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9 項符合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人人皆撒旦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6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整本書30篇,只有不到5篇好看...
轉載自博客來  很差  2021/06/01
整本書30篇,只有不到5篇好看(包括試閱的那篇),但好看的部份是真的滿不錯。 其他都像醫生坐著跟你說教,既不驚悚也不科幻,不知道自己讀了甚麼。 「人都有點不被理解」、「世間萬物誰都說不準」、「沒有辦法確定自己是不是缸中之腦」、「夏蟲不可語冰」... 這些題材當然可以拿...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人人皆撒旦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人人皆撒旦

作者:楊建東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2-06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人人皆撒旦

上市即登暢銷排行榜、
「中國最好看的精神病小說」續作!

他的發言就像一隻惡魔的手,
把人裹得嚴實的心理外衣,
一件件地剝落下來,露出最為內在的自己……

▎一個醫生在精神病院裡的魔性見聞
▎三十則短篇故事,乍看互不相干,其實環環相扣──
▎究竟誰是醫生,誰才是患者?
▎如何證明一個瘋子不是瘋子?

楊建東的第一本著作《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推出後,被視為「中國最好看的精神病小說」,繁體版在台上市即登暢銷榜,隨即再版。這次,延續精神病院主題,寫的是依舊讓人腦洞大開的故事,也更多地探討了人性、時間與死亡。

病院裡的這些患者,各自有著難以推翻的強大世界觀,有人定義出五十種宇宙;有人穿越到平行時空,愛上另一個自己。或許誰都不能說他們瘋了,因為所謂的精神病患,可能只是在模仿正常社交的過程出了問題,才展現出一般被妥善隱藏的真實自我。

有天,當連精神科醫師都住進病房,才發現那些物理上診斷不出來的惡魔,比誰都要不擇手段……

身在危險境地,是同流合汙,成為惡魔的一份子,
還是堅守自我,變成狂浪的瘋子?


▎聯合推薦
大師兄
張天捷
敷米漿
__作家瘋魔推薦!

作者簡介:

楊建東

本名高天峰,1991年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擅長領域為心理學、科學哲學。善於撰寫科幻、奇幻小說,在有「中國科幻作品的最後陣地」之稱的網路論壇「三體吧」中,是極受好評的科幻作家,並擁有廣大忠實讀者群。曾在《超好看》雜誌連載《最後一個人類》,備受好評,並獲得中國年度科幻小說比賽「智子杯」微小說第三名。

著有《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在中國被視為最好看的精神病小說。

章節試閱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



他是我比較早接觸的一位病人,而就生理上的表現來說,他的病情,也是我接觸過的病人之中最嚴重的那一類。在一次摩托車事故中,他大腦的右頂葉和右前額葉受到了一定損傷,雖然後來傷口癒合了,但卻因為細菌的感染而留下了病灶,最終導致了行為認知上的障礙。

而他的臨床表現如下:他從來不朝左側看,當左側有人叫他時,他會將整個身子向右轉動一百八十度,然後用右邊的眼睛看對方。吃蓋飯時,他只吃右邊的飯菜。穿衣服時,他只穿半邊。同樣地,穿襪子時,他也只穿右邊那一只。刮鬍子時,他只刮右半邊的臉;寫字時,...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死亡倒數計時
他人即地獄
腐化的人生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
世上最孤獨的人
無法言說之痛
世界是外套
逼出本我
人人皆撒旦
會動的傢俱
走路的衣服
婚姻即入葬
存在即永生
牆角的女人
夢的預知
流動的生命
時間衝浪
融化的人臉
魚人
真正的死亡是遺忘
時間纜車
女性化時代
本質的消失
雙頭人
被詛咒之物
臉譜中的眼睛
五十種宇宙
憑空出現的世界
翻轉的皮膚
絕望先生
圖書評論 -   評分:
 整本書30篇,只有不到5篇好看...
轉載自博客來  很差  2021/06/01
整本書30篇,只有不到5篇好看(包括試閱的那篇),但好看的部份是真的滿不錯。

其他都像醫生坐著跟你說教,既不驚悚也不科幻,不知道自己讀了甚麼。

「人都有點不被理解」、「世間萬物誰都說不準」、「沒有辦法確定自己是不是缸中之腦」、「夏蟲不可語冰」... 這些題材當然可以拿去寫科幻,但總不會是醫生跟病人聊個天,最後加上一些中二的註腳就沒了吧?某篇最後還冒出顏回的句子(而且那句根本不是那樣用的),莫名其妙讓人出戲。

p.s. 沒讀過第一本
 翻開【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0/10/13
翻開【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一篇篇的短文把那些看似平凡又有那麼一些不一樣的人物呈現在我眼前。來到最後的大結局時,不得不讚嘆作者的佈局,果然,只有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作者的文筆更甚【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1】,他的確沒讓我們失望,整本書來到瘋狂的最高峰,讓人陷入沉思,究竟真相是....?
 若是沒有看過第一集,我認為也不...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0/02/09
若是沒有看過第一集,我認為也不影響閱讀第二集。

 

本書有三十則短篇,主角講述著他在精神病院中接觸到的同事或患者,有些思考邏輯大大顛覆了一般人的思考模式,乍聽之下竟無法反駁,好像還有些道理。他們用堅定的態度告訴主角他們思考的一切,以及理論基礎,有時看著也覺得似乎快說服我了。
 

以傳統刻板印象來說,通常會認為住進精神病院的多半是不正常的人。但所謂正常與不正常的界線在哪裡呢?要怎樣定義正常與否。在故事中出現的患者們,多半有自己面對世界的一套邏輯,只是很可惜的,他們的思考模式與目前的世界格格不入,與多數人格格不入,也許所謂的不正常不過是跟世俗背道而馳。

 

雖然各短篇之間看似沒有關聯,但有幾個角色會在故事間串場,例如小說裡有一位患者被稱為「都教授」,他不是真正的教授,但他什麼都知道一些,說的話也很有哲理,聽起來邏輯也很清晰。有時讓主角覺得棘手的患者,反而聽了都教授的話之後就豁然開朗。都教授與主角討論所謂的精神病患者時,那段話不知怎麼看起來就挺有道理的,我好像快被說服了。

 

都教授認為精神病患者其實思想上是很有趣的,一般人多半制式的思考,跳脫不出世俗框架,就像河流上的花瓣,一般人沿著主流流向大海,而他們跟著支流,漂向不同的方向。所以研究他們的思想,或許能發現不為人知的角落。

 

聽起來真的很有趣,一開始只以為這是講述主角遇見的各個患者,但看到最後,結局竟帶著一絲驚恐。到底誰是一般人,誰是患者,在精神病院待太久的一般人也會有可能變成他人眼中的患者嗎?可能正常與否,只在一線之間。
 若是沒有看過第一集,我認為也不...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0/02/09
若是沒有看過第一集,我認為也不影響閱讀第二集。

 

本書有三十則短篇,主角講述著他在精神病院中接觸到的同事或患者,有些思考邏輯大大顛覆了一般人的思考模式,乍聽之下竟無法反駁,好像還有些道理。他們用堅定的態度告訴主角他們思考的一切,以及理論基礎,有時看著也覺得似乎快說服我了。
 

以傳統刻板印象來說,通常會認為住進精神病院的多半是不正常的人。但所謂正常與不正常的界線在哪裡呢?要怎樣定義正常與否。在故事中出現的患者們,多半有自己面對世界的一套邏輯,只是很可惜的,他們的思考模式與目前的世界格格不入,與多數人格格不入,也許所謂的不正常不過是跟世俗背道而馳。

 

雖然各短篇之間看似沒有關聯,但有幾個角色會在故事間串場,例如小說裡有一位患者被稱為「都教授」,他不是真正的教授,但他什麼都知道一些,說的話也很有哲理,聽起來邏輯也很清晰。有時讓主角覺得棘手的患者,反而聽了都教授的話之後就豁然開朗。都教授與主角討論所謂的精神病患者時,那段話不知怎麼看起來就挺有道理的,我好像快被說服了。

 

都教授認為精神病患者其實思想上是很有趣的,一般人多半制式的思考,跳脫不出世俗框架,就像河流上的花瓣,一般人沿著主流流向大海,而他們跟著支流,漂向不同的方向。所以研究他們的思想,或許能發現不為人知的角落。

 

聽起來真的很有趣,一開始只以為這是講述主角遇見的各個患者,但看到最後,結局竟帶著一絲驚恐。到底誰是一般人,誰是患者,在精神病院待太久的一般人也會有可能變成他人眼中的患者嗎?可能正常與否,只在一線之間。
 我沒有讀過【我在神經病院當醫生...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0/02/07
我沒有讀過【我在神經病院當醫生】第1部,所有的介紹對我來說僅供參考,但無法否定的是如果第1部沒特色不精采,應該不會有第2部的繁體出版。且疑且讀,看到「都教授」的設定,馬上聯想到那個來自星星的驚喜,我猜不出作者是否有此意思,沒關係,總之它拿下了我第一眼的欣賞,直到最後還把我呼弄成更意外的反轉,誰才是真正的醫生?

都教授:「當你問『資訊是甚麼』的時候,你是永遠得不到答案的。因為對於資訊來說,不存在『是甚麼』這個問法。資訊不存在本質,你要問的是:『資訊能夠用來幹甚麼』,這樣就可以回答了。」酷!

厲害的作者,一定有厲害的認真和專業。楊建東,網說「擅長領域為心理學、科學哲學。善於撰寫科幻、奇幻小說」並於寫作時「多方請益於科學技術哲學、道德哲學、現象學、電腦等相關領域教授」,即使有些段落耗時大論,我卻在無法反駁裡收獲新的理解。【我在神經病院當醫生2】是短篇故事集,「我」是一個精神科醫師的角度,「他」也許是病患、朋友、親友的朋友、甚至路過偶遇的人。「我」和「他」的對話是基本的架構,沒有意氣的爭論,沒有輸贏,端看個人閱讀時的接受度深淺。有些論點讓我頓悟,有些發想讓我天馬行空的開闊思考,也有些讓我更頹喪無奈….我同意就是有天才很瘋狂,有瘋子很聰明。

故事裡的人物因各式各樣的原因,來和精神科醫師「聊聊」。總之得引起對方的興趣,讓「他」開口,沒想到醫師在大部分的個案裡「聽」出縝密強大的世界觀,甚至難以推翻而無言。從腦科學或哲學的角度來看,除了「理」,更有「玄」,絕對沒有「正確答案」。當然,能成書寫的案例設計,都是相當有表達能力的「病患」,(或者他不認為自己是病患),對話很有條理清晰才可怕,有些故事末,作者特別讓書裡的「我」有生活上例子的比對,甚至舉出某句名人說的名言來收尾。

「每個人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各種疾病的機率值都在上升。….你的死亡,只是這些發作機率超過九成的疾病裡,隨機抽取一種而已。」我從書裡重新認識了「人生」,這不是奉承,真的如此,讓我很驚訝。醫師有時也會被病患思想「汙染」,疑病症,「可我就覺得自己有病。」懂越多,膽子越小,「人會對做一件事有期待有興趣,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明天還會活著。」讀著,不自主地想反視自己的狀況。

而我最欣賞的「都教授」,跟醫師成了無所不談的「朋友」,他甚麼都懂,以至於「喜歡跟他聊聊」像是輔助的治療,能減輕病情。「都教授」給人的建議,我說是這小說裡的神來之筆,在讀者我的腦細胞被虐的悲觀黯淡時,「都教授」的回答能讓我笑。「每個人的人生,多少都有點命運的戲弄成分在裡面吧!」「老師你也信命啊?」「想信的時候,為什麼不信?」他說,牛頓就是精神失常,所以才會對蘋果去處質疑…..作者得有些學識,不能亂吹,我是服氣了。「甚至可以說,你沒有精神疾病,那麼,你這輩子就和天才無緣了。」

「我為什麼是我?」病患比醫生想更多,分析更多,「他」說出口就是一種「釋放」。醫生倒是很會歸納整理,(不然我可能也會有更多問號),例如「礦泉水」來比喻的確比「他」說的大我小我容易懂。有些故事非常耐人尋味,「天使與惡魔」文末那首詩深得我心;「完美情人」的懸疑就讓人灰心,「他」說「這個世界上,真正能互相了解的人,是不存在的。」;「逼出本我」就像電視劇裡演的想逼出變態的心理測寫師,人也許有不自知的樣貌;「人人皆撒旦」裡的「負神論」,反過來思考很新奇,「神其實不是創造了人,而是人可以在未來的某一天創造出神。所以,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神還是一個負數。」某方面來說,這不也是肯定人的力量嗎?

「幹我們這一行的,最重要的,不就是讓瘋子裝成普通人嗎?」

「算命」是清除大腦記憶體,「人有一種本能,那就是知道了自己未來的命運之後,會心安的本能。」大腦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時,思考的負荷太大如同電腦記憶體佔用太多,壓力就大。我突然恍然大悟,多讀書果然有好處,「無神論」與「有神論」根本不需要劃清界線,活著會更輕鬆。我喜歡這個形容:「拉著你去拜佛的親戚,他或許只是想告訴你長路漫漫,不要輕言放棄….一個個為你編織美好而虛幻未來的善良的撒旦。」原來一本書能給我的啟發竟然還有這模樣的妙,很棒!

「沒有人知道生命和生命的分界線在哪裡,也沒有人知道人和人的分界線在哪裡。每個人,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例如 你呼吸過的空氣,也被無數的人呼吸過……. 「流動的生命」裡,醫師輸了,無法反駁一個用他所有時間在思考人生的病患的說詞。【我在神經病院當醫生2】探討的人的生命,人的活動,人的視野感受,和「他」交流,其實都是大世界裡的瞬間激動,說穿了也說不準,想太多的人比較煩,容易「生病」,這是我讀了書的理解,能引發人各有思,才是書寫作品的魅力。

我承認這種作品,很容易讓我重疊過去的日子。幸好我沒有「睜眼一瞬間」、「融化的人臉」或「臉譜中的眼睛」的驚恐回憶(簡直就是劇本級的非自然場景),好吧!作者引用蘇格拉底說:「能左右世界的人,首先是一個能左右自己的人。」就當是鼓勵自己維持清醒。「但是你知道的還是太膚淺了...」要不然讀完「魚人」篇裡,人生的意義跟牽掛的拉引,彷彿又做不了夢了!

【我在神經病院當醫生2】還提到異性觀:「女人看男人的眼神其實跟考官看面試學生的目光是一樣的。」不要糾結這些觀點對不對,他就是提了新說法讓我很有興趣繼續閱讀。書中寫出「是不是」的「是」字有六種意思,我是大開眼界,我稍微也親近了「立體思維」中的提議:如果有「兩個大腦來感受這個世界,也可能是立體的。」腦子裡的影像突然寬闊深淺。

「我已經不知道該用哪個詞來形容我生活的這個宇宙,或者說...生活的這個空間。」我也是。

「真實世界的人,有時候,比瘋子更恐怖。」【我在神經病院當醫生2】的確花了我不少閱讀時間,終究來到最後,「如何證明一個瘋子不是瘋子呢?」「證明說他是瘋子的醫師才是瘋子?」結局太意外了,看得我快瘋了,哈哈哈….這樣很難懂的世界還是可愛的,幸好我只是個普通人,介於天才和瘋子之間吧!海德格爾說:「生存是在深淵的孤獨裡。」有空,多讀書吧!
 神經病!你瘋了嗎?你有病啊!在...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0/02/07
神經病!你瘋了嗎?你有病啊!在罵人的時候,很多人常常順口冒出這類話語,一方面藉以分別出遭排拒的「他者」,在貶抑「不正常」的同時又可以襯托出自己高人一等的「正常」。那麼問題來了,「正常」與「不正常」該如何分辨?其標準為何?

楊建東的新作《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收錄了30篇短篇小說,顧名思義,當中描述的皆為主角「我」在精神病院中的所見所聞,是以書中所出現的人物幾乎都是世俗定義中,屬於「不正常」一方的群體。這些人的「不正常」或體現在行為上,例如〈天使與惡魔〉裡只用右眼看對方的人;或顯露在思想中,像是〈他人即地獄〉中想法極為消極負面,認定「每個人做任何一件事的行動根源,說到底就是因為自私」的人。

不過還有一大類人,他們的思想也許與常人相異,卻有其邏輯可循,甚至頗具說服力。〈時間衝浪〉那位對數理邏輯極為著迷的人認為,我們的大腦「只能夠適應有因果性的世界」,無法感覺「充滿了矛盾的『悖論世界』」;換言之,「人的認知,其實被約束在了『因果性世界』這個狹窄的視野裡」。因此時間的流動如同電影播放,除了正常播放的「因果性世界」,還會出現卡幀、倒退或快進等狀況的「矛盾」部分,而這恰好是我們無法感知到的世界。他的理論或許聽來不可思議,甚或有些荒謬,但哥白尼、達爾文、梵谷、貝多芬、達文西...…,不也曾被視為「瘋子」嗎?

瘋子與天才僅有一線之隔,或者該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有很多的角度。我們對這個世界形成了某種固定的思維,只是因為我們的硬體限制了我們而已」(〈立體思維〉)。這個世界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角落等待探索與開發。故而那些瘋子/天才,說穿了,不過是以另一種角度、另一套思維在觀看這個世界。「說實話,我見過的人很多,他們之中有些人總是說一些很荒唐的事,被人當成有毛病,但是結果證明,那些人其實才是對的,」主角「我」如是說。倘若為人所接受,便成了萬世讚頌的偉大天才,反之只能淪為人人所鄙視、厭棄、懼怕,進而排斥於群體之外的瘋子。

瘋子!瘋子!瘋子!當我們不經思考地罵出口時,無論是無意或有心,都會一再地固化並加深人們對於精神疾病的貶抑。「如果我們先形成了偏見,那麼,這個人身上的精神病標籤,也許就永遠也摘不掉了,」楊建東在〈臉譜中的眼睛〉裡寫道。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造成社會上普遍病識感不足,以及疾病觀感的不佳,讓真正有精神疾病或身心困擾的人,不願向專業的醫生求助,甚或被身旁的親友視為異類。無怪乎,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應思悅會問:「如果他(指深受思覺失調症所苦的弟弟應思聰)得的是癌症,會不會比較好一點?」

楊建東在故事中提醒讀者:「如果你不仔細過問每一個你接觸的疑似精神病患者,你是不能輕易將他們當作精神病人來看待的。」我們不能輕易斷定誰患有精神疾病,我們也不能任意將「瘋子」、「不正常」等的標籤貼往他人身上。「其實,正常人之中,又有多少正常人呢?所謂的正常人,只是在模仿他人之後,形成的一套比較符合社交的生活方式而已」(〈逼出本我〉)。也就是說,精神科醫生和諮商心理師扮演的角色,與其說是為患者「治療」,倒不如說是讓他們「模仿」普通人的行為模式,順利裝演成「正常人」。

既然如此,誰「正常」?誰又「不正常」?楊建東筆下的人物多數沒有明顯的名字或稱呼,是故這些人可以是你、是我,或他、或她,一旦我們的腳步跨出社會多數人所定義的道路,就有可能身困於精神病院之中,從此之後,「所說的任何話,都不會再有人相信了。人心就是這樣,」楊建東認為。
 瘋子與天才只存在一線之隔,當敬...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0/02/07
瘋子與天才只存在一線之隔,當敬重的人並非自己所想;當事實已超越自己所認知,那生活該怎麼過下去,是眾人皆醉我獨醒,還是只有我醉心於我所創造的世界?

整部書籍由三十二篇短篇故事集結而成,不同故事訴說著不同的人事物,寫出精神病患者內心的恐慌,連診治醫生也進入了一個複雜無比的世界觀,這些對於本質與時間流動的疑惑埋藏在字裡行間,不論是歇斯底里還是焦躁不安,患者總是闡述自己所認同的一切,在冰冷無情的建築物裡,蘊含著五顏六色的奇異思想。

是故事也是人性,看著看著漸漸失去自我感官,已經分不清孰對孰錯,正確的世界觀又是如何?我以往所嚮往的理念一下就被推翻,讓人感受到同化的可怕,最後到底誰是醫生誰才是病人?

之中隱含許多哲學議題,對於宇宙萬物的了解有條不紊,並能說出一番道理,強烈表現出「我」的主觀意識,我們用眼看世界,他們用腦想世界。部分內容對我而言有些艱深,卻又有天馬行空的幻想,社會進步之快,許多人衍生出身心疾病的困擾,包含我周遭親友,看了令人萬分不捨,卻也有人自甘墮落,自此一蹶不振,在疾病的打擊下,讓我看見家人、朋友間愛的相挺,也看見病情好轉後重新迎來新人生那眼裡的光采。

原以為個篇皆為獨立章節,用客觀角度寫作,沒想到最後卻來個峰迴路轉,挺有意思的,其中又以《被詛咒之物》、《絕望先生》兩篇最令人印象深刻,喜歡這種跳脫常理,意想不到的結局。

在這社會裡,從來都不需要武斷的評斷他人。
 這還是第一次讀一半就想先查證作...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0/02/07
這還是第一次讀一半就想先查證作者身分的書籍。因為從書名看來像是由精神科醫生以真實工作經歷寫就的作品,有科學學術性,至少類似《腦內革命》。
但一篇篇單元內容讀下來越來越毛,才驚覺本書可能不是我以為的理性學術書籍,這其實是科幻驚悚小說吧?!
精神患者有一部分就是太過認真、太過聰明的人。他們想得太深、想的太多,思想鑽研到一個地步把自己困住了。如書中所述,很多科學家也是精神病患者,像是想不通蘋果為什麼不往天上飛的牛頓,只是他想出了科學理論,說服了世人承認他是天才。
本書也讓我體會到精神病醫生的不容易,若太相信病人的言論深入研究,心智不夠堅韌可能被帶著走偏。
 看過第一集後,開始進入第二集的...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0/02/07
看過第一集後,開始進入第二集的狀況就不難理解病患的性格,每個小章卻帶給我很大的反思,有點類似莊周夢蝶的意味在,到底是人處於極為瘋狂邊緣,還是病人冷眼觀看這井然有序的社會,詛咒著將來會有土崩瓦解的時候?楊建東新作《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開始探討更深一層的主題,比如時間、比如死亡,又如生命的意義。一樣樣的主題切開來會讓人發現這群病患也不是真的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也許,文明病引發的反常行為,造成日常生活的困擾才會來就醫,有的時候是父母強迫而來的。經過醫生細細密密的診斷發現其實是父母本身有,完全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文字一環扣著一環,讀時看似沒有破綻,頭頭是道的分析真的蠻有道理。我們以為的世界觀是由人們架構好的宇宙論點,但對另一個族群來說,則是不同觀點的呈現。一般人會害怕無形的東西殘害我們,想方設法做更多檢查跟淨化,我會發現讀著這有魔力的文字會被強迫吸收它們的觀念。

構築綿密牢不可破的執念,就像裡面的醫生寫下與病人的互動,因為意想不到的故事讓人會不自覺想知道更多,比如〈婚姻即入葬〉被父母逼相親,逼出一場靈魂思辨的故事。〈睜眼一瞬間〉幽閉恐懼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視覺感知飽和現象,讓人以為某些物體隨著自己眼睛移動。然而接下來的故事一次次更讓人毛骨悚然,那翻轉的結局讓人顯得意外。

可又好似鬆了一口氣一般,這種瘋狂到底是醫生的瘋狂,還是精神病患者的瘋狂呢?
 看過第一集後,開始進入第二集的...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0/02/07
看過第一集後,開始進入第二集的狀況就不難理解病患的性格,每個小章卻帶給我很大的反思,有點類似莊周夢蝶的意味在,到底是人處於極為瘋狂邊緣,還是病人冷眼觀看這井然有序的社會,詛咒著將來會有土崩瓦解的時候?楊建東新作《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開始探討更深一層的主題,比如時間、比如死亡,又如生命的意義。一樣樣的主題切開來會讓人發現這群病患也不是真的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也許,文明病引發的反常行為,造成日常生活的困擾才會來就醫,有的時候是父母強迫而來的。經過醫生細細密密的診斷發現其實是父母本身有,完全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文字一環扣著一環,讀時看似沒有破綻,頭頭是道的分析真的蠻有道理。我們以為的世界觀是由人們架構好的宇宙論點,但對另一個族群來說,則是不同觀點的呈現。一般人會害怕無形的東西殘害我們,想方設法做更多檢查跟淨化,我會發現讀著這有魔力的文字會被強迫吸收它們的觀念。

構築綿密牢不可破的執念,就像裡面的醫生寫下與病人的互動,因為意想不到的故事讓人會不自覺想知道更多,比如〈婚姻即入葬〉被父母逼相親,逼出一場靈魂思辨的故事。〈睜眼一瞬間〉幽閉恐懼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視覺感知飽和現象,讓人以為某些物體隨著自己眼睛移動。然而接下來的故事一次次更讓人毛骨悚然,那翻轉的結局讓人顯得意外。

可又好似鬆了一口氣一般,這種瘋狂到底是醫生的瘋狂,還是精神病患者的瘋狂呢?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40歲起的人生課:解鎖真正人生,化解焦慮的力量之書
作者:金美敬
出版社:先覺出版
出版日期:2023-10-01
66折: $ 277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走進北國:挪威、瑞典、丹麥之旅——捷克最具影響力的文學巨擘恰佩克唯一一部旅行文學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4-01-31
66折: $ 264 
博客來 - 今日66折
90%的不舒服,呼吸就能解決:拯救退化的肺功能!改善痠痛疲勞、睡眠障礙、情緒壓力,找回健康根本
作者:奧仲哲彌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24-02-07
66折: $ 23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9-06-01
$ 26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
作者:小梶沙羅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9
$ 30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可以生氣,但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養成讓人生好轉的不生氣習慣
作者:種市勝覺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9
$ 292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野玫瑰與偽裝者(上)
作者:カモバーガー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3
$ 111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嗨嗨,我是Josh!【作者限量親簽版】
$ 37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臺灣路上:蔡英文的非典型力量
作者:阿諾.沃勒函
出版社:堡壘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22
$ 28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搭地鐵玩遍曼谷(全新第七版)
$ 332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湘南純愛組 愛藏版 5
作者:藤沢亨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05-27
$ 247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