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紀念王宗偉律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
1947年,正值國共內戰炙熱之際,張靈甫將軍率領國軍最精銳的部隊整編74師前往山東剿共,卻遭中共華東野戰軍重重包圍。在此危局,張靈甫將軍不選擇奮力突圍,而選擇將部隊開上當地險要地形孟良崮山頭,以自己為餌,吸引敵軍主力部隊集結,以待援軍反包圍,企圖將敵軍主力一舉殲滅。不料,計畫趕不上變化,援軍始終不能突破共軍防線,無法及時馳援孟良崮。最終整編74師困守孤山,遭共軍全殲,寫下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張靈甫將軍英勇取義,寫下絕命書:「十餘萬之匪向我猛撲,今日戰況更趨惡化,彈盡援絕,水糧俱無。我與仁傑決戰至最後一彈,飲訣成仁,上報國家與領袖,下答人民與部屬。老父來京未見,痛極!望善待之。幼子望養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訣矣!靈甫絕筆 五月十六日 孟良崮。」
以上故事經名作家倪匡致敬而著有《背叛》一書,有一次在機緣巧合下,我向宗偉兄聊到這件事,沒想到宗偉兄居然能立刻回應,當時我的感覺是,你怎麼連這個都知道!在我所有的朋友裡面,恐怕也只有博學多聞的宗偉兄能夠與我談論這種話題。
時間轉到2024年1月2日,宗偉兄與我約定隔日見面討論本書內容;1月3日,寒風刺骨,我在冷風中等待半小時,宗偉兄仍未至,電話亦聯絡不上,我心想難道是被放鴿子了嗎?只能悻悻然離去。詎料,嗣後竟傳來宗偉兄已仙逝的消息!
震驚!震驚!再震驚!
宗偉兄素懷大志,使人感佩,如今可謂「出師未捷身先捷,長使朋友淚滿襟」。在宗偉兄的告別式上,其胞妹表示宗偉兄是個孤獨的人,與其相熟的牧師更稱宗偉兄有一次去找他,似乎心事重重,但什麼事也不說,於是他們兩人只能拼命地一直呼喊主。
聽到百感交集,讓我不禁當場哽咽。
現今諸多律師「發財擺第一,道德放兩旁」,為了賺錢被公會懲戒或是自身犯罪都在所不惜。終日譁眾取寵,連別人至親往生陷入極度哀痛當中,居然還要趕快發文蹭新聞熱度。
反之,宗偉兄卻以己身之孤獨默默成就諸多著作,這必須要熬過多少個孤寂的夜晚?又有誰能夠理解、體貼?可想見其用功之苦、之勤;總是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正如王瀚興律師所稱「大功不顯,君子不器」;其對近代史之研究,更是我少數可與之暢談的朋友,如今痛失一友,法界亦少了一名天真耿直的人材。世間再無王宗偉。
不捨!不捨!再不捨!
我想凡事均有上天的安排,「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本書可謂是宗偉律師的絕命書,也是臺灣第一本講述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之專著,有其指標性的意義,盼稍能告慰宗偉兄及其家人。
俞百羽 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