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從臺灣到美國,遊覽更多桃花源
認識藺桃十年了。這十年,她來臺灣成為陸生,結婚,當了母親,陪家人去美國進修。生命常有驚喜的時光,最開心是她永遠有禮物,一本本作品在兩岸出版,從《陸生元年》到《藏在小日子里的慢調台灣》、《三十歲,回鄉去》,再到這本《美好生活的兩個臺灣實踐樣本+》。看這本書,似乎在陪伴著臺灣社會脈動旅行,走過臺灣的田間小徑,坐在田梗看遍農村春夏秋冬。
二○一一年,在臺灣攻讀碩士時,藺桃開始四處旅行認識臺灣朋友,觀察社會發展。那些時候也是臺灣年輕人開始返鄉種田,半農半X風潮開始,紀錄片《無米樂》成為社會話題。藺桃利用畢業前夕的一個月,走訪書中人物,她到宜蘭拜訪賴青松、吳佳玲……深入調查及分析深溝村,比對臺中合樸農學市集。搬到美國後仍然念念不忘,又利用假期回臺灣採訪,從宜蘭到臺中,她開始田園生活的探索,拜訪了林中翊的泥土房,羅敏真的豆腐坊……
她長期關注深溝村和合樸市集,她的文章除了報導,還分析了青年返鄉的小農們如何改變了農村的生活方式,提出未來的農村可能性,讓大家深思農村的未來。比如留日碩士賴青松的志願返鄉,租地種田,引領的新型榖東俱樂部模式,這些年已默默影響了許多青年歸農返鄉;同時也看到臺灣農村無可避免的時代背景,工業汙染生態,土地及水源被破壞,土地徵收,離鄉棄守的農村嚴重人力不足。
穀東俱樂部拒絕農藥的耕作模式,取經日本的生活俱樂部,向日本學習用消費行為改變通路,重建土地與人的關係,夫唱婦隨改變了自己,也改變許多農夫農婦的生活模式。例如之後加入倆佰甲,開設小間書菜的城市人江映德和彭顯惠,越來越多人聚集,碩士生吳佳玲選擇用網路行銷,舉辦農事活動,擴大公共參與,也擁有幸福的家庭生活,讓孩子吃到父母親手種的米。
因為移居鄉村也影響了社區學校,甚至孩子們的食農教育。孩子們從小開始,種稻、種菜,甚至出版了孩子們《食農小學堂》的紀實書,美好的緣分一個又一個緊緊扣住,從產地到餐桌,認識到食物滋養末來,儼然成為源於農村的全民運動。
作者有心拜訪的臺灣合樸農學市集,亦為宜蘭經驗之外提供了美好生活的城市邊緣想像。有機認證,農學市集聚氣,鼓勵大家回復簡單生活理念,從豆腐課程到全面照顧公田,讓城市人享受農村土地的願力中心,漸漸從公益邁向社會企業之路明確走出社群支持農業策略。
全書是作者花了幾年時間細細觀望,在人生閱歷中漸漸積累的臺灣生活觀察。或者吻合了吸引力法則,二○一五年,作者陪同先生慶明遠赴美國佛羅里達州攻讀政治博士,幾年陪讀生活,最大的禮物是她實踐了農耕生活,在學校農林混合園林裡耕種。在她的形容裡,她們一家像是愛麗絲掉進了兔子洞,每週和來自南美、法國、印度、德國……全世界不同國家的鄰居們一起勞動,享受著有一百種植物的食物森林。她和鄰居們用廚餘發酵的黑土育苗、播種、移苗,也豐富了單調的求學生活,為孩子童年帶來豐沛快樂的記憶。
全書觀察時序跨越了臺灣改變的社會氛圍,也加入作者體驗,拉近了土地共生、友善大地和大家期待的農耕經驗。感謝作者留下的紀錄,從臺灣到美國的美好生活實踐,期待作者下本作品,帶著讀著雲遊更多桃花源。
張典婉 二○二一年十月十一日 於臺北汐止
*張典婉,資深媒體工作者,聯合報兩屆報導文學獎得主。
推薦序
跟著日月星辰的節奏找到自由
我們與本書作者素未謀面,因著合樸而結緣,有幸受邀為藺桃的新書簡短為序。
書中紀實的人物,青松、孟凱、中翊、敏真、佳玲……正是我們這十餘年來所熟識、足堪學習與敬佩的先行者,他們以十數年的心力,從生活的根本──土地、環境、食物出發,腳踏實地,不惜胼手胝足,做中學,學中做,不斷探索,希望為自己,也為大家找到一個永續共好的生活模式。翻閱他們的事蹟,就像再次經歷我們曾一起參與的種種,即便事隔旬年,依舊鮮明,恍如昨日。
文明的進程,讓人類從恐懼變焦慮,謙卑變自大,自足變貪婪,自由變束縛。過度的創發活動,攪亂了天地間的有序,讓一切又變得混沌,沒有落定的跡象,仿若失速列車,眼看就要剎不住……
大航海時代的地理探索,開啟了國際貿易,觸發了工業文明,伴隨著掠奪、殖民、奴役、壓迫與剝削,帶來了繁榮富裕,也帶來了無止境的欲求與創新。在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下,與成功定義畫上等號的「數大」就是美;於是,人們汲汲營營、戰戰兢兢,為了登科五子而變得不自由,在高產能高速率的競逐下,負載著高壓、潛藏了身心疾患;同時,滋養萬物的土地被不當、超限利用,人工合成入食,毒害汙染充斥,自然資源耗竭,食物鏈嚴重斷裂,人心不再純淨……,所有經年累月、違逆天地、以人獨尊的作為,正在蠶食地球上的生命。
深溝、合樸的經典範例,正是先覺者對人類野蠻的文明造成的循環破壞的深切反思,透過在地社區的深耕、生活教育的學習,試圖傳達萬物共好的概念,找尋身處宇宙間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陳明珍、蘇至弘 攜手推薦
*陳明珍、蘇至弘為竹蜻蜓綠市集志工、水木書苑創辦人,以及友善書業合作社共同發起人。
自序
美好生活,自己創造
二○一九年的元旦,孫姍一家從加拿大渥太華來美國佛羅里達州看我們。因為共同的務農興趣,第一次見面的我們無話不談,從彼此不同的播種、收穫季節,談到如何保存食物,如何養護土壤,如何邀請來自不同國家的農友、同道一起認識在地植物,形成穩定的支持社群。
經濟困擾自然也是一大難題。除了農場,孫姍還有一份兼職工作,也做過跨國夏令營。但是她和先生李波兩個人加起來的收入,差不多也只有幾年前在北京時一個人的薪水高,「做農民發不了財,賺一個好生活罷了。」我和先生慶明不住點頭認同,種菜這幾年都是志願工作,也沒有得到過什麼獎賞,只是讓我們在異鄉的生活過得越來越順心、美好。
剛好那時候,慶明在佛羅里達大學教一門「What is the Good Life」必修公開課。我們幾個很認真地探討了什麼是「美好生活」。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理解都千差萬別,但總得來說,都離不開主觀感受上,讓個人和家庭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覺得被幸福感所包圍。
當時我已經在美國住了四年,主要的工作是做全職媽媽。其間,有過很幸福的時刻,也有很多的思索和掙扎。因為簽證原因,我在美國的身分始終依賴於慶明,常常讓我感覺到不安,有違獨立女性的自我認同。每當遇到家庭矛盾、經濟危機,我的第一反應都是帶著孩子回中國去工作,似乎這是讓我更幸福的答案。但是一次又一次,我還是留了下來。可能我的下意識裡,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更好的選擇。
選擇留下來之後,我把孩子送去幼稚園,重新開始我的自由撰稿工作,積極拓展寫作和發表管道。為了賺錢,也為了讓自己有一個獨立於媽媽、妻子之外的身份,我很認真地去探索自我,究竟對什麼有興趣,然後想辦法寫出來。寫作既是探索外部世界,也是追尋內心線索的過程。這件事與以往做記者時候的公務寫作有了本質的區別。
與此同時,種菜也顯示出了異曲同工的妙處。我們一家在鄰居離開、夥伴畢業的情形下,堅持在多族群生態園地種菜,照顧菜地。吸引了一些原本就對這塊菜地有興趣的夥伴,慢慢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勞作社群。每週固定的時間一起去菜地工作,商量種植的品種,開闢菜畦,堆肥,鋪木屑防止雜草,還有拔不完的草……我們一邊幹活一邊聊天,天南海北,彼此的成長經歷,雖然來自不同國家、有不同膚色,我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有那麼多的相同之處,又對對方獨特的成長背景和文化充滿興趣。
因為對彼此文化的興趣,我們在菜地舉辦了很多與文化相關的食農活動。雖說主要的對象是夥伴,也招攬來很多對幹活沒興趣,但對吃很有興趣的人。比如源自印尼的天貝(tempeh),被越來越多素食者青睞。我們請來本地的天貝生產公司的員工,還有印尼的朋友,現場講述和製作天貝。等天貝發酵成熟,我們還各自彙報或煎或炒的「即食」成果。
我們的朋友圈裡有很多「蘑菇獵人」,有一位專門去墨西哥採集了一個月的蘑菇。我們請他帶著電腦來做一次展示,順便邀請每個參加的人都帶上自己採集到的蘑菇來講述自己的故事。甚至還舉辦過兩次「可食用的蘑菇盛宴」,有的人帶著自己去北方採集的羊肚菌過來菜地,直接用黃油煎了分享;有的是自己在車庫種植蠔菇,帶了一籃子來分給大家;還有更多人是做一道蘑菇菜過來分享。
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創意和興趣,發揮到了菜地裡。來自印尼的朋友把枯萎的香蕉樹砍倒,在樹幹上挖出幾個格子,然後埋土育苗。她想試驗看看,這樣是不是可以把發酵堆肥的過程和育苗生長的過程結合起來;植物學博士買來好幾種mustard green種子,隨手播撒在土地表面,他想看看,這些蔬菜能不能像野草一樣,不需要覆蓋和疏苗,也能長得好。
我從中國菜友那裡交換了一批種子,在樹蔭覆蓋的地方種絲瓜、苦瓜,在陽光明媚的區域種豇豆和中國長茄子。等到收穫的時候,我炒個豆角茄子、絲瓜炒蛋端到菜地,告訴他們這些奇形怪狀的蔬菜,其實可以很美味。幾年下來,除了冬天,我們基本實現了蔬菜自足,春夏兩季還有野菜自足。
交流和分享帶來的愉悅,與作物生長、採集收穫帶來的歡愉,單純的手工勞動帶來的快樂,彼此疊加,互相作用,讓我們的「菜農」生活,比單純的種地多出了更多意義。因為菜地夥伴的博聞,我們對蓋恩斯維爾本地和美國其他區域的可持續食農行業有了更深入的瞭解;越深入交談,越發現了大千世界的「和而不同」,不再執著於異鄉還是他鄉的自我設限;在菜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幫助彼此度過困境,我們建立了彌足珍貴、想要持續一生的友誼。種菜,既幫助我深耕現實社會,也療癒了身心,擴展了胸懷。
這樣的生活,稱得上美好生活,也是我想要過的生活。所以我發現,美好生活並不是單純作出選擇就能得到,反而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有自己良好的發心和行動,找到或者吸引到志趣相投的人群,互相陪伴,彼此合作,可以創造出不曾設想過的「美好生活」。
因為要出版這本書,我重新閱讀二○一七年就寫完的本書初稿。忽而發現,我在美國這幾年的美好生活,其實就來自於我在臺灣看到的那些美好生活樣本。可以說,在臺灣的三年,奠定了我對美好生活的初步理解。
第一次採訪賴青松大哥,在他家後院、田間地頭、在宜蘭縣史館屋頂上,聊他的起心動念,從心而行,聊我的困惑,前路何在。我深深地被他為了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付出的勇氣和決心所鼓舞。坐在農民食堂,和進來歇腳的農民聊,和前來深溝探路的農村愛好者聊,我發現大家想的都是,我更想要以一種怎樣的態度、怎樣的形式,度過生命的一段時間。這個態度和形式,就是彼此對美好生活的不同理解,進一步啟發我,放下以往教育和規訓中,太過宏大空虛的使命,專注在探索自我真實的需求,腳踏實地地去生活。
我在深溝村感受最深的是新村民的創造性和活力,在合樸感受到的則是包容和手作的快樂。第一次參加咖啡沙龍,我不需要重複介紹我的陸生身份,同伴們只問一句,你想做什麼?這是一個強力直擊內心的發問。我把真實的自我躲在一重重的身分之後,作為記者、作為第一屆到臺灣留學的大陸學生,作為對臺灣處處感興趣的一個外來者,去提問和觀察,卻從來沒有問過自己一句,你真正想做的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不知道。「那就去試試看。試了才知道。」想種稻,那就直接下田去;對手作披薩感興趣,那就自己揉面、加料、自己烤;對茶和咖啡都不瞭解,來,先喝喝看……試過才知道,只是手作本身,就已經足夠快樂。喜不喜歡,想不想要,是之後追問自我,考察市場後才要回答的問題。
二○一四年畢業離臺前夕的這次採訪,像是人生的轉承章節,昭示了一個未完待續的故事的開始。從那以後,我開始想要書寫自己的故事,而不是旁觀他人的生活。每次站在人生的分叉路口,我都一次次問自己:「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由此,對美好生活的理解也隨時間、處境而有所變化。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理解的美好生活是,在自然環境中,與志趣相同的朋友為伍,盡量多地使用雙手去創作,去收穫。不過當時的前提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我有了一份穩定的遠端兼職工作,可以維持生活,也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我。
時隔兩年,我再重新採訪深溝村和合樸的小夥伴,他們的生活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對幾年前的生活有懷念,也有批評和反思,蓋因為他們所處的前提和環境發生了變化,人生的優先選項也發生了變化。這並不意味著過往是錯誤的,只是再一次驗證了,美好生活,有賴天時、地利、人和,更需要自己積極去創造。調整自己,適應新的前提和環境,選擇天時和地利,創造新的人和。而這些調整和反思,恰恰好是探索美好生活的必經之路。
二○二一年九月二十五日於韓國首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