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春宵苦短,前進吧少女!
傳統優秀寫作指南,如《寫作的祕密》(Your Creative Writing Masterclass)《作家之路》(The Writer’s Journey)、《超棒小說這樣寫》(How to Write a Damn Good Novel)或大澤在昌《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等,往往專注解答寫作上可能遭遇煩惱的二三事—以文本讀寫及作家相關為兩大主軸,分別針對劇情高潮起伏、角色對立刻劃、衝突矛盾、因果關係與中心要旨的營設等,搭配耳熟能詳的經典段落作敘說;或分享作家相關—素材來源(夢境、經驗與創傷)、寫作規律、創作瓶頸解套,及個人推薦與經典閱讀剖析、投稿須知與人脈管道的營造等。但這些搭配寫作技法講解所呈現的時代經典,往往囿限於片段篇幅,傳統與流行文本參差錯落,或僅有較為單一化的作品講述,較難有可供判定的「齊頭」標準與宏觀整體佈局的視野,寫作者可能單點著力頗佳,自行設計結構時卻無所適從,且要從諸多歷久不衰的經典名著,一一習得精華而收氣韻內涵潛移默化之效,實顯艱難,效率亦不高。
面對殘酷市場機制與出版寒冬,台灣現行一窮二白的創作者,收入不外乎依賴微薄的版稅、文學獎獎金或邀約的演講講酬以維生,但文學獎得獎作有時過於高調小眾,難以卒讀不說,獎金用罄後即便出版也乏人問津,演講邀約不到一定名氣也難以擠進窄門;歸根溯源,作品要好被看見,還要能常踞排行榜才是王道,而至名利雙收。然而市面上暢銷熱賣者,絕大多數被歐美日等各國翻譯作品所攻佔,本土創作者既寡不敵眾,即便讀完外國所有小說指南,也難對當今暢銷小說那「符合大眾市場潮流,直衝排行榜」的特色有系統性綜結的概念,「橫的移植」顯得困難。
《小說之神就是你》以推理懸疑、青少年女、女性、幻想奇幻、關係類與關於愛等人類情感六大主題,參考超過上百本小說,歸結出當今暢銷小說裡共同具有的內在脈絡與主題元素等分類條綱,作為小說設計長篇佈局結構之集成,及創作者/讀者/書評「三位一體」的大補帖。書末還另行增錄心理學篇,以「心理學反轉小說文本」作法,顛覆前述文學為主,心理學為輔之主客位,逆向推理「驅動人物行為模式與內心癥結的因果關聯」,並加附遊戲單元,用簡易問答與經典範本,引領讀者立基原型公式、詭計設計與心理學概念等,進行試寫練習。由「暢銷小說公式集成」、「人物心理曲折拆解」與「引導試寫練習」,並搭配經典佐證甚至時事講解,循此脈絡理解,暢銷小說各類主題寫作技法,便能囊中取物般地各個擊破,逐一兼擅。
此書靈感來自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蒐羅世界各地神話材料與英雄歷險轉化故事,歸結出「英雄原型」的《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而後有「好萊塢寫作聖經」美稱的《作家之路》以此反轉資料集成統計出的「原型」,逆向去說明優良劇本或故事起伏上應當具備有的要素,並佐以好萊塢經典電影為證,《小說之神》亦以此概念發展—不管如何晦澀難解、領域混雜的文本,皆自有其通用「原型」可循(白話來說就是SOP),若將此原型公式付諸紙筆,寫作者當亦能逆向將此作為人物形象塑造與情節的走向依據。
以「暢銷長篇佈局技法」與「角色人物心理變化」,分別宏觀微觀剖析。前者用大量文本綜結出「暢銷小說原型公式」的各類技法,使讀者能在短時間內對長篇佈局的各種設計、主題元素與可供參照的範本對象等了然於胸,搭配上純以分類與文本為引的「索驥地圖」,閱讀當下宛若行經「文學書市」賣場地圖的實地指引與流行趨向,既可先行得知文學創作各項類別之大概擺置,從中快速索驥查考適宜自己的同質書目群體所在。既有宏觀「賣場」一覽的繁複視像,對寫作有特殊專項或強烈主題風格者,亦有按圖索驥之效。
長篇整體佈局完整後,再同以「原型公式」概念進行小篇幅的角色形塑與人物事件情狀描寫,以此組串長篇。此階段著重「角色人物心理內在變化」與事件的因果連結,結合心理學「歸納人類情感、創傷與行為關係」的特點,深入淺出地講述故事人物的曲折內心,雖不是所有舉止表現皆與內心情感創傷相符並僅囿限於幾個固定模式,然而對迅速觀照出「驅動主角內心的矛盾衝突」與「某些特異事件行為對主角的詮釋意義」則綽綽有餘。如此作法,也是因長篇撰寫與一般短篇以單一意念或氛圍等洋灑成篇,但不需顧及整體均衡架構與連貫的筆法不同,長篇必須在確立整體佈局設計與大致情節走向後,才能各自切割為篇幅較小(仍須彼此呼應)的短篇,各個擊破。
這種彷彿全能神祇觀照人類主角身心變化的冷漠,便是寫作者「全觀視角」的展現,可協助讀者/創作者快速領會主角內心癥結與行為背後意義,對將來創作過程裡,有「內心預定人物形象」後的摹繪有所助益。故而讀完本書,既可熟稔宏觀結構佈局設定,亦對微觀情節事件或人物主角內心曲折有清晰構圖,一石二鳥,這亦是其他優秀寫作指南類尚無觸及的重點所在。不過,「暢銷小說的各類公式」旨在創作技法的學習觀摩,並非限定僵硬套用,任何大量重複濫造、了無新意的老套公式,皆勢必引發讀者反感或抨擊抄襲的浪潮。
立基於暢銷巨人群與文學經典的肩膀上,創作者便能在望高望遠的安逸下,還有許多餘裕來思索己身特有創意與藝術風格的營造。初寫時不過是想作為我個人未來撰寫小說的參考筆記,預想不過四、五萬字,沒想到成書之時已近十五萬。廣泛博雜的條目分類,甚至可將此書的目標讀者與適宜對象,從個人推展至「立意寫作維生創作者、出版社編輯選書指南、寫作導師教學教材、對文學/心理學/神話學有興趣的一般讀者」等。「想寫作卻不知該如何下筆」的創作者,藉由此書能迅速判定書市既存之重大主題類別,流行所向與觀摩學習的範本群體,以最輕鬆最快的方式來決定適合自己的創作主題與技巧,也可應用於寫作教學或文學閱讀上,長篇小說的學習講解,讓寫作者能收「立基巨人肩膀上,望高望遠,又有餘裕思索自我風格」的追求。不過「公式是死,創意為活」,正同於道家武學心法精華「只重其義,不重其招」的概念。若將世界名家佈局手法熟爛於胸,文字修練又臻上乘,佐以作者獨有風格,那寫作將無入而不自得了。
當年為堅持寫作而直接離家的狂暴,從沈佳宜到神奇愛咪的我,讓我想到沙林傑(J. D. Salinger)《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主角被退學後,「眼望中央公園,擔憂群鴨冬臨來時去處」時,那種任意妄為,卻無所依憑的茫然心境。那麼在此就暫且以森見登美彥《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的書標,當成「文藝(叛逆)少女」我,邁步小說家曲折歷程的短批吧!
最後仍將要這本書獻給我的母親,感謝她不離不棄的的陪伴我所有文學的旅程。
2016年06月16日,台中,少女香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