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4 項符合

海洋在哭:一位教授的潛水淨海行動 (電子書)

的圖書
海洋在哭:一位教授的潛水淨海行動 海洋在哭:一位教授的潛水淨海行動

作者:陳徵蔚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5-02-10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普通級/ 初版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海洋在哭:一位教授的潛水淨海行動 (電子書)

內容簡介

當陳徵蔚與夥伴們潛水淨海,
我們才知曉最令人心碎的台灣海洋現況。

  ‧在碧砂漁港附近,有一大片面積超過籃球場大小,猶如味噌湯的「寶特瓶海」。
  ‧依據《國家公園法》第13條2款:國家公園區域內禁止狩獵動物或捕捉魚類,但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卻是非法垂釣、非法捕撈、非法打漁者的天堂,而當民眾打電話舉發,執法單位回應:「自行攝影、拍照蒐證。」
  ‧台灣人愛吃的鯊魚煙,98%以上來自近危、易危或瀕危等級的鯊魚,甚至包括保育類的鯨鯊。
  ‧只有極少數的漁民,遵守「刺網實名制」,而當民眾發現違法的刺網而報警,得到的是「請自行蒐證,證據充分後再來報案」或「人力不足,請自行處理」。
  ‧墾丁國家公園裡,有許多人垂釣,且有不少海產店?!

  為了挽救傷痕累累的大海,陳徵蔚如此癡傻。
  在背包放筷子、湯匙、吸管、食盒、杯子;在大學舉辦減塑園遊會;
  寫信給可口可樂、悅氏等廠商;進入校園,推動「有感」海洋教育,
  甚至帶著一家大小,在立法院前開講。
  以及最義無反顧的,從2018年開始,即使艱困又危險,他縱身躍入海洋,打撈海底垃圾。

  拯救海洋,其實是拯救我們人類自己!

  澳洲紐卡索大學科學家發現,全球每人每週約吃下5公克的微塑膠,等於一張信用卡;
  微塑膠吸附的毒素與環境荷爾蒙,嚴重危害健康。

  海洋汙染最後都會反撲到人類身上。
  海洋不如山容易親近,於是我們對於海洋陌生、畏懼。我們看不見海底的無聲殺戮,那些像「死亡長城」的海底廢棄漁網,是如何摧殘美麗的珊瑚,又是如何讓海龜等海洋生物一秒一秒地被凌遲至死。
  我們也看不見海裡的寂靜汙染,但當全球每年1270萬噸垃圾進入海洋,其中94%沉入海底,而其中的塑膠垃圾裂解成微塑膠,再透過食物鏈,如飲用水及食鹽,我們其實是一點一滴地吃下有毒微塑膠。

  而無論是從2018年開始,就冒著風險,潛水打撈海底垃圾的陳徵蔚,或是他捧著突然裂成兩半的死亡龜殼,眼淚汩汩而下,陳徵蔚竭盡心力,奮力吶喊的都是:
  我們能不能,避免食用珊瑚礁魚,走入海洋去觀賞牠們?我們能不能讓台灣有海洋文化,而不是僅有海鮮文化?政府能不能拿出鐵腕,落實法令,輔導漁民、盜獵者、釣客,發展生態觀光?這不是台灣身為海洋國家應該有的風範嗎?

  這是一本最炙熱的海洋書。

專文推薦

  張卉君(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陳玉敏(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麥覺明(生態紀錄片導演)

心疼推薦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郝譽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郭芙(海湧工作室副執行長);陳琦恩(台灣潛水執行長);陳盡川(澎湖群島海洋保護志工團協會理事長);趙健舜(BlueTrend 藍色脈動創辦人);廖鴻基(海洋文學作家);蕭再泉(前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警察小隊長);鍾孟勳(環境法律人協會副祕書長)(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作為一個教育者、現場報導者,陳徵蔚對於文中所揭露的海洋困境:嚴重且無所不在的海洋汙染、缺乏執法決心與事證難蒐的海洋執法、過時且嚴重威脅海洋資源的不良漁法、混獲與過度捕撈的生態危機、氣候變遷與人類活動重創的海洋生態⋯⋯等複雜又棘手的議題,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迫切地想透過文字掀翻出來:「再怎麼蠻橫霸道、慘絕人寰,人類對海洋的迫害行為,都默默地發生在海面下,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即使知道,也不痛不癢,因為『眼不見為淨』。」
  這種「多數的沉默」現況,讓他不僅要振臂疾呼,還要進校園對孩子們說、帶學生們去到現場淨灘、組織淨海團體,讓更多人潛下海去、走上街頭為法令陳情抗議。這些因為愛而奮起行動、一刻不容遲疑的魄力,充滿了感染力,也令人動容。──摘自張卉君推薦序〈「成為」海人,不要被打敗〉

  ◎一位社運前輩曾送我一句話──「悲觀者前行,無力者出力」。我想一次又一次背著氣瓶潛入海底打撈垃圾、清除海底廢棄漁具漁網,更在二○二二年,號召潛伴以「海底撈」垃圾為職志,成立「台灣淨海協會」的陳老師,肯定對這句話非常有感。
  選擇做什麼,而成為什麼!不過就是一段活著誠懇面對自己、他者與萬物的路。透過這些互動關係,最後「求仁得仁」,成為今生個體生命的歷程。祈願你能拿起這本書,看到海洋的眼淚,理解自己與環境相互依存的深刻關係,為拯救自己與所愛的人,展開改變的行動!──摘自陳玉敏推薦序〈孩子,來口塑膠吧!〉

  ◎陳徵蔚教練在潛水教學的專業上已無須贅述,讓我更尊敬的是,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同步讓學員真實感受到豐美的海洋生態外,他更急切想要傳達給初學者的是──我們置身其中的大海,供養了千萬生靈豐沛的資源,但現在它生病了。如果我們這些受它哺育,卻不曾善待回饋的人類,再不做些補救,必定將自食惡果。
  雖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以潛水員的角色,去回饋或守護環抱在我們四周的大洋,但是可以藉由閱讀陳徵蔚教練書寫的《海洋在哭──一位教授的潛水淨海行動》一書,去認識、了解海島台灣有一群像教練一樣,守護著海洋生態、為解除海洋危機竭盡心力的淨海勇士。──摘自麥覺明推薦序〈我的潛水教練 聽見了海哭的聲音〉

  ◎曾因蒐證而遭漁民報復、受傷的陳盡川,我問他和蕭再泉(前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警察小隊長),一般民眾可以做些什麼,一起捍衛南方四島的生態?
  陳盡川看著我,憂心地說:「你的孩子還太小。這麼危險的事情,就交給我跟蕭再泉(前國家公園警察員工)吧!我們的後半生都奉獻給了澎湖,沒有什麼好顧忌的。」
  當時的我,感覺有些鼻酸。
  在這片土地上,想要捍衛大海,居然要有視死如歸的覺悟。──摘自〈不可思議的「國家公園」非法捕魚?!〉

  這本書寫得太精采了。我每每潛水時,也深有同樣的感受,台灣海洋環境污染嚴重,令人感到無力也無奈,然而陳教授不但身體力行,發起海洋保育運動,還能將它化為文字,讀來相當動人,也衷心祝福這本書能喚醒大家的海洋意識!──郝譽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徵蔚


  國立政治大學英文系博士,健行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兼系主任,PADI名仕潛水訓練官,DIWA開放水域潛水教練,「台灣淨海協會」創會理事長。

  台灣最早研究電腦文化、電子媒體、數位文學、網路文學的學者之一,曾為國立台灣文學館開發「台灣文學地景閱讀與創作App」。

  當得知氣候異常與環境污染將造成生態浩劫,海洋可能只剩下水母,為了向大海道別,陳徵蔚開始學習潛水。希望在海洋生物滅絕前,欣賞其最後身影。但當走入海洋,除了感受到大海神奇的療癒能力──生活總將人咬嚙撕碎,但大海卻能將一切拼湊回來,同時也看到大海被人類傷得極深。

  於是,從二○一八年開始,陳徵蔚與夥伴以潛水打撈海底垃圾。不過,他的願景更為龐大,除了淨海,還有教育,以及再利用。另外,也持續撰文投書、寫專欄,倡議正視、保護海洋。

  二○二二年底,陳徵蔚創立「台灣淨海協會」,並獨力取得海洋保育署「在地守護計畫」經費。光是一年內,就辦了八場潛水淨海、八場中小學海洋垃圾分類教育、四場打擊海廢潛水員訓練、三場海廢專題演講。

  他攜家帶眷,踏遍東北角、墾丁、小琉球、綠島、蘭嶼各潛點,執行海洋清潔與校園海洋教育;然因與某些會員理念扞格,於二○二三年底離開協會。未來,將持續在校園推動海洋教育,希望為海洋盡一份綿薄心力。

  二○二三年四月十二日,在「綠色和平組織」邀請下,陳徵蔚全家站在立法院前,為支持《海洋保育法》,在街頭開講。
 
 

目錄

010他們都一致推薦
011【推薦序】「成為」海人,不要被打敗/張卉君(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
017【推薦序】孩子,來口塑膠吧!/陳玉敏(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
023【推薦序】我的潛水教練 聽見了海哭的聲音/麥覺明(生態紀錄片導演)
029【推薦】郝譽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Chapter1 海洋正奄奄一息,僅剩微弱的心跳
050海底的「死亡長城」──底刺網
063不可思議的「國家公園」非法捕魚
074湛藍大海下的「寶特瓶海」
085「瞇瞇眼」海龜是怎麼死的?
095「小秋」海龜失蹤了
106台灣是吞食海洋的「海洋國家」?!
116消失的小丑魚

126潛水撿拾海底垃圾,需要什麼條件?危險嗎?

Chapter2 如果我們曾見過海洋的美麗,我們怎麼忍心傷害海洋?
138和美國小「海洋清潔教育」
147澳底漁港的廢魚網問題
159「垃」極生悲的海洋環境
169彭湖南方四島的海廢問題
179釣線另一頭的憂鬱
189大學的「減塑園遊會」
200致命的美麗──僧帽水母
207【結語】立法院前的全家陳情

218【後記一】我那「海底撈」的海廢人生
230【後記二】向海洋道別

238【附錄】潛水安全嗎?


 
 

推薦序

「成為」海人,不要被打敗/張卉君(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
穿越第五道浪,不要被打敗(aka la lima)
——蔡政良,《第五道浪之後》


  「Aka la lima」是都蘭阿美族語,衍伸自都蘭部落阿美族人長期與海互動的傳統生態知識中,以海浪的現象做為一種人生哲理的修辭,延伸出「不要被打敗」的信念與價值,在變化萬千的海洋,乃至於社會環境的浪潮中,要看清楚當下所處的狀態,不躊躇、猶豫,勇於接受挑戰的精神。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蘊含海洋知識的詞彙,是在閱讀清大人類學博士蔡政良以都蘭部落傳統海域為田野,長時間透過身體、心靈、行動參與在海中、在部落裡,讓自己「成為」都蘭阿美族人、「成為」海洋認可的海人而書寫出來的海洋人類學研究《第五道浪之後》。

  作為一個異族、異地的外來者,如何「成為」自我身分認同的角色,首先是學習。

  另一本精采的海洋人類學作品《依海之人》,則以馬達加斯加西南以海維生的斐索人(Vezo)為田野,告訴我們一個人如何被定義、如何自我認同,取決於他的行為和思考方式是否懂海——當一個陸地上的人開始「學習」關於海的知識、懂得如何潛水、能分辨哪些魚在海的允許下如何捕捉和食用、看得懂海浪的表情、感受到海的情緒,懂得敬畏、尊重海,與海生活在一起,那麼他就可以是斐索,可以是一個被認可的「海人」。

  以這兩部海洋人類學研究、民族誌作品,來作為陳徵蔚副教授新作《海洋在哭──一位教授的潛水淨海行動》的回應,是因為在其中,我讀到了相似的、對海洋極為強烈的情感與認同,在「成為」一名海人所要具備的知識、經驗、感受和行動之中,傾情傾力,乃至於至情至性的學習與實踐。

  《海洋在哭》不僅描述作者自身如何為了「向海洋告別」,而克服「對未知海洋充滿恐懼與想像」,到實際潛入海中之後,被深邃遼闊壯美的海洋世界所震撼、進而開展了他「成為」海人之路;書中各個篇章更以一則又一則的故事作為開展,他以受歡迎的海洋明星物種——海龜的故事開始,談墾丁海域綠蠵龜「瞇瞇眼」以及小琉球海域綠蠵龜「小秋」的相遇、互動,到牠們死亡和失蹤的消息,介紹公民科學社團「海龜點點名」針對海龜個體辨識的方法,同時從小琉球海域觀光、廢水、油汙、海洋廢棄物等對於動物所產生的影響;而後也延續談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案例,彷彿揭露掩藏在「國家公園」保護傘下真實困境的轉播者,掀翻出第一線目擊現場的不堪:所謂的國家公園海域竟然是非法垂釣、非法捕撈、非法打漁者的天堂,再一次點出澎湖南方四島海域不是無法可管,而是執法不力、甚至還放任違法者對海洋志工陳盡川(牛哥)和前海洋警察蕭再泉小隊長威脅、施暴。「在這片土地上,想要捍衛大海,居然要有『視死如歸』的覺悟,這真的難以想像。」作者文中重現與海洋第一線保育工作者的對話,不容讀者對於艱難的現實狀況有所逃避和過於樂觀的幻想。

  然而,作為一個教育者、現場報導者,陳徵蔚對於文中所揭露的海洋困境:嚴重且無所不在的海洋汙染、缺乏執法決心與事證難蒐的海洋執法、過時且嚴重威脅海洋資源的不良漁法、混獲與過度捕撈的生態危機、氣候變遷與人類活動重創的海洋生態⋯⋯等複雜又棘手的議題,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迫切地想透過文字掀翻出來:「再怎麼蠻橫霸道、慘絕人寰,人類對海洋的迫害行為,都默默地發生在海面下,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即使知道,也不痛不癢,因為『眼不見為淨』。」

  這種「多數的沉默」現況,讓他不僅要振臂疾呼,還要進校園對孩子們說、帶學生們去到現場淨灘、組織淨海團體,讓更多人潛下海去、走上街頭為法令陳情抗議。這些因為愛而奮起行動、一刻不容遲疑的魄力,充滿了感染力,也令人動容。

  在翻閱書稿的過程中,由於我過去在海洋領域多年的參與及關注,與作者筆下大多數的經驗重疊,那些違法事件、被無視的法規、水面下汙染現況的震驚、參與修法的現場,都彷彿昨日之事歷歷在目。我讀得很快,卻花了許多時間來思考與消化。《海洋在哭──一位教授的潛水淨海行動》如同一道又一道打上岸的浪,向讀者再一次揭示當前海洋所面對到的困境,使我們如同上了岸卻始終無法乾透衣服的人,濕黏、悶熱、鹽痛,不妨礙陸地上的日常生活,但卻不能舒坦。海洋遍體鱗傷的痛苦與悲鳴卻時時刻刻攀抓心頭,無法單純地只沉醉於海的美,而是再也無法安坐地想要做些什麼。

  我相信這是《海洋在哭》能夠被書寫、出版、閱讀、傳遞最大的意義與目的。作者是從深海歸來的水下報導人,同時也是行動者、實踐者,他在「成為」海人的路上,盼望有更多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海島子民,能夠一起「成為」海人。

  別忘了我們身體裡本就具有海洋的基因,面對當前一波又一波的大浪衝擊,且讓我們學習都蘭阿美族語部落的智慧「Aka la lima」,以「成為」斐索、「成為」海人的謙卑,直面眼前的第五道浪,一起帶著行動的決心,不要被打敗。

孩子,來口塑膠吧!/陳玉敏(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

  此生一直活到人類計歲方式的五十五年後,我才真正懂得並甘願接受,「活著」不過就是一段「求仁得仁」,誠懇面對自己及一切人我與萬物關係的過程。

  二○二三年六月十六日下午,在行車能見度不到兩百公尺的超級滂沱大雨下,我和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十幾位同仁到行政院門口,將前幾日於漁港調查時蒐集來,上百種被底拖網「大小通吃」、「無差別」捕撈的海洋生物漁獲,倒在預先鋪好的帆布上,召開陳情記者會。呼籲政府及社會正視這個嚴重破壞海洋生態、危害生物多樣性、加速生物資源枯竭,應積極制定有效管制措施的漁具漁法問題。

  陳情行動結束後,大夥全身濕透,鞋子裡滿是雨水,像是掉進海裡被撈上來的模樣。叮囑同仁提早下班回家梳洗,以免感冒後,在把陳情物送回辦公室的路上心想,這在大雨中陳情抗議的畫面,要是被我爸媽在電視新聞上看到,肯定又要念我:「你肖ㄟ喔!嘿是政府嘎社會的歹誌,你是何必苦去管啊!」

  投入動物保護及生態保育社會運動近三十年的歲月裡,這句父母經常碎念我的話,在讀本書時不斷浮上心頭。在面對碧砂漁港附近,一大片面積超過籃球場大的「寶特瓶海」,看著不計其數的寶特瓶在海中隨波盪漾,因海水鹽分、陽光紫外線侵蝕,加上海浪拍打而碎裂成數不清的碎片,猶如「塑膠片湯」一樣。或當背著氣瓶潛入水深十公尺處,赫然看見豎立在海底,高約五公尺、綿延長一百公尺的「底刺網」,無數生物被困在「死亡長城」的網目上,包括保育類綠蠵龜。或在許多海產店裡,見到許多瀕危海洋物種,等待被清蒸、紅燒或沙西米,其中不乏各種國際間早列為「瀕危」等級的鯊魚,如路氏雙髻鯊(又稱紅肉丫髻鮫)、淺海狐鯊,或被過度捕撈、資源量崩解的珊瑚礁魚……不知道陳徵蔚老師心裡可曾浮起這樣的聲音──何苦去管啊!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報告,全球每年大約使用超過五千億個塑膠寶特瓶,每年大約有八百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台灣更是「不落人後」,光二○二三年就使用了一百億個購物用塑膠袋。這些塑膠的分解時間,通常需要四百至一千年,壽命比你、我都長!無數海洋生物、魚類、海鳥因誤食塑膠而亡。而最終,這些被我們丟出去,以為就會消失不見的寶特瓶或塑膠垃圾,竟回到你、我的食物裡,就在我們日常食用的鹽中。二○二○年一篇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的全球性研究發現,大約百分之三十六的海鹽樣本中,含有塑膠微粒。

  而在我撰寫此文的二○二五年伊始,政府至今未對底拖網漁法、網具提出任何積極、有效的管理措施。除了大小通吃、無差別捕抓外,底拖網也嚴重破壞海洋生物繁殖、產卵與棲息環境。

  底拖網有兩種,一種是利用兩塊網板,張開網口在海中拖掃,驅趕或威嚇魚群進入網袋;另一種是網具下方裝有桁桿及滾輪,可在海床上拖行。兩種網具都對海洋底棲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包含礁石、砂質海床下方的生物都難以倖免。

  而底拖網對全球暖化的影響程度,更超乎我們的想像。除了作業過程極度耗油、耗能,國際期刊《自然》(Nature)二○二一年三月「全球底拖網漁業碳足跡」的研究指出,底拖網沿著海床前進,導致遭夷平的海底,每年從海洋土壤中釋放大約14.7億噸二氧化碳到海水當中,碳排放量和航空業一樣高。海洋沉積物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儲存庫,碳從海底沉積物釋放到海水中,增加海洋酸化程度,嚴重影響海洋生物多樣性。

  許多動保與環境運動工作者,時常都會面臨一個困境──要如何把這些已經迫在眉睫的生態環境惡化真相,讓民眾知道,進而召喚其情感、促動改變的力量。近三十年來,我最常聽的話便是:那個太沉重了,大眾不會想聽!大眾只想看溫暖、輕鬆、美好、好玩有趣的事。生態災難都是別人家的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北極熊、巨口鯊滅絕了,也不關我的事!

  因此行動者除了要辛苦調查研究議題,進行政策及立法倡議、產業遊說外,還得學習講故事、寫書、編繪本、戲劇、短影音、藝術策展……想方設法應對人們面對環境惡化事實時,最常出現的「認知失調」與逃避心理,認為環境問題的解決是政府、企業或科學家的「他人責任」,不該由每個人承擔。也有人面對氣候變遷、物種滅絕、大規模海洋污染等問題,感到絕望、無力或悲觀,因而選擇逃避,主張別想太多,趕緊「今宵有酒,今宵醉」,守住短期利益,即時行樂。

  一位社運前輩曾送我一句話──「悲觀者前行,無力者出力」。我想一次又一次背著氣瓶潛入海底打撈垃圾、清除海底廢棄漁具漁網,更在二○二二年,號召潛伴以「海底撈」垃圾為職志,成立「台灣淨海協會」的陳老師,肯定對這句話非常有感。

  選擇做什麼,而成為什麼!不過就是一段活著誠懇面對自己、他者與萬物的路。透過這些互動關係,最後「求仁得仁」,成為今生個體生命的歷程。祈願你能拿起這本書,看到海洋的眼淚,理解自己與環境相互依存的深刻關係,為拯救自己與所愛的人,展開改變的行動!

我的潛水教練 聽見了海哭的聲音/麥覺明(生態紀錄片導演)

  不知是否因為拍攝山林的印象深植人心,每當我身著潛水裝,背著水肺、水底攝影裝備,準備下潛時,經常會遇到觀眾一臉疑問地望著我,說:「麥哥,你跑錯地方了……」如果真要說「越界」,是因為向來希望透過影像,將山海之「美」的真實現況傳達給觀眾的我,卻在幾次浮潛拍攝淨港的過程裡,被蔚藍的水色下,味噌湯一樣的「寶特瓶海」驚嚇到,而陳徵蔚老師就是幾位令人尊敬的潛水教練中,帶著我親身經歷了這些震撼場景的其中一位。

  我們家有位熱愛戶外活動的父親,家附近的西子灣就是我們的大游泳池,不知道是不是承襲了父親的基因,全家人除了喜愛跑戶外,還都很有運動細胞。幾位姊姊因為體育成績優異,分別保送師大、輔大。目前仍任教於師大的大姊,學生時期還曾在瓊瑤「二秦二林」的電影中,擔任過女主角的游泳替身。擁有游泳這項技能,在我出社會後的工作或社團活動中,確實如魚得水,尤其從事自然行腳節目需拍攝溪流魚類水族攝影,或是記錄高山溪谷溯溪活動時,泳技一流真是如虎添翼。即使換個場景到海上浮潛攝影,深諳水性的我都還算是得心應手,但就在一次追蹤「海廢」來源的外景中,滿布海底的各式垃圾澈底震驚到我……

  雖然下水前的訪談中,教練和潛水員們已先做陳述,然而看到各種形式的寶特瓶、免洗湯匙、碗筷、口罩,甚至細如牙籤等塑膠製品,晃蕩在海底黃濁的泥沙裡,潛水員必須仔細地在他們稱為「味噌湯」的水色中撈撿。有時十分艱難地將半埋在沙土中的大型塑膠瓶費力拔出,旋即卻拉扯成碎片,漂浮在我們身體周遭;好不容易想要透出海面,換個視野,卻在擁擠的寶特瓶布陣中,意外灌入了一口百味雜陳的「味噌湯」……「以前你偶爾喝,現在你天天喝。」為我戒護的潛水人員和我相視苦笑時,想到他們必須長時間浸泡在「寶特瓶海」中,如果不小心啜飲了以塑膠垃圾加海腥味特調的「味噌濃湯」,那種滋味實在很不好受。教練們嚴肅地述說各式各樣堆積在海中的垃圾,除了影響到原本繽紛的珊瑚景觀,許多被丟棄在海中的陳年廢棄漁網,更是海龜等大海生物的殺手……

  頂著一身怪味和沉重的見聞上岸後,更激發了我想再潛入海洋。除了記錄海底瑰麗、奧祕的景觀,同時探勘海廢對我們島嶼台灣及海洋生態造成的影響。而這時候就感覺游泳、浮潛的技能是不夠的,於是我參加了陳徵蔚教練的潛水課程。教練在潛水教學的專業上已無須贅述,讓我更尊敬的是,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同步讓學員真實感受到豐美的海洋生態外,他更急切想要傳達給初學者的是──我們置身其中的大海,供養了千萬生靈豐沛的資源,但現在它生病了。如果我們這些受它哺育,卻不曾善待回饋的人類,再不做些補救,必定將自食惡果。

  二○二二年六月的世界海洋日,我跟隨著平日協助我們海中拍攝的教練們,前往澎湖的南方四島記錄淨海過程。此行風雨交加、浪濤洶湧,但我卻有幸結識了更多淨海經驗豐富的潛水尖兵們。當天天氣不佳、海象惡劣,卻清出了超過五百公斤的廢網和垃圾海廢。從熟悉的三千公尺高山降海,我將這一天的感動記錄在「MIT台灣誌」的粉專上:「山」讓我們的視野看得高、看得遠,「大海」讓我心胸開闊,自由無憂。高山有神祕悠遠的冷杉黑森林,海洋深處是一片姹紫薰衣草鋪成的海底鏡花園。然而大海無國界,海洋志工短短一天,潛在南方四島海域清出的海底廢棄垃圾,就重達五百多公斤。不只是六月這一天的世界海洋日,許多人為了讓我們生存的島嶼更美好、更健康,不斷努力地奔波在山海之間,向各位敬禮。

  陳徵蔚教練平日的身分在大學任教職,課餘時間幾乎都投入淨海作業和校園環境教育。過去他和志趣相投的同好身影,經常出沒在海廢嚴重的港灣、海域,聽說在幼兒相繼出生後,教練已經開始全家出動,為保衛地球未來的小小尖兵做長遠準備。

  教練說他在學會潛水後,成為了清理海廢的「垃圾人」,而熱衷於戶外體能競技的我,卻是在年過五十之後,取得了人生的第一張潛水執照。這張證書更助長了我今後繼續精進潛水技能,盼能跟隨這群菁英潛水人,記錄他們捍衛大海的「海底撈」人生,同時宣達更多海洋保育的正確知識。雖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以潛水員的角色,去回饋或守護環抱在我們四周的大洋,但是可以藉由閱讀陳徵蔚教練書寫的《海洋在哭──一位教授的潛水淨海行動》一書,去認識、了解海島台灣有一群像教練一樣,守護著海洋生態、為解除海洋危機竭盡心力的淨海勇士。

  但願企業家們支持從源頭減塑做起。我們這一代人願意辛苦一些、努力實踐貫徹環保行動,在不久的未來,希望讓所有的孩子看到的大海是美麗潔淨,不再聽到海哭的聲音。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064564
  • EISBN:978986406455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有
  • 檔案大小:24.4MB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小潔的好選擇:公平大方、不耍奧步-你的選擇是?(小朋友好品格)
作者:莎拉.伊森、艾莉.巴斯比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4-28
66折: $ 23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數學完勝王:國小四年級
作者:學習樹研究發展總部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7-28
66折: $ 185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李爾王(中英雙語版)
作者:威廉‧莎士比亞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8-28
66折: $ 185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個人實相的本質有聲書第15 輯
66折: $ 396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你的人生,他們六個說了算!:決定你一生的六種物質
作者:大衛.JP.菲利浦斯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30
$ 284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手寫韓語單字記憶法:基礎800寫字帖,一筆一劃邊寫邊背,自然而然就記起來!(附QRCode雲端音檔)
作者:郭修蓉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24-09-01
$ 23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9-06-01
$ 26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張忠謀自傳全集(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29
$ 869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請解開故事謎底 04
作者:花於景(雷雷夥伴)
出版社:魔豆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05
$ 15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你的人生,他們六個說了算!:決定你一生的六種物質
作者:大衛.JP.菲利浦斯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30
$ 284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BJ單身日記3:為愛痴狂(最新改編電影.首發珍藏版)
作者:海倫.費爾汀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3-04
$ 406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從咬痕開始的初戀
作者:Arinco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3-27
$ 111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