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紀錄:
博客來網路書店二○一○年度新秀作家
入圍二○一一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
入圍第三十五屆金鼎獎
〈逼逼〉英文版(BB)曾收錄於《Undelivered- Anthology of Tainan Literature》(Serenity International)
〈逼逼〉法文版(Bibi)曾收錄於《JENTAYU - REVUE LITTERAIRE D'ASIE HORS-SERIE 1 - TAIWAN》(JENTAYU)
〈聽不到〉日文版(聴こえない)曾收錄於『すばる』雜誌(2015.11.1,集英社)東京大學藤井省三教授翻譯
名人推薦:
初讀《花甲男孩》,馬上感覺到:我聽到了一個新的聲音!──白先勇
新世紀的老少年,後現代的原鄉人。楊富閔是當代臺灣小説最值得期待的作家。
《花甲男孩》文字靈動,人物鮮活,更重要的,楊富閔寫出了青春世代對鄉與土的複雜情懷。
俚俗與文明,生命與死亡,歡樂與悲傷,古老的題材,嶄新的詮釋。
不變的是包容與悲憫──以及對文字無比的信念與追求。
──王德威
楊富閔是當代臺灣極具特色的青年小說家。他的語言鮮活,敘事靈動,不僅敏銳地掌握到時代與社會的遷變,並能以e世代的眼光,去看待生老病死等永恆又普遍的命題,使得古老的情感不再古老,尋常的事物也不再尋常。
他的小說富於喜感,所說的故事既鄉土,又現代;既老成,又深具童心;嘲弄調侃的深處,隱藏的卻是動人的溫厚與同情。正是在這許多看似兩極的端點間游走穿梭,《花甲男孩》煥發出令人驚喜的新鮮意趣,更彰顯出新舊交替的時代推移中,臺灣小人物的強韌生命力。
──梅家玲
從來沒有想過,小說裡的那些點滴可以這麼活靈活現的整合成為繁星鄉的鄭家人。去除掉那些人名符號,我們很容易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對應感動,例如那位從小疼惜我們的阿嬤、那群幼稚到像孩子的長輩、那段青澀萌芽的愛情點滴、那個每年過節會回去的鄉下四合院……從文字集結成小說到改編電視,現在花甲終於要躍升大螢幕,但不變的卻是富閔原著《花甲男孩》裡值得再三品味的動人情感,隨著心境和歷練,每次閱讀都能再次產生更豐厚的共鳴,彷彿自己的某段經歷正在花甲當中上演,啊~那就是我的花甲人生啊!我想,這就是富閔花甲在轉大人和轉男孩間創造的無邊魅力,也期待花甲所創造出來的國民角色,都能以各種形式繼續在我們生活周遭延續下去。
──蔡妃喬
如果可以把楊富閔寫的句子從書本上拉下來放到哪個鄉間的路邊,它們一定可以長出腳來,活蹦亂跳地跑開去立刻融入來來往往的樸實身影、向著陽光的深邃皺紋和燃香貢果、洒掃操勞、雞犬相聞的每一天。
《花甲男孩》這本小說裡人物鮮活,情境幽默,布局睿智,把膠合著俚俗荒謬和至高倫理的生活寫成了一種傳奇,然後傳奇又變成了一種鄉愁。這次植劇場改編楊富閔的作品,特別請這位年輕的作家加入編劇團隊,這個大孩子謙遜認真,笑的時候亮起眼睛的純真,好像他才第一次離開家鄉。
──王小棣
富閔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新世代作者,但他筆下寫的卻都是阿公阿嬤的故事。他用了九個短篇,說了九個不同的故事,但每個故事裡盡是在說新世代的年輕人與公嬤輩、與家鄉土地捨不去的情感。作者的心思非常細膩,情感十分豐富,故事中每每對家鄉環境的敘述,對各種習俗的描繪,都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也充分地感受到公嬤輩與年輕人,如何在一個新世代與舊世代拉扯又融合的環境裡生活著。
富閔以一個年輕新世代的視角,用年輕人的語彙,再加入現代流行的事物,以一種非常貼近真實的世代相處的荒謬與趣味,來呈現生活在家鄉的阿公阿嬤與年輕人與環境的互動。
富閔文筆活潑趣味,自然語(國臺語交雜)的寫法,用新世代的觀點下筆描述看似鄉土的故事,卻十分貼近現實生活,我們完全可以看見一個新世代的作者,如何運用屬於年輕人的新語彙,說出對於家鄉的舊情綿綿。
──李青蓉
我在看完小說,準備改編戲劇時,寫下:
「有些男孩一輩子都沒有轉大人……致 幼稚的人生」。
富閔在他的小說,詼諧的敘述中,檢視著我們荒謬的自己,遊著那個不太滿意卻又痛快的旅程。
踩著影子下酒,對影三人。
醉醺醺地掉淚,想念著自己所愛的親人。
然後大聲地說:我可不可以永遠活在那樣的一個男孩世界,不要長大?
這是一本充滿戲劇張力的小說,一如你我的人生。
──瞿友寧
常半開玩笑對富閔說:「你光是把小時候的回憶寫出來,就不知道可以出多少本書了」。在他(帥氣髮型下)的頭殼裡,畫面、聲音、氣味、語調都能完整重現,就連當時的濕度、光線映照出的煙塵,也彷彿刻畫在他腦海中,這種記憶力叫同樣靠文字吃飯的我無比嫉妒,更別說富閔還能把這些回憶,一個又一個轉化成飽含生命力又接地氣的故事,真是個不可多得的天生說書人。感謝植劇場,認識富閔是我的福氣;有富閔這樣的作家,是臺灣人的福氣。
──吳翰杰(《花甲男孩轉大人》編劇)
「偶再相遇,兩人一起做一件事,那一刻沒有痛、沒有外遇、沒有悲傷,在那片遼闊的林子裡只有兩個漂流的靈魂。」……初讀〈繁星五號〉小說,我呆了一陣後,在筆記本寫下這段可能的劇情,之後八個月的時間,我們與作者富閔一起開會,每次看著他頭髮微亂、語調略急促卻擲地有聲提出劇本提議,一次次加深劇本的文學性,一次次在劇本會後趕赴臺灣各地與青年學子暢談文學……。富閔這個花甲男孩太優了,這位年輕作家太猛了,很難讓人不愛他。引頸期待富閔的新作。
──楊璧瑩(《花甲男孩轉大人》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