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神奇的花園——圓滿人生七件事之一:主宰心靈
多數人在生理、才智與道德上都只在非常狹小的能力範圍內活動,我們都擁有遠超過自己意料之外的豐沛生命力可供運用。∼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在寓言當中,花園象徵著你的心靈。」朱利安說。「如果你照料心靈,把它視為一座肥沃茂盛的花園一樣去滋養、栽培,它將會開出你無法想像的美麗花朵。但如果你讓雜草生根,那麼你永遠無法獲得心靈的和平與內心的和諧。
約翰,我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你過去常提到家裡後院那片花園,如果我在你心愛的牽牛花上面倒了一大堆有毒的廢棄物,你可能不會太高興吧?」
「是的。」
「事實上,多數的好園丁都像是具有榮譽感的戰士一樣護衛著他們的花園,不允許任何汙染進入。然而,有多少人每天都在心裡那片肥沃的花園傾倒有毒垃圾:憂慮、焦躁、悔恨過去、擔心未來,還有任憑自找的恐懼感在內在世界製造混亂。希瓦那哲人相傳數千年的母語裡,『憂慮』和『火葬柴堆』的字體幾乎一模一樣。拉曼說,這並非巧合,心靈的力量因憂慮而枯竭,且終將對靈魂造成傷害。
為了讓生命發揮到極致,你必須守護心靈花園的入口,只允許最好的資訊進入。你實在無法負擔『負面情緒』這種奢侈的東西,一點也不能。世上最快樂、活躍、滿足的人們,從外表看來與你我並無二致。我們都是血肉之軀,都來自於同樣的源頭。但是,他們卻不僅僅只是活著,而是盡情燃燒人類潛能,並真心欣賞美妙的生命之舞。其所作所為迥異於那些生活平凡無奇的人,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這個世界以及世上所有的人事物,都抱持正面的立場。
哲人告訴我,凡人每天平均在心裡產生大約六萬個意念,但真正教我吃驚的是,其中百分之九十五都和前一天相同!」
「你說真的嗎?」我問。
「絕對是真的。貧瘠的思考就會造成這種後果,人們每天想著同樣的意念,而且多數都是負面的,這就落入了精神上的惡習。他們的思考焦點並非生活中的好事,或是如何讓生活變得更好,而是受困於往事。有些人因為失敗的感情與財務問題而憂慮,有些人因為不完滿的童年而愁苦,還有人為了更微不足道的事情悶悶不樂:店員態度不佳,或是同事說了刻薄的話。心思若如此運作,就會任由憂慮將生命力侵蝕殆盡。這種人自己限制了心靈的無限潛能,無法讓心靈創造奇蹟、為他們的生命實現感情、身體,甚至是靈性上的願望。這些人從不曾瞭解到,心靈管理就是生命管理的精髓。」
朱利安帶著信念繼續說:「思考方式源自於你的習慣,道理就這麼簡單。多數人就是不曾察覺心靈的巨大力量。我發現,即便是狀況最佳的思想家,也只發揮了心靈潛能的1%。在希瓦那,哲人們敢於不斷探索心靈潛能中不曾被開發的部分,結果十分驚人。拉曼透過定期、自律的練習,已將心靈力量發揮到能夠以意志力降低心跳速度,甚至還將自己訓練到可以幾個星期不睡覺。我並不是建議你將這些當成目標,但希望你正視心靈的力量,視之為你最珍貴的自然天賦。」
「有什麼練習,可以讓我學會釋放這種心靈力量嗎?如果可以自由降低心跳速度,一定會讓我變成酒會上的大紅人。」我厚顏地開了個玩笑。
「現在先別想這個,約翰。等一下我會先讓你嘗試一些實用的技巧,讓你看看這些古老技巧的力量。現在的重點是讓你瞭解,精神上的自我主宰可以純粹透過訓練就獲得。多數人打娘胎出來的時候,得到的素材都一樣。為什麼有些人能有更高的成就、有些人可以更快樂,其差別就在於這些人懂得運用並改善自己這塊素材。一旦你致力於改造內在世界,你的生命很快就能從平凡無奇,轉而邁入非凡的境界。」
我這位導師愈說愈激奮,談到心靈的神奇力量,以及必能產生的眾多益處,他的雙眼似乎閃動著光芒。
「你知道嗎?等到塵埃落定,我們能夠完全主宰的就只有一個東西了。」
「兒子女兒嗎?」我說,一邊笑得很老實似的。
「不,老弟,是我們的心。我們或許不能控制天氣、交通狀況,或是別人的心情。但是,我們一定可以控制自己對這些事情的態度。每個人都有能力決定自己當下的想法,這種能力是人類與生俱來。你知道嗎?我在東方旅行期間學到的人間智慧,其中最珍貴的,也同時是最簡單的。」
朱利安這時停頓下來,好似正在召喚無價之寶。
「那究竟是什麼呢?」
「客觀的事實,或者說『真實世界』其實並不存在,沒有任何事情具有絕對性。與你不共戴天的仇人,可能是我最好的朋友;被某人視為悲劇的事件,在另一個人的眼中卻是充滿無限希望的契機。所以,某些人慣常地保持樂觀向上,某些人卻老是愁雲慘霧,之所以有這樣的差別,就在於你如何解讀與因應生活中的各種狀況。」
「朱利安,悲劇就是悲劇,怎能變成不是呢?」
「簡單舉個例子,我在加爾各答旅行的時候,遇見一位學校教師,名叫瑪莉卡。她熱愛教學,對待學生猶如己出,以無比的慈愛去培養學生的潛能。她深信不疑的格言就是:『自信比智商更重要。』她在當地的名聲就是一個矢致付出、無私照顧貧困者的人,她鍾愛的校園多年來默默見證每一屆的學子成長茁壯。可惜的是,有天晚上卻遭人縱火而走入歷史。社區裡的每個人都認為是重大的損失,但隨著時間過去,他們的憤怒逐漸熄滅,並變得冷漠,而且認命接受了孩子失學的事實。」
「瑪莉卡呢?」
「她不一樣,她是個永遠不變的樂觀主義者。不像周遭的人那樣,瑪莉卡從事件當中看見契機。她告訴所有的家長,如果他們願意探索,那麼,挫折有多嚴重,從中帶來的機會就有多豐富。這次的事件其實是喬裝成悲劇的天賜禮物。在烈火中傾倒的學校已經老舊不堪,天花板漏水,地板也因為承受不住幾千雙小腳的跑跳而凹凸不平。他們等待的就是這樣的機會,讓整個社區團結合作,一起建造一個更好的學校,在未來教育更多的學生。於是,一個已經六十四歲卻活力充沛的人在眾人背後推動,聚集了共同的資源,並募得足夠的資金,最終建造了一座嶄新的學校。這個新校園正是鮮明的例子,驗證了人們若在逆境中懷抱願景,將可產生多麼偉大的力量。」
「所以這就像從前人說的,你看到的是半滿的杯子還是半空的杯子?」
「這樣解讀也沒錯。不論生活中發生什麼事,你都有能力選擇你的因應之道。若能養成永遠尋找正面意義的習慣,那麼生命將能因此進入至高境界。這也是非常重要的自然法則。」
「而一切的起點就是有效運用心靈力量?」
「沒錯,約翰。生命中的成功,不論是物質或靈性上的成功,起點都是你肩膀上那個大約十二磅重的物體。更具體地說,應該是你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在心裡產生的意念。你的外在環境反映的就是你的內心世界,如果你能主宰意念,以及對生活事件的反應方式,你就漸漸能夠主宰命運。」
「這聽起來十分有道理,朱利安。我想,我的生活變得太過繁忙,以致於從來不曾花時間思考這些事情。我在法學院最要好的朋友艾力克斯很喜歡閱讀勵志書籍。他說這些書可以讓他在面對排山倒海而來工作量時,依然保持高度的動機與能量。我記得他說其中一本書提到,中文的『危機』,一個字代表『危險』,另一個字代表『機會』。我想中國古人也認為,只要有勇氣去尋找,縱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能找到光明的一面。」
「拉曼是這麼說的:『生命中沒有錯誤,只有教訓。所謂負面的經驗並不存在,真正存在的,只有在自我主宰的路途上成長、學習與進步的機會。掙扎可以產生力量,痛苦亦可成為良師。』」
「痛苦?」我抗議。
「沒錯。你必須先經歷痛苦,才能超越痛苦。換句話說,若不先站在最低的山谷,如何能夠體驗登上高峰的快樂?你瞭解我的意思嗎?」
「為了品嚐快樂,必須先吞下痛苦?」「是的。但我希望你別再把事情分成正面或負面,而只是單純地去體驗、讚頌與學習。每件事都能給你某些教訓,進而一點一滴滋養內在與外在的成長。若沒有這些教訓,你就像被困在一片高原上。想想你自己的生活,多數人都是從最嚴峻的挑戰當中獲得最多的成長。但如果你沒有獲得預期的結果,並因此感到些許失落,你要記住,在自然法則當中,當一扇門被關上,就有另一扇門即將開啟。」
這時朱利安激動地舉起雙手,好似美國南方牧師在會眾面前講道時的模樣。「一旦你持續不斷地將這些哲理應用在每日生活當中,並開始訓練心靈將所有的事件解讀為正面動力,你將永遠無憂無慮,不再坐困往事的愁城,而是成為建構未來的建築師。」
「嗯!我瞭解這個概念了。所有的經歷,包含最慘痛的經歷,都能給我某些經驗教訓。所以我應該敞開心胸,接受每個事件提供的學習機會,如此我將更堅強、更快樂。為了提升生命,還有什麼是我這個卑微的中產階級律師能做的呢?」
「首先,從現在開始,你必須以想像中的光輝,而不是以過去的回憶為生活的依歸。」
「你再說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