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教育理念經典之作
書中闡述杜威最重要的兩個教育思想:讓孩子「自然發展」以及「做中學」。
讓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前,就是孩子。
教育者要如何協助孩子自然發展並學會生活與獨立思考?
杜威記錄多所實驗教育學校的概況,描繪其課程內容與學習方法,
不僅明確闡述他的教育理念,也提出讓孩子自然發展和做中學的實際應用方法。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3 項符合
明日學校:杜威論學校教育(唯一繁體中文版)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杜威教育理念經典之作
書中闡述杜威最重要的兩個教育思想:讓孩子「自然發展」以及「做中學」。
讓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前,就是孩子。
教育者要如何協助孩子自然發展並學會生活與獨立思考?
杜威記錄多所實驗教育學校的概況,描繪其課程內容與學習方法,
不僅明確闡述他的教育理念,也提出讓孩子自然發展和做中學的實際應用方法。
強摘的果實不甜。喜歡探索、充滿好奇的童年,被迫待在狹小的教室,閱讀脫離經驗的教科書,練習沒有體悟的寫作。現在的教育,讓孩子討厭學校,卻反過來責怪孩子過動。杜威強調自然教育,但要如何實踐,是不少人的困惑,此書以實例闡述,好懂。自然教學需要因地、因時制宜,閱讀此書,教學靈感不斷,讓人很想在自己的課堂實驗。本書的導讀也讓人心有戚戚。深深覺得,明日學校的校訓「學會生活」應該成為全民素養。~~邱淑惠/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翻看《明日學校》的內容時,杜威所提倡的「教育即生活」是大多數教育者耳熟能詳的名詞。書中提及許多學校教學模式,詳細的說明了如何在學校教育裡,實踐「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其中提及了許多教育一直存在的錯誤目的,至今也未曾消失。站在2018年的此刻,在翻看百年前教育理念的同時,突然連結起1915年此書的出版,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混亂年代,在硝煙四起的戰亂時代裡,在百年前的生存模式下,杜威對教育的見解和分析,足以稱之為「先知」。~~蘇偉馨/諾瓦中小學暨幼兒園創辦人兼董事長
【譯者序】百年走來、明日就在今日(吳毓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我與金燮在翻譯《明日學校》過程中,常常想起我們的好友,顏學誠,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本書在第九章「產業與教育調整」中,提到「school」一詞的希臘文字源有「閒暇」之意。如杜威百年前所觀察,歐美國家當時在廣設公立學校、教育普及的歷程中,確實離不開貴族閒暇階級對於學習的設定──學習知識、動腦思考、不動手勞作,涉及手與身體部分越少者,表示智能(intellectual)等級越高。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同時也帶出了另一個相關概念,就是自由(free),意指不需要勞動服務的自由,且悠閒貴族所學習的內涵,包括哲學、神學、數學、邏輯、文學與語言等。當時杜威看到產業普設、產品製造與流傳越加快速,深感產業教育的調整有其文化習慣上的困難,然改革的進行卻也不得不然。
翻譯到這兒,彷彿看到中世紀貴族們學習典籍的田野現場,便想與學誠對話。那麼,漢字的「學校」一詞,源頭出處是什麼,這樣的源頭三千年來如何影響華人對於教育的想像?一百年前的杜威,憂心教育在「強迫成就」與「自然發展」兩端間的衝突(請見第1章)。我與學誠在2015年所寫的文章,提到《社會移動與個人發展之衝突》(The conflict between social mobility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文中提及臺灣的教育改革不論改了哪些機制,如班級人數、教師專業社群、課程課綱等,其中最糾結人心的,還是影響孩子進入哪個學校的入學測驗方式,包括國中升高中的會考、以及高中生大學的學測與指考。而入學測驗分數與學校的排序等級相互關聯,最終,指向我們的結論──無論教改如何進行,改不掉的是一般人咸相信教育主要功能在於配置資源,促成個體向上移動,階梯觀念深植人心。從學校到學生、從機構到個我,大家排序在階梯上,個體的獨特性往往遭受某些犧牲。
學誠癌症病發、治療、復發、再療過程中,仍念念不忘世界和平的理想。學誠發現在陌生人彼此間愈來愈繁複接觸的社會中,證照與等級提供了清楚具體的任用與交往保證,社會秩序得以穩定,在人類發展歷程上,是一個有智慧的好方法,同時也加速且有效化社會的運作。而今的我們,顯然從十二年國教的議題到大學入學方式的改革,關心的重點在於階梯排序所帶動的資源分配是否公平之議題上,蓋過了個人獨特性的發展。2018年指考放榜時,大學入學率已高達96%,人人有大學可以讀,即便在此情況下,學校仍舊有排序高低之別,依舊與學習結果相互映照。
我們顯然很難排除這樣的文化習慣,那麼個體的獨特性,如何在這樣的文化下得到發展,教育的下一步要如何走?從強迫成就到自然發展,在華人世界中,排序從魏晉的九品中正制度以來,就是我們的文化習慣。吳寶春的動手做麵包、曾亞妮的運用身體揮桿,在社會民眾心中,等同李遠哲的諾貝爾獎。抽象思考也好,動手動腳也可;是成就導向?還是自然發展?
我們終究會問,等級如何,代表著資源與前景,也指向更務實的生存問題,這確實是華人教育的核心標準。如同佛教的七級浮屠,或是道教的十八層地獄,把等級更細膩地區分,都與基督教的天堂與地獄的二元劃分,大大的不同。我們真想與學誠聊聊,華人歷史上溯三、四千年,在東亞這片大陸上,從北方大漢到南方小個,從東邊討海到西邊吃山,族群混合的結果,使得我們在考慮教育時候,擔心著什麼?最關懷什麼?這真是難解的問題,答案終究要回到我們自身,不在杜威的美國。
我們的老友袁汝儀,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設計學系教授,也寫了一篇論述,提及中國進入高校(大學)的高考與美術教育間的關聯,中學生如何藉由藝術的補習與精進,以參加藝術類的高考進入高校來改變命運。同樣地,民眾的核心考量不是人文教育或是藝術鑑賞,而是學習成就與資源配置間的連結,這就是常民對於教育的期待──向上流動。讀書這件事情,自隋文帝創科舉以來,也確實提供了向上流動的擔保。台灣教改二十年,不斷在改革考試方式,企圖拉大級距,模糊分數區隔,我們困境在於,是否可以打破成就階梯與資源配置的連結。廣設大學的理想境界是,校校有特色、人人有風格、資源隨處有,分配不煩惱。可能嗎?答案未知,然我們已經在這條路上,迂迴、後退、與前進。
成書過程中,還等不及完稿,想好好與學誠討論,他竟已離開人世。汝儀念念不忘的藝術教育,搖身一變,成為資源分配的重要工具。她的遺著,為藝術教育在華人世界中,描繪了一個文化導向的轉彎。
我們一群夥伴,十人,一起讀書寫書,也十年了。完成《華人教養智慧—若水》,以及《Education as cultivation in Chinese culture》(華人文化之教育與教養)。十年以來,杜威一直出現在我們的討論中,我們總是不禁地望向美國,看看他們的教育如何走法。今有此機會,把杜威所讚許的學校以及教育方式,儘量原汁原味翻譯描繪出來。雖然只有我與金燮雙人組,然而,我一直感受到過去十年的討論內涵,以及十人相互論辯的火花,雖然已有兩位夥伴身不在此世,仍舊充滿在我們雙人組心中,與杜威的言語激盪著。
現在我們已經走到了杜威百年前所描述的明日學校,杜威描繪的社會,雖然存在於百年前,我們閱讀起來也活生生覺得那不就是當代嗎?
此時的學校,像不像杜威讚許的明日學校?今日學校符合杜威百年前所描繪的明日學校嗎?這就有請讀者仔細讀後,來比較與思索了。
我們在翻譯時,儘量使用杜威的用詞,而非目前台灣盛行的說法。例如,杜威所強調的自然發展(natural development),與大家現在常談的適性發展,並不相同。前者尊重學習者個體的自然性,而後者是帶著目的與價值來與學生的特性配合調整教育。即使一般用語,例如智能,我們還是標出了英文intellectual,以讓讀者感受到英文用詞的意涵,更含有知識分子的高層思考意味。
感謝商周出版邀請翻譯《明日學校》一書,我與金燮當下就答應下來,欣喜商周出版對於教育的興趣,高興看到不同領域工作者對於教育的關懷。
謙謙華人,靈動臺灣人,對於教育,下一步是什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