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4 項符合

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人與空間、形式和機能,從思考到現場,陸希傑的極簡美學與實踐(暢銷改版)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 則評論
 如果建築作品可視為語彙的一種,...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2/11/03
如果建築作品可視為語彙的一種,那麼建築就是一種溝通方式。溝通的對象也包含一般大眾、普通讀者。 讀來有感的章節例如,手繪曲面的透視圖、妹島和世談建築即整理、西薩的建築本身就是表達(不需要外加語言)。讀到鐵皮屋的章節,則想起台灣的各角落,其實真有些鐵皮屋蓋得很不錯,仔細收邊、配色,...
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人與空間、形式和機能,從思考到現場,陸希傑的極簡美學與實踐(暢銷改版) 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人與空間、形式和機能,從思考到現場,陸希傑的極簡美學與實踐(暢銷改版)

作者:陸希傑 
出版社:麥浩斯
出版日期:2020-08-18
規格:膠裝 / 全彩 / 256頁 / 17cm×22.2cm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人與空間、形式和機能,從思考到現場,陸希傑的極簡美學與實踐(暢銷改版)

建築與設計,
是一個社會事件,一個看世界的入口,一場無止盡的探險。
若要將這個「入口」具象化,應該會是什麼樣子呢?


建築師阮慶岳曾說:陸希傑是足以讓現實建築界覺得不安的「假建築」;而假之所以為假,不只因為其作品中如紙片翻飛的建築語言,而是陸希傑太誠實地道破了建築的本質:

空間本鍛造的視差,設計乃暫時的註記。

建築,真的是假的。
凝思以灌鑄,運神而飛形的陸希傑,
此言不假。

陸希傑,1989年東海大學建築系畢業,1993年取得英國AA建築聯盟碩士學位,成為第一位從AA畢業的臺灣人,並進入指導老師Raoul Bunschoten的事務所擔任設計師。回國後成立CJ STUDIO,除建築及室內設計之外,亦涉足傢具設計、產品設計等相關研究開發。曾入選為美國室內設計雜誌INTERIOR DESIGN 75週年特集中「五位具潛力設計師」之一、TID Award十大室內設計師等多項殊榮。

執業迄今近二十年,早期國聯飯店、CJ Studio、信義路康宅等代表作著重空間的空間性,追求極簡的同時亦可讀出理論與實驗意味;中期與竇騰璜張李玉菁、Aēsop等品牌長期合作,擅長以點石成金手法賦予材料新意,亦成為品牌空間形象的重要推手;而居家設計以形式融會機能見長,靈動的天花板造型經常為人所仿效,卻難有能得其三昧者。作品氛圍由早期如醫院般安靜荒涼的意境,逐漸柔化為美術館與圖書館的人文知性質地。而一座城市如何新陳代謝、夙夜更迭,則為其長期關心的議題。

揭開陸希傑對於空間設計的思考、成形、實踐過程,
「設計開始之前」‧「從思考到現場」‧「面對現實」‧「作品作為研究」
15個ISSUE闡述觀念視角,
36組PROJECT串聯交織設計脈絡,
10篇VISION從大師的肩膀上看世界,
將空間設計的「表現手法」進階到「美學形式」,
整理出人與環境、時間、社會、文化等交織的互動關係,
持續追問「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 」。

│名人推薦│

建築人‧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 副董事長 張基義
希傑是有趣的建築人、設計師,從東海念到AA,從最實務到最抽象,我認為這影響了他的作品一路走來的獨特姿態,而他將建築的思維放進室內,不同於過去裝飾導向的室內設計邏輯,具強烈的場域實驗精神,頗有Siza流動的詩意,以他喜愛的音樂來比喻,有如優雅而不時即興演出的爵士樂,形塑氛圍,給我們「簡單、不無聊」的空間設計。實驗性的設計方法、過程,在不完全能控制的動態下實驗各種可能性,創造一次次「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他帶給當代社會全新的設計觀念最是可貴,作品結果已不是重點,我認為希傑是台灣室內設計界的關鍵代表人物,走在大家的另一邊,於臺灣室內設計領域建立一套完整的論述。

DOUCHANGLEE設計總監 竇騰璜
沒有人的空間,對我來說只是模型,服飾店會有各形各色的人,除了流動的顧客之外,還有在裡面工作的人,和陸老師的合作案,我們除了探索空間的可能性,同時也思考User Friendly,每一次完成啟用的空間,再透過使用者介面回饋,不斷累積下次的養分。在我們思考品牌的下一個階段之際,陸老師出版了這本《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裡面講到許多和我們有關的空間故事、設計發展脈絡,陸老師總是很有耐心地和我們溝通……這20年來台灣有許多美好的改變,還有,我們一起玩的空間。

飲食生活作家‧PEKOE食品雜貨鋪創辦人 葉怡蘭
認識陸希傑老師,是因年少時任職的室內雜誌所舉辦的國際競圖活動,首獎得主之一便是陸老師,至今對他的參賽作品所展現出的前衛設計概念與獨樹一幟的空間想像,仍然印象深刻。2008年,在虛擬網路世界已經營六年的「PEKOE食品雜貨鋪」決定首度在實體世界落腳時,幾乎沒有太多猶豫,即刻力邀陸老師前來執掌設計規劃工作。在他的推演下,逐步凝聚成此案的主調:摒棄一切浮華的表面的虛假皮相,讓材質的原質原色、甚至是施工的痕跡自然裸露。
所以此刻,格外歡喜得見本書出版──不只因著書裡收錄了PEKOE的篇章,最重要是,能讓更多人,以及身兼業餘建築與室內設計觀察者與業主之雙重身分角色的我,更深入而細膩地窺看一位當代傑出設計者的創作歷程、思維與脈絡,獲益良多。

作者簡介:

陸希傑
CJ STUDIO主持人,曾入選為美國室內設計雜誌INTERIOR DESIGN 75週年特集中「五位具潛力設計師」之一、TID Award十大室內設計師等多項殊榮。
除實務設計外,亦致力於學術與教育,曾任教於交通大學等數間建築系所。
著有《鍛造視差》(2003)、《形錄Registration Form》(2015)。
Biography
1965.出生
孩提時生長於大龍峒地區,對於巷弄間的透天厝與鐵皮屋等在地建築風景如數家珍;國小五年級搬到東區忠孝東路,呼吸著臺北的老味道與新氣息長大,道地的臺北人。
1989.取得東海大學建築系學士學位
高中時受父親從醫影響,原欲選讀醫學系;但因自幼迷戀製作飛機模型,也喜愛繪畫與工藝,在最後一刻改入建築系。大學時與朋友一起弄了一間Jail Pub,窩在裏頭聽音樂看電影,也涉獵東西方哲學思想。大五時成為季鐵男第一屆指導學生。畢業製作以童年時熟悉的臺灣在地mixed use「鐵工廠+滷肉飯小吃店+住宅」為題,觀察環境中違建滋生的方式。有人說,他是要「利用違章建築踏上國際解構舞臺」。
1993.取得英國AA建築聯盟碩士學位
受教於Raoul Bunschoten,畢業後曾入其事務所擔任設計師。在AA期間大量接觸分類學、語言學等哲學議題,卻連一棟房子也沒畫,而多以論述、裝置或模型表達概念。畢業製作題目為「鍛造視差Forging Parallax」,透過folding/unfolding的操作,呈現建築的本質在涵構關係裡乃為一種落差,並且承認其虛構性。AA是出了名的「難畢業」,陸希傑破除這道魔咒,成為第一個從AA畢業的臺灣人。
1996.成立CJ STUDIO
除建築及室內設計之外,亦涉足傢具設計、產品設計等相關研究開發。
執業迄今近二十年,早期國聯飯店、CJ Studio、信義路康宅等代表作著重空間的空間性,追求極簡的同時亦可讀出理論與實驗意味;中期與竇騰璜張李玉菁、Aēsop等品牌長期合作,擅長以點石成金手法賦予材料新意,亦成為品牌空間形象的重要推手;而居家設計以形式融會機能見長,靈動的天花板造型經常為人所仿效,卻難有能得其三昧者。作品氛圍由早期如醫院般安靜荒涼的意境,逐漸柔化為美術館與圖書館的人文知性質地。而一座城市如何新陳代謝、夙夜更迭,則為其長期關心的議題。
2001.國聯飯店入選Design Hotels國際飯店聯盟
2005.竇騰璜張李玉菁臺中Tiger city概念店獲日本JCD設計大賞銀牌獎
2007.臺北國美蔡宅獲得TID住宅空間類金獎
2007.Aesop微風店獲IFI DESIGN EXCELLENCE AWARD
2008.符號地景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展覽
2011.TID Award 2007-2010十大室內設計師
2015.中國室內設計十大年度人物
2015.「Poltrona Frau Award 國際設計大賽」專業傢俱設計組冠軍
2016.TID台灣室內設計大獎評審、CID當代國際設計大獎評審。
2017.金點新秀設計獎 空間設計類評審總召集人
2018.ADP亞洲設計交流協會顧問
陸希傑的下一步是什麼?
相關著作:《空間設計要思考的是:人與空間、形式和機能,從思考到現場,陸希傑的極簡美學與實踐》

作者序
建築與設計,對我而言並不是單純的藝術創造,而是一個社會事件,一個看世界的入口,一個無止盡的探險──而本書大概可以說是我自回國後執業至今二十年的「探險」旅程日誌吧。
ISSUE-過程的展開與分類(unfolding and taxonomy)
在本書中,我將設計過程的剖面結構,擬為一組四階段的時間軸模型:
I.    設計開始之前
II.    從思考到現場
III.    面對現實
IV.    作品作為研究
此時間軸模型雖以空間設計從開始到成形的歷時性過程為基礎,但同時也具有共時性的分類意義。藉著回顧與分析自身學習歷程與設計經驗,我從中抽繹出15種思...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 張基義.竇騰璜.葉怡蘭
自序 陸希傑

Chapter 1 設計開始之前

ISSUE 1 紙
PROJECT 01 摺紙的遊戲
PROJECT 02 White Tower
PROJECT 03 Folding/Unfolding

ISSUE 2 灌鑄
PROJECT 04 wum
PROJECT 05 聰明的盒子

ISSUE 3 建築的音樂性
PROJECT 06 未來的屋主
PROJECT 07 Home Run
PROJECT 08 符號地景Sign scape

VISION 01 建築的旅行:兼談柯比意基金會與Santa Maria教堂
VISION 02 大師的簡單哲學:阿爾瓦羅.西薩


Chapter 2 從思考到現場

ISSUE 4 模型
PROJECT 09 流動的土地
PROJECT 10 Mother...
顯示全部內容
圖書評論 -   評分:
 如果建築作品可視為語彙的一種,...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2/11/03
如果建築作品可視為語彙的一種,那麼建築就是一種溝通方式。溝通的對象也包含一般大眾、普通讀者。
讀來有感的章節例如,手繪曲面的透視圖、妹島和世談建築即整理、西薩的建築本身就是表達(不需要外加語言)。讀到鐵皮屋的章節,則想起台灣的各角落,其實真有些鐵皮屋蓋得很不錯,仔細收邊、配色,粗獷並非得等義於馬虎,也許可以發掘不少這類的案例。
身為普通讀者,閱讀此書時,可以感受到溝通時的共鳴,尤其是當某些概念,透過建築表達出來的時候,產生了自明性,沒有比它更好的表達方式。反之,也有不產生共鳴的地方,例如覺得某些概念,並不是透過建築能得到最佳的詮釋,或許有其他更好的詮釋的形式,這樣的情況下,就會讓人思考建築的語彙是否冗餘。
例如讀來較無感的章節是談摺紙,總覺得摺紙適合精細的尺度,或者如作者說的「微建築」,而不是大空間的量體。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自我時代優勢練習:成長,成事,成為極少數!更要成就自己的6堂行動蛻變課
作者:帥健翔
出版社:財經傳訊
出版日期:2021-02-25
66折: $ 26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擬真度100%!懷舊食物羊毛氈全圖解:一次學會「包‧手作」的獨家技法!仿真混色X快速塑形,輕鬆做出29款復古生活小物
作者:雷包(雷曉臻)
出版社:蘋果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5-12
66折: $ 29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常見蔬果病蟲害天然防治大全:在家最常種的葉菜╳瓜果花菜╳根莖辛香類病蟲害,從根治到預防完全圖解!
作者:蘋果屋綠手指編輯部
出版社:蘋果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12-28
66折: $ 263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哈利路亞寶貝 (3)
作者:仔縞楽々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4-10
$ 111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青春之箱 (首刷限定版) 18
作者:三浦糀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4-07
$ 162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5):大清風雲篇【萌貓漫畫學歷史】
作者:肥志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25-04-01
$ 38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氣質系硬筆1000字帖
作者:郭仕鵬
出版社:朱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7-03
$ 221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徬徨的人們
作者:中山七里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3-18
$ 336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俗人的壯舉:當我們遭遇工業革命
作者:金木水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3-25
$ 336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百大企業經理人必學的財報獲利課:頂尖企業顧問教你看懂財報的33個關鍵,打造真正能賺錢的公司
作者:凱倫.伯曼…等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4-10
$ 37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經濟趨勢的關鍵指標:解讀「大麥克漢堡」到「僵屍銀行」的財經市場判斷訊號
作者:賽門.康斯戴伯、羅伯.萊特
出版社:大寫出版
出版日期:2025-03-28
$ 330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