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
命運有時喜歡和我們開玩笑,當我們孤注一擲,認為自己一定能贏時,結果卻可能是一無所獲。所以,就當我們來這世間只是一次旅行吧!把心放寬。
有一隻狐狸,遇到一隻蜈蚣。狐狸用懷疑的口吻對蜈蚣說:「我用四隻腳走路都會絆倒;你用一百隻腳,怎麼可能走路呢?」
蜈蚣本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在聽過狐狸的問題後,它失眠了,它的腦袋一直在不停地思索:「對,狐狸也許說得對,奇怪,我怎麼能夠用一百隻腳走路呢?如果我只用其中四隻腳走路,是不是會走得像狐狸一樣快呢?」第二天早上醒來,蜈蚣就不會走路了。
人類更是如此,每一個人都有他適合的生活方式,有人是狐狸,有人是蜈蚣。倘若是因為欣慕別人的生活方式捨棄了適合自己的那你就是那個選擇了四條腿走路的蜈蚣。
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做苦海中一個快樂的人
佛陀說:「極樂世界」,這不是一張空頭支票,而是真實的。人心歡樂時,整個世界都是美好的。如何得歡樂心?那就要做歡樂人:無愧、無執、無怒。
快樂之道
一日,無悔禪師正在院子裡鋤草,迎面走來三位信徒,向他施禮,說道:「人們都說佛教能夠解除人生的痛苦,可是我們信佛這麼多年,卻並不覺得快樂,這是怎麼回事呢?」
無悔禪師放下鋤頭,安詳地看著他們說:「想快樂並不難,首先要弄明白為什麼活著!」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料到無悔禪師會向他們提出這樣的問題。
過了片刻,甲說:「人總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著。」
乙說:「我現在拚命地勞動,就是為了老的時候能夠享受到糧食滿倉、子孫滿堂的天倫之樂。」
丙說:「我可沒你那麼高的奢望。我必須活著,否則我一家老小靠誰養活呢?」
無悔禪師笑著說:「怪不得你們得不到快樂,原來你們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勞動,而不是理想、信念和責任。沒有理想、信念和責任的生活當然是很疲勞、很累的,不會覺得幸福,當然也不會覺得快樂了。」
信徒們不以為然地說:「理想、信念和責任,說說倒是很容易,但總不能當飯吃吧!」
無悔禪師說:「那你們說,有了什麼才能快樂呢?」
甲說:「有了名譽就有了一切,我就會覺得很快樂。」
乙說:「我覺得有了愛情,才會有快樂。」
丙說:「金錢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它我就什麼都不愁了。」
無悔禪師說:「那我提個問題:為什麼有人有了名譽卻很煩惱,有了愛情卻很痛苦,有了金錢卻更憂慮呢?」信徒們無言以對。
無悔禪師接著說:「理想、信念和責任並不是空洞的,而是體現在人們每時每刻的生活中。必須改變對生活的觀念、態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變化。說到底,快樂是要靠我們自己去尋找的。」
聽完無悔禪師的話,三位信徒從此明白了快樂之道。
其實,快樂與不快樂完全取決於我們對於生活和人生的態度。有一則小幽默說,同樣一個甜甜圈,在有些人眼中,因為它是甜甜圈,所以會覺得可口所以感覺很開心;而在另外一些人眼中,因為它中間缺了一個洞,就會覺得遺憾而變得不開心。所以,快樂不快樂完全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而真正的快樂是從心底流出的。
據說,終南山出產一種快樂籐。凡是得到此籐的人,一定會喜形於色,笑逐顏開,不知道煩惱為何物。曾經有一個人,為了得到無盡的快樂,不惜跋山涉水,去找這種籐。他歷盡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終南山。可是,他雖然得到了這種籐,可仍然覺得不快樂。
這天晚上,他到山下的一位老人家裡借宿,面對皎潔的月光,不由地長吁短歎。
他問老人:「為什麼我已經得到了快樂籐,卻仍然不快樂呢?」
老人一聽樂了,說:「其實,快樂籐並非終南山才有,而是人人心中都有,只要你心裡充滿歡樂,無論天涯海角,都能夠得到快樂。心就是快樂的根。」
這人恍然大悟。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能夠快快樂樂地活一生,是每個人心中的夢想。但是怎樣才能求得快樂呢?
那就是要清醒地知道快樂之道的根本在我們自己。
人的心靈是最富足的,也是最貧乏的。不同的人之所以對生活的苦樂有著不同的感受是因為心靈的富足和貧乏,而絕不是任何外物的客觀影響。內心的快樂才是快樂之道。
*
觀照己心,切莫苛求。若是總為外物的求之不得而苦惱,那你永遠都不會心生快樂。
第一章 做苦海中一個快樂的人
佛陀說:「極樂世界」,這不是一張空頭支票,而是真實的。人心歡樂時,整個世界都是美好的。如何得歡樂心?那就要做歡樂人:無愧、無執、無怒。
快樂之道
一日,無悔禪師正在院子裡鋤草,迎面走來三位信徒,向他施禮,說道:「人們都說佛教能夠解除人生的痛苦,可是我們信佛這麼多年,卻並不覺得快樂,這是怎麼回事呢?」
無悔禪師放下鋤頭,安詳地看著他們說:「想快樂並不難,首先要弄明白為什麼活著!」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料到無悔禪師會向他們提出這樣的問題。
過了片刻,甲說:「人...
目錄
第一章做苦海中一個快樂的人
佛陀說:「極樂世界」,這不是一張空頭支票,而是真實的。人心歡樂時,整個世界都是美好的。如何得歡樂心?那就要做歡樂人:無愧、無執、無怒。
快樂之道
無苦何來樂
簡單才能快樂
比較得來的苦惱
何不放下
知足常樂
與幽默結緣
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
用理智控制自己是做人的一種基本準則
要時時注意淨化自己的心靈
第二章寬嚴有度則可自在安樂-
佛陀說:「能安忍之人,以安忍莊嚴其身,遇事皆能忍,安忍又為勤勉之人,所必有之行持。又修行之人,亦仗安忍之力,為自己之力,因安忍一事,能帶來大福大樂。」
寬容是一種美
請你選擇寬恕
有容乃大
懂得分享
不要在小事上計較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要以博大的心胸去寬容一切
肯於向少數「劣根」人傾注愛心
以德報怨才是真正的寬容
嚴格要求自己,寬鬆地對待他人
第三章懷一顆平常心對待得失利害
佛陀說:「應無所住。」就是要我們去掉執著心,不要執著於某個目標,不要為求一點,而失掉一面。因為你只有一個,而目標卻可以是很多個。
捨與得
生活的兩面
忍小舍謀大得
不要太固執
只選適合自己的
何必盯著成功不放
捨去無益之物
忍辱是培養我們的人格最有力的途徑
滅卻心頭火,方能化逆境為坦途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第四章糊塗的活著比清醒時更快樂
有的事不明白就不會牽腸掛肚,就會少一分煩惱。佛陀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就是說人不可自尋煩惱,人說我癡,我就癡給他看。
難得糊塗
糊塗才是大學問
糊塗人最高明
心清而形濁
於細處看清世人
一半清醒一半醉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在狹窄的小路上要留一點餘地讓別人走
自願做「壞人」更容易與人相處
要盡量以慈愛去代替憤怒
第五章做一個善良本分品德高尚的人
名聲與尊貴來自於品德和才學
以修身為本,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
善心是人生在世最不能缺少的東西
修煉深厚的內功,學會處驚不亂
慈愛、儉樸和懂得謙讓
千萬不可有鑽道德和法律漏洞的企圖
不可以為自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蓮花
只有不棄小善,才能集成大善
第六章人心向善,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修行不能離開生活,不能忽視為人處世的問題
將一己的私愛昇華為對大眾的愛
以真誠的心去利益他人也會使自己受益
奉獻不一定講究物質上的給予
愛是相互的,是需要傳播的
不求感恩,能做到的好事就盡量去做
以大公無私的平等態度去對待人和事
在任何處境之中都要把心放寬
保持適當的低姿態絕不是懦弱和畏縮
為人要謙虛,切不可狂妄自大
第一章做苦海中一個快樂的人
佛陀說:「極樂世界」,這不是一張空頭支票,而是真實的。人心歡樂時,整個世界都是美好的。如何得歡樂心?那就要做歡樂人:無愧、無執、無怒。
快樂之道
無苦何來樂
簡單才能快樂
比較得來的苦惱
何不放下
知足常樂
與幽默結緣
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
用理智控制自己是做人的一種基本準則
要時時注意淨化自己的心靈
第二章寬嚴有度則可自在安樂-
佛陀說:「能安忍之人,以安忍莊嚴其身,遇事皆能忍,安忍又為勤勉之人,所必有之行持。又修行之人,亦仗安忍之力,為自己之力,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