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女兒言聽計從的控制型母親、用各種理由引起同情心的母親、
滿嘴抱怨,無論什麼都能責備的母親……
記述各種母親類型,解說對女兒的影響以及對應方法。
母親造成的傷,會在心底成為一道跨不過的牆
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遇到認真的感情就會逃避、
總是在意他人看法、
不自覺會注意、批評對方的缺點、
當對方擺出厭惡的表情,就會覺得錯在自己……
這些問題都源自母女關係。
「我為了妳這麼辛苦」、「我以前可不會這樣!」
說父親的壞話拉攏女兒、將女兒當作分身強迫做相同的行為……
母親的一字一句、一舉一動,緊緊綑綁著我們的心,
成為烙印、陰影、無法擺脫之重。
這些看不到的心理傷害,放過才能痊癒。
正視創傷,擺脫負面精神遺傳
「我絕對不要變得像媽媽那樣!」
愈是如此,心底的創傷若不治癒,
深刻烙印在潛意識的負面感情,反而會讓討厭的情況成真。
原諒,不是為了母親。
是為了活得輕鬆,為了自己而選擇原諒。
只要心理創傷沒有被治癒,在家之外,會製造更多的「母親」意象。
職場、婚姻、交友關係……
尚未修復的母女關係會透過她們身邊的人,不斷在人生中出現。
這是一次療傷的機會,為自己開扇窗,
鬆一口氣,通往幸福人生的出口就在前方。
作者簡介:
Dr. Tatsuko Martin
臨床心理學博士、心理諮商師。敬愛諮商師學院特聘講師。1977年前往美國,取得聖地牙哥州立大學諮商教育碩士、舊金山加利福尼亞整合學院臨床心理學博士。目前在美國洛杉磯提供教練以及諮商服務、日美兩國電話教練輔導等,也會在美日兩國舉辦演講。在洛杉磯日系報紙《羅府新報》負責的「Tatsuko諮商室」專欄,目前已邁入第15個年頭。
日文著作包含《與放不下的他產生美妙的奇蹟》(扶桑社);《不再迷惘!讓好事發生的選擇方法》、《改變早上就能迎接最棒的未來!》(以上,大和書房)等。
Dr. Tatsuko HP http://www.drtatsuko.com
章節試閱
心理創傷也會造成極端
「那家人,代代都會偷吃!」
「媽媽總是會說別人八卦,奶奶也是如此。」
諸如此類。大家都覺得個性或是嗜好會遺傳,其實的確如此,精神方面的遺傳結果確實會造成心理創傷。
此外也要留意心理創傷會出現兩種極端的結果。
舉例來說,如果是在母親外遇的情況下長大的女兒,即使還是孩子,也會感受到「比起自己,母親更重視她的男朋友」吧!
於是女兒的潛意識就會烙印著「結婚後有其他喜歡的人也沒有不對」「和孩子相比,以自己喜歡的人為優先也無所謂」的想法。潛意識可以視為儲藏過往經歷或是情感的大倉庫。一旦在潛意識烙印下的想法就會自動地讓相同情況成真,所以這個女兒日後和母親一樣外遇的機率很高。
另一種是,看到母親外遇會在內心宣誓「絕對不要像母親那樣!」如果是這樣的女兒,長大後就不會外遇,會成為以夫為尊的女性。不過,深愛的丈夫卻會偷吃,拋下自己以外遇對象為優先等等,讓自己淪落為外遇的受害者。結果還是和孩提時期一樣(自己成了第二順位),而煩惱不已。
無論好壞,放大就會成真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縱使宣誓「絕對不要像母親那樣」,深刻烙印在潛意識的負面感情直到痊癒前都會持續霸佔那裡。
此外,事情無論好壞,只要放大就會成真。因此把母親視為負面教材,持續專注在「絕對不要像母親那樣,變成不重視家人的人!」這種負面想法,女兒反而會讓討厭的情況成真。
如果是這個例子,就要轉換成「我是以家人為重的人,我的丈夫也會是有同樣想法的人」,完全正面的想法,如果不放大這種想法,前述的狀況就會無止盡的持續發生。
倘若內心沒有被治癒,不是自己成為外遇者,就是選到會外遇的對象。在自己的人生中,承接來自母親的精神遺傳會在夫妻關係上反覆出現。
無視負面的精神遺傳,人生將被無盡的黑暗籠罩。
孩提時期造成的痛苦是父母的責任
有很多人因為父母的關係而受傷,即使長大了,傷口仍舊沒有癒合,而煩惱不已。為什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如此巨大呢?
因為對幼兒而言,父母,尤其是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在一起時間較長的母親,就是「全世界」。畢竟孩子的活動範圍狹小,家庭就是一切。原本該是保護自己的家人,卻出現冷酷無情的言行舉止,這對還無法獨立的孩子而言是極為痛苦的事情。
我常跟案主們說的一句話是:「在孩提時期造成的痛苦,全是父母的責任。」
要用愛去照顧,還是以肢體暴力、言語暴力照顧毫無能力的孩子們呢……也因為同性的關係,比起父親,女兒更容易受到來自母親的直接影響。
照顧的過程,母親是用「你真是不受教的孩子」還是「你是媽媽的寶貝」的方式呢?教養方式肯定會讓孩子在心境上有180度的不同。
換言之,女兒將來會成為怎樣的人,全掌握在母親手上。
成為大人之後的痛苦,100%是自己的責任
那麼,自己運氣不好,諸事不順全都是父母的責任嗎?不是的。當我們成為大人,有了知識、經濟上也可以獨立時,就不再是無力的一群。只要知道方法,自己就能改變狀況。s
如果總是怪罪母親,只要母親不改變,自己也不會改變。
每個人總是希望改變對方,想著「如果對方改變,自己就能輕鬆很多……」,不過,必須記住愈是這麼想,對方就會變得愈頑固、愈不會改變。
只要互換立場就會清楚。舉例來說,如果有人對你說:「我討厭你的自以為是。如果不改,我就無法坦然地面對你!」就會想著自己又不是故意自以為是,想要反駁些什麼吧!
因此,當我們成為大人,和母親的關係卻更加惡劣時,原因也可能在你。或許是你說的話、態度激怒了母親。
忽視問題就會惡化
人總說「人愈老愈圓滑」,不過個性卻不會隨著歲月而變得溫和。如果覺得和以前相比,個性變得更柔軟,其實是因為體力衰退,身體不聽使喚。
年輕時只要生氣就會動手的母親,隨年紀漸增體力也跟著衰退,孩子也比自己強壯了,所以才不再動手。
已經發生的問題如果沒有解決,並不會就此打住。視而不見只會不斷地惡化,變得愈來愈複雜,這是自然法則。
想讓自己的人生更輕鬆,不是等對方改變,首要之務是你要努力改變對對方(母親)的看法。
心理創傷也會造成極端
「那家人,代代都會偷吃!」
「媽媽總是會說別人八卦,奶奶也是如此。」
諸如此類。大家都覺得個性或是嗜好會遺傳,其實的確如此,精神方面的遺傳結果確實會造成心理創傷。
此外也要留意心理創傷會出現兩種極端的結果。
舉例來說,如果是在母親外遇的情況下長大的女兒,即使還是孩子,也會感受到「比起自己,母親更重視她的男朋友」吧!
於是女兒的潛意識就會烙印著「結婚後有其他喜歡的人也沒有不對」「和孩子相比,以自己喜歡的人為優先也無所謂」的想法。潛意識可以視為儲藏過往經歷或是情感的大倉庫。一旦...
作者序
你有以下經驗嗎?
□遇到認真的感情就會逃避
□總是在意他人看法
□不自覺會注意、批評對方的缺點
□當對方擺出厭惡的表情,就會覺得錯在自己
這些問題都源自母女關係。即使只聯想到一件事情,縱使有程度上的差別都必須留意,你潛意識裡可能埋藏著和母親的心結。
沒有解開心結,就這麼成為大人的話……
接下來是來我這裡諮商,42歲女性的案例。我們來看看如果沒有處理與母親之間的心結,就這麼成為大人,會產生多麼不幸的連鎖效應吧!
「醫生,請您聽聽看!我女兒才16歲,居然迷戀年長20歲的有婦之夫!聽說對方還想和妻子分開,跟我女兒在一起。我沒辦法相信這種男人,所以非常反對。女兒竟然負氣離家出走。已經束手無策了,我該怎麼做呢?」
42歲的S就這麼衝進我的諮詢室說了這些話。10年前離婚後,她一個女人胼手胝足把兩個孩子拉拔長大,不想讓女兒承受自己受過的苦。
然而事與願違,女兒居然做出S從未想過的事。
我問:「你怎麼跟女兒說的?」她回:「像他那種不正經的男人,你一定是被騙了。不立刻分手的話,下場會很慘啊。從以前到現在我都為了你們一直努力工作,你可別用這種方式報答,讓媽媽難過啊!」
用威脅性十足的話控制女兒的母親,其實與女兒之間有著嚴重的裂痕。
反覆上演的「輪迴人生」
就像這樣,因為與女兒的關係出現嫌隙而來我這裡諮詢的母親前仆後繼,當我進一步瞭解這些母親的人生後發現,其實有很多人本身也是曾被母親傷害過的孩子。
我也問了S的孩提時期。她說:「媽媽對我有很大的期待。從小就逼我學鋼琴、芭蕾、英文、游泳、往返補習班。不過,媽媽的期待對我卻是沉重的負擔,那些也不是我真正想學的,所以總是忤逆她。」
每次頂嘴,S的母親就會對她說:「我明明為了你這麼努力,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不要讓媽媽這麼難過!」
就這樣,她背負著無止盡的壓力,後來也與母親屬意的男性結婚,最後卻以離婚收場。S雖然後悔跟不喜歡的男性結婚,卻順從母親全都是因為「不想讓媽媽難過」。
或許S沒有察覺,不過可能暗自期待女兒也能聽從「不要讓媽媽難過」這句自己曾被說過的話吧!即使S的期待落空……。
看到這裡,或許已經有讀者明白。當我們沒有治好被父母傷到的心,就會在心裡成為一堵跨不去的牆,在人生反覆上演相同劇碼。
我將此稱為「輪迴人生」。如果想真正獲得幸福,就必須治好心裡的傷。
母親和女兒的關係尤其密切,如果忽視母女間的爭執就這麼成為大人,往後在愛情、婚姻、工作、人際關係、金錢等各方面都可能出現問題。
畢竟是積怨已深的棘手問題,一說到要處理,應該會讓一些人感到遲疑吧!
不過,漠視孩提時期受的傷,人生只會愈變愈複雜。因為苦惱的問題若沒有解決,問題不會就此終止,而是持續惡化。
當你發覺與母親間的爭執比以前更嚴重時,希望可以視為應該積極解決問題的警訊,填補彼此間的鴻溝。如此一來,包含家庭關係在內,人生各方面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為了自身的幸福,請原諒母親吧
雖然有些心理學者主張「不需要原諒母親」,不過我認為原諒母親是讓自己幸福的必要條件。
想到可以不原諒,或許能暫時變得輕鬆。不過,倘若無法原諒的情緒始終都在,將來還是不能跟母親對等說話、完全放下吧!
持續背負「不原諒母親」的想法,受苦的不是你的母親,而是你自己。
當你因為母親的緣故感到痛苦時,或許你的母親正在某高級溫泉旅館放鬆、在餐廳享用美食。
裝了毒,然後被迫喝下的不是你的母親,而是你自己。請你記住這點,做好原諒母親的準備吧!
有很多懷著「怎樣都無法原諒媽媽」,充滿怨恨情緒的人來我這裡諮商。在療程中,有很多案例都能理解為了自己原諒母親的重要性、讓情緒不再緊繃、與母親關係獲得改善。
本書依據我在諮商生涯處理過的許多案例,也用獨自的方式將傷害孩子的母親分類,讓讀者理解為什麼母親會出現那種態度,也會提到母親自身的心理創傷。
此外,也穿插許多幫助讀者從母親的束縛中解放,活出自我的方式。
現在就是排解與母親痛苦關係的最佳時機。為了讓自己獲得幸福,請試著重新檢視與母親之間的關係。
衷心祝福讀者們的人生都能充滿笑容。
你有以下經驗嗎?
□遇到認真的感情就會逃避
□總是在意他人看法
□不自覺會注意、批評對方的缺點
□當對方擺出厭惡的表情,就會覺得錯在自己
這些問題都源自母女關係。即使只聯想到一件事情,縱使有程度上的差別都必須留意,你潛意識裡可能埋藏著和母親的心結。
沒有解開心結,就這麼成為大人的話……
接下來是來我這裡諮商,42歲女性的案例。我們來看看如果沒有處理與母親之間的心結,就這麼成為大人,會產生多麼不幸的連鎖效應吧!
「醫生,請您聽聽看!我女兒才16歲,居然迷戀年長20歲的有婦之夫!聽說對方還想和妻子分開,跟...
目錄
序
第1章 重新檢視與母親的關係
每個人都有心理創傷
◆想起被拿來跟姊姊做比較……
◆只要能治癒心理創傷,一切都會往好的發展
心理創傷也會造成極端
◆無論好壞,放大就會成真
人生不順遂的癥結
◆無法談戀愛的真正理由
為什麼感情很好的伯母會態度丕變?
◆善於照顧人的母親潛藏著控制慾
◆人生第一次的衝撞
無論怎樣的母親,孩子總是渴望被愛
◆做了壞事就不被愛了?
第2章 為什麼與母親的關係降到冰點?
孩提時期造成的痛苦是父母的責任
◆成為大人之後的痛苦,100%是自己的責任
◆忽視問題就會惡化
母女關係變複雜的理由
◆同為女性而成為母親鎖定的目標
得到父親寵愛的孩子成了母親的眼中釘
◆拉攏女兒才能感到安心的母親
母親期待女兒成為「另一個自己」
◆不走母親安排的路
因為母親的漠視而受傷
◆無法做到沒有學過的事情
內心缺乏緩衝空間的母親心理?
◆丈夫一句話就能解救妻子
◆孩子也會學習父親對待母親的方式
不擅表達的母親對孩子的傷害
第3章 讓女兒內心受傷的十種母親類型
你的母親是哪種類型?
類型1 控制型母親/類型2 被害妄想型母親
類型3 完美主義型母親/類型4 守舊型母親
類型5 自卑感型母親/類型6 表面工夫型母親
類型7 欲求不滿型母親/類型8 幼稚型母親
類型9 成癮症型母親/類型10 虐待型母親
潛意識代代沿襲的傳統
◆知道母親心理創傷程度
第4章 從母親束縛中逃離的方法
用3個月解開束縛的步驟
◆職場、家庭、交友關係……在各種場合出現的母親!
原諒母親
◆改變自己是為了讓自己幸福
自己改變,家人以及世界、歷史都跟著改變
步驟1 理解自己的心理創傷
◆留意母親重複的話語
◆仔細回想以前的事情
步驟2 學習愛自己
步驟3 為了自己原諒母親
◆瞭解母親冷落自己的理由
步驟4 與母親劃清界線
◆不要害怕,確實劃出「界線」
◆初期摩擦在所難免
◆也要對忽視孩子的母親劃出內心的界線
◆學習明確表達
步驟5 讓母親熟悉新模式
◆抬頭挺胸面對母親
步驟6 用「開關思考」改善思考迴路
◆一旦開始正面思考,就不會再走回頭路
愈脆弱的母親愈想拉攏旁人
◆不需感到罪惡感
◆不需顧慮母親,讓自己幸福吧
第5章 從母親的束縛中解放,獲得自由人生
改變自己,就能改善與其他家人的關係
第3章案主們的「後續」
給缺乏母親範本而惶惶不安的人
附錄 如何選擇可信賴的諮商師
*本書出現的人物皆為化名
序
第1章 重新檢視與母親的關係
每個人都有心理創傷
◆想起被拿來跟姊姊做比較……
◆只要能治癒心理創傷,一切都會往好的發展
心理創傷也會造成極端
◆無論好壞,放大就會成真
人生不順遂的癥結
◆無法談戀愛的真正理由
為什麼感情很好的伯母會態度丕變?
◆善於照顧人的母親潛藏著控制慾
◆人生第一次的衝撞
無論怎樣的母親,孩子總是渴望被愛
◆做了壞事就不被愛了?
第2章 為什麼與母親的關係降到冰點?
孩提時期造成的痛苦是父母的責任
◆成為大人之後的痛苦,100%是自己的責任
◆忽視問題就會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