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5 項符合

挑食的設計

的圖書
挑食的設計 挑食的設計

作者:林桂嵐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6-09-28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挑食的設計

內容簡介

  《挑食的設計》專挑飲食相關的設計物為介紹對象,從廚房的鍋刀杓到餐桌的杯盤碗不等,是一本看設計師如何以設計佐味美食的設計書,也是一本看現代家庭如何從設計調和柴米油鹽的家藏書。

  本書共十二章,每章挑一類廚具或餐具深入介紹及比較。作者透過在世界各國的親身遊歷,對照自己的成長背景,從東西飲食文化差異的面向切入,展開對該項類設計物非常獨到的個人體驗與觀察見解,以最貼近生活的書寫方式,娓娓道來連結記憶中各階段生活切片裡的挑食設計。

  另外,本書每篇章都含「設計師的小題大作」與「設計師的同床異夢」兩單元。前者是闡釋該類項設計物中,有獨特趣味的設計「小」原理或「小」發明者;後者,則介紹該類項中,各設計師品牌中的經典作品,以及讀者最渴知的設計師的小故事。

作者簡介

林桂嵐

  非設計圈出身,卻被設計圈住,就在設計資訊的圈子裡,落地生根。喜用文字寫出「物」的人情世故,也喜歡觀察物的出身文化背景。

  是中港台三地的自由撰稿者、Life Style作家,曾為《自由時報》、《商業周刊》、《雅砌》、《設計》、《Elle》、《費加洛》、《名牌Mangazine》、《華航》等媒體撰稿。目前是大陸瑞麗時尚先鋒「以貌取物」專欄作家,同時也是自由展覽策畫者。
  著有《設計,不安於室》一書(田園城市出版)。

 

目錄

作者序 挑食的設計
前言  餐桌上的世界觀??西方食器的設計風格簡介

1.獨立精神刀叉,一物萬用筷子  
2.碗祝東西方的生活回憶 
3.各自盤算的美食
4.從一粒蛋看世界
5.為生活,添油加醋
6.任好刀千萬剁
7.掀出一鍋子的吵架
8.廚房戰場的小兵
9.水清,人就輕了
10.茶壺裡的慢喝,立可杯的快喝
11.說是非的咖啡杯
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微醺   
後記 人要衣裝,食要包裝

 

餐桌上的世界觀.西方食器的設計風格簡介

  名為「前言」,這篇文章自然不同於之後各篇。在這一本主要以我個人生活角度看飲食器皿的書裡,前言的部分,我希望放大焦聚,從歷史來看這些生活用品,還原這些小物被創造的時空背景,了解它們風格面貌的由來,也看民主思潮如何影響我們,所及甚至包括日常的用餐習慣。

  我沒有野心要談整個設計史,只是挑幾個經典作品來看這百年來設計風格的流變軌跡(這些經典作品,在陸續的內文裡會有更深入的介紹),看百年前的獨創觀念如何繼續影響著我們這一代;而這一代創新的概念又是如何架接先人的成就繼續攀升。

  你可以先閱讀此篇,好對設計史有個粗略的認識,或者,你也可以選擇先認識各篇章所介紹的作品後,再探其生世。我希望傳達引介的是,以一種人性化、輕鬆的態度看設計;你可以單純遠觀欣賞,甚至考慮買回家使用,但我最衷心的期望是,在欣賞、使用之餘,你也可以了解手上所拿的餐具、茶杯,聽聽它的故事,回到它的出生年代,看看現代人視為當然的造形,在當時,是如何的離經叛道!

從工業革命講起

  設計的重要,很難一言以蔽之,但現今不論美國、歐洲、日本,或是甫於設計舞台嶄露頭角的韓國,無一不想從設計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卻是不爭的事實,工業設計作品在全球經濟市場上所牽涉的面向,也因而越加廣闊、複雜。

  相信嗎?從一副刀叉就可看出一個國家的文化、經濟優勢;世局的劇烈變化也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餐桌擺設。在皇權時代,就連刀叉筷碗也都有階級之分,王宮貴族和平民百姓所使用的餐具是不一樣的,器皿的選用必須嚴格遵守倫理的規範(像故宮所保存的精美食具文物,就是專為皇帝、貴族使用設計的);直到工業時代,隨著民主思潮崛起,餐具才漸漸平民化、普及化;至於全球化的現代,世界各國的餐桌和廚房樣貌,更越來越沒有地域上的差別,甚至大家開始有志一同的嚴肅省思環保問題。

  我們將回顧這些小物轟轟烈烈的一生,這百年來的進程,也可以算是一部西方食器風格簡史吧。

●新藝術(Art Nouveau)(1890-1905)
1. 從喬治.傑生刀叉解讀新藝術(1919)

  19世紀中期的統治階層因為害怕工業革命所帶來的變化,會撼動既有的權力、地位,誓死固守傳統,卻還是抵不過新興的資產階級致力於改變的洪流。

  現代主義最早萌芽於19世紀末的工業革命時期,設計師對當時工業發展的混亂狀況極為不滿,尤其坊間充斥著大量仿古裝飾包裝的工業產品,在他們看來,既不倫不類,又不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於是有一批設計先驅開始提倡工業革命前的手工藝,進而造成一股風潮,這即是設計史上稱的「工藝美術時期」(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其中以英國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為代表(他設計的紡織品至今還在販賣)。

  你是否懷疑,這樣的設計主張不是倒退於保守了嗎?其實,這個主張的創新之處在,工藝聯盟所倡導的一個創作概念:建築設計師和工業設計師不再是傳統的工匠,或專為統治階層服務的人,而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創作者。這就是現今羅浮宮的建築師默默無聞,但戶外金字塔的設計師貝律銘卻能與總統平起平坐的原因。

  真正打破傳統設計風格的是,以自然抽象符號為基本元素的「新藝術」。新藝術風格是1890年代最流行的設計風格,在1900年的巴黎博覽會達到最高峰。受到植物生生不息的生命鼓舞,有韻律的花草線條占滿當時的馬賽克門窗、家具和建築,著名的例子有設計師吉馬德(Hector Guimard)在1900年所設計的法國地鐵站,用鑄鐵和玻璃表現流動的線條;以及坎福特–帝芬尼(Louis Comfort Tiffany)用華麗花草鑲嵌彩色玻璃的設計。他們都是支持新藝術運動的建築設計師。在同樣的背景下,丹麥人喬治.傑生(Georg Jensen)來到法國,也深受新藝術的衝擊,並且將這新的創作觀念帶進北歐的銀器設計。

  專事銀器設計前,喬治.傑生是雕塑家,因緣際會下接受了資助,到法國和義大利旅遊,受當時流行於歐洲的新藝術創作風格啟發,融合了雕刻的藝術表現手法,將大自然元素帶進銀器設計,代表作是「花團錦簇」系列。喬治.傑生以複雜彎曲線條、互相纏繞的花?、枝葉,用鏤空的雕刻表現新藝術拉長的曲線,進而樹立了北歐銀器設計的典雅風格。

●機械美學(1900-1930)
2. 從TAC No.1茶具看包浩斯(1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主思潮席捲歐洲國家,促進了經濟市場的自由開放,使得物品也更加平民普及化。

  當福特汽車開始標準化量產,手工藝產業也過渡到了工業設計的年代,崇尚弧線的新藝術風潮慢慢退燒,1900到1930年間,工業界全面進入機械美學(Machine Aesthetic)時代,機械生產的標準化商品,呈現簡潔的美,人們推崇的是商品的功能性,此時著名的設計師有,功能主義者的建築師如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拜他之賜,我們現在都在玻璃鋼筋摩天大廈裡辦公)等人。不過,現代主義「功能主義」的理想(產品外在的形式必須跟隨內在的功能),卻是在包浩斯時代完成的。

  包浩斯(The Bauhaus)是一所由葛羅佩斯(Walter Gropius)創辦的學校,這所學校的最大貢獻在於,將建築設計的功能理論運用在產品設計中,另一個貢獻則是提供完整設計的教學計畫。包浩斯學校堅持,關於設計,學生必須從頭學起,學習木工、金工、陶瓷、紡織等,因為唯有熟悉這些手工藝的技術後,日後才可能得心應手的運用材質做設計。在校內,老師要求從基本造形著手,無裝飾是包浩斯的風格,因此陶瓷傾向簡潔純白,織品只是幾何圖案。此外,學生還必須在學校工廠學習機器生產,或是與校外的工廠合作學習實務操作。

  包浩斯學校的新校舍即是葛羅佩斯所設計。他採用的單純幾何造形和現代化的玻璃帷幕,已是現代建築的典範。而葛羅佩斯接任校長後,接受的設計委託案成品,如吊燈和扶手椅等,也都是簡潔的幾何造形。他生前(1968)最後一個設計委託案TAC一號茶具,雖然線條柔和許多,仍屬包浩斯風格,符合簡潔幾何外形、「造形追隨功能」等原則,整個茶組以圓為主,提把則是像細長的門把,這些如勾子的零件元素不僅是整體造形的一部份,也極具功能性,例如茶壺上壺蓋的彎勾,可以輕易拉起壺蓋和壺內的過濾器,並不是無用的裝飾,充分表達了包浩斯的精神。

3. 1382桌上用品 完美呈現極簡的現代理念(1931)

  在19世紀末的設計師開始用簡潔、抽象和幾何造形表現現代設計。而格雷奇博士的1382瓷器其中是德國簡潔現代主義的代表。

  在1928年,在一場柏林優良設計博覽會上,有人問發起人格雷奇(Hermann Gretsch)博士,為什麼沒有瓷器作品參展,格雷奇回答,因為在瓷器領域裡還沒看到稱得上優良的設計作品。這樣的評論傳到當時以瓷器製造聞名的Arzberg公司,Arzberg的老闆又驚又怒,決定雪恥,於是他邀請說大話的格雷奇為他們設計「優良的瓷器」,經典的1382餐具便誕生了。果然,也普獲好評,甚至有一位評論家給1382極高評價,稱之「實用、樸實,簡潔的風格比膚淺的時尚更具經典意義」。這套餐具完美呈現「少即是多」的理論,在當時創下不錯的銷售成績,至今也還是Arzberg暢銷作品。

●美國流線時代(1935-1955)
4. 從可口可樂瓶把玩美國流線(1947)

  二次世界大戰後,當歐洲各國努力研究將現代主義運用在建築和設計時,美國的工業設計師正在創造新的物質文明。他們致力於將普通日常生活用品設計成吸引人的商品,使得美國的商品在國際市場具有更強的競爭力。這是美國對現代主義的貢獻??將工業設計商業化、市場化(從iPod的熱賣看來,美國至今仍維持著這種設計競爭力)。

  1940年代的美國,速度感和時代感是設計師鍾愛的課題。美國率先在交通工具上做空氣動力實驗,後來更將所發現的有如海豚般的流線形,大量應用在汽車和家用機器設計上。連來美國尋夢的法國設計師羅維(Raymond Loewy),都放下歐洲設計師肩上的理念和主張,只想把產品設計得吸引人,以便創造商品暢銷佳績。他為可口可樂設計了第一台流線造形的自動販賣機,以及至今仍全球熱賣的曲線可樂瓶。

  羅維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設計火車、汽車、輪船等交通工具,他將交通工具的流線造形運用在其他產品設計上,小至可口可樂瓶、香菸包裝設計,大到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艙,無所不包。大受歡迎的程度,使其成為第一個被《時代》雜誌選做封面人物的工業設計師。

●北歐自然簡潔風格(1935-1955)
5. 湖泊瓶的人文主義(1936)

  歷經二次世界大戰,現代主義設計已經完全成型,也走向國際化。戰後,許多國家都想藉設計重塑形象打入國際市場,美國、日本、義大利、德國、英國是其中占出口優勢的國家,北歐也冀望如此。瑞典、丹麥、芬蘭這幾個北歐國家,在了解世界經濟局勢後,也發展出屬於自己本國的設計風格,並且應用在傳統工藝,如玻璃、陶瓷、家具等領域。

  這幾個北歐國家細心保護傳統工藝產業,並將之納入工業體系內,同時全面展開建築師、設計師與傳統玻璃、陶瓷公司合作的生產模式,激發並提升商品的設計

  水準,奠定了北歐設計的特色??強烈的本土風格和現代設計風格結合得宜。以芬蘭最偉大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與工業設計師阿奧托(Aalto Aalto)來說,他的湖泊玻璃器皿,彎曲的弧度呈現一種簡單優雅的詩意,對當時的工藝技術卻是一大考驗;功能並未被侷限的湖泊瓶,可以當花瓶,也可以裝水果、沙拉。阿奧托說:「每天要用的東西,更應該合乎人類的感覺。」這個經典作品的意義使阿奧托被稱為建築和設計的「人文主義者」。
  Image: iittala

6. 自由混搭的Teema非正式餐具(1952)

  在二次大戰後,德國極簡現代主義仍保有它的影響力,但在北歐卻被一種柔和、詩意的設計思想代替。在北歐,一來因為工業規模不如美國,所以北歐的設計和傳統工業習習相關,二來因為許多家庭開始用洗碗機,銀製餐具無法耐熱,且經不起清潔劑的洗刷,再加上一般家庭父母都要上班,也無法準備繁複菜色,鋼製材質開始被大量運用在餐具設計上,各種材質的餐具都可以組合套用,這反應了戰後非正式用餐的需求。

  弗蘭克(Kaj Franck)是1940年代以來,芬蘭重要的工業設計師。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他為陶瓷和玻璃工廠做設計,在1950、60年代的餐具設計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弗蘭克同時也是社會主義的宣揚者,他曾說:「設計的最終目的是,以產品服務社會。」他在1952年,設計可「組合和選用」的非正式用餐餐具,既反應了戰後的物資緊缺,所以價格便宜,又適合新婚夫婦,以「組合和選用」為概念,賦予這套餐具豐富顏色,包括白色、黑色、綠色、黃色等,可任意組合搭配。弗蘭克希望打破一成不變的用餐方式,讓餐具更靈活、輕鬆、貼近現代人生活。

●太空和普普的消費時代(1955-1975)
7. 在太空漫遊的AJ餐具(1957)

  二次世界大戰後,50年代的富裕社會建立了新的消費型態,不但社會瀰漫著樂觀主義,歡樂普普風應運而起,美、蘇的太空競賽也為人們帶來許多浪漫的太空想像。而在此之前的北歐設計,一直與傳統手工藝結合,直到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才開始與現代建築有連結。

  雅各布森出生在哥本哈根,1920年在丹麥皇家藝術學院學習建築,受到現代主義建築師凡–德–羅(Ludwig Mes Van der Rohe)和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功能主義的影響,強調建築設計必須由材料和功能決定,而不是那些裝飾的細節,這也是混凝土和鋼筋、玻璃等材料,成為我們目前居住、辦公的建築物外觀的原因。而最能說明雅各布森設計理念的作品,是哥本哈根的SAS旅館。不只是玻璃帷幕的外觀,就連裡面的家具,如蛋椅、天鵝椅、檯燈和餐具等,都是專為飯店設計的,都有一種精緻雕刻的美感。

  雅各布森的AJ扁平餐具將餐具視為雕塑作品,猶如他的建築,沒有多餘裝飾,全由材質表現。這套餐具曾出現在史坦利?庫柏的科幻電影「2001年太空漫遊」,入選的理由是,它帶給人們未來的想像。這餐具至今看來還是很有未來感。

8. 普普風格的Marimekko罌粟圖案布料(1960)

  1955年到1975年是現代主義進展到普普的年代,戰後繁華的一代喜愛的是貓王與平面色彩的年輕圖案,尤其,美國年輕人獨立自主,流行音樂、廣告、漫畫在在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就連芬蘭的設計,也在1960年代大吹起普普風,其中又以紡織品的表現最為亮眼。芬蘭著名Marimekko公司設計大量經典紡織布料,使得Marimekko成為60年代生活品味的代名詞,而伊索拉(Maija Isola)的罌粟圖案是最有名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伊索拉設計的桌巾和餐巾布。隨著伊索拉作品在歐洲、美國及奧地利等國的展出,更顯示出她對現代紡織品設計的重大影響。

  伊索拉在1949年成為Marimekko的織品設計師,她同時也從事平面繪畫創作。她的靈感無所不在,舉凡傳統工藝品、大自然、現代藝術和不斷的旅行。伊索喜歡把各種顏色的小花、用簡單俐落線條或是幾何圖案放滿整個白布,沒有太複雜設計概念,但活潑輕快的色彩搭配正是普普的精神。

9. 關懷弱勢族群的Ergonomi餐具(1978)

  正當普普風格的各種設計物品大量生產和消費之際,1970年代初期,已有設計師注意到社會責任問題,他們關懷弱勢族群並致力於保護自然資源,其中尤以瑞典耳格諾米設計工作室(Ergonomi Design Gruppen)為首。這種設計人的社會道德感,對北歐的公共建築設施和私人設計的影響至今。

  耳格諾米專門為殘障人士設計特殊餐刀和家電用品,同時,他們也以設計符合人體工學的廚房用具聞名,就連瑞典政府也資助他們做相關的調查研究工作。耳格諾米工作室有兩位設計師,班克騰(Maria Benckton)和瓊林(Sven-Eric Juhlin),專門為行動不便或是殘障的人士設計裝備或餐具。他們的想法是,提供殘障人士合適的生活用品,增進他們生活的便利性,進而重建他們的尊嚴。當然,這些產品也適用於正常人,殘障人士毋需因為使用『特別』器具而感到被歧視或被特別對待。

  這套在1978年設計的餐具,有可調整角度的湯匙,手把適合手小的人或是兒童,而湯匙上的紅繩則可纏繞在手腕上,幫助握力不佳的人使用;對於手有關節毛病的人,他們也有體貼的設計:把餐具把柄變厚實但輕巧,可減輕手指扭動的疼痛,除了容易握取外,刀叉的叉齒也比一般餐具尖銳,湯匙則比一般深,減輕使用者的施力力道;至於杯子,設計輕巧但杯柱較粗,握取時較穩;而斜成一邊的盤子,在舀取硬食物時,可靠著一邊舀取,並有塑膠墊加強穩固盤底。

●後現代主義(1970-至今)
10. 後現代建築師群的「絕代風華」企畫(1979)

  在20世紀60年代,義大利有一群後現代設計師反對「功能決定形式」的現代設計理念,他們注重歷史,也重視消費者的喜好,願意按照消費者的意願設計,所以特別注重產品的形狀、色彩及圖案,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蒙蒂尼(Alessandro Mendini,安娜紅酒開瓶器就是他的代表作)。

  時又逢1973年的世界石油危機,義大利政府面臨經濟緊縮,以減稅補助的政策,鼓勵一些工廠轉型為設計導向的小公司,當一些大型公司不敵經濟衰退時,這些技術精良、專業化的小型工廠反而因高水準的產品熱賣而得以存活。這些小型設計公司奠定了義大利製造業的基礎,當今著名的家用品牌Alessi即是其中之一。「設計」對這些小型公司來講,非常重要,Alessi甚至以設計為公司最高指導準則,以委託著名設計師設計作品的方式,來提高公司知名度,無形中也向外傳播設計文化。

  這樣的合作模式後來也被其他公司仿效。在Alessi,最經典的是由蒙蒂尼所主導的「絕代風華」(Tea & Coffe Piazza)企畫。蒙蒂尼網羅了11位現代主義建築師,請他們以各自的建築理念和建築語言設計咖啡壺、杯組。這種「微建築」的理念提出,不但使得世人開始注意家用品的設計,也吸引一群藝術家和設計師投身於家具以外的日用品設計。影響所及,甚至吸引了許多世界上建築師投身於工業設計領域,使得義大利設計充滿藝術建築的創造活力。

  至於這些建築師到底將咖啡壺、杯組帶往什麼樣的藝術境界?以義大利建築師羅西(Aldo Rossi)為例,他為「絕代風華」所設計的咖啡壺是,再蓋一個房子。羅西強調建築與城市的統一性,認為建築特徵必須融入城市,因為身處義大利這樣古典的城市,他設計的咖啡組就像有尖頂、圓頂的大小城堡。而另一位講究裝飾色彩、童趣構圖,且富含古典元素的後現代主義建築師格雷夫斯,代表作是狄士尼樂園的天鵝飯店,一個色彩豐富、裝飾誇張、生動有趣的建築,有拱型和長方形建築線條,與他常用的貝殼和天鵝等古典元素。他的「絕代風華」咖啡壺,也是四方以圓柱組成的外表,再運用他擅長的色彩,使得整個咖啡組看起來趣味盎然。繼德國包浩斯風格後,義大利現代設計師開始強調個人主義。

11. 明星設計師的柳橙機(1990)

  在20世紀的80和90年代,「設計」有了新的意義。設計代表一種個性和品味的象徵,設計師和商品連在一塊,設計師的商品不同於一般的商品。

  在20世紀全球市場運作下,設計和設計師的概念日益普及。歐洲、美國、日本等國都在設計文化中獲得巨大的利益,而設計師的社會地位也相對越來越高,等同於藝術家、建築師;同時,設計與廣告、行銷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以堪稱當代明星設計師的史塔克來說,他的外星人榨柳橙器是曝光率最高的設計商品,雖然實用性不大,卻是Alessi歷久不衰的長銷商品。

  史塔克是個性外向的設計師,不同於其他躲在幕後的設計師,史塔克能面對媒體大談設計理念,因此也是當代曝光率最高的設計師。史塔克專注於日常生活小物的設計,以將平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變有趣為目標。這個名為Juicy Salif的全球暢銷榨柳橙器,即展現了他的超凡創造力。許多人購買這台機器,不因它的機能,而是它的科幻外表,這是許多人喜歡擺在廚房的經典榨柳橙器。

綠色設計的OZ冰箱(1994-1998)

  在20世紀,越來越多設計師感悟到生態設計的重要,也把它考慮在設計中。

  綠色設計是指設計師開始關心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開始注意設計的過程中是否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亦即是所謂的3R(Reduce、Recycle、Reuse)原則,減少對物質和能源的消耗,希望所設計商品能再回收或再利用。

  帕澤塔(Roberto Pezzetta)的OZ 冰箱就是強調由100%可回收的材料製造而成。

  帕澤塔是一位自學的設計師,他的OZ冰箱不只是符合歐洲環保的最高標準,冰箱的外形也時尚有趣,突破了長方壁櫥的外觀,取而代之的是柔和、彎曲的曲線,因此適合擺在室內任合一個角落;連冰箱裡面也是流暢的曲線,門內分三層,方便於收納食物。OZ冰箱可謂是未來綠色設計代表。

  未來設計和經濟力量越來越緊密,許多過去設計師奠定的風格,至今仍被許運用??德國包浩斯的簡單、北歐尊重工藝的人文氣質、義大利的奔放藝術性、美國的科技商業化、日本的人性化體貼。每個設計風格的奠定都不是偶然,都隨著全球社會和經濟發展,影響著全世界,連餐桌上餐具和廚房用具也必須為全球環境盡義務。工業革命帶動民主革命,民主主義使得中產階級興起,女權運動繼之。當女人成為職業婦女,家庭關係改變,餐桌風貌也隨之改變,現代碗盤設計還必須配合微波爐、洗碗機,以簡便女人在廚房的工作。同時,隨著民智的提升,工業產品背後的社會責任省思,益形重要,瑞典工業設計以人體工學角度關心弱勢族群的生活問題,即增修了設計來自人性的定律範圍。

 

詳細資料

  • ISBN:9864177796
  • 叢書系列: LIFE系列
  • 規格:平裝 / 253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修復身體的超級食物:全美知名醫學博士、健康權威教你,吃什麼可以不藥而癒,修復失衡的身體。
作者:梅默特.奧茲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7-31
66折: $ 317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人生無言時讀老子:在人生轉捩點,老莊思想給你的40則新指引
作者:田口佳史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06-01
66折: $ 19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完全指南 地球編年史全系列(八冊)
66折: $ 2534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緋色誘惑(7)(完結特裝版)
作者:山根綾乃、藤崎スグル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21
$ 699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8-01
$ 316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Word、Excel、PowerPoint 強效精攻500招
作者:PCuSER研究室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3-03-04
$ 157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自學日語 看完這本就能說:專為華人設計的日語教材,50音+筆順+單字+文法+會話一次學會!(附QR CODE音檔)
作者:許心瀠
出版社:語研學院
出版日期:2020-12-10
$ 374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喚醒天生好命:啟動靈魂原力的12堂課,讓好事自動歸位,輕鬆改寫未來命運
作者:宇色Osel
出版社: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23
$ 294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完美求婚(全)
作者:鶴亀まよ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4-11-19
$ 119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錯開季節的花朵
作者:蕭嫚
出版社: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8-30
$ 17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滿洲鴉片小隊(06)網路限定版
出版日期:2024-11-20
$ 170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