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體膚小事》以文字梳理身體髮膚臟腑之事,時隔八年,黃信恩此次以文字和圖像,一處一處踏查高雄、領略高雄,也一區一區追憶高雄、重建高雄,書寫一座有疏有密、有鬧有靜、有繁花有煙囪、因勞動而偉大的城市:高雄。
12元是高雄公車的票價。高中時的黃信恩因著公車,展開自己在城裡的地圖。家住左營區的他,求學在三民區,當時從火車站搭上一班公車,12元,便能抵小港、前鎮、鹽埕、鼓山等區。公車載著這樣一位高中生求學、遊玩、烤肉、面試,有時班距長,有時繞路,有時走走停停,用一種專屬的速度感:踅、兜、轉、遊,領略了這城的輪廓。
《12元的高雄》除了寫下學生時代的公車故事,更多的是日後,從大道到小巷,從港灣到山邊,一畝一畝踏查高雄的紀事――霓光明滅的河北路、凌晨三四點出價聲嘹亮的果菜批發市場、火車站前麥當勞的遊民、反五輕的後勁、草衙的違建、2路公車上的移工、高屏溪畔盛放的甜根子、前鎮夜市的鴿肉鱉肉、沿海的仙人掌與城裡的澎湖軌跡、柴山上的密毛魔芋與猴臀……甚至服役時來到隸屬旗津區的南沙太平島的年夜飯,用文字與圖像交織一座充滿對照、充滿可能、也充滿包容的城。
《12元的高雄》書寫跨十四年,首篇〈空白海岸〉寫於二〇〇六年,如今有些地景已不復存在,也因此意外地被文字與圖像保留下來。即使如此,這城市還有個鮮明的指認,那就是至今仍是12元的公車票價,安心的存在。
作者簡介:
黃信恩
醫學系畢,現事醫療。作品以散文為主。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等獎項,並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等。散文集《體膚小事》,獲文化部金鼎獎優良文學圖書推薦獎、《文訊》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21世紀台灣文學最耀眼的星座。
章節試閱
溝流
這是一段流過繁華之心的惡臭。
一九九七年夏,高中聯考放榜,我如願考取高雄車站旁,所謂的第一志願。
認識雄中以前,我先認識這條溝。
溝,水色灰黑帶點墨綠,邊角漂聚著落葉、枯枝、紙屑、空瓶,渣渣滓滓。它非死水,會流,但不是潺潺與涓涓,而是慢慢,慢慢,近乎淤、濁、汙、滯。兩岸路名把溝做河讀,彷彿有了律動。溝北稱之河北路,溝南謂之河南路。但溝,名目不詳,大家都叫臭水溝,官方稱二號運河,老一輩或念大港圳。
中山路,自立路,中華路,自強路,溝一路西流,匯入愛河。從此泱泱大器,有名有實。為了市容與都更,愈往下游,體面的趕走狼狽的。榮景曾傍河而立,或從鹽埕渡河,徙至前金與新興。
放榜後,我陸續收到補習班傳單。某日前往試聽,按圖索驥,就來到溝邊,一男子叫住我。
「可以借點錢讓我回家嗎?」
他矮瘦,眼袋黑,脣色深,臉部坑坑洞洞。自述來自蘇澳,錢包掉了沒錢買票,證件也全遺失,高雄無親無故。若能籌錢,返家後當寄還。
我掏出皮夾,有張千元大鈔。但學生時的我,經濟未獨立,捨不得以千元兌換路邊一張無憑據的允諾,於是倒出銅板,撿撿湊湊,遞給他。
「不用還了,給你。」我說。
我以為會換得一句謝謝。不料他卻開口:「不夠,太少了。」希望那張千元大鈔。
我拒絕。他的貪心讓我遲疑,懸崖勒馬地醒覺。
那天回家,我將借錢乙事告訴家人。
「假的啦,你也相信。後來給他多少?」
「不清楚,零錢都給了。」
肯定是賭或嫖,家人說。我無法考據真相,但愈想疑點愈多。
開學前我都在溝之屬地上試聽、領贈品。一間換一間,終了和朋友團報河北路上某華廈二樓,名「哈佛」的補習班,莊青原數學。
開學後每週三放學,我先在南台路果腹,再往補習班報到。約莫晚間九點,河北路以北,建國路以南,自立路以東,中山路以西,這區塊內的補習班同時開閘,各式制服滿街流動。
「同學注意,盡量走建國路,河北路較暗。」偶爾會有這樣的叮嚀。
起初我遵此路線行,久成公式,不免單調,便改換小巷徑或河北路。
一個異界演現了。載清涼女郎的小黃,從身邊粗魯駛過。抬頭一望,大旅社、賓館、商旅、Motel,霓光明滅,睡與宿的同義詞在招牌上抽換,偶得SPA、指壓、護膚等字眼。可別以為全做黑,大多合法執業,只是窗光熄去,房內老漢推車、殘廢澡誰也管不著。
毗鄰的娛樂場與俱樂部,忽聞撞球出桿,連環碰,大珠小珠落玉盤;不然電玩聲效四方起,格鬥,闖關,摘金幣……激動拍案,今夜不勝不歸。而門一開,空調逸出,撲來的寒氣總混著陳年菸味;還有食堂車攤,總是淡定,管那翠翠紅紅,飽暖先於思淫欲,有飯有麵,有粥有湯,不精緻,但允甜允鹹;偶然也見數戶透天厝,關上門,應是尋常百姓,看慣煙花柳巷。
儘管如此,仍有教堂、神學院混其中而立,高舉十字架。初看覺得突兀,久了好像也是一種為了成光成鹽的入世。
走著走著,一學期就過了,什麼事也沒發生。應是河北路自動將我分別、拋下。溝,其實不妖異,只是欲望多了點。金榜題名的欲望,飽嗝的欲望,生計的欲望,解禁的欲望。
直到一次補習班調課,除了時間改週六晚,所有異別僅是制服改便服。
「哈囉!」大約是繼光街口,有人叫住我。
我轉頭。女子酒紅鴨舌帽,粉底層層覆層層,但彷彿又禁不住年歲重量,無法勻稱,有著掉落的色差。
她貌近中年,倚機車蹺腳,黑絲襪,高跟鞋,橘紅窄裙短得不能再短。見了我突然抬腿換腳蹺,彷彿動作再稍大,就要露出蕾絲邊之類的。
她微笑,問:「要按摩嗎?」
我愣一下,然後走了。沒有追纏。她或許習慣這類已讀不回、單進單出的互動。
那是第一次,河北路向我對話。很簡短,有意無意的招呼罷了。
幾個月後,有次週末來到八德路的同學家溫書。傍晚返車站,臨溝過橋之際,一男子花格襯衫西裝褲,髮甚短,白了大半。他穿拖鞋,一腳踩踏墊,一腳垂地,騎機車緩經我身邊,問:「還在當兵,欲玩嗎?」
當我仍未回神時,他已駛離。我想,他應是傳言裡的三七仔。我的同學不少人亦經驗過。多數疾離不語,少數聊幾句便去。或許是我生活圈單純,只聽聞兩例成交,一例覺得是唬爛,一例是同學的朋友。然而我們歸納出三七仔潛規則:挑便服不挑制服。
唰──高中就過完了。整整三年,河北路給我的話,就這幾句。
畢業後,我重返溝之屬地係因英語查經班。當年《空中英語教室》雜誌團隊,每週會有一晚,至河北路的教堂唱詩、團康、宣教。會後步出教堂,三七仔駛過身邊:「帥哥你好,要不要叫妹妹?」
我沒應,也不覺得他是有害的。看他前去的背影,反覺一種營生的蒼涼。他沿街問了幾位,不是低頭,就是搖手。
參加幾次查經後,因外務繁多,我就此打住。
「去貓仔間。」直到服役時,有位二兵和我提及河北路三兩事。溝,又在記憶裡復流。
「什麼妹妹,是姊姊吧!」他說。上次休假,出了車站,三七仔花言幾句,欲念搖墜,便到貓仔間。台灣中國越南,據說日韓也有,一種亞洲縮影。全套,半套,泰國浴,口,手,刑具,招式齊全。
他付了低於行情的一千二,房迫仄,被單濕潮。服務他的是台女,年約四十。
「她有和你說什麼嗎?」
「先叫我戴套。」
「然後?」
他答得害羞。我停止追問,只覺自己好奇多於關心。不如就看《壹週刊》,鹹腥露骨的,或是感性如娼妓心境,每期都是。
當年他十九歲。父親離家,母親與同居人行蹤飄忽。他半工半讀,高職肄業就等服役。退伍那天,他來醫務所,留給我一句話:以後身邊有工作,記得找他,他需要收入。
二○一○年,高雄河川整治,政府為溝票選命名。溝像是取得一種入籍,有了正式名分:幸福川。
從此,多了秩序感,臭味少了,水色略清。兩岸店家也遷變,哈佛補習班早已搬離,立在透氣磊落的大路上。
這幾年,食肆比高中時多出許多。熱炒、蛋包飯、滷味、雞排、鍋燒麵、茶舖,從同愛街往河北路延伸,煎煮炒炸烤蒸滷,油油亮亮。
而移工也來了。南洋食品百貨,這鄉愁的移植,從建國路上蓓蕾開花。假日移工聚集車站周遭,牽手,擁抱,挑3C配件,偶玩幾局夾娃娃,嘻嘻鬧鬧晃到溝來。接著,或許解決欲望。溝之兩側,或歧生陋巷,背光小隔間,能躺能洗能做,將就一下。歡樂不過像煙火,出了房便是假日之盡,勞力之始。就怕意外,懷孕僱主不用,只得收拾行囊離境,或墮去續留。
旅社還在,教會還在,神學院還在,鶯鶯燕燕也還在。儘管上了年紀,仍濃妝豔抹。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嘗。入夜後照例在騎樓下等是夜新郎。一等,就年華老去,舉起雙臂,肉弛而晃垂。還講什麼欲望?只為生活,不餓與不凍,人生多點安全感就好。
有次我到阿姆斯特丹,數不清的運河,彼此串流交接。溝溝渠渠,竟也成了此城觀光賣點。然而入夜後,水壩廣場寸步之遙,這城市之心擠滿男女老少。多不為尋芳,只為開眼界。櫥窗內無模型,而是真女子,盡皆比基尼,布料走在少而薄的極致。撥髮,搔首,抿笑,招手。顧客上鉤,櫥窗布簾拉上,辦事,別吵,我要過日子。
儘管如此,阿姆斯特丹紅燈區正中央,14世紀的老教堂仍在。循門前運河流去,便是中央車站。
我想起這條溝,流過城市之心,繁華裡的一段惡臭。能載舟,亦能覆舟。或許沉淪與救贖,彼此存在一種微妙的供需關係。無貴賤,無獨大。學習接納。溝之兩岸,也是一種互補與共生。
溝流
這是一段流過繁華之心的惡臭。
一九九七年夏,高中聯考放榜,我如願考取高雄車站旁,所謂的第一志願。
認識雄中以前,我先認識這條溝。
溝,水色灰黑帶點墨綠,邊角漂聚著落葉、枯枝、紙屑、空瓶,渣渣滓滓。它非死水,會流,但不是潺潺與涓涓,而是慢慢,慢慢,近乎淤、濁、汙、滯。兩岸路名把溝做河讀,彷彿有了律動。溝北稱之河北路,溝南謂之河南路。但溝,名目不詳,大家都叫臭水溝,官方稱二號運河,老一輩或念大港圳。
中山路,自立路,中華路,自強路,溝一路西流,匯入愛河。從此泱泱大器,有名有實。為了市容與都更...
作者序
小眾運輸,大城紀事
公車是城市交代細節的工具。
學生時,有次從亞庇飛往山打根。飛機降落山打根後,我問工作人員何處等公車,他說沒有。這和我從網路聽來的消息是違背的。我苦找站牌卻徒勞,眼看私用車、飯店小巴陸續接走乘客,人群漸少,問了幾位華人,他們沒搭過。後來問了一位馬來人,他說必須走出機場,右手邊有間學校,對面就有公車到市區。
循著指示前去,確實有間學校,對面有座疑似候車站的建物,但沒人候車。趨近,亦無任何號碼、路線等公車牌示,就是一個簡單的遮篷。我心想:真的有公車會經過嗎?多久會來?
愈想心愈慌。然後,竟下起雨來。正當撐傘想著攔計程車時,一台銀色van開來對我按喇叭。
緊接著車停,門開,司機說了一段我聽不懂的馬來話。
這是公車嗎?我感到困惑。
「To Sandakan?」我問。司機點頭。我趕緊跳上車,此時是私用車、計程車、公車都不重要了,能到市區就好。
上車後,我問司機費用,他說二令吉。Bingo,我知道,這是公車,只有公車才是這個價。
看一下車內,無華人面孔,應多為馬來人。車子駛過一段路後,轉進某條上坡徑,繞入一個社區,只要候車亭有人,即使無招手攔車,司機也靠近鳴喇叭,開門,說了一段馬來話,然後關門離去。荒疏的黃土邊、避雨的大樹下,沒有站牌,卻有人上車。有人像是司機的親朋,坐上車就聊起來;有人從車外遞來瓜果給乘客,順便交代一些事;甚至,車在某個工廠外突然停了下來,接著對街來了三位乘客,衣髮濕透而上車。
似乎有原則,又似乎無原則。消失的站牌,可妥協的路線,既公且私。車子在社區晃了一會,接著又回到主幹道上。
仔細觀察,這是一台改裝成公車的van。共三排座位,加上副駕駛座,約可坐十位乘客。車門被改裝,可自行開關;而下車鈴就在天花板上。車錢,下車給。
大約四十分鐘後,車抵山打根總站。乘客隨即四散,我立在車站,感到恍如一場夢,搭公車成了旅行中的實驗。
但事後當我離開山打根,記憶裡最濃烈的是這段四十分鐘的車程,勝於西必洛雨林的人猿或市區骨董般的魏亞貴大酒店。
謎樣的站牌、漂浮的時刻表、陌生的文法,搭公車成了一種解碼。
何時投幣、何時按鈴、單邊設站、延駛班次……,太多太多的潛規則在每一條路線噤聲。公車似有一種秩序,是乘客默許的,他們知道車會停在哪、幾點來,即使沒有站牌、動態APP仍未發明。
小城如此,大城亦是。日後當我旅行曼谷、馬尼拉或仰光,陷在車煙瘴氣中,苦尋不著站牌,看著當地人嫻熟地等公車、攔公車、上公車,彷彿有套內建的公車系統,家務事般的,是不向觀光客表露的。
在馬尼拉,公車除了大巴,就是吉普尼(jeepney)。這是由二戰時美軍留下的吉普車改裝來的。車輛繁多,捷運站外鳴聲擾嚷,攬客聲嘶力竭。吉普尼車身裝飾豔麗,乘客屈膝蹲低登車,擠坐兩條長凳上。沒有明確站牌,車陣中就能上車。藉乘客遞錢給司機,若找錢,再遞回。但車資我總搞不懂,坐過八‧五披索,也坐過11披索。敲敲天花板,車子就為你停下。在那個時空裡,司機與乘客帶著微笑給我指引,揭露了法則,我認識了一座不是傳言裡,那勒贖、槍響與搶劫的馬尼拉。
旅行時,我大概會把一些時間留給公車,雖知耗時卻有其樂趣。有時就是單純坐車,人進人出,讓公車交代這地的日常──一城的漆色、衣裝、食肆、小販、廣告、綠化。車內車外,公車載著無飾的風景,東西南北,內環外環,大巴小巴,走過邊邊角角,撿拾旁枝末葉,還原土地形廓。
有次我從印尼泗水搭車往Probolinggo。中途休息時,前門一連上來七、八位小販,揹腰包,有人徒手抓了好幾瓶飲料,有人手掛零食串,彼此商品同質性極高。一眨眼,他們又從後門下車了。不久車啟動,上來一位婦人,她從提袋中掏出喇叭與麥克風,調一下音量,接著開始唱歌,嗓音略粗帶點砂礫感。唱畢,端出打賞箱,一步晃一步,逐排向乘客躬身微笑。半小時後,我突然想到:人呢?往車後看,婦人已不見,司機已無聲地讓她在公路邊下車,車流中繼續她的人生。
旅行在東亞,常覺得城市的性情會感染公車。
搭上九龍彌敦道上的雙層巴士,車與車,甚至與行人、店家擦身來去,貼得緊密。巴士往直的發展,招牌往橫的發展,那是世界上稠密的極致。香港絕對不會有山打根的性情,車開車關車走,沒有囉嗦,都是俐落,都是效率。
從渋谷搭往池袋的公車,會發現東京不擅於公車路網。班距稍長,路線稍少。或許厭惡停頓,沉迷於快特、特急、急行等速率追求,這城更多的細節在地鐵裡。但我對東京公車最深的印象,是過於禮貌的西裝司機。上車一聲請與謝謝,下車也是,從外在到內裡,這城都講究。
相對於東京,首爾的公車顯得綿密也廉價。一張T-money卡,公車轉公車,半小時內免費。這城的公車醒得特早,狂歡一晚,凌晨四點多,迷濛坐上跨越漢江的頭班公車,車內已有信徒,前往汝矣島上的教會晨禱。
公車路線或許多從城市主幹開始,映證一條條群眾的移動軌跡、生活共徑,那是上班、求學、買菜、就醫、信仰的故事。
有時在高雄搭公車,全車連司機共三人,我會想:這「小眾」運輸,也能交代一座城的日常嗎?
但無妨,至少它能負載。載過我的求學日常,帶我領略高雄。用十二元來載。
第一次遇見十二元是小五那年。那還是一個冷氣公車剛萌芽的年代,有次我攔到一輛冷氣公車,二十八路,上車投了半票六元,司機說:「你長這麼大,要投十二元。」
那時,公車票價只論身高,不論年齡(現改為十二歲以下享半票)。所以在十一歲那年,我就得開始買全票。身長似乎在某些時候,也會帶來一些劣勢。
到楠梓、到左營、到小港、到鳳山,那時全市公車一律一段票,上車投幣──普通車十元,冷氣車十二元。穿遊城市毋須有分段點、緩衝區、段號證的概念。只是十元公車日漸凋零,高一時搭過幾班,之後就在城裡消失了。
高中是我搭公車的尖峰。那是個紙卡月票的年代,我辦過幾次。貼張大頭照,學生票三百元一張,共六十格,普通車剪一格,冷氣車剪兩格。在悠遊卡與一卡通嗶嗶來去的今日,紙卡顯得原始,卻有一種溫度。
大學時開始騎車,但因兼了小港、前鎮的家教,路程稍遠,於是在火車站轉搭12路、69路、機場幹線等公車,生活版圖也延伸至所謂的「南高雄」。
畢業後一年,二○○八年,高雄進入捷運時代。那年十月,我離開高雄至外地工作,一晃就是十二年。十二年,縣市合併了,輕軌出現了,港區建物一座比一座前衛;再一段時間,那些鐵道之上的陸橋、之下的地下道都消失了,火車潛入地底;有些百貨商場熄燈了,有些新降臨;那年幼整街牛排館的夜市、同學追星的商圈,舊愛之地已鬆動,還留存幾分呢?生活在這城,新的來得太快,念舊似乎不宜太多,那會悲傷,得學著放手。
如今雖不像學生時頻密搭公車,但每當回高雄,出站總會轉一班公車,感應票卡,扣下熟悉的十二元,彷如一種通關密碼。而公車路線變得更多更長更遠,兩段、三段票公車也出現了。後來取消分段,改里程制,超過八公里算第二段,並推出「一日兩段吃到飽」等方案。無論優惠多繽紛,基礎起始單位仍是十二元。
或許因為我搭的這條線乘客不多,我常觀察到,不少人即使從後門下車,也會回頭向司機道聲謝謝。上車一次,下車一次,我知道,這是高雄。公車其實也交代了這城的細節──不涼薄,可能又多那麼一點溫厚與感激。
《十二元的高雄》發想於公車,實則寫母城:高雄。是的,高雄是名副其實的母城,母系親族生於此,長於此,也老於此。這本書構想早,但正式提案是二○一二年,全書收錄二○○六至二○二○年間作品。期間常常事忙就擱著,慢吞吞的寫作進度,一度一年僅寫一篇。有時不免這麼想:會不會成書時,公車票價就不再十二元了?
謝謝九歌出版社的陳姐、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的美秀姐,願意等待,願意寬容;這本書有多篇文章曾在副刊發表,謝謝這些默默第一手閱讀也予回饋的編輯;謝謝寫作路上,一直支持與陪伴的好友妮民;更謝謝高雄這塊土地與其上的人們,是這些流轉的故事,厚實了這本書。
二○二○年歲末,成書之際,高雄持續脫胎,許多文中地景與敘述又得更新調整。但也唯有這樣的時間跨度,才知道城市的速度,才知道十二元的不易,縱使日後調漲,十二元已成一種指認,一種連結,對應生命中曾經的交通往復,我城的微紀事。
小眾運輸,大城紀事
公車是城市交代細節的工具。
學生時,有次從亞庇飛往山打根。飛機降落山打根後,我問工作人員何處等公車,他說沒有。這和我從網路聽來的消息是違背的。我苦找站牌卻徒勞,眼看私用車、飯店小巴陸續接走乘客,人群漸少,問了幾位華人,他們沒搭過。後來問了一位馬來人,他說必須走出機場,右手邊有間學校,對面就有公車到市區。
循著指示前去,確實有間學校,對面有座疑似候車站的建物,但沒人候車。趨近,亦無任何號碼、路線等公車牌示,就是一個簡單的遮篷。我心想:真的有公車會經過嗎?多久會來?
愈想心愈慌...
目錄
自序:小眾運輸,大城紀事
卷一 市井踅
溝流
親遠鐵道
宅在三民
果菜城寨
乳香未乾
花架偏安
櫥窗漂流
疏城記
麥民遊蹤
食鎖高雄
卷二 北兜
帶勁的地方
空白海岸
籠居歲月
因為味覺的緣故
救護車,在月球小鎮
小鎮醫師的一天
熱鬧的方式
卷三 南轉
草衙的天空
2路公車的二分現象
小港二三事
蜿蜒的花季
辜負的晴天
那些很機車的事
卷四 西遊
十二元的出海方式
椰林大道
南沙除夕食譜
十二元的旅程
柴山豔行書
刨冰港灣
鹽埕四篇
自序:小眾運輸,大城紀事
卷一 市井踅
溝流
親遠鐵道
宅在三民
果菜城寨
乳香未乾
花架偏安
櫥窗漂流
疏城記
麥民遊蹤
食鎖高雄
卷二 北兜
帶勁的地方
空白海岸
籠居歲月
因為味覺的緣故
救護車,在月球小鎮
小鎮醫師的一天
熱鬧的方式
卷三 南轉
草衙的天空
2路公車的二分現象
小港二三事
蜿蜒的花季
辜負的晴天
那些很機車的事
卷四 西遊
十二元的出海方式
椰林大道
南沙除夕食譜
十二元的旅程
柴山豔行書
刨冰港灣
鹽埕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