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從《般若經》在佛教的地位說起
以緣起性空的正見為基礎,
是深入其他大乘經論的基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剛經》屬於般若系經典,所以在正式講述本經之前,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般若經》在佛教中的地位。
1.從大乘三系看
近代的太虛法師和印順法師把大乘佛教歸納為三系。
一是性空唯名系,認為一切法的存在都是因緣和合的,不過是假名安立而已,其本質都是空性。闡述這一思想的經論,主要是般若系經典,以及依《般若經》所造的論典。如龍樹菩薩所造的《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提婆菩薩所造的《百論》等。
二是虛妄唯識系,側重從妄識探討人的心理現象,通過對八識五十一心所的解析,說明我們所認識的世界都是心識的作用和顯現。換言之,我們所認識的世界,沒有離開我們的認識。主要經論有《解深密經》,及彌勒菩薩所造的《瑜伽師地論》、世親菩薩所造的《唯識三十論》等。
三是真常唯心系,與虛妄唯識系相反,主要立足於真心探討修行原理,認為眾生本自具足圓滿無缺的佛性,又稱如來藏,這是覺悟成佛的潛質。主要經典有《涅槃經》、《楞嚴經》、《勝鬘經》等。
在三系中,《般若經》屬於性空唯名系。
此外,也有將大乘佛教分為兩系的觀點。如義淨三藏在《南海寄歸傳》中說:「所言大乘,一者瑜伽,二者中觀。」如果歸納為兩系,那麼《金剛經》是屬於中觀的典籍。
2.從漢傳佛教的判教看
佛教傳入中國後,東晉慧遠法師在廬山與道友共結蓮社,同修淨業,被後人尊為淨土宗初祖,這也是漢傳佛教最早的宗派。隨著經典的不斷翻譯和傳播,至隋唐逐漸形成天台、三論、華嚴、唯識、禪、密、律、淨八宗。其中,有幾個宗派和《般若經》關係密切。
如吉藏法師創立的三論宗,就是以《般若經》為最高典籍,依《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建宗立派。
此外,天台宗將佛陀的一代時教判攝為藏、通、別、圓。其中以《般若經》為通教,通前通後,通化三機。所謂通前,是指它能接引二乘人進入大乘;通後,則是作為深入其他大乘經論的基礎。比如學修《法華經》、《華嚴經》、《涅槃經》等,如果沒有以緣起性空的正見為基礎,就容易於如來藏的思想產生常見。
禪宗最初傳入時,達摩祖師以四卷《楞伽》印心。到了四祖道信,宣導弟子們誦念「摩訶般若波羅蜜」,五祖弘忍則直接讓弟子們修學《金剛經》。至六祖慧能,和《金剛經》更是因緣深厚,不可思議。最初,六祖就是因為聽人誦念《金剛經》而發心修行,其後又因聽聞五祖解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悟。整個《六祖壇經》,就是建立在《金剛經》的基礎上,為學人指明了最為快捷的頓悟路徑。
3.從藏傳佛教看
在藏傳佛教中,格魯派特別推崇《般若經》,以中觀見為最高、最究竟了義的見地。至今,很多藏族家庭依然有供奉《般若經》的傳統,其地位可見一斑。
而寧瑪派認為,佛陀說法有三轉法輪。初轉法輪側重說有,如四諦、十二因緣、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二轉法輪側重說空,說一切法是無自性空的,即般若法門;三轉法輪又是說有,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所以他們稱般若為中觀,依如來藏建立的大圓滿則是大中觀。大中觀要建立在中觀基礎上,以《般若經》的空性正見為基礎。這個觀點類似天台的判教,也是以般若為通教。
由此可見,不論在印度佛教、漢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中,《般若經》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六、從穿衣吃飯開始
從日常生活的一幕開始,其中也包含著修行的常道。
修行不只是誦經、拜佛等特定形式,其中最關鍵的在於見地和用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剛經》的序分,是關於佛陀入城乞食的描述。就像一幅畫卷,將我們帶到兩千五百多年前的舍衛城。在那裡,佛陀正向我們緩緩走來,說法,釋疑……
根據漢傳佛教的傳統,將每部經概括為三部分,分別是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類似序論、正論和結論。《金剛經》的序分,包括證信序和發起序兩部分。
1.證信序
證信序,又稱通序,即佛典的通行模式。打開佛經,通常會出現「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之類的敘述。古德稱之為六種成就,即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眾成就,是講述這部經典的因緣、時間、教主、場所、聽眾,以此說明此經的真實性。因為不同經典的宣講地點、聽眾等有所不同,所以,通序雖然模式相同,但內容未必一致。
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金剛經》的通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如是」簡單地說就是「如此」,這裡指《金剛經》。「我聞」的「我」,是指阿難尊者。
佛經並不是佛陀撰寫的,而是由他親自宣講後,弟子們口耳相傳地加以傳播。佛陀滅度後,為了讓佛所說的法準確無誤地傳承下來,弟子們舉行了結集大會。由常隨佛陀左右並有「多聞第一」美譽的阿難尊者,將他聽聞的法義背誦出來,經過五百阿羅漢的印證,然後記錄成文,成為流傳於世的經典。「如是我聞」就是以阿難尊者的口氣說:「我是這樣聽說的。」
這樣的開篇並不是阿難尊者決定的,而是佛陀的遺教。《大般涅槃經後分•遺教品》記載,佛陀將入滅時曾囑咐阿難尊者:「如來滅後結集法藏,一切經初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方、某處,與諸四眾而說是經』。」
一時
有些經典也稱「爾時」,指那個時候。這一方面是因為印度人不太重視時間概念,另一方面也因為佛法真理超越時間,且適用於任何時空,以此顯示真理的普世性和永恆性。
佛
指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是本經的主講者。
舍衛國
這是本經的宣講地點。舍衛國,本名拘薩羅,舍衛是都城,此處是以首都代國名。其位置在今印度西北部拉布提河南岸。佛陀在世時,波斯匿王統治此國。據記載,佛陀前後在此居住二十五年,較其他諸國更久。
祇樹給孤獨園
是佛陀最早的精舍,由祇陀太子和給孤獨長者共同供養。佛典記載,給孤獨長者對佛法生起信心後,希望為佛陀建造精舍,弘傳正法。經多方選擇比較,他看中了祇陀太子的私人園林。祇陀太子並不願意出讓園林,但礙於給孤獨長者的威望,就戲言稱:「除非用黃金鋪地,我才可以把園林賣給你。」想不到給孤獨長者當即應允,命人抬來黃金。祇陀太子被給孤獨長者的誠意所感,也發心共襄盛舉,將園中樹木作為他自己對佛陀的供養。因為這個緣起,所以此園被稱為「祇樹給孤獨園」。佛陀一生中,曾多次在此說法度眾。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這是說法的聽眾,也是佛陀的常隨眾,經常跟隨佛陀在恆河兩岸遊行、聞法。除大比丘眾,應該還有沙彌或居士,但因四眾以大比丘為首,故以此為代表。
以上為證信序。所謂證信,就是通過相關資訊說明這部經的可信度。
2.發起序
接著是本經的發起序,也稱別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法會因由分第一)
在《大般若經》、《華嚴經》等諸多大乘經典中,佛陀演說大法前,往往會放光動地,示現種種不可思議的瑞相。而《金剛經》的開頭卻異常平實,這也體現了本經直接、樸實的修行特點。
爾時,世尊食時,
食時,即到了吃飯的時間。佛世時,出家眾除了被信徒請去應供,平時都是乞食,佛陀也不例外。在南傳佛教地區,至今仍保留這一傳統。每天到了食時,出家眾就到寺外乞食,接受信眾供養並為其祝福。
著衣
這裡的衣特指僧伽黎,也稱大衣。比丘有三衣,其中五條衣是雜作衣,七條衣是入眾衣,大衣是在說法、乞食等重要場合穿的。對原始僧團的出家眾來說,乞食是一件莊嚴而隆重的事,屬於重要的修行內容。出家眾通過乞食滋養色身的同時,也給信眾培植福田的機會。所以必須穿上僧伽黎,具足威儀,使未信者生起信心,已信者堅固信心。
持缽
缽是出家眾乞食專用的盛器,也是餐具,為比丘必備的六物之一。在原始僧團中,比丘必須具備三衣、缽、濾水囊、坐具六種物品,才能在僧團如法生活。乞食本身就是修行,所以缽不能隨便拎著,而要恭恭敬敬地捧在手中。正因為如此,乞食也稱「托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世尊搭衣持缽,進入舍衛城乞食。關於乞食,《法集經》記載了三種意義。一是不貪珍味,美惡均等;二是為破我慢,於富貴貧賤等家皆無揀擇;三是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出家眾乞食是有規範的,不能嫌貧愛富、挑三揀四,要以平等心待之,依次而乞。而且以七家為上限,只要走過七家,哪怕沒乞到任何食物,也不能再繼續了。《薩婆多毗尼毗婆沙》曰:「次第到七家,得食則食,不得亦止。」
還至本處
乞食後,將得到的食物托回祇樹給孤獨園。因為吃飯是修行的一部分,所以要安坐下來,有威儀、有覺知地進食,而不是在外隨隨便便地吃。
飯食訖,收衣缽,
用餐後,將缽洗淨晾乾,並將僧伽黎收起。
洗足已
印度出家人是赤足而行,所以準備上座前要清洗雙足。至今,很多南傳僧人在托缽時依然保留赤足的傳統。
敷座而坐
然後鋪設座位,跏趺而坐。當時的出家人都是席地而坐,但可以墊些草,然後鋪上一塊布。這塊布也叫坐具、尼師壇,屬於比丘六物之一,其做法和尺寸都是有定量的。
這一段名為「法會因由分」。其中,佛陀為我們示現了一個普通出家人的生活。因為《金剛經》是破一切相的,所以佛陀沒有放光動地,沒有示現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而是從日常生活的一幕開始。其中也包含著修行的常道:「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體現戒;「洗足已,敷座而坐」,蘊藏定;以平等心次第乞食,保持正念,包含慧。
修行不只是誦經、拜佛等特定的宗教形式,其中最關鍵的,在於見地和用心。見地,是通過聞思經教確立正見;用心,則是在做每件事的時候保持正念。如果具備正見和正念,不論做什麼都可以是修行,也就是禪宗所說的「搬柴運水,好用工夫」。反之,如果不具正見,缺乏正念,即使在誦經拜佛,也不過是得些人天福報,卻離道遠矣。正如五祖當年對弟子們教誨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