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任倫敦國王學院戰爭學系(War Studies Department, King's College London)、巴黎高等政治學院(Sciences Po)和奧斯陸國防大學(Oslo Defence University)的客座教授,專門教授情報學。我從經驗得知,應制定一個系統化的方法,剖析判斷的過程,並為判斷結果建立適當的信心水準。我把自行研發的模型稱為「SEES模型」。每個字母皆代表一項情報分析官觀察世界時所做的事情。這套模型涵蓋四種組成情報產出的資訊,分別來自不同層次的分析:
• 狀況認知(Situational awareness):知悉周遭所發生的事情,觀察自己所面對的情勢。
• 解釋(Explanation):分析我們為何觀察到這些事情,涉事人士有何動機。
• 評估(Estimates):預測在各種假設下,事件會如何發展。
• 戰略性關注(Strategic notice):瞭解有可能對我們造成長期挑戰的未來議題。
SEES四步思考模型的背後,有強大的邏輯依據。
以調查極右派暴力為例,第一階段就是盡可能瞭解發生什麼事情。起初,警方會接獲報案,請目擊證人作筆錄,並進行刑事鑑定。今日警方可透過社群媒體和網際網路挖掘大量資料,但這些資料來源的可信度必須謹慎評估。即便是經過證實的資訊,也有多種不同的解讀方法,有可能會遭致問題被誇大或低估。
我們必須賦予意義,藉此解釋實際情況。這就是SEES模型的第二步:根據現有的證據,建構最佳的解釋方法,並分析涉事人士背後的動機。刑事法庭上,檢察官和被告辯護律師會各自向陪審團解說自己版本的真相。例如,為何被告的指紋會出現在用來當作汽油彈的啤酒瓶上?這是因為丟擲汽油彈的人就是他,還是因為暴民從他的回收箱裡拿出酒瓶製作武器?法院必須測試這些說法,陪審團必須選擇自己認為最符合現有證據的解釋。證據鮮少自己說話。
調查極端份子的暴力行為時,第二階段就是瞭解這些人士集結背後的原因,理解他們的憤怒和仇恨背後的肇因,藉此建立解釋模型,並進入SEES的第三步:評估情勢未來的發展。或許,警方將會大規模逮捕涉案人士,接著極端份子的領導人被判有罪。我們可以評估逮捕和定罪導致暴力威脅和公眾恐慌減輕的機率。第三步為實證式政策制定提供依據。
SEES模型具有第四個必要步驟:戰略性關注長期發展。順著剛才的案例,我們可能也要探究歐洲各地極端主義活動的發展,並分析如果新一波衝突或氣候變遷大幅改變難民的遷徙途徑,將使極端主義團體發生什麼變化。這只是單一案例,在許多其他案例中,我們也必須預測未來發展,才能理性地做好因應的準備。
這套SEES四步模型可應用於生活中的任何情況。無論是工作上遇到的棘手狀況,還是你的球隊慘遭敗北,如果我們想了解發生的事情,事情發生的原因,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就可以運用此模型進行分析。只要你擁有資訊,且想根據資訊採取行動,此模型便可派上用場。
可想而知,SEES模型的各個步驟皆有可能發生各類錯誤。例如:
• 狀況認知:在評估現況上可能會遇到困難。資訊可能有殘缺,並使我們在發現新證據的時候不願意改變心態。
• 解釋:剖析他人是一件困難的事,必須考量他們的動機、教養、文化、背景。
• 評估:對於未來發展的預測,可能會被意料之外的事件破壞。
• 戰略性關注:很有可能由於看事情的方式或對未來的可能情境缺乏想像,使戰略性的發展被忽略,
這套SEES四步評估模型的應用範圍不限於國家事務,其本質是在思維的各個層面上訴諸理性。即便是在兩種糟糕的情境之間挑選,我們依然能運用系統化的推理方式,做出更明智的抉擇。如果要做到這件事,就必須有能力區別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以及自己認為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培養這種思維非常困難,需要一顆誠實正直的心。
佛家認為人心有三毒:貪、嗔、痴。我們必須瞭解憤怒(嗔)等情緒如何扭曲我們對真偽的感知。我們可能會滿足於舊有的想法,催眠自己一切都在預料之內。這種依戀舊有想法的情結(貪),有可能導致我們對危險的發展視若無睹,最後危機爆發時反而措手不及。然而,最危險的心毒是無知(痴)。情報分析的目的就是降低無知,藉此改善我們在日常生活理智決策、明智抉擇的能力。
一九八二年三月那個重大的日子,柴契爾夫人一讀到情報就領會其中涵義。她知道阿根廷軍政府的計劃,也知道這對她的政府有何影響。她接下來說出的話顯示她有能力運用這項見解:「我得馬上聯繫雷根總統(Ronald Reagan),只有他能說服加爾鐵里(Leopoldo Galtieri,即阿根廷軍政府領導人萊奧波爾多.加爾鐵里將軍)取消這個瘋狂舉動。」
我奉命負責將政府通訊總部的最新情報分享給白宮與美國政府機構。首相府立即擬定柴契爾夫人致雷根總統的私人訊息,敦請雷根總統和加爾鐵里溝通,說服加爾鐵里保證不會授權任何登陸行動或敵對行為,並警告加爾鐵里對於任何入侵行為,英國絕對不會坐視不管。然而,阿根廷軍政府擱置雷根總統和加爾鐵里通話的請求,致使時間上已無從取消入侵行動。
兩日後,一九八二年四月二日,阿根廷果然展開奪取福克蘭群島的軍事入侵行動。當時島上只有一小支皇家海軍陸戰隊駐守,以及輕武裝的破冰巡邏艦堅忍號(HMS Endurance)在周遭作業,根本無法有效抵抗入侵行動。我們兩天前才截獲情報,而福克蘭群島太過遙遠,增援部隊不可能在兩日內抵達。島上唯一的機場沒有可供長途載人運輸機起降的跑道。
當時的我們缺乏情報帶來的狀況認知,不清楚阿根廷軍政府的計謀。我們不了解情資背後的意義,因此無法預測情勢的發展。除此以外,我們多年來沒有戰略性地注意到此事件有發生的可能,所以沒有採取任何能嚇阻阿根廷入侵的措施。SEES分析的四個階段中,我們每一個階段皆發生失誤。
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本書的架構
本書第一部的四個章節將探討上述的SEES模型。第一章討論要如何建立狀況認知,並測試我們的資訊來源。第二章討論因果和解釋,並探究如何透過貝氏推論(Bayesian inference)這個科學方法,根據新資訊來調整自己對特定假說的信心水準。第三章解釋評估和預測的過程。第四章的主題則是戰略性關注長期發展所帶來的優勢。
這四個分析階段中,每個階段皆有實際案例,教導我們如何避免各類失誤,避免忽視眼前的狀況,避免誤解觀察到的情勢,避免誤判往後的發展,避免缺乏想像力去思考未來有可能的情境。
本書的第二部共有三個章節,每個章節皆以實際案例解說要如何清淨自己的心思,並檢查自己的推理。
第五章探討認知偏誤如何下意識地把我們導向錯誤的答案(或完全無法回答問題)。預先了解這些人為失誤後,我們便能在犯下嚴重的解讀錯誤前意識到自己的失誤。
第六章則介紹封閉迴路的陰謀論思維所帶來的危害,並探討本應提高我們警戒的證據,為何經常被以方便的解釋掩飾過去。
第七章的教訓則警惕我們應當心操弄思想的刻意欺騙和假消息。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指的是無意間誤傳的假消息;惡意資訊(malinformation)指的是受到惡意曝光和傳播的真實訊息;謠言(disinformation)指的是遭到刻意散佈的假消息。今日,數位的文本和圖片很容易被操作,使問題更加嚴重。
本書第三部則探討生活中三個應明智運用情報的領域。
第八章的主題是我們大家都會遇到的事情:協商。本章節介紹的傑出案例包括運用情報影響政府協商對象的感知,以及運用情報建立互信、揭穿弊端。建立互信是任何軍備控制和國際協議的必要基礎。我們將探討如何利用情報釐清協商和衝突過程中的複雜互動。
第九章闡述如何建立並維持長久的夥伴關係。本章介紹的實例是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五國所組成的「五眼聯盟」(5-eyes)。此訊號情報合作計劃歷史悠久而且非常成功,其背後的原則可應用於商業世界甚至個人生活。
第十章的警惕則是數位生活讓惡意人士和無良份子有機會利用我們。在同溫層裡,我們接收到的資訊可能會潛移默化間影響我們的購物或政治抉擇。可能會有不明人士利用資金和藏鏡的意見領袖動員輿論。這些假資訊被揭露是謠言後,民眾對於民主程序和民主體制的信心就會逐漸流失。
第十一章是結論。本章呼籲我們大家要警醒,並體認到我們有可能被有心人士透過數位科技所利用。我想透過本書的訓示,捍衛那些賦予自由民主體制正當性的價值:法治、包容、訴諸理性處理公共事務、為周遭世界尋求理性的解釋,以及自由、明智抉擇的能力。當我們允許自己被有心人士影響,我們的自由意志就會受到傷害,我們的開放社會就會受到逐漸的侵蝕。所有人都應該培養能力對抗蠱惑民心的政客以及招搖撞騙的奸商。因此,第十一章為本書畫下一條樂觀的結論。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在數位時代中安全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