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自由基金會(Born Free)相信,每個動物都值得在沒有痛苦或任何剝削的情況下活著。
非洲象妮娜從小失怙,被動物園救起後,開始了長年的囚禁歲月──在一成不變侷促的空間裡,整整二十七年,獨自一個。然而大象是群居動物,身旁沒有任何大象陪伴,妮娜其實是很寂寞的。她開始表現得異常時,園長知道:是該放她自由,重返荒野了,希望讓她找回快樂……
亞洲象平綺三個月大時就跌到坑裡,傷痕累累,被幸運救起的她,雖然右眼下方留下一道鮮明的粉紅色疤痕,但這也是被賦予生命的象徵。她被送到了「大象中途之家」,那裡的幼象全都是孤兒,在眾人的幫助下。幾年後,他們得以回歸野外。平綺是幼象群裡頭一個走出來的。她伸高了她的長鼻子,發出了一聲響亮的吼聲。在她的率領下,她與朋友們一起走向了自由。
人們不清楚當圈養過的動物再次回歸野外時,是否能夠順利適應,但牠們都義無反顧的走向自由。
本書特色:
1.不論是孩童,或是成人都適合閱讀的動物保育書籍,並從中重視環保議題。
●額外補充知識小檔案,讓讀者更能理解動物的習性。
●配合真實圖片,能夠與救援過程有所連結,體會當時的情境。
2.藉由真實故事的敘事口吻娓娓道來,文句淺顯易懂,樸實的描述打動人心。
●主題有獅子、海豚、老虎、猩猩、花豹、大象、大熊。
●作者群來自於科普、動物保育、生命議題深耕多年的人員。
3.全文貫穿「生而自由」,任何生命都不該以任何方式被拘禁,潛移默化其觀念。
●生命的認知往往不是紙上談兵就能做到,透過報導紀實,只能感受冰山一角,但善心的種子會慢慢發芽。
作者簡介:
路易莎‧里曼 (Louisa Leaman)
為英國作家,為許多報章雜誌撰稿,包括《衛報觀察家報》和《獨立報》。曾經在《泰晤士報教育副刊》贏得寫作獎項,後續出版了與教學、行為管理的書籍。
譯者簡介:
吳湘湄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英美文學碩士、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博士。
譯有文學類與勵志類書籍十數種:《亞瑟王傳奇》、《瘋狂奧蘭多》、《莎士比亞四大愛情喜劇》、《祈禱文》、《心靈雞湯之悲傷話題》、《印度的奇特崛起》、《相信自己很棒》等。
章節試閱
妮娜的故事
第一章
坦尚尼亞(Tanzania)
在曝曬的烈陽下、在坦尚尼亞草原的紅土地上,一對禿鷹在一頭幼象的上方盤旋。那頭小象已經在那一叢離一個水坑不遠的荊棘樹旁蜷縮了好幾個小時了。小象來自何處、為何獨自在水坑旁,沒有人知道。她還不到六個月大,應該跟母親在一起。通常只有成年的公象會獨自四處走動。母象則會與自己的孩子和長輩們群居在一起,形成一個關係緊密的家族,並且由一頭較年長且德高望重的母象做為女家長來帶領牠們。而當幾個象家族聚集在一起時,牠們所形成的團體其數量可能達到幾百頭。
這頭孤獨的幼象年紀太小了,不可能自己進食。能幫助她尋找食物和汲水的長鼻子,才剛開始要發展出肌肉和力量。她也可能遭受原野上各種危險的傷害,包括獵食者如獅子和土狼等。
知識小檔案:
幼象靠著吸吮母親的奶水而活,直到牠們兩、三歲時。當一頭小象誕生時,全家族都會為此歡欣。牠們會一起愛護這頭小象,也都會負起保護其安全的部分責任。女家長(通常是最年長的母象)會給家族裡的其他成員傳授知識、幫助牠們尋找食物,並率領牠們到水坑去。
但是,對我們這個真實故事裡所描述的小象來說,她的家族不見了。我們不知道她的母親究竟遭遇了什麼事──也許被非法狩獵殺害大象,藉以奪取象牙的盜獵者所害;她當時獨自一個,很迷惑且渴望媽媽能用鼻子給她溫柔的撫觸。
由於象牙的價格不菲,即使奪取象牙的過程殘酷無比,非法的象牙買賣仍持續不輟。成千上萬頭的大象被殺害,牠們象徵力量和華彩的長牙被殘暴地砍下來。大象的屍體被任意丟棄,鮮血染紅了非洲的土地;牠們的長牙則被偷運到世界各個遙遠的角落,去做成珠寶和裝飾品。
沒有了母親、家族,空中盤旋著兩隻禿鷹。太陽就要下山了,另一個黑暗、恐怖、且可能致命的夜晚正等待著這頭小寶貝。
情況彷彿還不夠糟糕似的,這時,她聽到地上發出轟隆隆的聲音。她感到那股震動由腳板往上竄過大腿。她抬起頭、驚慌地搧動兩隻大耳朵。她看到兩輪炫目的燈光嵌在一個自己從未看過的、快速移動的物體上。
她等待著、緊盯著。
第二章
梅魯山(Mount Meru)
往她奔馳而來的「東西」是一輛路虎休旅車。一名男子從車上下來,走向那頭小象。感謝老天,那個人不是一個盜獵者。他的名字叫做班迪.修溫德.納基(Bandi Schwendt Nagy);他是個喜歡野生動物的人。班迪在北坦尚尼亞經營著一座小型私人動物園,叫做「梅魯山野生動物殿堂」(Mount Meru Wildlife Sanctuary)。當他發現那頭小象獨自一個時,他知道她絕對無法存活下去。再者,他覺得如果他的小動物園裡有這頭小象的話,一定會更增添趣味──坦尚尼亞可能還沒有其他被拘禁的大象。這頭幼象一定會成為熱門話題。
他用他的休旅車將小象載了回去。
「梅魯山野生動物殿堂」位於梅魯山的山腳下,就在阿魯沙城(Arusha)外,沿著烏沙河而建,離非洲海拔最高、最雄偉的吉力馬札羅山(Mount Kilimanjaro)不遠。該動物園招待的都是想要探訪非洲野生動物──如鴕鳥、非洲大羚羊、斑馬、水牛,以及種類不勝枚舉的奇禽異獸──的遊客。
班迪與他的團隊對那頭小象頗有愛心,將她照顧得無微不至。他們給她取名「妮娜」。他們確保妮娜飲食無虞,並受到最好的保護。但不幸的是,那個動物園太小了,妮娜所住的圍欄也很狹窄。而這讓妮娜過得並不快樂。
妮娜越長越龐大,她在梅魯山所居住的圍欄開始顯得很狹小。而就在這裡,在這樣的範圍裡,她度過了她接下來二十七年的歲月──在這一成不變侷促的空間裡,整整二十七年,獨自一個!最重要的是,大象需要與其他的大象為伍。不要忘記,母象從不獨居。牠們終身都是在親戚朋友的圍繞下生活。
一天又一天,妮娜總是期待著那短暫的與人類的接觸:照顧她的人來餵她;遊客來欣賞她;或班迪順道來跟她打個招呼。妮娜的個性很溫和,從未有任何侵略性的行為。雖然她很孤單,但她很能接受那些圍繞在她身邊的人類。他們就是她所認識的一切。妮娜對大象的家族生活體驗很短暫;那時她可能會跟隨著母親、姨母、兄弟姊妹等,到距離最近的水坑去,在一群鷺鷥或河馬好奇的注視下洗澡、飲水、和玩耍。但在動物園裡,她看到的只有人類、牆壁、水泥、和一綑綑的乾草。
班迪終於意識到,妮娜很寂寞、而且很沮喪。他注意到妮娜開始會不斷地擺動頭部,而那可不是大象的典型動作。這個擺動頭部的動作是她企圖要刺激自己、要尋找些能夠填滿她所在的空間的什麼東西;若在原野裡,她就會做各種有趣的活動,比如尋找糧食、挖掘水源、從樹幹上將美味多汁的樹皮剝下來、與家族裡或整個團體裡的其他大象交際等。
許多大象,在被拘禁時,便會開始做出重複性的動作。牠們會不斷踱步、搖晃、或擺頭。有人說,牠們甚至會發瘋。
最後,班迪開始思索。為了改善妮娜的生活品質,他唯一能夠做的恐怕就是給她一個重返原野的機會。然而,二十七年的拘禁是很漫長的一段時間。生活方式的驟然改變,對妮娜來說或許不可行。但是,當班迪凝視著妮娜長著漂亮長睫毛的悲傷的眼睛時,他覺得他至少應該給她一個機會。
妮娜的故事
第一章
坦尚尼亞(Tanzania)
在曝曬的烈陽下、在坦尚尼亞草原的紅土地上,一對禿鷹在一頭幼象的上方盤旋。那頭小象已經在那一叢離一個水坑不遠的荊棘樹旁蜷縮了好幾個小時了。小象來自何處、為何獨自在水坑旁,沒有人知道。她還不到六個月大,應該跟母親在一起。通常只有成年的公象會獨自四處走動。母象則會與自己的孩子和長輩們群居在一起,形成一個關係緊密的家族,並且由一頭較年長且德高望重的母象做為女家長來帶領牠們。而當幾個象家族聚集在一起時,牠們所形成的團體其數量可能達到幾百頭。
這頭孤獨的幼象年紀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