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沒有疆界;成長,無遠弗屆/鄭榮珍
孩子的成長,人生只有一次,無法倒帶重來。
每一個當下,每一個學習,都是那麼的珍貴與不容錯過。不論是學習的主題:學什麼?怎麼學?或是帶領與陪伴孩子學習的人是誰?都直接形塑孩子未來的思考與行為模式,帶來宏遠的影響,為人父母者,絕對要謹慎處理。
中國打從魏晉南北朝,就有一個測試幼兒性向的趣味活動——「抓周」——新生兒滿周歲時,在他身前擺放各種可預卜其前途與性向的物品,比如筆、墨、紙、硯、算盤、錢幣、書籍等,讓孩子自由抓取,此乃「觀其所取,驗其貪廉智愚」。
但這活動偏向測試天性,天性固有所本,後天的養成,影響力更是不容忽視。二、三十年前,教養主題經常探討婆媳教養方法不同,導致教養衝突與不同結果;我就曾經看過一位長輩帶孫子,結果五歲的孩子最愛唱「綠島小夜曲」這種老歌。
然而社會風氣丕變,外勞的引入,啟動另一個變數,成天被外勞帶進帶出的孩子,是否會出現另一種新樣貌?讓我們先進入這個有趣的非洲故事。
《小象尼尼和貓咪》是一本美麗無比的圖畫書,主題就是活生生的「誰來教養」、「教養核心」、「保母的影響力」等相關課題。
正如現代社會盛行雙薪家庭,故事中的小象尼尼,也有兩位不得不為生活奔波勞苦的大象父母。當父母上班工作,照顧小象尼尼的工作,就委託給主動想幫忙的貓咪。
畫者的畫筆十分傳神,透過圖畫,讀者可以看見尼尼的那雙眼睛,是多麼的單純與喜悅,相較之下,大人的雙眼無神、無表情,已經在名利的奮戰中,失去了光彩。當爸媽選擇離開尼尼去工作,尼尼的所有空間與時間,都交給完全不同種、不同族的貓咪。這下可精采了,貓咪真誠的傳授她一身的本事,盡情讓尼尼與她打成一片。只是,貓咪的本事,會是傳統中大象該會的本事嗎?
當尼尼在朋友的生日宴會中表演她拿手的爬樹、撲抓小動物、以舌頭潔身,所有的大象都嚇壞了,大聲批評尼尼的教養不當。尼尼的父母驚慌失措,連忙隔絕尼尼和貓咪,然而尼尼已跟貓咪建立深厚情誼,無法理解這突如其來的教養轉變。所幸一場小老鼠現身的小鬧劇,使得尼尼那一身抓小動物的功夫,展現實用的功能。
這個故事傳遞兩大訊息:
一、 學齡前孩子的學習力超級旺盛。天真無邪、猶如白紙的孩子,總是敞開心懷、接納所有外來的資訊,此時你給他什麼,他就接收什麼。學習可以帶來許多嶄新的能力。
二、 慎選孩子的學習對象與內容,但也莫以個人偏見,看待他人的生活能力。學習應該是多方向、又能帶來快樂的。打破窠臼觀念,不是只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會打洞」,比如小象尼尼從貓咪身上學到了速度與勇氣,最後作者以大象怕老鼠這樣的老梗,化解大象對於小象學會貓咪把戲的困擾,鼓勵家長與孩子走出傳統的窠臼,勇於嘗試與學習。人不能被定格,人生要太多的可能,生活有太多不同的趣味,應該給孩子空間和機會,多多嘗試。正如尼尼跟著貓咪,果然造就了一隻與眾不同的小象尼尼。
這本美麗的圖畫書,作者是法蒂瑪‧沙拉費丁,出生於黎巴嫩,來自阿拉伯世界,婚後定居於美國,獲得學前教育與阿拉伯文學雙碩士,專注於為兒童與青少年創作,是經常獲得國際大獎的童書作者,擅長透過故事傳遞教育的真諦、人生的寓意。
畫者文生‧哈迪則是設計大師、彩畫高手,他以高超的水彩技巧,打造絕佳光影效果,塑造米黃色溫暖氛圍,每個畫面閱讀起來皆賞心悅目。書中特別強調陰影的繪製,輕巧呈現非洲陽光普照下的美麗光影、日出日落的不同色澤、山川與河流的共構,帶著讀者走入非洲大草原的天然環境。畫面的構圖非常靈活,時而從大象的高角度或從高高的樹梢俯瞰大地;或從小老鼠的角度,偷窺大象的居所。有時是跨頁大寫景,有時是單頁的呈現、有時以連續特寫描繪尼尼天真無邪又快樂的眼神與表情,總是那麼的開心,讓人不禁莞爾一笑。就連封面與封底,大與小的兩兩相伴、動作一致,展現好朋友的精神;蝴蝶頁呈現優雅的貓咪與天真的小象,相伴學習的趣味畫面;書名頁上小象手舞足蹈的快樂情景,清楚傳達「學習」之樂。這些都是文圖相融的高超表現。如此變化不斷的場景,讓畫面充滿各種閱讀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