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書的使用方式
「民法物權編」是民法五編中繼「總則編」、「債編」後的第三大領域,本書共區分為十章,係以謝在全與王澤鑑兩位前大法官之論著為主軸加以編排。第一章物權通則屬於基本原理之探討;第二章所有權、第三章地上權、第四章農育權、第五章不動產役權、第六章抵押權、第七章質權、第八章典權及第九章留置權則為物權法定主義中所謂的八大法定物權;最後一章則為占有。
本編屬於一般國考中,民法類考試的重點之一(通常在四題考題中會有一條屬於物權編的範疇),也是地鐵路人員員級考試、普考(地政)與專技高考(不動產估價師)、不動產經紀人、地政士的重點學門。目前坊間關於民法物權編的參考書籍相當眾多,但在編排方式鮮少能夠全盤結合「讀本」與「題庫」的雙重核心。以致於書籍內容雖豐富,但卻無法提升讀者解題能力,或者體系架構忽視國考新興趨勢,造成考生無所適從。因此,本書運用最新法條結合雙核心,以求最短時間內融會貫通,析言之,本書有以下兩個特色:
一、重視申論題之解題流程
本書強調讀者臨場破題與解題能力,因此在每個章節後,將民法物權考試中最為困難之實例解題分散在各章節之後加以模擬演練,以協助讀者掌握國考之重點。在答題關鍵部分,首創「關鍵字聯想」及「分段內容預想」的寫作格式,讓讀者在短時間內學會該題的解題方式。「關鍵字聯想」強調用簡單文字記憶本題部分或全部重點;「分段內容預想」則教導讀者答題的論述鋪陳、起承轉合。同時掌握此二部分,等同掌握該題的答題重點。
二、重要考題導向之讀本設計
「問題思考」的編排方式:本書讀本部分,結合「問題思考」、「體系分析」、「比較表格」等三大主軸,整理了90年到105年民法物權類考試的考古試題,分散至各個章節,作為閱讀各章節前的先行思考方向,藉以掌握考點,節省準備時間。
大量「體系表」與「比較圖表」之運用:本書的「體系表」與「比較圖表」係基於各章內容以及歷屆考題需求製作,易學易懂,提升學習效率。
法條編排易於查詢:本書重視「逐條釋義」,儘量將相關條文依序平均配置在各個章節,使得讀者可以瞭解該法條的功能以及與歷屆試題的關係,便於實例解題時,直接參考。其次,對於重要的民事判例、司法解釋、大法官解釋、司法研討會之結論儘量完整敘述。在重要段落反黑標誌其重點所在,方便閱讀。
歷屆考題分析與答題技巧之掌握
一、出題型態
一般民法物權考試可區分為獨立命題以及與其他科目共同命題兩種方式。如係獨立命題(如民法物權編概要),一般為四題,其中一題為解釋名詞,一至二題為簡單的觀念題,其餘一至二題則為實例題,考題通常較不困難;如係共同命題(如其他民法類考試),則其中民法物權僅占一題,可能是觀念題或實例題,但題型通常較為困難。
二、準備技巧
就觀念題而言,讀者可依本書問題思考的編排方式加以理解與背誦,因為本書係以歷屆民法物權試題之觀念題型作為問題導向而加以編排,因此通常讀者即可從各個章節找尋到各種民法物權觀念與理論之解答,如讀者覺得本書之論述仍有不足,則可依照相關概念之引註,找尋原書加以研讀,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就實例題而言,讀者可依本書每個章節後面所附之實例演練以及各種實務見解加以模擬解答。
三、答題技巧
最後,關於答題技巧上,因為高普特考的時間設計為90~120分鐘,平均每題的答題時間為22.5~30分鐘,因此,筆者建議在參加考試前必須有模擬答題的習慣,測試自己在22.5~30分鐘以內可以寫多少字,並以此標準,重新整理本書相關章節內容與其他學者專著,之後重新擬答,將本書的相關內容轉化成自己的語言,如此,在任何的民法考試才能無往不利。
此外,答題方式除了上述論證體系分明外,亦須注重答題分點鮮明,除了理論來源以外,對於相關民法條文內容最好完整敘述,如無法完全背誦,在答題的時候,不可用冒號或引號(如依民法第一○八條第一項:「 」),因為使用冒號或引號,必須全文不漏的引述,筆者答題時只需直接引述即可(如:依我國民法第一○八條第一項的規定,代理權之消滅)。至於實務見解則可列出判例案號與內容概要(如三十九年臺上字第一○五號),最後才依據上述理論與實務見解表達個人意見。
綜合上述,本書期盼能重新結合「問題思考」、「體系分析」與「實例演練」等三大主軸,加深讀者對於考試重點之掌握,以增加讀者應試解題之能力。最後,本書編纂耗時,然而時間有限,疏漏錯誤在所難免,也希望讀者能夠加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