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台灣人赴澳洲打工夢為主題的虛構(或不那麼虛構)故事集
一部澳洲打工度假的異聞故事集──
寄生在南半球大陸裡遊晃的台灣人,他們所孵化的澳洲淘金夢
當時匯率正好,澳洲就像天堂──
在農場,採果速度快的人被稱為快手,週薪一千澳幣,換算月薪逼近台幣十萬元,是彼時澳洲打工度假的神話,赴澳打工的台灣移工們,在澳洲各地按照農場產季遷徙,彷彿一支患著淘金熱的遊牧民族。隨著時間流逝,游牧的移工們看見的是週薪神話與現實的落差,還有自己變形的樣貌。
農場、餐廳、屠宰場、外送、清潔、苦力、黑工……
翻滾、拉扯、迷惘、享樂、自由、無畏……
我是誰?我為了什麼而來?
九篇短篇小說集,由散落在這座南半球大陸的澳客/台勞所交織的生存史:
●〈一棵長滿眼淚的樹是什麼樣子〉
哈波長年照顧精神疾病的養母,他決定到澳洲打工一年,兌換改變一生的機會,於覆盆莓農場做採手努力工作的他,用存下的第一筆錢買車載同事上下工,卻因為……
●〈十點〉
小魔女與男友K一起到澳洲實踐淘金夢,希望帶著微薄的積蓄,前往下一個夢想地,擔任外送員的她就像擁有操控時間的魔法般,總是能在跨班前順利壓線達標,然而她卻因為一場時間賽跑……
●〈室友〉
澳洲的房子總是一季換過一季地迎接租客。位於塔斯馬尼亞的一幢木造房子,長期租給台灣人,而這棟房子久了也擁有了台灣氣味,房子窺視著來來去去的台灣人……
●〈快手澳客〉
Andy是農場的傳奇快手,在同一座農場待了十年,有如這裡的土地公,他將租屋處裡的電器都換成台灣的品牌,堆滿來自台灣的食物,Andy在家裡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的台灣國……
這些寄生在南半球,似夢似真的台灣人,像背著殼的寄居蟹,讓新的殼取代了自己,同時也折射出身處異地的時代樣貌。
專文推薦
連明偉(小說家)、李牧宜(「轉角國際udn Global」編輯)
跨域推薦
又仁(全方位創作藝人)、成瑋盛(逆風劇團團長)、林達陽(詩人、作家)、姜泰宇(作家)、翁禎翊(作家)、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張詩盈(金馬女配)、曹馭博(作家)、莫子儀(演員)、陳顥仁(詩人/吉祥物)、詹傑(影視暨劇場編劇)、劉秀美(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謝盈萱(演員)
各界好評
「用最輕鬆的句子說最沉重的話,用最漫不經心的語氣和態度揭露最多的承擔、承受,還有包容。這是小說《快手澳客》,也是我認識的小說家國峰。國峰做過很多說起來很酷的工作,澳洲打工只是其一;但光是一個澳洲,他就帶來了無比真實的人際角力、自尊妥協,以及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笑與哭泣。同時也是劇場導演的他,此刻澳洲是他召喚的舞台,你會發現所有悲歡離合和台灣任何一個地方是如此相似,卻又那麼新鮮而不同。」──翁禎翊
「夢想的天堂、人生第一桶金入袋,澳洲彷彿是許多青年人想像集旅行冒險、賺錢、增進語文能力於一身的地方,然而一如關掉濾鏡的攝影機,彩妝褪去盡是無可遁形的殘酷現實。《快手澳客》為作者澳洲打工經歷及所見所聞,九篇小說敷演出不同的澳客/台勞人生,有歡笑、有淚痕。在農場、在屠宰場、或奔馳在異國的道路……。台灣青年為何甘為異地台勞?《快手澳客》讓不曾打工度假的人看見想像與真實的距離,也為即將尋夢者揭開夢幻的面紗。」──劉秀美
「身邊也曾有同學赴澳洲打工,但他們回來後沒機會詢問細節。我反而從這本書,看見這些人們的經歷與心境。我認識國峰好多年了,他的文字如同他的人,溫暖細膩又觸動人心。讀完後,我思考著「慣性」是什麼?我要的生活又是什麼模樣?我重新檢視資訊爆炸的現今如何影響我們,我們又該找回什麼。謝謝這些故事,帶給我的提點。」──又仁
「相隔五千多公里的距離,卻能在一幕幕故事中找到共鳴。彷彿身歷其境跟著書中人物一起生活、一起感受。想起曾經有幾位年少輕狂的友人,服刑結束。興高采烈的說著要到澳洲打工重拾人生的畫面歷歷在目。在書中彷彿也看見了他們的影子,是我未能參與、想像的生活。」──成瑋盛
「讀國峰的小說,就像是看著一個透明的孩子,站在文字前面,興奮地說起一個又一個異國的故事。如同澳洲版的天方夜譚,那些飛離島嶼,降落在廣袤土地上的人們的一千零一夜。那是創作者用身體書寫的寓言,在冷寂與熱極的溫差之下,結出來如莓果一般鮮紅的心。」──陳顥仁
作者簡介:
林國峰
一九八八年生,台中南屯人。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從事表演藝術、文字工作、戲劇教育。2018-2019年在澳洲打工度假,存到半桶金,最遠去到Tasmania。
曾獲文學獎若干、編導作品若干,閒不下來還在斜槓做肉桂捲和動物溝通師。
章節試閱
十點
21:45
騎車到陳記,停車,走三步,站在店門口,我記得非常清楚,當時牆上的電子鐘顯示21:45。
送餐服務就是賽車遊戲,投幣(油錢加滿)之後,時間內開始在城市裡飆速然後獲得金幣(得到客戶好評)的機會,就是掐緊時間,完成任務。做外送就是跟時間賽跑,英文說「Take your time」是慢慢來,但我翻譯的意思是抓好時間,只有抓好時間,才能在時間裡自由。
取餐時間21:47,編號015的訂單是牛肉河粉,備註:需索取餐具。在陳記的宵夜時段裡,兩分鐘就能順利取餐,必須要非常幸運。我相信今晚我是那個幸運的人。
澳洲的夜晚除了酒吧之外,很少有店家營業,靠著像陳記這樣勤奮賺錢的店家,華人的宵夜文化才得以延續,但陳記會大排長龍,不單因為營業時間比其他店晚,主要是招牌牛肉河粉的評價相傳千里。從香港來的打工仔聽到的誇張傳聞,說吃下陳記的牛肉河粉,牙齒都會被彈出坑;台灣的背包客則是說像是童年吃的跳跳糖一樣,咬斷牛筋時會在嘴裡炸開。陳記的調味鹹而不膩,鋪上的九層塔看似配色,但其實是從台灣進口的品種,比澳洲的basil夠味,無論是哪一國人在吃的時候都會注意到這一味。
015這一單是一場跟deadline搶時的競賽,沒有太多時間回味陳記的牛肉河粉,在取餐當下,高速運轉腦袋,做出精密的路線規畫:參考Google Map計算的車程,十四分鐘。這條路線上紅綠燈不超過十個,上了布里斯本大橋可以加速催油門,預估十一分鐘後在21:58抵達目的地。如果在抵達前打電話跟客人確認訂單,加上簡訊告知配送的完成時間,請客人提前走到大門口,就能在22:00前完成配送,然後立刻回報任務結束,壓線達標,WIN,遊戲勝利。
我其實很習慣這樣的步調,在澳洲送餐的第二週就開始上手,飛梭在城市間,一個晚上會騎過布里斯本大橋五六次,沿河岸來回兩三次,到高級住宅區一兩次,這些地方在高速的行進下,城市燈火變成線體,會有一個瞬間很像奇幻電影一樣進入時光旅行。我通常都能順利壓線達標,在跨班前完成最後一單,就像擁有操控時間的魔法一樣,因此後台喜歡叫我小巫婆,但我喜歡自稱小魔女(這樣比較可愛),讓時間就追在我的掃把後面。
來澳洲打工沒什麼好說的,花最短時間,賺最多錢就對了。把時間變金錢,就是我的煉金術。
沒料到,晚上十點十分的時候,我看著被甩到地板上的外套和制服,想起自己在21:51的時候,停了一個紅燈,那時候就像是遊戲中遇到路障,必須停滯冷卻一下。
21:51
因為被稱做小魔女,我喜歡將所有裝備都轉換成魔法世界的代稱,這樣工作起來就更像遊戲。外套是我的斗篷,雨衣是防護罩,機車當然就是掃把,而放在夾鏈袋裡的手機像是聯繫現實世界的鑰匙,所有裝備都貼上了「布里斯本送餐」的貼紙,就像身處在以此為名的遊戲裡。我在「布里斯本送餐」的員工編號是482,登入系統的密碼是48288888。
在等紅燈的時候,我看準螢幕上的時間顯示剛切換成21:51,路口燈號剩下四十八秒,我一邊倒數一邊動作,立中柱(42)、開後車廂拿外套(27)、著裝(7),再坐回機車時,號誌剩下五秒,也就是說再過十七秒就要切換到21:52。
我對於時間計算非常精準。以前在花蓮等紅燈的時候,就會跟著交通燈裡的數字讀秒,將時間感知用身體記憶下來,尤其花蓮的黃燈特別久,那個時候沒有秒數可以參考,掌握路況就是靠平時的累積,加上天生視力良好,只要看到遠方的綠燈秒數,我就能控制速度,也就是說,我能控制時間,Take your time,我在台灣的時候就這麼做了。
男友K害怕我的「魔法」,總開玩笑:「你這麼會計算,會不會算計我?」「我只會算你講了多少句屁話,浪費了多少生命!」我盯著螢幕打電動,在《惡靈古堡・聖女密碼》裡射擊怪物,沒空搭理男友的屁話攻擊。
當初只是因為覺得文科女生很囉唆,選填物理系,結果沒學到什麼物理應用,只學到理科男生的屁話秘笈。我也很納悶男友到底喜歡我什麼,可能因為講屁話的功力差我一截,為了修煉只好跟我在一起。
當初一起來澳洲,兩個人訂下帶回一百萬的目標,達成之後就在花蓮吉安開早餐店,離車站遠一點沒有關係,我可以發揮「時間魔法」替客人送餐,讓賴床這項國民運動可以在每個人的家裡被實踐。
「你叫早點,我來找點。」K半夜從床上彈起來大喊口號,恍惚間我踹了他一腳,他打開燈,興奮地跟我宣揚賴床運動主張──讓客人叫早點,然後賴床的時間,就是我開始外送找點的任務時限,那些散落在巷弄裡的客人,像遊戲地圖上的任務關卡一樣,完成之後就會得到金幣。我又踹了他一腳:「奔波的是我,受苦的也是我,又不是你,你爽屁爽?」他一邊笑一邊抱住我,看著他做白日夢的樣子,好像可以聞到「找點早餐店」的味道,可以聽到店裡放的音樂。
帶著夢想到澳洲,未必能夠帶著夢想回去,我們時刻這樣警惕彼此,在Share house裡面貼滿便利貼,寫著「開源節流」、「省一分錢才是賺錢」、「找點早餐店存錢計畫」……每一張都是滿腔熱血,充滿希望。
那時候,我們認為到了國外,就要嘗試不一樣的工作經驗,否則就只是換個城市,還是過一樣的生活。
一開始,我們找網路介紹的台灣工頭,到Caboolture的草莓農場裡,實踐我們的百萬計畫。前期剛上工就要繳交保證金、房租押金、車資、裝備……一項一項加上去,從台灣帶來的本金根本不夠燒,工頭曉以大義借我們錢,殊不知根本是另一個地獄。他增加利息,拒載我們上下班,身邊的人都說我們衰到家了,那時只想反問:「不都是台灣人嗎?為什麼這樣欺負同胞?」後來被逼急了,連夜收拾行李,偷偷逃離農場提供的貨櫃屋宿舍,走了將近兩小時,在路邊不顧安危伸手招了一台車,把身上僅有的錢都給他,用零碎的英文拜託他載我們到市區。他說他叫Roger,是一個澳洲大叔。Roger一副不可置信地把錢退給我們,而且帶我們到市區之後,還幫我們找房子,介紹工作,那時候看著後照鏡上的吊飾刻著「Love&Home」,我把頭轉向窗外,另一手握著K,看著街燈朦朧,我才覺得這座城市溫暖了起來。
K在十點左右傳來了宵夜清單,我下班就會外送回家,可是能不能平安到家,我其實也不是很有自信。送餐的三個月,我才知道不是所有澳洲人都像Roger一樣。
21:53
在這個時間點,帝君廟求的平安符飛掉了。每次我在試圖挑戰deadline的時候,高達九十的時速,都會讓我好奇關聖帝君在想什麼?或是祂根本沒有搭飛機來到澳洲?
還記得剛到花蓮的時候,媽媽就不停叨唸去找間廟求平安,但從未踏進花蓮的我,怎麼會知道要去哪裡跟神明打交道。接過託運過山的機車後,向店家詢問主掌行車平安的神明,才知道聖天宮的關聖帝君是花蓮一帶的「交通部長」。在廟方的協助下,成功求得了平安符一只,離去前廟方人員提示:「等一下妳出去後,就直直騎,不要回頭喔!」握著符咒也像接過命令,上了車之後一路都不轉彎,但過了第三個路口,我就開始想,要騎到哪裡?沒有任何方向的我,看著跟老家不同的街景,平房一棟接著一棟,中間偶爾穿插木構的矮房,我就這樣看著,像是一種牽引,沿著路一直往下騎。
在「布里斯本送餐」的世界裡,房子都不太高,獨棟的木屋或是摩登的別墅,兩條相鄰的巷弄,風景可能截然不同,只有從巷口轉進的那一刻才會意識到,眼前的世界像是開啟新的區域一樣,有不同的任務,在新區域裡的人物也會有不同的穿著跟設定。
我最喜歡的,是昆士蘭大學區。要進到這個區域,需要先騎過Story Bridge,過橋的時候,我都會想像即將遇到什麼樣的客人,開啟特別的故事副本。下橋之後,高高低低的地形像是迷宮,時常一個轉彎就緊接陡峭的下坡,遠方的夜景像浮在空中一樣,非常魔幻。坡道沿路大多是有庭院的小木屋,各種不同顏色的花攀在圍籬上,即使在夜裡也各自繽紛。順著路往下滑,身旁紅、綠、藍、紫、白,不同顏色因為飛馳的速度,視覺上全攪和在一起,到了平地後,因為身上的花香才會意識到,一條華美的巷子就這樣藏在城市裡。
K說在澳洲送餐是換個城市過一樣的生活,但對我來說,在穿越布里斯本的大橋時,常常會有一種底下是木瓜溪的錯覺;沿著布里斯本河岸騎的時候,我常會想起從帝君廟離開那天,騎著騎著就到了美崙溪的河堤道路;從Dell Rd.送完餐要回市區的時候,還會以為下一個轉角就會看見公正包子,而那些不高的房子,長長的路,都是我們騎台九線時的風景。
我想像飛掉的平安符在路上被踩過無數遍,我希望踩過平安符的人去過很多地方,腳印裡有海邊的沙子,有Glass House Mountain的泥土,我跟K的澳洲首吻就是在那座山上的杉樹下;希望那些腳印去過凱恩斯、邦德堡、阿德雷德,還有西澳的伯斯,這些地方我都沒有去過,可是光聽名字就好想去。
在平安符飛掉後的二十三秒,車程縮短了一分鐘(平安符應該是遊戲道具,有調節時間的功能)。螢幕上Google map顯示還有七分鐘抵達目的地,我只要再努力縮短兩分鐘,絕對可以安全戰勝deadline,我邊騎車邊計算著。
「關聖帝君保佑我,求求你讓我平安到家,求求你。」在我意識游離,難辨虛實的時候,我的身體被一個男人抓著,失去行為能力。直到一些零碎的記憶浮現,才開始試著去拼湊這一路上,在每個時間點裡,哪個環節出錯了?我希望平安符可以在這個時候才飛走,替我擋煞。
21:58
準時抵達。
我大概迷路了三十秒,在Google Map無法辨識的樹叢中找路,最後在兩棵樹中間看見隱約的光源,循著光走,身旁的樹又密又高,難以辨位。外面的聲音、光線在這個小路裡,全都失去了方向。撥開最後一片遮擋視線的樹枝,在一片修剪整齊的青草地上,有一棟獨立的日式建築,周邊燈光設計得很美。瓦片在屋頂上交疊,門口有一條紅金色的落水鍊。外牆是大木構,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溫潤。房子周圍有一圈樺樹或橡樹(畢竟我是學物理不是學植物的,或者是《哈利波特》裡會出現的樹),在草地上還有一個可愛的信箱,將七個圓筒焊接在一起,上面鑄有英文字樣,標示一星期的每一天。
主人傳來訊息要求我送到門口,我快步前往門口,因為再十一秒就要21:59了,這個時候陳記已經在清洗外面的地板了,因為老闆想要在十點熄燈,但熟客都知道,通常會繼續營業到十一點。
某次我回程去拿消夜要給K,跟老闆聊天時,老闆用濃厚的香港口音說:「如果不先關燈,客人一直來,我都不用睡嘍。」關了燈以後客人通常會繼續打電話,趕在十一點以前訂好餐,老闆會等到最後一個客人取完餐,才真正拉下鐵門。
K的宵夜清單在21:59的時候來了,他要牛肉河粉。我現在沒有空替他處裡訂單,但如果可以,我希望他可以先打電話跟陳記訂,這樣老闆就會等我。
22:00
我聽到門後的腳步聲由遠至近,體感告訴我現在是21:59:18,後台小幫手傳來訊息:「小巫婆,注意時間,跨班扣錢。」訊息旁的時間戳記就是21:59:18。平常都是罐頭訊息「482,提醒您注意時間,跨班導致排班不公,懇請盡速完成配送工作。」如果不是這樣的內容,就是小幫手自己輸入的。我猜想後台一定又拿我是否跨班來做賭注,才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但通常這個時候,我都會先回報配送完成。
雖然我有自信不會違規,但後台仍會在十點前提醒工作守則,依照系統設定那樣。
穿著公司制服,進到「布里斯本送餐」的世界,接收指令,完成指令,「482送015」、「482回報」、「482送006」、「482下線」……在加入布里斯本送餐的當下,就認知到每天都會接收不同的編碼指令,我們跟這個世界接觸的方式全都數字化,名字、身分、性別好像都變得不重要了。
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在這裡,身不由己?
十點
21:45
騎車到陳記,停車,走三步,站在店門口,我記得非常清楚,當時牆上的電子鐘顯示21:45。
送餐服務就是賽車遊戲,投幣(油錢加滿)之後,時間內開始在城市裡飆速然後獲得金幣(得到客戶好評)的機會,就是掐緊時間,完成任務。做外送就是跟時間賽跑,英文說「Take your time」是慢慢來,但我翻譯的意思是抓好時間,只有抓好時間,才能在時間裡自由。
取餐時間21:47,編號015的訂單是牛肉河粉,備註:需索取餐具。在陳記的宵夜時段裡,兩分鐘就能順利取餐,必須要非常幸運。我相信今晚我是那個幸運的人...
目錄
一棵長滿眼淚的樹是什麼樣子
十點
104A的貪食蛇
關於佛系少女的獨白
Checker
室友
快手澳客
風不停吹
幸運
後記
一棵長滿眼淚的樹是什麼樣子
十點
104A的貪食蛇
關於佛系少女的獨白
Checker
室友
快手澳客
風不停吹
幸運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