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天性與教養
人類的獨特性是來自先天基因還是後天教養?
愛的本質是什麼?男女差異從何而來?
精神分裂症和同性戀的真正原因為何?
學習與記憶有何關鍵?文化和語言是如何發展出來的?
二○○一年二月,科學家宣布人類基因體中只含有三萬個基因,而不是原先預期的十萬個。這個驚人的衝擊讓某些科學家開始相信,光是基因不足以讓人類成為萬物之靈,我們的獨特性是經由後天教養而來的。於是,生物學界又陷入削足適履的先天與後天爭論中。
廣受好評的科普作家馬特.瑞德利認為,不斷出現的新證據遠比這個迷思有趣多了。後天教養必須依賴先天的基因,而基因仍需要後天的教養才能發揮作用。基因不只是建造大腦構造的工程師,它也會吸收發展中的經驗,對社會線索做反應,甚至參與記憶的過程。基因對人類心智而言,是原因也是結果。
《天性與教養》一書記錄了我們對基因認識的又一新革命。作者細述百年來先天論與後天論者的爭執,解釋人類為何可以同時擁有自由意志,又能受本能及文化的驅動。對於基因如何建造大腦來吸收經驗,《天性與教養》中的論述精彩可期。
作者簡介
馬特.瑞德利Matt Ridley
牛津大學博士,專研行為演化。是英國生物學家、全球知名科普作家,TED Oxford講者。曾於《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擔任科學記者。
著有暢銷書《23對染色體》、《天性與教養》、《世界,沒你想像的那麼糟!》、《克里克:發現遺傳密碼的那個人》、《紅色皇后》、《德性起源》、《無所不在的演化》等書,獲得高度評價。
作品暢銷近百萬本,被譯為三十種語言。《天性與教養》獲得2004年美國科學院科普類最佳好書獎,《克里克:發現遺傳密碼的那個人》榮獲2007年美國科學史學會大衛獎,《世界,沒你想像的那麼糟!》入圍2011年英國非文學書籍最高榮譽山繆強森獎決選。
譯者簡介
洪蘭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任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加州大學研究教授。現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暨創所所長。
相關譯作:《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解開人格差異與形成之謎》、《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