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破曉】
▍作家夢
孫如晞,有著一張瓜子臉與嬌小瘦弱的身軀,但,並非林黛玉類型的弱不禁風。
有著知性與清秀的氣質。
她是個從小愛塗鴉寫作又鬼靈精怪的女孩,總夢想著成為小說家。
國中時期,不好好讀書準備當時稱之為「聯考」的升學考試,卻以「小孫」為筆名,每晚熬夜寫「連載」小說,稿件第二天就在同學間流傳,同學們每天上學第一件事就是「掛號」拜讀「小孫」的熱呼呼新作!。
所以,如晞愈寫愈起勁,成績相對地愈來愈下滑,升上國三後,從重點班跌落普通班,但是,沒關係,少一些課業壓力,可以多一些創作能量。
挾著父親是台大經濟系高材生、商界名人的光環,在長輩們的矚目下,大家一致認為如晞就是「小綠綠」了,即使大考放榜後名落孫山,長輩們仍不相信、不死心地協助查榜。
如晞,終究選了私立女中就讀,一個天主教學校,向以培育女孩氣質與教養著稱的學校,著實住校三年,與修女們朝夕相處三年,孕育了很不錯的規律生活。三年後大學聯考,她選系不選校,只填中文系,希望能繼續她的作家夢想。
多年後每次與學生提及這段狂放的「少女時代」,如晞不禁自問:「誰說只有中文系學生才能當作家?如果當年念的是外文系,那我現在就是英文老師囉?」
▍夢醒時分
夢想終歸是夢想!同學們捧場的小說在出版社卻吃了閉門羹,但,她從來沒有放棄「拿筆寫作」這件事。
大四快畢業,大部分的同學以當國文老師為志向或者攻讀研究所,向來反骨的如晞卻走了另類的路,投身大傳業,跑起新聞當記者。在九○年代,沒有網路搜尋、智慧型手機的舊時代,採訪新聞、撰稿靠的是紮實的「筆力」,四年下來,還不錯,如晞喜歡。
但是,看似美好的大傳業,與眾不同的特質是「工作時間不固定」,因為是責任制,所以享有某種程度的自由。身為當時炙熱投資理財雜誌的採訪編輯,趕稿時、出刊前,經常是蹲在辦公室校對稿件。這絕非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或者長輩們能理解的。
步入婚姻後,公婆漸有微詞,他們來自南部傳統家庭,但,如晞不能沒有收入,畢竟老公陸大榮還在讀博士班,總不好意思跟長輩伸手拿錢。婆婆多次建議如晞轉職教育界,為了「交差」,也不辜負長輩的期待,台北長大的如晞,遠征各地考試,民國八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歲的如晞正式開始「教書生涯」。
夏山高工雖然是工科職業學校,但,也算是桃園在地的資深學校,堪稱私立學校中的模範,升學率高、加上交通便利,每年招生期新生很快額滿報到。至於,為何被錄取?如晞自己也納悶,因為自己毫無教書經驗,也沒有修過教育學程(還好當時體制較寬鬆,可以容許邊教學邊修學程)。
原來,學校一直在尋覓可以負責校刊的老師;原來,當時的劉校長在口試時,就驚艷於如晞不同於其他應徵者的工作經歷,一場長達二十六年的「奇幻漂流」從此展開!
第二章晨曦
▍蠻牛
每天早上搭中興號到桃園,趕著七點三十分早自習。 已經習慣當夜貓子的如晞,為了趕車吃了不少苦頭。四點三十分放學後再趕 車回台北,一上車倒頭大睡,然後搭「小黃」回家。 這樣披星載月的奔波,如晞更消瘦了!一六○公分、四十五公斤,體重逐日 遞減! 但是,「舟車勞頓」並不是唯一的勞累,面對高三的孩子,四、五十位汽修 科(汽車修護科)的大男生,對她而言是更大的挑戰與難關! 這群大男孩,雖說要升學考統測,名為「升學班」,但是學習態度卻全然 不是,上課睡覺、下課在廁所偷抽煙、打架、考試作弊樣樣來,與如晞意見相左 時,個頭、嗓門遠遠勝過這位菜鳥老師。 學校說也奇怪,怎麼讓最「菜」的老師來帶領最「資深」的學生呢?因為, 班上有好幾位「大哥」級人物,沒有老師願意接班,那……,就看看這位「初生之犢」是否怕虎囉!辦公室裡的大部分老師或是自顧不暇或是隔岸觀火,只有教 官室的教官在汽三乙出包太多時,偶爾到班上吼二句,剩下的,就請這位菜鳥老師自求多福吧!
反正,做不下去,她自然會被淘汰!
▍台北再見
這樣的挑戰是如晞始料未及的!
她跟老公大榮說:「我想在桃園租房子,減少通車時間與體力,好好帶領這群蠻牛,可以嗎?」因為,如果過不了汽三乙這一關,教書生涯就僅此一年了,到此結束!
人家說新老師總是比較有愛心及理想!可能真的如此吧!為了學生、為能延續未來教書生涯,如晞告別家庭,與大榮成了「週末夫妻」,週間則由大榮到桃園探望老婆。
如晞此舉,公婆當然投反對票!
婆婆:「我跟爸爸還想趕快抱孫子啊!趁我們兩老還有體力,可以幫忙帶孫子,何況大榮是家族裡的驕傲,鄉下地方能有幾個博士啊?你這樣搬到桃園,我的金孫呢……?」
記者老友佩玲,如晞的姊妹淘麻吉:「你這樣一個人隻身在外打拼,孤苦無依,你的交通、飲食呢?更重要的是,老婆不在身邊,男人……」,說到這,佩玲欲言又止。
如晞:「我相信大榮啦,他不是這種人,他每天忙著做研究都來不及了,既沒有錢,也沒有閒,誰要當他的小三」,如晞很有信心的告訴佩玲。
佩玲:「這是你自己說的喔!若真出事,可別怪我沒提醒你」。
▍沙小嵐
收拾行囊,如晞告別從未離開的台北家鄉,落腳中原大學附近的學生公寓,然後開始學騎摩托車。當下班後不用急著趕車,如晞也開始有了「老師新朋友」。校園裡,一群年輕又新進的老師們,經常一起吃晚餐、採買、總有說不完的「菜鳥」心情,沙小嵐就是教她騎機車的同事朋友。
「如晞老師,你怎麼走路上班啊?」沙小嵐問,她正騎著五十CC的DIO路過如晞身邊。
「小嵐老師早,我還沒有買機車啊,也還沒有真正騎過呢,等我先生有空再來教我!」如晞答。
「還是今天下班我教你,我們就在學校操場練習騎車,反正我每天上班都會經過你的公寓,在你還沒有『行動能力』前,我可以順道載你上下班,如何?」
「真的嗎?這樣太不好意思了!」
「不用客氣啦,反正我也是自己單身在外租房子,中原這一帶我很熟,大學住了四年,未婚夫又去當兵,下班後都有空的!」小嵐很夠意思地承諾如晞。
沙小嵐是位非常年輕又有活力的數學老師,大學畢業後就到夏山高工任教,二十四歲,比如晞早一年入行。因為與未婚夫小武是數學系上的班對,小武當兵之前就怕「兵變」,乾脆先訂婚,預約女朋友未來終身。
這位來自水里的小嵐,總自稱是鄉下小孩,父親是榮民,夏山高工辦公室裡,無論資深或菜鳥老師都認為小嵐就是「阿信」的化身,這個「阿信」指的是日劇中那位吃苦耐勞又絕對獨立的女主角,而非五月天的阿信。至於為何稱她為阿信呢?因為她真的很勤勞、善良。例如在工業類科學校,數學是非常重要的科目,沙小嵐就經常下班後義務幫學生補救數學。因此辦公室在四點三十分學生放學後,總有一大群機工科、汽修科男生圍在沙小嵐身邊問數學。
為了等沙小嵐的順風車,如晞索性也留在學校備課做講義或者修改學生文章編製校刊。等忙完數學解題後,在小嵐及一群高二、三大男孩的指導下,如晞學會了騎車,也買了一部看起來真的很古早味的中古機車。
二位年輕老師經常是最後下班鎖門的人,夏山的警衛大叔也習慣了她們的「加班教學」。
她倆有時也跟著學校的足球校隊一起跑跑操場練體力,夏山的校園生活,純樸自然又有人情味,許多孩子是騎腳踏車上學的,也因為家裡務農或者種菜,孩子們經常會帶一些青菜、白斬雞來學校幫老師們加菜。這樣的純樸生活重擊如晞的認知,帶給她很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