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好主管不用大小聲
我們不得不承認:魅力遠勝於權力。優秀的主管才能,特別是個人的魅力和影響力,比他的職位高低和提供優渥的薪資、福利來要重要許多。
良好的口才依賴於好方法
說話擲地有聲,這是人們對於有權力者最高的評價。同樣,我們在與人們談話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施展對對方的影響力,以此來增加我們的語言的效力。或許你不能做到說起話來口若懸河,號令一下,一呼百應。但是對此,你所需要的不是悲觀氣餒,而是現在就行動起來。因為,過人口才並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遙不可及,只要有堅定的信心和適當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良好的口才。 人沒有什麼能力是天生的。所以,達成目的的關鍵在於自己的信心、方法和毅力。 1.先聲奪人占上風 大多數都懂得這個道理,對於登門借錢或討債的人,欲塞其言,最好先哭窮,或先開口向他借錢。這個道理亦可活用於你的經營管理上,為了貫徹你的意志,實現你的主張,同時避免別人對你有所要求或反對,你應將你的意見率先表示出來,才不會因為情面或多數人的反對,而使你失去制敵先機的機會。 當你在說話的時候,應將對方可能用來反駁你的意見先予駁斥,在這裡有一套「先聲奪人」的方法可供你參考:「也許有人會認為……,當然也可能有人主張要……,以上的看法,說都能言之成理,其實很可能流於紙上談兵,窒礙難行。因此,我主張……。」這一套先發制人的說法,要能讓人接受,自然也必須符合情理,而且有根有據,不要強詞奪理或理不直氣不壯,部屬才能對你思考的縝密與敏銳的判斷折服。 2.說話要簡潔明快 清代畫家鄭板橋有詩云:「削繁去冗留清瘦。」當今語言大師們則認為:言不在多,達意則靈。可見,用最少的字句,包含盡量多的內容,是當眾說話水準的最高境界。 林肯的葛底斯堡講話,是美國歷史上被譽為最優美的一篇不朽的演說詞。只有十句話,二百七十一個字,僅用二分鐘,卻成為林肯一生不朽的紀念。而那位議員艾弗瑞特滔滔不絕地講了兩個小時,但他講了些什麼,人們早已忘記了。美國歷屆總統的就職演說大都在三千字左右,少的只有幾百字,好多成為經典之作,被後人廣為傳誦。 要做到簡潔明快,首先要做到長話短說。 所謂長話短說,即是以簡馭繁。有位作家說過:「簡練就是話說得少,而意思包含的多。」話少而意思也少就算不得簡潔。 講話簡潔還必須作到中肯實在,當眾講話不在乎長短,關鍵要中肯實在,字字珠璣,說到聽眾的心坎裡去。群眾最喜歡的是直來直往。對於那些客套話,他們不但不願聽,甚至覺得是受精神折磨,是浪費時間。 有人問馬克.吐溫,演講詞是長篇大論好,還是短小精悍好,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了一個故事: 「有個禮拜天,我到禮拜堂去,適逢一位傳教士在那裡用令人哀憐的語言講述非洲傳教士苦難的生活。當他說了五分鐘後,我馬上決定對這件有意義的事情捐助五十元;當他接著講了十分鐘後,我就決定把捐助的數目減至二十五元;當他繼續滔滔不絕地講了半小時後,我又在心裡減到五元;最後,當他講了一個小時,拿起缽子向聽眾哀求捐助並從我面前走過的時候,我卻反而從缽子裡偷走了二元。」 這個幽默故事告訴我們,說話還是短一點、實在一點好,長篇大論、泛泛而談容易引起聽眾的反感,效果反而不好。 講短語是一種水準,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技巧,比講長話要難,更需要在實務中鍛煉和提高。 作為一名主管,你的表達既不需長篇大論,也不需要莫測高深,但是卻要讓對方明瞭你的意思。 3.動用部屬之間的誤會衝突意見 部屬之間的意見有時也未必一致,甚至互相誤會衝突,你要留心他們的意見是否有互相誤會衝突之處。如果有南轅北轍之別,那麼你可以一方之矛,擊一方之盾;或以一方盾,擋一方矛。亦即用他人所憎,攻自己所惡;或用他人所愛,成自己所好。這樣不但能成全自己的主張,而且使失敗的一方不認為這是你的主張。這是動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藝術,但看你是否能巧妙的使用。 4.用沉默來表示你的意見 有時對方侃侃而談,說理精闢,而且見解獨到,但你不以為然,可是因拙於口才,一時無法找到有利的論點反駁他。此時,你不妨保持沉默,有時沉默比反應還要有力量。等到對方得意忘形,出現漏洞時,你再抓住這漏洞,予以糾正,而他的意見無形中就打了很大的折扣。 沉默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是顧左右而言他,暫時把現在討論的問題擱置,伺有利的時機再行討論。 立法機關討論行政機關送來的議案或法律,遇有正反雙方意見相持不下時,主席往往會宣佈「暫時保留」,等適當的時間回頭再審議,這就是主席運用的藝術與權力,用得好,會令與自己意見相反的一方為之氣短,那麼你的目的就達到了。所以你應善用「這個問題我們等一下或過幾天再談」。「等一下或過幾天」一方面是求緩衝,另一方面也進行協調,以免雙方僵持不下。 口才不好的主管,只要腦筋清楚,自然而然地會運用自己的智慧,使意志貫徹。以上所舉不過是一種參考,只要能夠舉一反三,自會運用自如,無形中你就會達到「敏於言,不盲於心」,將缺點化為優點的境界。
良好的口才應關注的幾個細節
通觀古今中外,凡是有作為的人,都把說話作為必備的修養之一,如古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政治家西塞羅,是一個雄辯家。還有美國總統柯林頓等等。毫不誇張地說,一個人只有掌握了語言的技巧,才可以在與人打交道的時候占盡先機,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修煉語言技巧的前提就是關注語言的修煉的細節。因為只有從細節入手才是有效提高說話水準的絕妙方法。以下是幾個必須關注的細節。 1.言之有物,話語中肯 言之有物,話語中肯,兩者相輔相成,是良好的口才需要講究的一大細節。《周易.家人》曰:「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怕聽到的演講就是言之無物,不知所云。我們經常也能看到一些會議或講座上,儘管上面講得口沫橫飛,但下面的聽眾卻已困頓乏味,甚至有的昏昏欲睡。主要原因就是談話者、演講者沒有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演講內容,使演講顯得空洞乏味,虛無縹緲。因此,不管是做講座,做報告,還是和人聊天,都應避免言之無物、空洞乏味。當然,言之有物應與話語中肯相輔相成,才能達到吸引聽眾的好效果。古語所講「至誠足以感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2.話要說在要點上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習慣於喋喋不休、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卻又詞不達意,語無倫次,讓人聽而生厭;有的人喜歡誇大其詞,侃侃而談,話不留餘地。這只能造成畫蛇添足的惡果。說話也必須說在要點上。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說話也是如此,並不在多,點到就行。尤其是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現代社會中,又有多少人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聽長篇大論?因此,言簡意賅,一針見血,是良好的口才必須講究的一個重要細節。說起話來千萬不要東拉西扯,不知所云。 3.講話應分場合,講究分寸 一個人的話能否被別人所接受,主要取決於他的可信度,而要提高可信度,除了在形象上要做到衣飾恰當、舉止大方、談吐自然得體、眼神專注、表情沉穩外,還必須注意觀察對方,講究談話的場和對象。這是因為,不同的人接受他人意見的方式和敏感度都是不同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對症下藥,收到最好的說話效果。 一般來說,文化修養層次較高的人,不屑聽膚淺、通俗的話,講話者應多用抽象的推理;文化修養層次較低的人,則對高深的理論不以為然,講話者應多用典型性的事例;喜歡自誇的人,講話者就不必表裡如一,應多多誘導;生性沉默的人,講話者應擊其要害,令其激動;而對於思想頑固的人,講話者就要瞭解他的興趣愛好,耐心交流等等。俗語「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4.話要說得平凡、樸素、簡潔。 這是講話者應講究的另一個細節。換句話說就是,講話者為了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思想和感情,應注重講話的樸素和簡潔。這裡可用一個經典的事例來說明。 眾所周知,林肯講話用的字句十分簡潔和優美。有人就曾這樣說過他所寫的散文:「竟像音樂一般的悅耳!」然而,在林肯當總統前,一次有人問他有多少財產。當時在場的人期待的答案多數是多少萬美元、多少畝田地。然而林肯卻扳著手指回答說:「我有一位妻子、一個兒子,都是無價之寶。此外,也租了一個辦公室,室內有一張桌子、三把椅子,牆角還有一個大書架,架上的書值得每人一讀。我本人又高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麼可依靠的,唯一可靠的財產就是││你們!」不僅自己這樣,林肯也討厭他人說話故作高深,晦澀難懂,這點特別值得人們借鑑和學習。 講話是一種精神活動,表達效果的好壞,是和講話者的心理因素有很大關係的。 具有堅強心理建設的主管,才能順利表達自己的意思,並且能獲得預期效果; 心理建設不佳的主管,甚至都沒有辦法站上講台,或者在表達時詞不達意,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