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有味似兒時
相信人人都愛念陸放翁的兩句詩:「白髮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尤其我現在客居海外,想起大陸的兩個故鄉,和安居了將近四十年的第三個故鄉臺北,都離得我那麼遙遠。一燈夜讀之時,格外的緬懷舊事。尤不禁引發我「青燈有味」的情意,而想起兒童時代兩位難忘的人物: 白姑娘 我家鄉的小鎮上,有一座小小的耶穌堂,一座小小的天主堂。由鄉人自由地去做禮拜或望彌撒,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當然兩處都不去。但對於天主堂的白姑娘,卻有一分好感。因為她會講一口道地的家鄉土話,每回來都和母親有說有笑,一邊幫母親剝豆子,理青菜,一邊用家鄉土音教母親說英語:「口」就是「牛」,「糖糕」就是「狗」,「拾得糖」就是「坐下」,母親說:「番人話也不難講嘛。」 我一見她來,就說:「媽媽,番女來了。」母親總說:「不要叫她番女,喊她白姑娘嘛。」原來白姑娘還是一聲尊稱呢。因她皮膚白,夏天披戴雪白一身道袍,真像仙女下凡呢。 母親問她是那一國人,她說是英國人。問她為什麼要出家當修女,又飄洋過海到這樣的小地方來,她摸著念珠說:「我在聖母面前許下心願,要把一生奉獻給祂,為祂傳播廣大無邊的愛,世上沒有一件事比這更重要了。」我聽不大懂,母親顯得很敬佩的神情,因此逢年過節,母親總是盡量地捐獻食物或金錢,供天主堂購買衣被等救濟貧寒的異鄉人。母親說:「不管是什麼教,做慈善好事總是對的。」 阿榮伯就只信佛,他把基督教與天主教統統叫做「豬肚教」,說中國人不信洋教。儘管白姑娘對他和和氣氣,他總不大理她,說她是代教會騙錢的,總是叫她番女番女的,不肯喊她一聲白姑娘。 但有一回,阿榮伯病了,無緣無故的發燒不退,郎中的草藥服了一點沒有用,茶飯都不想很多天,人愈來愈瘦。母親沒了主意,告訴白姑娘,白姑娘先給他服了幾包藥粉,然後去城裡請來一位天主教醫院的醫生,給他打針吃藥,病很快就好了。頑固的阿榮伯,這才說:「番人真有一手,我這場病好了,就像脫掉一件破棉襖一般,好舒服。」以後他對白姑娘就客氣多了。 白姑娘在我們鎮上好幾年,幾乎家家對她都很熟。她並不勉強拉人去教堂,只耐心又和藹地挨家拜訪,還時常分給大家一點外國貨的煉乳、糖果、餅乾等等,所以孩子們個個喜歡她。她常教我們許多遊戲,有幾樣魔術,我至今還記得。那就是用手帕摺的小老鼠會蹦跳;折斷的火柴一晃眼又變成完整的;左手心握緊銅錢,會跑到右手心來。如今每回做這些魔術哄小孩子時,就會想起白姑娘的美麗笑容,和母親全神貫注對她欣賞的快樂神情。 儘管我們一家都不信天主教,但白姑娘的友善親切,卻給了我們母女不少快樂。但是有一天,她流著眼淚告訴我們,她要回國了,以後會有另一位白姑娘再來,但不會講跟她一樣好的家鄉土話,我們心裡好難過。 母親送了她一條親手繡的桌巾,我送她一個自己縫的土娃娃。她說她會永遠懷念我們的。臨行的前幾天,母親請她來家裡吃一頓豐富的晚餐,她摸出一條珠練,掛在我頸上,說:「你媽媽拜佛時用念珠念佛。我們也用念珠念經。這條念珠送你,願天主保佑你平安。」我的眼淚流下來了。她說:「不要哭,在我們心裡,並沒有分離。這裡就是我的家鄉了。有一天,我會再回來的。」 我哭得說不出話來。她悄悄地說:「我好喜歡你。記住,要做一個好孩子,孝順父母親。」我忽然捏住她手問她:「白姑娘,你的父母親呢?」她笑了一下說:「我從小是孤兒,沒有父母親。但我承受了更多的愛,仰望聖母,我要回報這分愛,我有著滿心的感激。」 這是她第一次對我講這麼深奧嚴肅的話,卻使我非常感動,也牢牢記得。因此使我長大以後,對天主教的修女,總有一分好感。 連阿榮伯這個反對「豬肚教」的人,白姑娘的離開,也使他淚眼汪汪的,他對她說:「白姑娘,你這一走,我們今生恐怕不會再見面了,不過我相信,你的天國,同我們菩薩的天堂是一樣的。我們會再碰面的。」 固執的阿榮伯會說這樣的話,白姑娘聽了好高興。她用很親暱的聲音喊了他一聲:「阿榮伯,天主保佑你,菩薩也保佑你。」 我們陪白姑娘到船埠頭,目送她跨上船,一身道袍,飄飄然地去遠了。 以後,我沒有再見到這位白姑娘,但直到現在,只要跟小朋友們表演那幾套魔術時,總要說一聲:「是白姑娘教我的。」 白姑娘教我的,不只是有趣的遊戲,而是她臨別時的幾句話:「要做個好孩子,好好孝順父母……我要回報這分愛,我有著滿心的感激。」 岩親爺 我家鄉土話稱乾爹為「親爺」,乾兒子為「親兒」。那意思是「跟親生父子一樣的親,不是乾的。」這番深厚的情意,至今使我念念不忘故鄉那位慈眉善目,卻不言不語的岩親爺。 岩親爺當然不姓岩,因為沒有這麼一個姓。但也不是正楷字「嚴」字的象形或諧音姓嚴。有趣的是岩親爺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位神仙。 這位神仙不姓嚴,卻姓呂,就是八仙裡的呂洞賓。 呂洞賓怎麼會跑到我家鄉的小鎮住下來,做孩子們的親爺?那就沒哪個知道了。我問母親,母親說:「神仙嘛,有好多個化身,飄到那裡,就住到那裡呀。」問阿榮伯,阿榮伯說:「我們瞿溪風水好呀,給神仙看中了。」問到外公,外公說:「瞿溪不只風景好,瞿溪的男孩子聰明肯讀書,呂洞賓伯伯讀書人,就收肯讀書的男孩子做親兒。親兒越收越多,就索性住下來了,因此地方上給他蓋了個廟。」 這座廟是奇奇怪怪的,沒有門,也沒有圍牆。卻是依山傍水,建築在一塊臨空伸出的岩石上,就著岩石,刻了一尊道袍方巾,像戲臺上諸葛亮打扮的神像,那就是呂洞賓。神龕的後壁,全是山岩,神龕前面是一塊平坦的岩石,算是正殿。岩石伸向半空,離地面約有三丈多高。下面有一個潭,潭水只十餘尺深,卻是清澈見底。因為岩上的涓涓細流,都滴入潭中,所以潭水在秋冬時也不會枯涸。村子裡講究點的大戶人家,都到這裡來挑一擔潭水,供煮飯泡茶之用。神仙賜的水是補的,孩子喝了會長生,會聰明。 廟是居高臨下的,前面就是那條主流瞿溪。溪水清而淺。乾旱的日子,都露出潭底的沙石來,溪上有十幾塊大石頭稀稀疏疏搭成的「橋」,鄉下人稱之為「丁步」,走過丁步,就到熱鬧的市中心瞿溪街,岩親爺鬧中取靜,坐在正殿裡,就可一目了然地觀賞街上熙來攘往的行人,與在丁步上跳來跳去的小孩。這裡實在是個風景很奇怪的地方,若是現在,可算得是個名勝觀光區呢。 廟其實非常的小,至多不過三、四十坪。裡面沒有和尚,也沒有掌管求籤問卜的廟祝,因此廟裡香火並不旺盛,平時很少人來,倒成了我們小孩子玩樂的好地方。我常常對母親說:「媽,我要去岩親爺玩兒啦。」「岩親爺」變成了一個地方的名稱了。母親總是吩咐,「小姑娘不許爬得太高,只在殿裡玩玩就好了。」但玩久不回來,母親又擔心我會掉到殿下面的潭裡去,就叫阿榮伯來找我。我和小朋友們一見阿榮伯來了,就都往殿後兩邊的石階門上爬,越爬越高,一點也不聽母親的話,竟然爬到岩親爺頭頂那塊岩石上去了。阿榮伯好生氣,把我們統統趕下來,說呂洞賓伯伯會生氣,會把我們都變成笨丫頭。 我們心裡想想才生氣呢!因為呂洞賓伯伯只收男生當親兒,不收女生當親女,這是不公平的。其實這種不公平,明明是村子裡人自己搞出來的。凡是那家生的第一個寶貝男孩子都要拜神仙做親爺。備了香燭,去廟裡禮拜許願。用紅紙條寫上新生孩子的乳名,上面加個岩字,貼在正殿邊的岩壁上。神仙就收了他做親兒,保佑他長命富貴。大人們叫自己的孩子,都加個岩字,岩長生、岩文源、岩振雄……聽起來,有的文雅、有的威武,好不令人羨慕。 有一回,我們幾個女孩子也偷偷把自己的名字上面加個岩字,寫了紅紙條貼在岩石上,第二天都掉了。阿榮伯笑我們女孩子沒有資格,呂洞賓伯伯不收。其實是我們用的漿糊不牢,是用飯粒代替的,一乾自然就掉了。 我認為自己也是「讀書人」,背了不少課古文,怎麼沒資格拜親爺,氣不過,就在神像前誠心誠意地拜了三拜,暗暗許下心願說:「有一天我一定要跟男孩子一般地爭氣,做一番事業,回到家鄉,給你老人家修個大廟。你可得收全村的女孩子做親女兒喲!」 慈眉善目的神仙伯伯,只是笑咪咪不說一句話。但我相信他一定聽見我的祝告,一定會成全我的願望的。 我把求神仙的事告訴外公,外公摸摸我的頭說:「要想做什麼事,成什麼事業,都在你自己這個腦袋裡。你也不用怨男女不平等。你心裡敬愛岩親爺,他就是你的親爺了。」因此我也覺得自己是岩親爺的女兒了。 離開故鄉,到杭州念中學以後,就把這位「親爺」給忘了。大一時,因避日寇再回故鄉,才想起去岩親爺廟巡禮一番。仰望岩親爺石像,雖然灰土土的,卻一樣是滿臉的慈祥,俯看潭水清澈依舊,而原來熱鬧街角那一分冷冷清清,頓然使我感到無限的孤單寂寞。 那時,慈愛的外公早已逝世,母親憂鬱多病,阿榮伯也已老邁龍鍾。舊時遊伴,有的已出嫁,有的見了我都顯得很生疏的樣子。我踽踽涼涼地一個人在廟的周圍繞了一圈,想起童年時在神前的祝告,我不由得又在心裡祈禱起來:「願世界不再有戰亂殘殺,願人人安居樂業,願人間風調雨順。」 阿榮伯坐在殿口岩上等我,我扶著他一同踩著溪灘上的丁步回家,兒時在此跳躍的情景都在眼前。阿榮伯說:「你如今讀了洋學堂,哪裡還會相信岩親爺保佑我們。」我連忙說:「我相信啊,外公說過的,只要心裡敬愛仙師,他就永遠是你的親爺,我以後永不會忘記的。」阿榮伯嘆口氣說:「你不會忘記岩親爺,不會忘記家鄉,能常常回來就好。人會老,神仙是不會老的,他會保佑你的。」 我聽著聽著,眼中滿是淚水。 再一次離家以後,我就時常的想起岩親爺,想起那座小小的、冷冷清清的廟宇,尤其是在顛沛流離的歲月裡。我不是祈求岩親爺對我的祐護,而是岩親爺廟裡,曾有我歡樂童年的蹤影。「岩親爺」這個親暱的稱呼,是我小時候常常喊的,也是外公、母親和阿榮伯經常掛在嘴上念的。 我到老也不會忘記那位慈眉善目,不言不語,卻是縱容我爬到他頭頂岩石上去的岩親爺。 ──民國七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中華日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