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以獨特視角,深度周遊亞歐50座城市
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朱芳慧
本書作者楊天豪是成功大學建築所的高材生,指導教授是本校建築系先進林憲德老師。所謂名師出高徒,足以論之。天豪這本新著《設計師的美學流浪:巡遊亞歐50座城市的五感美學》是繼《設計師之眼:設計師背包客隨拍隨畫100分的歐亞永續設計》、《設計師的綠色流浪:巡遊亞歐10國的永續設計》的第三本專書。今年剛從成大建築所畢業的他,由此已看出他的建築背景及實力。
我和天豪認識於二○一五年九月他到成大藝術所工作。謙遜的親和力以及敏銳的觀察力是天豪獨特的人格特質。自從他成為我們藝術所的工作夥伴,無論本所在推動師生策展或是專題講座、招生海報設計等等,他的專業與熱忱,有目共睹。天豪希望我以藝術的觀點出發,為他寫序,身為藝術所所長的我,感到特別的榮幸。因此,我節錄他的作品中十二段文章,與各位讀者分享。
水岸城市,在陸地與水域的關係上,可以有更廣泛的連結,創造更多的可能性。人和水之間的接觸經驗,本來在空間運用上,就不該只有一種方式。留下一點綠地作為喘息空間,就更有機會停下腳步,思考出更好的路。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水岸住宅社區思維〉,頁一六
綠地與住宅之間,在平面圖上看起來有呼應關係,但是實際空間中又是各自獨立的區塊。這樣的做法,讓屬於自然生態的公園,盡量減少人為干預,讓屬於人造建築的開發區域,增加彼此的連結性。
——〈丹麥‧哥本哈根厄勒斯德城〉,頁一八
一路沿著運河水岸的觀察,感受到的不只是設計巧思,更多的體會是人們如何設計互動,在身心靈的滋潤間,薰陶出我們所熟知的北歐生活態度。哥本哈根的空間故事,值得慢慢品嘗、細細發現!
——〈丹麥‧哥本哈根運河〉,頁三十
磚紅,在雨水拍打下,更加深沉;葉綠,在雨水滋潤下,更顯青翠;天灰,在雨水紛飛下,更為迷濛。運河邊,停船成排,點綴的植栽,看得出老船長的浪漫。老磚房依舊佇立,高聳尖塔仍然居高臨下,百年來的一切變化,盡收眼底。在鋼骨鐵橋弧線的包覆下,更顯得老木橋因歲月而斑駁。
——〈英國‧曼徹斯特老運河〉,頁五二
迎著涼爽的風,沿著塞納河漫步。河面上載著大批遊客的行船,航向遠方的艾菲爾鐵塔。唯一的可惜,吹過來的風不是咖啡香,而是不時聞到的尿騷味。
——〈法國‧巴黎香榭里舍大道〉,頁一三二
夕陽西下,艾菲爾鐵塔更加風情萬種,綻放耀眼燈光。周邊抬頭仰望的眾人,眼神間無不流露出一股幸福,嘴裡無不發出一聲驚嘆。我也抬著頭,凝望它的曲線,用筆畫下一切,這是我離艾菲爾鐵塔最近的距離。
——〈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頁一三七
轉過身,再一次在牆角上看著科比意著名的人體比例維度圖形,重新思考一遍整棟大樓觀察下來的人體尺度關係。
——〈法國‧馬賽公寓〉,頁一四四
探索廊香教堂的這一天,……每一種天氣,產生不一樣強度的光影效果,都是一堂不同感受的課程。廊香教堂,曾經只是一座看到照片,就一定叫得出名字的建築物。如今,透過接觸、撫摸、觀察、描繪,它也終於成為滋養我設計生命中的重要養分。我來、我看、我感受。我歸、我憶、我回首。
——〈法國‧廊香教堂〉,頁一五二
現在大家都是在用電腦做設計,呈現出來的複雜曲線效果,絕對不是傳統平行尺或三角板所能比擬,但是這段體驗過程,卻讓我回想起一開始單純拿著筆,趴在圖桌前製圖的那份純真,還有不小心畫錯而懊惱的種種畫面。……但是,屬於一份單純的設計「初心」,的確充滿腦海。……回想自己的「初心」,多麼珍貴。
——〈義大利‧威尼斯藝術學院〉,頁一五八
記不得是第幾個日暮低垂的黃昏,我依舊每天陶醉著欣賞羅浮宮玻璃金字塔與斜陽,坐在一旁啃法國麵包,等待華燈初上,那是一段雋永且珍惜的巴黎記憶。「在巴黎,我不在博物館,就在前往博物館的路上。」這句話,從此我有自己的詮釋。
——〈法國‧巴黎博物館PASS〉,頁二一三
我自己認為,欣賞橘園美術館最好的天氣型態是「晴時多雲」。因為,晴天只有強烈日光,陰天的光線太過單調柔和,晴時多雲的天光則是瞬息萬變。像是一雙巧手,會在光線強烈時,推你入水;會在光線柔和時,拉你上岸。
——〈法國‧巴黎橘園美術館〉,頁二一五
此番淺嚐,讓我有機會感受法國昔日宮廷驕傲其來有自,也得以親身體驗皇宮與花園的尺度,背後所蘊涵的秩序與美感。若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凡爾賽宮,我會說:「它是一瓶陳年美酒,不須一飲而盡,卻可隨時淺嚐,用生命中的不同歷練,感受它每一刻不同芬芳。」
——〈法國‧凡爾賽宮〉,頁二二一
以上作者透過真實的記錄、專業的探索、心靈的分享,以及獨特的視角,更擺脫了學術的刻板枷鎖,呈現出圖文並茂的豐富內容及想像空間。作者不但提供了豐富的圖片、精準的攝影鏡頭,以及專業的繪圖速寫,同時在他知性、感性的文字流動下,引領讀者細細品味,深度地周遊亞歐洲諸國名勝。
最後,再次讚許與推薦這本《設計師的美學流浪:巡遊亞歐50座城市的五感美學》。
序於戲劇研究室二○一六年九月七日
作者序
從無感記憶昇華至五感記憶
楊天豪
曾經我揹起背包,隻身走訪世界各國,是因為我希望在永續環境議題上,從一個景觀建築師的角度出發,從我們這個世代的觀點切入,尋找世界各國中,值得台灣借鏡和學習的目標。
伴隨著《設計師之眼》、《設計師的綠色流浪》這兩本著作陸續問世,我開始在上百場與各年齡層族群對話的演講中,分享我對於永續設計的看法。隨著不同聽眾與讀者給我的回饋,我也不斷地修正與反思:若是台灣真的欲朝向永續環境發展,那目前我們最缺乏的要素又是什麼?追根究柢,我認為不是技術,而是全體台灣人的「美感」。
美感這件事情,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態度。一個國家或文化,如果認為美感是重要的,那麼在生活中的大小環節上,都會相對講究;同樣的態度反映在產業、生活環境上,也會因為重視美感而願意從長計議,不會短視近利,也不會得過且過。而那些因為美感素養而延伸出來的精神或行為,都是一個社會在朝向永續發展的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這也是我認為台灣可以更加努力的部分。
談美的人太多了,只要願意走一趟書店或圖書館,各類型與美感有關的書籍都可以自由翻閱。但是,那些夾雜著道理在談論美感的書籍,對於一般大眾來說,始終覺得有段距離,曲高和寡。並非那些書不好,只是在我們的生長過程中,或是整體社會氛圍的影響,甚至是科技產品的推波助瀾下,我們大多數人已經逐漸喪失,甚至放棄了觀察身邊美好事物的能力。因此,我寫這本書,就是希望從觀察著手,讓大家試圖從旅行輕鬆的視角中,用不同的感官逐一來經驗身邊的美好事物,重新找回培養美感的觀察力。
大多數人或許都有類似的經驗,明明出去玩了一趟,可是當回來想要跟親友分享細節時,才發現這兒記不清楚,那兒想不起來,好像每天的行程都已經混雜在一起,唯一的回憶就是無數張千篇一律的照片與一大堆紀念品。那樣的旅行,彷彿只有你的人到了一處不同的空間,可是感官卻沒有跟著打開,最後只剩下「無感記憶」。
想要培養美感,最重要、也最簡單的事情就是是訓練觀察力。當我們在經歷一件事情時,若是能不只透過視覺,同時也能加上嗅覺、味覺、聽覺、觸覺、內心感動等其它感官的輔助,那麼,或許記憶的層次就能提升到「五感記憶」,對於身邊美的事物也會更加敏銳,那麼要談如何培養美感,也就相對容易了。
在這本書裡,我精選了旅途中五十座亞歐的特色城市,分門別類,透過「五感記憶」的描述,搭配手繪稿與照片,讓讀者可以更加身歷其境地認識不同城市的特色與美學。除了感受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美,也能同時想一想,如何讓我們生活的環境,能因為有你,而變得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