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福松兄是我認識的朋友當中,經歷最多職務,也是稱呼最多的一個。他擔任過縣長機要祕書,有人叫他「蕭祕書」;他擔任過台東市公所主任祕書,有人叫他「蕭主祕」;他擔任過教育局副局長,有人叫他「蕭副座」;他在大學教書,有人叫他「蕭教授」或「蕭老師」。不管是哪種稱呼,不變的永遠是他。
過去我在縣府任職時,印象中的福松兄就是一位溫文爾雅、隨和謙沖的人,時至於今,依舊未改其恬淡從容本色。福松兄歷練很多職務,行政能力很強,兼之肚子有墨水,使到他能講能寫也能教,不管在公務界、教育界或大學講堂,他都游刃有餘,是位才華橫溢的通才。
福松兄有敏銳的觀察力,文筆也很好,每每看到他發表在報紙上的評論,論述客觀中肯,常有獨到見解,令人敬佩。《後山小子的趣味事—蕭福松散文集》是他出版的第十本著作,在此之前,他已出版多本個人言論集,包括描述職場爾虞我詐的《新官場厚黑學》,以及提供給社會新鮮人參考的《別太單純,也別太單純》,都極具可讀性。
即便擁有很豐富的社會閱歷,也經歷大風大浪,但福松兄仍不改其赤子之心,故能寫出很多精彩、雋詠、有趣的故事來。
他寫〈可愛老媽〉、〈吾兒孽子〉、〈愛哭囡仔〉,輕鬆幽默中,顯露出無比的溫馨親情。他寫在綠島及山上代課的艱苦、寫求學生活的不易、寫當兵的趣事、寫採訪的遭遇、寫當公務員的甘苦,文中完全看不到抱怨、憤懣、不滿,反而像在敘述一件很有趣的往事,令人讀來,趣味盎然,亦見得福松兄豁達開朗、優游自在的瀟灑個性。
《後山小子的趣味事—蕭福松散文集》是彙整福松兄發表在國內報章雜誌及香港「讀者文摘」的作品,他雖自謙是以平凡之心寫平凡之事,卻是筆調平實、真誠感人,充分發揮「文以載道」精神。寫的雖是他個人生活趣事,其實也是很多人的共同回憶,尤其難得的,為昔日台東留下點滴記錄,此正與文化部「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的施政理念不謀而合,故特別給予協助出版。
值福松兄新書出版之際,特為之序,並期望大家因閱讀而生活充實,也因本書而更熱愛生命、熱愛家庭,讓社會充滿陽光、正面能量,明天比今天更好。
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館長 李吉崇
推薦序二
寫作是勞動,也是簽名
福松兄又完成一本新作,我一個晚上就看完了,非貪快也,而是欲罷不能,太精彩!太精彩了!
說到福松兄的寫作,我老是想起台灣文壇前輩葉石濤常說的「寫作就是勞動」,每次想到葉老的話語,還是會感動不已。一個作家,把稿紙當成田畝,自己則是那揮汗耕耘的農夫,希望種植出人們心靈的不朽地糧,其心志是何其樸拙踏實而又振風浩蕩啊!另一則是我喜歡的作家,也是《情人》與《廣島之戀》的作者莒哈絲,她說得更坦率:「寫作就是我!」在寫作與我之間鏗鏘的畫下等號,別無他想。
我喜歡寫作的這種單純和執著,在福松兄身上我就看到寫作是勞動,也是簽名的影子。從我們相識,他就筆耕不輟,寫作簡直成了他的呼吸日常,至今可說是著作有一手臂之長的豐碩量了。相較之下,我則是個怠惰廢耕的不及格農夫,數十寒暑只收割五本單薄詩集而已。我自謂,要急起直追了,小子!
《後山小子的趣味事—蕭福松散文集》中的篇章,完全符應我平常帶孩子們寫作的風格理念,寫作的題材與靈感就來自於日常生活,如何在那些沙粒中去披瀝出含金的成分,然後串聯成屬於自己美學的項鍊墜飾。第一篇〈我的老媽〉就擄獲了我的心,運用白描的方式與日常對話,就把一位可愛老媽的形象雕塑出來了,這在寫作是何其不容易的功力啊!
母親今年九十一歲,姊姊們常開玩笑,當年母親生我時已是高齡產婦,所以身為老么的我,即使已屆不惑之年,但在母親眼裡,永遠是她最小的小兒子。
每回陪母親去探望她的老友,她的姊妹淘總愛開母親玩笑:「大姊頭,這是您第幾個孫子?」母親知道他們在捉弄她,也不當一回事,揮揮手漫應道:「阮仔啦,最小的啦!」
母親雖然高齡九十一歲,但玩興不減,三不五時就打電話到我辦公室,問我幾時有空,好載她去兜風。我雖然是她么兒,但好歹也五十好幾了,可母親全不理會這些,電話打到辦公室來,開口就問:「黑面仔有在嗎?」
「黑面仔」是我小時候的乳名,外人根本不知,經母親這麼一洩底,同事除好奇我臉長得不黑,怎會有「黑面仔」這個小名外,以後竟也跟著老媽叫我「黑面仔」,存心糗我。
大姊在菸酒公司上班,逢年過節,公司都會送自家生產的啤酒給員工當福利品,大姊和大姊夫都不喝酒,全交給了母親。母親左思右想,送人嘛!不知誰喝酒;放冰箱嘛!又佔位子;不喝放久了,又怕過期糟蹋了,最後,乾脆自己喝了。這一喝,非但喝上癮,還讓她成了家喻戶曉的「台啤婆婆」。
僅摘錄幾段,就讓一位老媽的形象活靈活現地從文字中跳脫到我們眼前,幽默機靈又多才多藝,更不用說她與幼子間的情深意濃了。寫人物最怕平面化,化成一堆文字,竟撈不出一個人獨特面貌風格來。像在E.M.Foster《小說面面觀》一書裡說的,要寫得立體化,讓那些人物就像生活在我們周遭一樣。而曹雪芹的《紅樓夢》就是最成功的文本範例,書中的四百四十八個人物,每個人都各如其性、各如其分的與我們讀者直面相見和互動著。
我為什麼會作此種聯想呢,福松兄手下文字呈現的老媽形象,從我看第一回後,就映現腦海永世難忘。說不定那天朝我走來,在芸芸眾生間不須介紹,我就會直接喊出:「蕭媽媽,您好!」福松兄的文字功力和魅力,不得不令人驚嘆啊!
寫序,有如最高段的行銷員,以一篇美文招攬,希望讀者能邁步走進書中自己來品味其他篇什。光聽別人說好還不算數,必須得等到自己沉浸其中、遍嘗五味,方能說這真是書中美食也。但無疑的,這本《後山小子的趣味事—蕭福松散文集》會是我往後引導孩子們寫作時的範本教材。
詩人 徐慶東
推薦序三
老同學又出新書了,這位傑出優秀的老同學蕭福松,初高中時代的摯友;匆匆過了半世紀歲月,彷若僅倏忽之間;現在的福松兄,果然已是位不折不扣、筆耕不輟的大作家了。
他這第十本著作《後山小子的趣味事—蕭福松散文集》出版之際,囑余為文,委實不敢當,可又卻之不恭。重責大任下,認真拜讀,禁不住歷歷往事,一一湧現;尤其是「感念生命中的貴人」一文中,有我們太多的共同記憶。當時的老師,如東師附小最嚴厲的方樹聲老師,東中高二時,溫文儒雅寫得一手漂亮毛筆字的田增斌老師,福松兄筆下,展現得如此溫馨感人;還有幾位老縣長的睿智與真誠待人的一面,讀來令人動容。
猶記得,福松兄自小就是同學心中有效率、坦率真誠而內斂的好同學。大學畢業後,立馬回饋家鄉,成了優質、樸實兼具的公務員。學生時代,他凡事認真的個性,無論待人、處事、言談、讀書,都是師長心目中的好學生;由於我們在某些方面的性情相投,如絕不口出三字經,加之內向、寡言等性格,使我們成為了好友。
可坦白說,我是個愛好藝術、喜歡畫畫,個性閒散的人,遠不如福松兄的積極。總以為與福松兄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親炙點勤奮氣息,感受些許高效率磁場,看能否讓自己厲害些?不容易呀!福松兄迄今,仍不改其志的始終如一,依然是我的標竿。福松兄過去筆耕,是他公餘之暇的遣興,現在退休了,依舊持續地以他「文以載道」的精神,積極傳播大愛,啟迪眾生,激勵年輕人。
福松兄書中的文章,都是他曾經發表於國內報章雜誌及香港《讀者文摘》上精彩作品的集結,內容取自他平日豐富多采的生活點滴,有親子互動、有求學過程、有當兵趣事以及在工作上的甘苦等等,讀來活潑生動,有如親歷其境,時而高潮迭起,時而溫馨感人,篇篇雋永精彩,生動詼諧;幽默風趣中逸趣橫生,具有極高的可讀性,令人回味再三。
由此看到福松兄的日常,充滿了睿智與靈動,這都歸功於他不斷的自我成長與充實;福松兄退休後,一直在大學兼課作育英才,既教書也擔任報社論壇主筆,議論時政,持續惕勵成長的精神,令人欽佩!
福松兄又囑余為此書配幾張圖,因數十年的交情,彼此相知甚深,大家已過耳順之年,各有不同的人生際遇,福松兄不改其志努力筆耕,我則一直浸淫於繪畫,找我畫幾張圖似應理所當然,只擔心誤了他的美文。
福松兄的妙筆,將許多小故事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生動的呈現,平實中見精彩,希望配圖也能沾點光彩。有這麼一位認真的好同學,真讓人引以為傲,值此新書付梓之際,除致上最真摯的祝賀!忝為老同學聊贅數言以為茲序。
畫家 沈禎
自序
走過人生大半,自認很認真過日子,很怕哪天去見上帝,上帝說:「給你當人的機會,怎沒好好把握?」
比起其他生物,能夠當人的確是件很幸福的事,因為可以經歷很多事情,雖然免不了會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過程,但「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體驗之餘自也能長智慧,關鍵則在於是否能轉換思考、跳脫愁苦心境。
十八歲高中畢業那年,我到綠島公館國小代課,一個人孤伶伶地待在離村落有一段距離,既無電也無水的破漏宿舍裡。晚上看書需點油燈,雨天則要拿鍋盆接雨水,一到夜晚,海風嘯嘯,說不怕是騙人,我怕鬼,也怕脫逃的管訓犯來借宿。
第一個禮拜,我幾乎天天在驚恐、懊悔中度過,激動時甚至捶牆壁發洩情緒,但除了手痛,好像也不能改變什麼,於是告訴自己「算了吧!既來之則安之!」
心念一轉,彷彿觸碰到生命的開關,天地瞬間變得豁然開朗,我開始以嘗試冒險的心情,迎接所面對的一切。有了這番心理基礎訓練,往後無論遭遇任何艱難險阻,都能從容淡然處之,成長中的磨練,對我來說,就如同是心志毅力的淬煉。
我經歷過很多工作,體會自然更多,也慢慢養成欣賞的心態,抱著「看戲」的心情,玩味所看到、遇到的。人生本來就像一齣戲,有時自己演,有時看別人演,有時當主角,有時跑龍套,有時台上演,有時台下看,雖不至於輕佻、遊戲人間,但笑看人生應也是一種享受吧!我常開玩笑說「天塌下來,個子高的頂」,我個子不高,所以從來不操那個心。
我不算成功人士,但我活得逍遙自在,我讀書教書、寫作兼評論時事、把游泳當運動也當心靈復健,無聊時彈琴自娛,製造點音響。我不浪費時間,不讓生活單調,總會把無趣變有趣,自娛也娛人,《後山小子的趣味事—蕭福松散文集》,其實就是我一連串糗事、趣事、漏氣事的快樂回憶。
母親是地球上和我相處最久的人,直到民國一○六年七月一日,才以高齡一○三歲辭世。母親個性很強,生命力更強,即使年過九十,還是活力十足。我常和她「鬥嘴鼓」,更常在她面前耍寶、逗弄她,因此挨了不少報紙捲及扇子的突然回擊,不是我皮癢討打,而是想測試她老人家的反應力,幸好她一直老神在在,沒得老人癡呆症。
母親的生活趣事很多,我為她寫〈可愛老媽〉,投稿台灣綜合研究院《源》雜誌。主編特地回函表示,〈可愛老媽〉一文風趣幽默,文中溫馨親情展露無遺。〈可愛老媽〉一文,也是我對母親最好的回憶和懷念。
〈網路+愛心,尋回三十五年的單車友情〉一文,則是無心插柳之作。原先只是想尋找老友,沒想到卻引出一段網路故事來。由於和香港有關,便投稿到香港《讀者文摘》,很快獲得回應,並要我提供相關資料,確認是真人真事,而非杜撰故事。由此,亦可見《讀者文摘》審稿之嚴謹,我也獲得此生最豐厚的稿酬,新台幣一萬二千元的稿費,結果分三次和好友餐敘慶賀,分享光了。
我寫文章不是為賺稿費,而是希望傳達一些觀念,並和讀者分享我的工作經驗和人生體驗。我寫成長故事、求學過程、當兵趣事及工作甘苦等,其實都是很多人的共同經驗,只不過借我之手,幫大家喚醒記憶。
我很感念上蒼在我人生啟蒙之初,給了我很多磨練、淬煉的機會,讓我從中學到很多、成長很多。也感謝出現在我身邊的人,不論是家人、好朋友、好同學,以及影響我至深的貴人們,都是上天的巧安排,讓我的生命得以充實豐富。
我很喜歡一句話—「榮枯事過都成夢,憂喜心忘便是禪」,經歷過宦海浮沉,體會尤其深,也讓自己能看輕看淡一切。只有走過風雨,才能領略恬靜之美,只有嘗遍人生滋味,才能感受生命的美好。我自認腦袋不怎麼靈光,索性讓自己傻到底,也因腦袋放空、心情放鬆,更能盡情地享受老天賜給我的種種際遇。
很感謝國立台東美學館協助本書的出版,也感謝李吉崇館長及徐慶東老師的序文美言,增添不少光彩。特別是我的好同學沈禎,他現為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講座教授,百忙中不但幫我題字寫序,還一口氣畫了好幾幅生動有趣的插畫,讓本書增色不少,在此一併致上最誠摯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