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學研究會」以整合經學教育工作,促進學術交流為宗旨,二○一五年四月十一日、十二日獲明道大學人文學院及國學研究所支持,舉辦「第九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廣邀學人參與盛會,海內外專家齊聚一堂,會後蒐輯論文,得稿二十篇,包括:《詩》、《書》、《三禮》、《易》、《四書》、出土文獻,以及歷代之經學思想研究,深研義理,通經致用,展現跨時代、跨學科之研究成果,於是編集出版,期許有更深入的迴響與發展。
作者簡介:
董金裕
臺灣師大國文系學士,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博士。曾任靜宜文理學院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兼文學院長、兼教務處長,《孔孟月刊》、《孔孟學報》主編,中國經學研究會理事長等職。長期負責主編臺灣國中國文、高中國文、高中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教科書。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孔孟學會副理事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等職。學術專長為孔孟思想、經學、宋明理學、國文教材教法。著有《至聖先師孔子釋奠解說》、《統編本國中、高中國文教科書叢談》、《經傳中以數字顯現的儒家之道》等專著十餘本、學術論文二百餘篇。為二○一五年世界儒學大會孔子文化獎得獎人。
目錄
目次
序言 董金裕 I
顧亭林「通經致用」的為學精神 胡楚生 1
論蘇軾《易》與王弼《易》、伊川《易》之異同 楊自平 25
元人現存《易》學著作的文本考察 韓格平 53
民國罕傳易學著作──劉鈺《易經卦爻辭本事考》述要 黃忠天 93
朱熹《論語集注》孔門系譜分析──以子夏、子貢、顏淵、曾子為考察範圍 陳逢源 113
近代日本漢文教育問題與「經學」之退場:以《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所作之考察 金培懿 151
日本解讀應用《論語》與《孟子》的社會文化背景 秦兆雄 183
明代鄉會試《尚書》義出題考察─—以考官出題偏重為主的討論 侯美珍 215
惠棟《易》學著作稿抄本之價值舉隅 張素卿 257
鄧翔《詩經繹參》述評 呂珍玉 291
章太炎《尚書》說對石經的運用 蔣秋華 335
張國淦《漢石經碑圖.儀禮》與《儀禮異文表》勘證 程克雅 361
《論語》「自行束脩」義理新疏─—從「脩」與「修」之形義糾葛談起 杜忠誥 389
論今本韓愈《論語筆解》的若干問題 兵界勇 415
從《朱子語類》考察朱子師生論學《論語.學而時習之章》 陳金木 435
從〈武王踐阼〉論周初敬德明德之本 結合簡本與相關傳世文獻之討論 林素英 461
清華簡「傅說之命」上篇釋讀 吉田 篤志 487
二程天理思想與禮學詮釋之探討 齊婉先 511
《史記》引《論語》之方法─—兼論《論語》成書問題 余其濬 529
陳肇興與賴和古典詩作引用《詩經》比較研究─—詩經學視野下的考徵 楊晉龍 553
第九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表 591
目次
序言 董金裕 I
顧亭林「通經致用」的為學精神 胡楚生 1
論蘇軾《易》與王弼《易》、伊川《易》之異同 楊自平 25
元人現存《易》學著作的文本考察 韓格平 53
民國罕傳易學著作──劉鈺《易經卦爻辭本事考》述要 黃忠天 93
朱熹《論語集注》孔門系譜分析──以子夏、子貢、顏淵、曾子為考察範圍 陳逢源 113
近代日本漢文教育問題與「經學」之退場:以《明治漢文教科書集成》所作之考察 金培懿 151
日本解讀應用《論語》與《孟子》的社會文化背景 秦兆雄 183
明代鄉會試《尚書》義出題考察─—以考官出題偏重為主的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