莫:《大象席地而坐》導演胡波最後遺作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0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遠處的拉莫】是作者胡遷離世前...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9/06/03
【遠處的拉莫】是作者胡遷離世前最後的短篇小說集,這本書集結了十二篇短篇小說和一部劇本。作者描寫各種人性的生動筆觸,讓人感受到世界的黑暗面與不確定性,小說的節奏和一般的短篇小說集有些許的不同,文字的力量也從文中默默地散發出來。   『看吶,一艘船』是小說集中的第一篇小說,看完...
遠處的拉莫:《大象席地而坐》導演胡波最後遺作 遠處的拉莫:《大象席地而坐》導演胡波最後遺作

作者:胡遷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1-27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遠處的拉莫:《大象席地而坐》導演胡波最後遺作

遠處的拉莫在看著你,那是你的神,
他總是看著你,除此之外什麼也不做。


現在你感覺到他了嗎?你記住我說的了嗎?

《大象席地而坐》導演
胡波離世前五日定稿.最後遺作


去年,駱以軍老師在信裡回覆我:「但你悠著點,寫作是越渡的空間。」
最近幾天改寫一個真實事件,敲下最後一行字的瞬間,想起這句話。
上一次我有這種感受,是創作《遠處的拉莫》時,最末,如逃離夢魘般終結掉一次被侵入。明年的這本新書,為了打破之前的習慣,這半年我每休息一段時間後,就會重新嘗試不同的越渡,摧毀某種關係進入崩潰邊界。酒精是好東西,但直接灌入大腦就不好了。男女情愛的小故事是排遣無聊的,它們無論任何維度都在安全的區域。另一種創作則充斥著危險。
——胡遷,2017年9月5日

我只是告訴你我所知道的,但這是多麼傷感。其實我無法感受你,你看到的是腐爛的、凋亡的,還有天空,快看,天空,面目可憎的拉莫,你存在的每一秒,被痛苦占據的每一秒,他都看著你,炸彈傾瀉而下,汙濁的雨水向大海流淌,剩下乾枯的屍體堆積在這裡。
──〈遠處的拉莫:警報〉

▍如果你想了解胡遷是怎樣的人,看《大象席地而坐》吧。
▍如果你想知道他在最後的日子經歷過什麼,看《遠處的拉莫》吧。

▍一個缺席的人,一系列危險的創作
他在文學中找到安全的出口,寫下一系列遊走在崩潰邊緣的危險創作。關於這本書,胡遷沒有留下太多說明,我們只知道每一次書寫,都是他的嘗試與越渡。最終他以靈魂的獻祭,帶領我們走向自己心中的拉莫。
本書集結胡遷離世前,自2017年6至10月的最後遺作,包含十二則中短篇故事、一部未及排演的劇本,文章排序皆由他親自擬定。特別收錄一篇生前訪談,以及胡遷大事年表。

 // 這裡有著最後一束光
  我把我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你…… //

▍共同推薦
如果有神,也許神就是一個酗酒常習者,聽任一列列人類命運的火車衝入永劫回歸的懸崖。或者祂跟你玩;你覺得痛,但祂並不知道你這叫痛。就像貓的遊戲。
……永恆將意義肢解,並篩為齏粉,而時間殘暴,不留活口。他於是用自己的方式,啟動所有想像的機制,以文字中的細節、影像中的特寫,嚴密編織一個全息的仿真世界,由於風格統一,美學上完全可以成立,以至於「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都是不可更改的,每一個瞬間也都是不可複製的」(〈遠處的拉莫:警報〉),所以理當也不能濃縮、剪接割裂。——吳繼文(作家)專文推薦

胡遷是一個滿懷尊嚴的人,從他的眼睛就能知道他不尋常的強烈個性。我想告訴你們,我遇到的胡遷對世界懷有遼遠廣闊的目光……他是勇敢的電影人。
——貝拉•塔爾(匈牙利電影大師)

胡遷的小說從我初次讀到,就如雷電爆閃著天才的光。他是烈性要用那光焰亮瞎觀者之眼,要燙傷人,要讓人有真實痛感的。他作品中那超荷的憂鬱、憤怒,或正是這個國度裡的青年切膚、呼吸、每一毛孔感受到的憂鬱。我想一百年後,人們觀測這個年代的中國年輕人,他們活在怎樣的時光?那時是怎樣的一種文明?可能並不總是一個解離的、紛亂光影的、樓盤如蕈菇暴長的、選秀節目和無聊大製作電影充斥的時代,我覺得未來的人們,會拿起胡遷的小說,若有所感地讀著。
——駱以軍(作家)

胡遷的小說,你會感受到那赤誠中所迸射出的破壞力,你會獲得完整和有效的灼傷,純正的藝術性灼傷,如同蘇洛的簽名或V怪客的面具,那是胡遷對藝術這片日漸荒蕪貧瘠的領土的貢獻。他加重了陰影,他校減了速度。他後視鏡,他惡作劇,他思無邪。——魯敏(作家)

胡遷剛寫完的新劇本,叫〈抵達〉。本來我們要一起弄舞臺劇,可他孑然前往,率先抵達。他再不會被消解掉,他再不給你們、我們和這個世界,任何一絲消解他的機會。
——章宇(《大象席地而坐》主演)

▍本書特色
1. 特別收錄胡遷生前訪談〈文學是很安全的出口〉。
2. 特別收錄胡遷大事年表,梳理胡遷從出生、成長到走向作家和電影導演之路的重要細節。

作者簡介:

胡遷(1988-2017)

本名胡波,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中國青年導演與小說家。臺灣第六屆BenQ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首獎得主。

執導首部長片《大象席地而坐》,獲得2018年第68屆柏林國際影展最佳首部電影特別提及、青年論壇影評人費比西獎,及第55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最佳改編劇本、觀眾票選最受歡迎影片。

2017年10月,胡遷離世,《遠處的拉莫》為其離世前五日定稿之最後遺作。

章節試閱
祖父

我的祖父,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他年輕時很富有,後來一場運動過後就什麼都沒有了。那些布店紛紛充公,他的父親自殺了。祖父開始酗酒,那時他三十歲,有了第一個兒子,也就是我的大伯,大伯十幾歲就跑去了東北。我的祖父很快又有了第二個孩子,第三個孩子,第七個孩子,那時候大家都這樣。但現在沒有人管他。他沒有間斷過飲酒,沒有人願意跟他住在一起。

七十歲時,我的祖父被送進了養老院,他咒罵著所有人,因為所有人都欠他的,他說自己當年根本沒想生這些爛豬仔,但是他要操女人,所以他們出生了,他從來不關心他們的死活,他也...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專文推薦】

灰燼的祕密

 ——胡遷/胡波隨想

◎吳繼文



他孑然前往,率先抵達。他再不會被消解掉,他再不給你們、我們和這個世界,任何一絲消解他的機會。——章宇,《大象席地而坐》主演



諸神的遊戲

無可避免的,《大裂》(小說)和《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將在胡遷/胡波所有作品中發揮「既視」作用;至少對我是如此。

在《大裂》中,和大學生之間那些無來由的戾氣與廢樣所帶來的、持續的緊繃或虛脫,那個丟失洋鎬的男人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明顯對比。大學生從暗偷變成明取,一下是洋鎬一下是鐵鏟,男人只是默默接受這一切。...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小說
看呐,一艘船
遠處的拉莫:警報
遠處的拉莫:邊界
祖父
捕夢網
大柵欄與平房村
黯淡
棲居
響起了敲門聲
陷阱
我們四塊兒廢鐵
海鷗

▍劇本
抵達

▍專文推薦
灰燼的祕密——胡遷/胡波隨想 ◎吳繼文

▍訪談
文學是很安全的出口

▍特別附錄
胡遷大事年表
圖書評論 -   評分:
 【遠處的拉莫】是作者胡遷離世前...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9/06/03
【遠處的拉莫】是作者胡遷離世前最後的短篇小說集,這本書集結了十二篇短篇小說和一部劇本。作者描寫各種人性的生動筆觸,讓人感受到世界的黑暗面與不確定性,小說的節奏和一般的短篇小說集有些許的不同,文字的力量也從文中默默地散發出來。

  『看吶,一艘船』是小說集中的第一篇小說,看完整本小說集後,我發現這篇應該會是最得人心的一篇。雖然中年男子有個嘮叨的老婆,而小女孩的父母總是吵架,但中年男子和小女孩的對話,讓人發現不完美的世界中,仍有一片純潔之地,散發暖暖。

  書中其他小說集看似有交集又看似無交集。『遠處的拉莫:警告』以母親恐懼的言語“滾出去”做結尾,下一篇『遠處的拉莫:邊界』馬上以母親死後做開場。有不少篇章讓我這樣的錯覺,彷彿是上一個短篇的延續,卻又是獨立的故事。

  從作者的文字可以看到作者的個性或說是個人風格,整本書的文字和一般市面的文字不太相同。又或說,作者是個勇敢的人,所以用文字寫下生活的殘酷、世界的罪惡、人性的灰暗。這本書也特別收錄了胡遷的生前訪談,從訪談中讀者也可以更了解胡遷的創作及他對世界的看法。
 ※無可躲藏的末日預警 許...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04/06
※無可躲藏的末日預警

許多人都說《遠處的拉莫》故事很醜惡,我卻覺得溫柔,也許這其中的差別在於──人們原先所認知的世界,是否和胡遷看到的相同。如果,這個世界已如他所描述般黑暗,胡遷提供給讀者的就是共鳴與善意的預警了。

《遠處的拉莫》是胡遷離世五日前定稿的小說集,包含篇序與內容都按照他最後的想法無一更動,仔細閱讀,可以從字裡行間清晰感受到他心境上的劇烈轉變。在〈看吶,一艘船〉、〈遠處的拉莫:警報〉、〈遠處的拉莫:邊界〉等三篇作品裡還能看得出他在文字上的藝術布局,這時書寫的讀者不只是他自己,創作依舊是在理性接管的狀態下進行,雖然充滿黑暗與絕望,閱讀時我卻不斷聽到一個聲音:我想活下去。 

胡遷有意為這些受傷、囚困的心智留下一個裂縫,期盼它們能自其中看見一絲希望的光。裂縫是崩塌的起點,也可以是逃脫的機會;神與鬼的分界開始於一念之間。 


 〈看吶,一艘船〉 

理髮時不小心失去耳朵的男子與手指殘缺的小女孩相遇,他們都是代表人生的某種不完整,但那並不是絕望。男子接受事實後轉念,在心裡祝福小女孩。人生裡無盡的挫折並沒有讓他失去深底那絲良善與希望。 

〈遠處的拉莫:警報〉

 「遠處的拉莫在看著你,那是你的神,他總是看著你,除此之外什麼也不做,有時候你可以感覺到他。但是一生只有那麼幾個瞬間。」絕望與希望同樣虛妄,有時甚至以相同面貌出現。 

「實際上,這個星球並沒有什麼路可走,到處纏滿了荊棘,骨頭的碎片混在路面上,你總是很疼,但你可以從空氣中捕獲一絲溫暖的東西,是螢火蟲一樣的東西,你可以在過去獲得愛撫,在更遙遠的過去獲得溫存,那些地窖或是墳墓一樣的地方。你從溫暖的墳墓裡爬出來,去住冰冷的墳墓,這中間的過程就是現在。所有的一切被叫做鬥爭。人們從大地上獲取皮毛,從大地上獲取鮮血,祭祀給不需要的人。人們相互撕扯著頭髮,在不存在的路徑上四處逃竄。」這是胡遷眼中的世界其中之一的樣貌。 

「他最後一次聽到那悠遠的防空警報聲,伴隨著一片耀眼的閃光,幾乎穿透一切的閃光。」最終,他再次聽見拉莫的聲音。 

〈遠處的拉莫:邊界〉

 「人們最先拋棄道德,接著是情感,最後是信仰,剩下廢墟般的軀殼。」這是胡遷留下的末日預言。 

「愚笨是因為安逸,危險一層層剝開牠們作為人類陪伴的表象,雙方都回到了原本的樣貌。」這段是男子遭受流浪狗攻擊後的內心獨白。儘管他早已提防在心,面對人類昔日忠實的陪伴時,仍會想敞開心懷,只是一切已經改變,回不到當初信任的狀態了。

 「我們無法碰觸,亦不可調和。」文明所建立起的社交關係永遠只能在人性的最表層。

 在〈遠處的拉莫:邊界〉那樣淫虐的國度裡,人被另一人當成逞慾、施暴、食用的肉體,似乎是很日常、毫無違和的事,胡遷卻選擇輕描淡寫,甚至略過殘暴的過程描述,只有書寫受暴者平靜接受傷害後的麻木。這是胡遷對閱讀者的溫柔,也是他所能做到最大限度的體貼吧。

 這也是我最喜愛的一個故事。男子一直身處接鄰拉莫所在的邊界,那段距離可長可短決定在一念之間。儘管周遭的人變得瘋狂噬血,如食人肉的狂犬,兩眼冒紅口垂涎絲,對他而言最珍貴的事物是內心始終清明的本性。 

〈遠處的拉莫:邊界〉是個有正向結局的故事。手執長矛的陌生人自野狗群救了男子,亦沒烹食他的肉體,讓他有幸在人間的最後時刻,看見殘存又珍稀的善性,是救贖! 

書寫的情緒從這之後開始有了轉變,少了在乎讀者眼神的顧慮,多了一些夾雜於小說外的現實片段,出現許多前後交互出現的符碼。 

〈祖父〉 

這是關於時代,關於成長。延續上個篇章〈遠處的拉莫:邊界〉裡的一段話,「上一代人總是會不遺餘力地壓制下一代,這與進化的意志相反。」這樣的邪惡表現開始於童年的殺戮,譬如敲死周遭的螞蟻,青年時期是侵占,中年則無可避免走向過度性的毀滅。而胡遷認為他的民族正走在侵占時期。 

故事尾聲,祖父看著男子說了對不起,他開始嚎啕大哭。 

〈捕夢網〉 

捕夢網是種可以將美夢兜起來,過濾掉噩夢。但醒過來噩夢就開始了。現實中,有許多人仍沉睡在捕夢網的世界裡,他們相信撲天蓋地而來的虛假宣傳。而噩夢即將到來。 

〈大柵欄與平房村〉

 藝術是最為主觀的人文表現之一,容易被把持在某個有資源、有權勢的人手中,這樣的藝術早已失去多元的創造性,成為少數意志與商業利益彼此近親繁殖出的僵化性審美觀。

〈黯淡〉

 男子滿懷憤恨上山找寺廟掛單找答案,在那些充滿禪意的珠璣妙語後,眼前仍是一片黯淡的濃霧,不知往哪走。 

〈棲居〉

 驚悚的結局隱含都市蝸居造成的心理扭曲。 

 〈響起了敲門聲〉 

「可是這漫長的不可解釋的當下,奔跑著的野狗,裂縫的建築物,還有一群人吞噬著另一群人,胳膊從背上長出來,一對對的男人和女人舌頭打著結。還有打折,所有事物都在打折,七折,六折,帶回家裡,窗檯擠滿了灰燼,好像整棟樓的人都死了很久。」暴烈的書寫,瀕危的心靈。 

〈陷阱〉

 生活中的混亂帶來糟糕至極的結果,回想時才發現這一切竟像是早已鋪陳好的精準劇本。 

〈我們四塊兒廢鐵〉

 和前篇似乎有些聯繫處,出現一些難懂的情緒,隱藏發生於故事之外的事件。 

〈海鷗〉

 改編自真實發生於1983年呼倫貝爾農場屠殺事件,也是最難直視的一篇。面對體制的壓迫與殘暴,筆下的青年再無顧忌。胡遷決定不再替悲劇與人性遮掩,一方面也可能是他的書寫對象已經從眾多讀者轉為面向自我的情緒,站在瀕危的崖邊。 

〈抵達〉 

有別於另外十二個短篇故事,這是一部劇本。 

隨著舞台上的空間漸次縮小,人物間的衝突與心內壓力卻逐漸加劇,不斷出現前頭十二個故事裡的意念,彷彿是將那些故事的安排打散一部分重寫,以符合胡遷最後那段時光的想法,頗讓人心痛。

在這個看似文明實則黑暗的世紀,沒有人能置身事外,然而人人都在賭,賭一個矇著頭安穩過完餘生的苟且。 

閱讀《遠處的拉莫》後,我先是想起另個中國詩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接著想到安哲羅普洛斯的《鸛鳥踟躕》。當鸛鳥踟躕著是否繼續為人間帶來新生命,苦難者選擇面向大海祈願,「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明天尚未到來,仍然存有一絲希望。
遠處的拉莫是遙不可及的神,是希望,是救贖,也是人間最後能夠再次遇見善良的地方。 

自死是體制內少數能夠自我決定的事,卻也是一種以暴抗暴的行為,遺憾他選擇此路。我認為直接將全書定格成胡遷死前的某種瘋狂、憤怒書寫是危險的,有疑慮的,雖然他已無法為讀者做出說明,我相信在書中所見到的溫柔是真實的,上頭還殘存著他努力對抗這個荒謬世界所溢散的溫度。希望讀者別忘記,他所傳達關於社會階層的描述與控訴,那些不單只是關於個體的迷失,還有整個國家民族的癌變,這些或許才是胡遷作為文字與電影工作者的真正遺願。
 我們常以為自主地過著每一天,卻...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02/11
我們常以為自主地過著每一天,卻未曾想過,自己究竟為何會成為如今的自己。

少年被母親帶到阿姨家養病,然而不領情的少年顯得與阿姨一家人格格不入。他結識了另外兩個少年與一個女孩,一同遊玩、探險與做愛,卻也一步步邁向人生的終點,唯一恆常的,只有遠處傳來的警報聲。

內亂使得人心惶惶,陸續有人為求生存來到這個都市,卻也有許多人在這裡失去生命。相傳有個不受戰亂侵襲的地方,就在遠處的拉莫。然而,那個地方若真是這麼烏托邦,為何還是有如許多的人在這裡死去?

登山累了,天色晚了,就在山中小屋暫歇會兒吧,於是被拋棄的情侶、弒父的兒子、情傷的女子帶著失憶的男人、不知何故而死的女人先後出沒又離開,相較於每個人的複雜思維,只有山中小屋默然地看著這一切。

胡遷的《遠處的拉莫》有始終半途而廢的肥胖家庭、看似隨興而至的殺戮、因不滿而殺害各自室友的祖孫倆、僅只高談闊論的電影人,這一切,看似荒謬無稽,卻實然是種令人熟悉的日常。

日本電影【大聲點笨蛋!完全不知道你在唱什麼】中為了展現自我而使用禁藥的重金屬音樂歌手,這麼對從鄉下而來,只為一圓音樂夢的女孩說:「妳一直為自己找藉口,那你所希望的未來是不可能會實現的。」但當我們很一生懸命地活著了,真的就能看到更美好的未來嗎?

這就讓我想到,到晚上十點都還開著的鄉下水果店,電視播著節目卻已疲累到睡著的阿嬤、留在鄉下由阿公撫養,一心期待在市區工作的媽媽有空能回來看他的小小孩、或者對於家中長輩酗酒感到無奈,有時還得扮演起家長角色的青少年。這樣的人生,到底他們的希望是什麼?

失望還有重拾希望的可能,但絕望卻只是個單向的深淵,將人吞噬到無盡的黑暗,再也無法脫離。

《遠處的拉莫》共收錄12則中短篇小說、1則劇本與1則訪談,有不對生活抱持期待的人、隨波逐流的角色,也有想要尋找生命意義的個體。我們常以為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然而實情卻如書中所述,我們會遇到不預期的塞車、暴風雪、動亂、不賞識自己的大環境,以及可能隨時嘎然而止的生命旅程。

書中一句「人們最先拋棄道德,接著是情感,最後是信仰,剩下廢墟般的軀殼」很能為這樣的人生下註腳。沒有道德就不會自責,缺乏情感就不會難過,失去信仰就再也沒有什麼好不見的了,人生其實跟其他的動物沒啥不同,吃喝拉撒睡,性交及繁衍,如此而已。

那麼,我們終究只能在深淵裡擺盪了嗎?第一則故事的結尾,則帶給我們一些希望。縱使某些情況常使我們無法做自己,但我們還能有所期待,還能有些想像力,而這就是一種正待萌芽的力量,只是目前沉睡著罷了。

就好像去找尋如烏托邦的拉莫的青年,總是有行動,就有可能發現天堂的。
 胡遷擅寫傷害。人自身、角色之間...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極力推薦  2019/02/10
胡遷擅寫傷害。人自身、角色之間的關係,常常突然就歪斜了,惡化了,腐敗了。作品一次次探討人難以根除的暴力本質,譬如《惡童》、譬如《蒼蠅王》。而外在環境,生前死後皆是一片荒原——「所有地方,什麼都沒有,拉莫也一樣。」——黑暗一步步圍攏過來,如同《抵達》:「黑暗緩緩地向房子內部吞噬。」那是絕望,但讀多了,竟慶幸有胡遷的小說。
 和多數人一樣,因為在金馬獎大放...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9/02/02
和多數人一樣,因為在金馬獎大放異彩的《大象席地而坐》而知道胡波的名字,盛會上透過大螢幕持續撥放的照片是有著燦爛笑容的文藝青年,很難想像這麼年輕、才氣縱橫的人會選擇以如此激烈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然而閱讀完《遠處的拉莫》,你似乎能夠更理解胡波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我想起了《麥田捕手》上醒目露骨的字眼「XXX這世界!」。

以胡遷為筆名,是作者對自我寫作的提醒與期勉,不滿足於重複現狀、要永遠像候鳥般不斷遷徙,你可以感受他的堅持、不妥協,與對這個世界存有的絕對信仰,本書後記中特別收錄的訪談提到了“文學是安全的出口”,不同於電影的一群人通力合作,書寫是一個人極為私密連貫的思想體現,雖然可控具安全性,但卻也同樣恣意危險,倘若一不小心就會被更兇猛的力量反噬吞沒,或許就是因為如此,胡遷選擇了最嚴厲的批判和控訴方式。

集結十二則中短篇故事和一部劇本,特別的是書籍介紹中還異乎尋常的標註了這是由作者親自擬定的篇章順序,原本的不以為意卻沒料到寫者的別有用心,讀這本小說,你會有更深切的體悟,雖然是截然不同的類型情節,但鋪陳的張力彰顯出內心情感的轉折,始於〈看吶,一艘船〉童稚的溫度和光亮,終於〈抵達〉成人的扭曲和黑暗,老實說有種被欺瞞逐漸墜入深淵的錯覺,相同的是-他們都在尋找一個地方,或許是某個可以看見帆船啟航的港口,也抑或是某座可以瞧見太陽升起的山頂,毫無疑問,當然也可能就是書名中的那位或那處「拉莫」!

同名篇章有〈遠處的拉莫:警報〉與〈遠處的拉莫:邊界〉兩個背景設定截然不同的故事,無論是在灰敗痛苦的荒原、還是崩毀冷酷的末日,你都可發現人性最卑劣的一面,荒謬到充斥著不真實感,然後以最猛烈的方式戛然而止!孤寂、死亡、暴力與性是全書常態,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海鷗〉裡身在其中卻彷彿置身事外的血腥,然而諷刺的是它卻是改編自社會新聞事件。

當界線如此單薄,問題會不會不在於抽離與否,而是什麼才是現實?!所以,我們未必懂、也或許不必懂胡遷所描述的世界,每個人的生命存在著各自的苦難,只需要相信並寄望他口中遠處拉莫的存在。
 作者性格與人生經歷我不了解,但...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9/01/31
作者性格與人生經歷我不了解,但從《遠處的拉莫》一書中很能感受其中透出的莫名苦悶。也許是真實情緒帶入文中,『我們無法觸碰,亦不可調和。』,這般格格不入的灰暗氣質貫穿全書。  

幾篇短篇都已自一人稱寫作,但故事年份、地點和主旨都不明朗,也沒確切目標主題,像是擷取生活中的一段擺到讀者面前,然後倏而中止。

用字白話不艱深,也不像以往讀中國社會小說那種用詞隔閡,甚至有幾段還挺具冷幽默的,但其中傳達的意念也許得多思索才能理解。

明明是生活化的內容(當然有幾篇誇張了點),卻明顯有股疏離感,陰鬱與志氣難伸的壓抑,整體說來不是很親和易讀的休閒書。
 與本書同名的中篇小說〈遠處的拉...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19/01/30
與本書同名的中篇小說〈遠處的拉莫:邊界〉裡所描寫,作者彷彿在荒敗的生活中,掙扎地尋求救贖,將希望寄託在遠處的「拉莫」,卻說不出拉莫是什麼、在哪裡、有些什麼⋯⋯然而至少有個想望,有個努力的方向。最後,主角終於抵達拉莫,卻是藉著死亡。這是否說明作者最終的選擇?



周遭世界給他的感受,或者如同〈遠處的拉莫:警報〉裡,藉著一名嬰孩所表述「這個星球上,沒什麼路徑可走,到處纏滿了荊棘」



在聖經〈創世記〉中,人的被造原先是純淨美好的。從蛇開始向人說話,人有了第一次的墮落,自神的同在墮落到人的良心;沒有多久後,該隱不照神的方式,而以自己的方式敬拜神,終至失去良心的感覺,殺了自己的弟弟,人有了第二次的墮落,從人的良心墮落到人的支配;接著,邪靈又藉著不法的婚姻與人聯合,(創六2『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人類有了第三次的墮落。神於是不得不用洪水來對付、清理地。然而到了巴別,人否定了神在人身上的權利和權柄,集體起來背叛神,有了第四次的墮落。



到了今天,人非但失去了良心的感覺,不在乎道德(周遭的眼光,原本還可能限制我們表現得良善些,然而,當人無視道德,也就失去了廉恥感受),甚至也不在意律法,任意妄為,像是聖經提摩太後書所說「惡人和騙子,必進而變為更惡,他們迷惑人,也受人迷惑。」於是,整體大環境其實確如胡遷所描寫的一片荒敗,在其中,有些惡「在看不到的時間間隙中仍在生長著—如同癌變」。



〈遠處的拉莫:邊界〉裡寫道「這個民族早在大遷徙之前就已經拋棄了道德,信仰更無從談起。」實則一旦離棄了信仰,人其實也離棄了屬乎神的最高標準,一旦遠離神,即或還有所謂的「道德」,也僅是表現在人前,接連隨之而來的,便是持續的下墜。



胡遷多半以簡單的陳述與對話,在讀者眼前架構出殘酷的世界,像是〈海鷗〉中的冷血,在抽離了動機、心境等描述以後,顯得加倍恐怖。再聽說〈海鷗〉是改編自真實事件,更是令人悚然而驚。你以為自己生存的環境比書中所述的陰鬱還要美好嗎?但其中的腐敗,或許根本正發生在我們周遭。
 請有心理準備,這不是你想的那種...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01/29
請有心理準備,這不是你想的那種舒適閱讀。

這部短篇小說及劇本集結,是胡遷離世前的危險寫作。他是個自備雷管,隨時引爆現象的書寫者,你隨時身處爆炸現場,裡頭的負荷與罪惡難掩裂縫,滿目瘡痍,充滿《罪與罰》的灰暗、絕望與污濁,伴著痛苦,撕裂掙扎在讀者的面前。

〈看吶,一艘船〉敘述一個四十歲的中年男人去剪髮,理髮師剪下了他的耳朵,他就帶著這個耳朵穿越整座繁忙擁擠車流的城市,去醫院。他遇見了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女孩露出髮下小巧的耳朵。她說,像一艘帆船。女孩純真無畏的話語,消彌了男子的憤怒。是所有短篇中,有溫度的一篇。有救贖感,讓人感覺真有那麼個女孩存在過。

同名短篇〈遠處的拉莫:警報〉是黑暗現實的悲劇,充滿被傷害與侮辱。

母親把主人公託給小姨,他不願進炊房,寧睡豬圈。他跟為非做歹的少年沈浩玩在一塊兒,也在黃裙女孩身上玩。藏青色的荒原什麼都沒,他跟女孩住進一間簡陋的房子,日子拮据,男孩要女孩記住,遠處的拉莫在看著你,那是你的神……

有一天,沈浩告訴他家裏有個鍋,當他跟女孩拿著鍋回來時,遠方的警報聲響,他感覺拉莫在呼喚……

主人公在精神上賦予了神的存在,即使被罪惡擊倒在地,難受也要爬起。他從反抗到原諒,從暴裂到麻木,把所有的赤誠給了女孩,然而拉莫,卻變得面目可憎。

〈遠處的拉莫:邊界〉從貧瘠的荒原進入了極權的邊界。主人公藉著焚化廠主事者范先生賞識他的畫作,在此工作一年。這處運作著極端的恐懼、暴力與邪惡的焚化廠,是沒有神的所在。母親死後,主人公成了運屍人,送進焚化廠加工。從荒原到焚化爐,一種荒誕沒有生機的地界,沒有選擇任何事物的權利。他想脫離這裡,做了去拉莫的打算……巴赫的受難曲無限播放,兩小時後,他抵達了。

他的作品呈現,猶如三島由紀夫在《愛的飢渴》中,悅子在日記中寫道,「哪兒還有什麼比企圖從金錢裏面達到金錢外面的努力更難堪更痛苦的事呢,最簡單的辦法,莫過於在沒有洞穴的金錢裏鑿開一個洞穴。那就是……」不同的是,悅子屢下決心要拚命接近它。它卻逃之夭夭。她的信條是:「不過分認真思考問題。…要活下去就要有什麼現成的"信念"。」

種種輾壓過的生活,生肉般的文字飽含濃重的暗金屬味。然而,這個故事中的小姨,又在〈海鷗〉出現。它是扁平的,隨處捏掉的角色,卻又如魅影,不斷徘徊著惡之根。

〈海鷗〉取材於真人真事,農場宿舍的血腥屠殺,人性蕩然無存。它不若《大逃殺》那般有著前提與設定,而是隨機,沒有交代原因。其中的於傑與韓子辰,也在舞台劇本《抵達》中出現。《抵達》的藝術表現以批判為對話組塊,有男女間的因果關係,隨機亂入的女亡者低語、梭爬、嚎叫。反覆不斷出現黑色駭人的旋律,著眼於人性的與非人性的。

解讀胡遷作品是困難的。

讀者可以從書後的訪談,去瞭解影響他創作表現的養分。例如: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岡薩雷斯。文學作品《白癡》《預知死亡紀事》(一椿事先張揚的兇殺案)。胡遷談到,「現代書寫關注的是被遺棄的這部分,不被遺棄的部分以前的藝術家已經敘述得很完美了。比起增加生活的重量,我更認同深入當下的覺知,生活本身就是無底洞,不用再添磚加瓦了。歷史、大事件、變革與運動,這是歐洲古典文學到俄羅斯文學到拉美文學,那時期做的事情。」

胡遷曾在《文學報》訪談中表示,文學是很安全的出口。

他說:「文學指向真理,裡面有生與死之間的是憂鬱,有純粹的美感,不論敘述得有多複雜和灰暗,它都呈現著一種恒久的人類存在狀況。生活中,大部分的邏輯都只是一個問句:『你這麼做就是為了多撈點什麼嗎?』」

雖然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胡遷的作品黑暗、無望、下沉。但這是他美化過的,現實比故事還黑。如同書上所載,「他彷彿並沒有離開,只是率先抵達。」
 坦白說,電影《大象席地而坐》、...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9/01/29
坦白說,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小說《大裂》,連同本書《遠處的拉莫》都不是很愉快的觀影、閱讀經驗。腦海裡不時徘徊、揮之不去的念頭是:是怎樣的生活能產出如此的作品?是怎樣的執念能讓他堅持創作下去?要有多悲慘的際遇才能寫出這樣刺骨卻活生生的人物。

電影《大象席地而坐》,一直到二刷才真正看完,才忍不住拍手讚嘆,若非堅持是無法拍出長達近4小時的傑作,縱或電影有許多缺點與瑕疵,但導演-胡波如實呈現了電影裡四位小人物的無奈與可悲,那是生活富裕無缺的筆者,所難以想像與體會的,那麼導演究竟是經歷了怎樣的生活?抑或他觀察到了什麼?

電影《大象席地而坐》裡沒有人是快樂的,每個人都被壓得喘不過氣!沒有人是可以正常講話的,似乎什麼悲慘的、倒楣的事都讓這群人給碰上,每位主角都有自己得面對、卻始終無法解決的問題,然後就那麼一天過去了,只為了找那一頭不知究竟是否存在的大象?

說了這麼多的題外話,回到本書,似乎也維持一貫的基調-灰色、抑鬱、無解,無比沉重、莫名苦悶、格格不入,如此不見容於世界,自己亦不願意接納自己。《遠處的拉莫》收錄胡遷2017年6至10月的一系列作品,有12篇中短篇及一個劇本,另有一篇訪談與生平大事記。

電影《大象席地而坐》裡一句沒來由的話:「世界是一片荒原」,太荒涼也太悲情了吧!然而,「荒涼」二字卻貫穿電影與小說《遠處的拉莫》,無形中透露出作者某部分真實的情緒,有股抑鬱難伸、疏離感、壓抑……,幾篇字數不長的短篇小說,其實某種程度更像散文,他在文學中找到安全的出口,像是自我陳述、自我救贖。

〈陷阱〉;「我習慣性地惶恐,總覺得快死了,又總是活著,那些棘手又必須面對的東西,……我通通面對不了。」

我一度懷疑作者-胡遷有社交恐懼症,某些人格上的缺陷或心理障礙(書迷不要打我),不是說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嗎?總感覺他失去了做人的動力,唯有酒精與創作是他的養分,但在才華未被肯定之前,唯有糜爛度日,極度厭世,最終英年早逝,徒留無限遺憾,幾許惆悵。

對人的不信任、對世界的反感、對人生的無奈……,都不該出現在我們自以為「正常」的家庭生活、教育體制與社會環境裡,而這些正是胡遷小說裡常見的反抗,足見其內心充滿了苦悶、絕望、吶喊,只有不斷犯錯和犯錯後發洩、憤怒、傷害、恐懼……,不斷不斷循環,最後就只剩下厭世。然而,生活不該僅止如此,或許多些堅持、多些等待,終能等到花開見日。但誰知道呢?他再也見不到自己電影《大象席地而坐》的備受肯定。

「我們還要活多久?」「我們還要被傷害多少次?」「我們還要痛苦多久?」我想這些問題一定每天無時無刻困擾著胡遷,就像一股漩渦不斷拉扯著他,愈是掙扎愈是激發出他的創作天分,無奈他終究沒能掙脫出來,抑或出現了那根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小說《遠處的拉莫》不正是他的心聲嗎?!

身為任何一個非當事人的讀者,我們永遠無法懂得胡遷內心的真實感受。看完了他的作品,儘管不認識也沒機會接觸到,但卻能透過小說與電影進一步理解他的內心世界,縱或心情無比沉重與遺憾。在這個庸庸碌碌、不上不下的世界,什麼事也無法做,看不到的未來,世界也不會改變,每天依舊一成不變,但我們還是得好好生存下去,不是嗎?

胡波:「這裡面是一個很傷感的東西,就是大部分人的生活都灰暗得可怕,你得使盡渾身解數才能扯開點什麼,才看到一絲自認為的美好之物,但之後,只要你懈怠了,灰暗會重新堆積。」
                                  --專訪於2016/12/28《大裂》新書發表會。

我心想,胡遷能寫下這一系列遊走在崩潰邊緣的創作,除了自己的某種心境投射外,也有著他對身處世界的纖細觀察,儘管多是負面思考。改編自真實事件的〈海鷗〉,沒來由的冷血、大屠殺,讀者甚至找不到一絲一毫為他們開脫、辯解的機會,令人毛骨悚然、冷汗直冒,究竟寫下本篇的目的為何?中篇小說〈遠處的拉莫:邊界〉裡所描寫的主角在荒蕪的生活環境中,掙扎求生、尋找救贖,將希望寄託在遠處的「拉莫」,彷彿作者在找那最後一根救命繩,我很難想那一個內心沒有「信仰」的世界,給絕望的人一條生路,如此困難嗎?作者帶領我們走向自己心中的拉莫,但那絕不是「死亡」。

看完《大象席地而坐》,覺得胡波是個會說故事的導演;讀完《遠處的拉莫》,再次證明無誤。只是故事裡「死亡」如影隨形;孤獨的靈魂,始終在這冰冷的城市裡遊蕩;生命是如此卑微,週而復始的重覆。很少有電影和小說,能夠那麼深刻地描繪苦痛。他是這時代底層百姓吶喊的作品,充斥著太多的不滿與怨憤。看完之後心在滴血、心有戚戚焉,於是,我們能照見自己生命內在的希望微光,繼續努力每一天,只可惜這是胡遷最後一部作品,故事到此為止。

《遠處的拉莫》用字淺白易懂,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彷若聽著胡遷在娓娓述說自己的故事;然而,這些並不是讓人愉悅、可口的小菜。不過,回到現實卻讓讀者更加珍惜自己眼前的一切,世界不會因你而停止轉動,也不會以為閉上眼睛那些就不存在。生活總不會事事盡如人意,換個角度思考,聽聽音樂、讀讀小說……,悲慘不會立即消逝,但也不會始終揮之不去,不是嗎?這位早逝的天才,如果再挺過一年,不正可以見到觀眾對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及小說的喜愛嗎?如果有見面會,我會當面對他說:「沒關係的,一切都會過去,繼續加油!我真的很喜歡你的作品。」當然,這些都是事後話了,推薦《遠處的拉莫》給各位夥伴!
 會注意到胡遷(胡波)是因為去年...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01/29
會注意到胡遷(胡波)是因為去年的金馬獎,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之前,一直看到關於〈大象席地而坐〉這部長片以及導演遭遇的討論。看完金馬獎那天也注意到台灣出版了導演的小說《大裂:胡遷中短篇小說集》,只是很可惜,在看完試讀稿之前,還是沒能把《大裂》讀完,只讀了其中幾篇。

 

 

  《遠處的拉莫》收錄了幾篇小說、劇本以及訪談,可能是先前看了胡波相關的報導,在讀到某些段落時,會忍不住猜想他是不是將現實中遇到的都寫了進來。比如〈大柵欄與平房村〉這篇,主角去參加個沙龍,成員有導演、攝影師、畫家等等,邀請主角去參加的朋友是做電影的。主角到的時候,裡頭正在放映自己的作品,他對於這部作品其實不滿意,但礙於朋友幫過自己,主角不好意思刁難。看到這段忍不住想起胡波生前為了〈大象席地而坐〉的剪輯長度與電影公司的爭執,最終他用了最激烈的方式控訴。

 

 

  《大裂》的簡介中提到這是一本傷害之書,每篇小說都不斷問著:「我們還要活(被傷害)多久?」

 

 

  《遠處的拉莫》給我的感覺並沒有比《大裂》那沉重的簡介好多少,每一篇都給我一種渾沌感,有些文字雖然沉重,但在最末會至少有一點點幽微的希望,但這本讀完後,坦白說還真的覺得沒什麼希望,是那種讀一讀就要停下來喘口氣的故事。

 

 

  無法不去想在小說中有多少是他的人生經驗,電影與創作儘管於他是美好,但現實回饋給他的卻可能只是一堆爛帳,生活中有多少好事?活著就是一種耗損,最終可能在黑暗中同死或者運氣好點終於前往一直想去的那裡,那裡可能有著最後一道光,但見到的時候大概也到了盡頭。也或者到頭來什麼都沒有讀懂,但答案已經隨著他的離世遠走。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一日看盡長安花:大唐沉浸式生活體驗
作者:覃宜明
出版社: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3-01
66折: $ 23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暗夜飛行者【喬治馬汀NETFLIX影集原著】
作者:喬治.馬汀
出版社:寂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1-01
66折: $ 27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健康之道有聲書第7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5-03-05
66折: $ 58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第3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07-10-01
66折: $ 58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百年孤寂:首度正式授權繁體中文版!出版50週年紀念全新譯本(平裝典藏版)
作者: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2-05
$ 355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肉慾柏拉圖(全)
作者:朝野よみち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6
$ 22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自學日語 看完這本就能說:專為華人設計的日語教材,50音+筆順+單字+文法+會話一次學會!(附QR CODE音檔)
作者:許心瀠
出版社:語研學院
出版日期:2020-12-10
$ 374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作者:劉潤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3-29
$ 316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 (Jonathan Haidt)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29
$ 379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野狼的美人(全)
作者:隈世アキ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2-28
$ 133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不經意陷入愛情―double― 全 (特裝版)
$ 17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塔羅解牌字典(暢銷增訂版)
作者:丹尼爾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16
$ 330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