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我漫長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早期也常教國中生。在民國八十幾年時,臺灣開始了一波波的教育改革,當時有一種實驗性非常高的班──自學班。學生可依個人(或家長)意願自由加入這樣的班級,加入後升高中時就不必參加「高中聯考」,在班內自比排名後直接升學。但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自學班並未像專家們想像中的開心學習五育並進,相反的對每次段考的必勝壓力、同班同學彼此間的競爭關係。可想而知壓力並不比一般學生來得小。而且最重要的是出現「低成就高分發」的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的實力並不足以達到其錄取的學校。當時我也接觸了許多自學班的學生,對於這種情形感受尤深。曾經有個學生依我經驗其實力大概在公立高中中段左右,但在班內排比居然可以上建中,很難想像他上建中後能否跟上其他同學。不過有趣的是他最後沒選擇建中,而是依個人興趣選擇了職校,據說念得蠻愉快的。也許在外界眼中這選擇簡直是匪夷所思吧。
我一直覺得臺灣這近三十年的教改往往朝著快樂學習、減輕學生壓力的方向前進。但對十多歲的學生來說,除了少數的人之外,學習往往並不快樂,手機、3C、網路社群更能吸引學生,而且更重要的是上位者為了減輕學生壓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減少教學內容」。
民國七十幾年的國中生要學銳角的六個三角函數,而如今在高二前連自然組數A都只學前3個(sin、cos、tan)而已。這樣的方向讓我難以苟同。我個人覺得學習範圍廣而深度適中應是較合理的方向,但現在教學內容少了,為了增加鑑別度,只好在出題深度上加深,甚至鑽牛角尖,這樣真的有減輕學生的壓力嗎?更何況上大學之後那如大海一般巨大的知識量要如何銜接呢?
人微言輕,但還是想告訴同學念書其實是有樂趣的,搞懂一個公式、一個觀念享受獲得知識的喜悅。也希望同學在享受念書的同時,能夠獲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