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熱愛寫作,甚至將自己的心血與腦汁,都一點一滴的注入作品中。我的作品內容,大都是「勵志」為經,「博愛」為緯。希望形成一種社會風氣,處處溫馨可愛,處處散發出「春風又綠江南岸」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色。
科學進步,日新月異,自手機及電腦陸續登場,真是霞光萬道,世界突然明亮起來,給社會帶來很多方便與樂趣。家家戶戶,無不人手一機,老少咸宜。但也產生排斥作用,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首當其衝的就是書籍、報紙與雜誌等等,無不紛紛中箭落馬,其情可悲。
時尚是一時的,最明顯的就是歌唱節目,個個都是一代天驕,令人仰慕;但也令人焦慮。只有文化才是永遠的,比如從堯、舜、禹、湯、……直到唐、宋、元、明,興廢輪轉,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中國還是中國。直到滿清入關,他們捨本逐末,把自己的文化全部棄若敝屣,不但重用漢人(如袁世凱、李鴻章、曾國藩……)、漢文、漢語,以及一般生活習俗,無不廢舊更新,就連手足之親的王爺,大都在府中「坐以待幣」,沒有進言的機會。由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革命軍一起,勢如破竹,他們戰敗之後,滿清從此滅種滅族,在地球上永遠消失了,由此可見文化是多麼的重要。如果稱「文化為立國之本」,誰曰不宜?
英國最偉大的作家莎士比亞,是英國的國寶。英國人謂可以沒有國土,但不可以沒有莎士比亞。他的詩作劇作兼擅,取材人間,直指人心,永垂千秋。
美國對作家之推崇尊重,遠勝於教授。因此很多作家都把自己的著作印在名片上,於此可見一斑。其他諸如英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對作家的尊重與待遇,高出我國近十倍。
凡事有其本末,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如今我已年屆九旬,廉頗老矣,尤其在這「萬般皆下品,惟有藝人高」的今天,作家大都退避三舍。然而,我總以為,如果文化沒有了,國家忘了,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孫何去何從?
孫中山曾說過,讀書人就是要發揮知識的深度與廣度,表露出卓然不群的風格,成為一個國家文化的脊梁骨!
孤獨執著如我者,追尋不可能的完美,其風格自許,飄然於世俗成敗之外,亦可自得其樂也。
現在外面忽然傳來一陣歌聲:「妳是我的小蝴蝶,我是妳的小阿飛……」「不看妳的眼,不看妳的眉,看了心裡都是妳,忘了我是誰……」這些那些,不是靡靡之音是什麼?只要會唱兩首歌,就是一代天驕,富貴榮華全有了。
我並不是說「愛情」的歌不好,譬如元朝管道昇寫的「你儂我儂」,由李抱忱作曲。詞意深雅,綺麗綿密,情深意重,令人感動。
我也不是鄙視「愛情」,我自己還出版一本書;《愛能超越一切》,由美國瀛舟出版社出版。我也寫過一首歌:〈愛的天地〉,由劉冠霖主唱。本書內亦有(愛情 愛情),由此可見。我常謂愛是人類最高貴、最誠摯、最值得歌頌的一顆心。如果世上沒有愛,一個個都如同行屍走肉,多麼恐怖!
只是愛的動機、愛的內涵,愛的使命為何?
佛家有「大愛」,基督有「神愛世人」,孫中山有「博愛」。我怎敢冒犯世人,引來眾矢之的。
但是,我也堅持一個原則;不踰矩。
我們固有的文化,已面臨斷層,如果我們仍然愚蒙不知,文化界的菁英就該挺身而出,主持正義。滿清滅族,豈可視而不見。
再說一個成功的人物,只要能為一個目標,努力不懈,盡心盡力,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都有值得人尊敬的理由。
在時間不停的向前滾動時,我們就該為自己找定位。
話似乎扯遠了,應該言歸正傳。出版社與作家,原是同甘共苦,相濡以沫,誰都不能千山我獨行。但是出版社為了生存,謹慎一點,嚴格一點,也是勢在必然。他們常常自嘲:「我們多出版一本書,就多一份『不動產』」。這是句令人鼻酸的幽默!
我這份文稿,可能使編輯諸公傷點腦筋。其實我的心裡也忐忑不安。我默禱:我們這塊土地不要成了文化沙漠,更不要讓沙漠成了抹殺文化的兇手!
二○一八年十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