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窄門》是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於西元1909年出版的一本小說;國內例如:桂冠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已解散),曾於民國83年間出版中譯本;礙於語言能力,這也是個人所能閱讀的版本。該書以描繪男主角自幼對其表姐的苦戀為主題(附帶一提:於此無意延伸成是否為近親禁止結婚的舉例與說明),以第一人稱逐步開展,故事情節以表姐的去世告終。《窄門》一書的書名,或許係由該書內容提及牧師在教堂內,所宣講《新約聖經》的內容轉化而來。「你們要進窄門,因爲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7章第13、14節;「耶穌對眾人說:你們要努力進窄門。我告訴你們,將來有許多人想要進去,卻是不能。」《新約聖經》〈路加福音〉第13章第24節。
「窄門」二個字可以是一本書的書名;可以比喻為對信仰的執著;可以比喻為對永生的追尋;可以比喻為一種考驗與試煉;可以比喻為一種階段的經歷;也可以比喻為一種資格的企求。本書的定位,從書名不難推知,性質上不是一本學術論著,也不是一本考試用書,而是一本適於社會大眾接觸閱覽,用以推介消費者保護法普遍知識的書籍。努力進入窄門,原不在本書預定設想的目的範圍之內。
消費者保護法是一門實用的法律,套句老掉牙的「上自王公貴族,下自販夫走卒」諺語,來形容消費者保護法對於人民日常生活的滲入與影響,一點也不為過。本書既然並非學術專書,因此不會就某個攸關消費者保護法的議題,蒐羅分析國內外文獻,再提出淺見;本書既然並非考用書籍,因此不會整理實務、學者見解,按照答題時間,小題大作,大題小作,最後模擬考生的角度,說明於考場侷限的時間,針對某個爭點採取何種結論,可能較為安全。而是適度保留歧異的看法,讓讀者有思考與選擇的空間。
感謝P律師的推薦與五南法政編輯室細心的校對;至願本書的出版,能讓自琳瑯滿目與消費者保護法有關的書海裡,拾起本書的讀者,從閱讀的過程中,對於消費者保護法的理解,產生或多或少的助益。
陳照先
我在大學兼課時總和學生說:「你們每個人這輩子一定會遇到消費爭議,懂消費者保護法可以保護自己,在爭議中知道主張什麼權利。」
這本《消費者保護法》作者陳照先律師,是我在臺北大學讀博士班住合江街宿舍的室友,當時他白天工作、晚上努力攻讀碩士學位,他就是我在拙著《早知道就這樣準備國考》多次提到的強者室友。
我考上律師那年,照先律師用言語改變了我。我最記得的是,我和他討論憲法、行政法或是刑事訴訟法問題,他可以解出重點並背出字號(包括大法官會議解釋與刑庭決議,甚至還有重要判決)!這讓我深刻意識到,如果要穩當考上,只有模糊的概念絕對不夠,知道考點在哪個章節也不夠,必須清楚知道具體解析與相關實務見解。最好,要背出門牌號碼(基本的就是大法官會議解釋的釋字、法條條號)。雖然是十幾年前的事了,依然歷歷在目。
照先律師不只法律專業深厚,且在法律實務工作十餘年,曾擔任檢察事務官、司法事務官、法制人員等,現在為執業律師,是一位有豐富法律實務經驗且理論兼具的法律人。這本《消費者保護法》同樣深具實務參考價值,針對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及實例,簡介規定內容、值得參考的法院判決與行政函釋。
這本《消費者保護法》,我花了三天拜讀全書,做了許多筆記、吸收了重要實務觀點,推薦給各位。
P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