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競爭之死
當各行各業都被少數公司壟斷時,我們以為的自由選擇只是假象
沒有競爭的資本主義,不是真的資本主義。號稱擁抱資本主義的美國,各產業都被少數大企業壟斷,過去20年,美國超過75%的產業都變得更集中化:
▎Google主宰90%網路搜尋市場;
▎臉書(Facebook)占有社群網路市場近80%;
▎亞馬遜(Amazon)在電商市場具有壓倒性地位;
▎手機作業系統由iOS與安卓(Android)把持;
▎威士卡(Visa)及萬事達卡(MasterCard)占據信用卡支付市場;
▎美國的天空被四大航空公司控制;
▎五間銀行握有全美近半的銀行資產;
▎美國牛肉市場被四間公司鉗制;
▎美國國內運輸業被優比速(UPS)與聯邦快遞(FedEx)寡占……
從科技業、金融業、運輸業,到食品業甚至殯葬業,族繁不及備載。然而不單單美國如此,舉世皆然。
壟斷的惡果和我們的生活日常息息相關
「資本主義」、「經濟體制」與「市場失靈」並非與我們無關、只是出現在新聞或教科書中的名詞,而是會真真切切、每天都影響甚至形塑我們生活的實際存在。
壟斷的企業巨獸會透過遊說和關說,影響到每個人支付藥品、機票、有線電視帳單、銀行乃至智慧型手機的價格。壟斷的利益只獨厚少數富可敵國的寡頭,後果卻由其他人承擔……
極具份量的著作,而且來的正是時候
本書以輕鬆的筆調、紮實的數據與圖表說明,為何壟斷橫行、缺乏競爭的資本主義,會造成物價高漲、工資停滯、貧富差距擴大、創新貧乏、生產力不振等惡果。
作者更直言皮凱提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數據與結論都是錯的,皮凱提認為貧富差距擴大的原因是(經濟)成長緩慢,但諸如國際貨幣基金(IMF)等組織的研究卻不支持這樣的論點。作者認為,不均等之所以惡化正是因為市場變得集中,缺乏競爭,才讓富人愈富。
作者的分析一針見血,對現代資本主義的現實與矛盾,有不同以往的全新洞見,並提出強而有力的建議,讓我們得以扭轉弊端,回到更高的經濟成長、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的薪資和人人都可公平競爭的時代。
作者簡介
強納森.坦伯Jonathan Tepper
倫敦總體經濟研究機構Variant Perception的創辦人,該機構的服務對象為避險基金和高資產客戶,坦伯曾任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自營交易部門副總裁。
坦伯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分別以最優異及優異成績取得歷史系和經濟系學士學位。他在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取得當代史碩士學位,且為羅德獎學金得主(Rhodes Scholar)。
坦伯是《Endgame終結大債時代》與《Code Red紅色警戒:危機下的財富生存之道》兩書的共同作者。
丹妮絲.赫恩Denise Hearn
Variant Perception公司業務發展部主管。她擁有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國際研究學士學位和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Saïd Business School)企管碩士學位,曾在學生團體「社會影響力牛津商業網」(Social Impact Oxford Business Network)擔任共同主席。目前和丈夫定居於西雅圖。
譯者簡介
吳慧珍
政治大學英語系畢業,中山大學外文所肄業,現為財經媒體編譯。譯作有《創意的五十道訣竅》,另有合譯作品《巴菲特:從無名小子到美國大資本家之路》《經濟學人104個大解惑》《引爆會員經濟》《一次寫出勸敗神文案》《允許自己不快樂》《靠10%顧客賺翻天的曲線法則》《行銷前必修的購物心理學》等。
曹嬿恆
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曾從事經濟研究、市場拓展與行銷企劃、企業資源規劃(ERP)顧問、知識管理等工作,並持有國際內部稽核師(CIA)證照。譯有《解密iPhone》與《一眼就突破盲點的思考力》,及合譯作品《為什麼最便宜的機票不要買?》《全球經濟的關鍵動向》《傷心農場》《追債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