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沉」本義及其演變獻芹輯 1
一 萌疑:所謂「陸沉」之本義 1
二 溯源:《莊子》與《淮南子》中之「陸沉」 2
三 探本:《論衡》中之「陸沉」與「陸落」 6
四 察傳:魏晉及《世說》中之「陸沉」 10
五 餘論 13
從鄭樵目錄學思想談《通志》〈藝文略〉類目數量 17
一 《通志》〈藝文略〉具體類目數量的諸多異說 17
二 鄭樵「類書如持軍」的目錄學思想 19
三 《通志》〈藝文略〉類目統計的依據及數量 22
四 對各家異說之分析 29
五 結語 33
國圖藏四卷本《趙梅峰先生遺稿》價值考述 35
一 《遺稿》六篇序跋的價值 36
二 《遺稿》第三卷語錄的價值 41
三 《遺稿》第四卷詩銘的價值 44
四 結語 46
陽明學重鎮裏的程朱派—趙仲全父子與水西學風 49
一 趙仲全的生平與著述 49
二 趙仲全的主要思想 53
三 趙仲全受水西陽明學影響的表現 62
四 趙健與水西學風的改換 66
清代祈穀禮日期的制度化調整與完善 71
一 經典文獻中對祈穀禮時間的記載及鄭玄的闡釋 71
二 清代祈穀禮日期的多次調整與逐步完善 75
三 結語 85
孫德謙《太史公書義法》寫定、刊行時間辨 87
一 對《義法》刊刻時間的不同說法 88
二 《義法》刊行時間考辨 92
三 《義法》寫定時間考辨 97
四 餘論 100
孫德謙的《史記》研究 103
一 孫德謙的學術宗旨與立場 104
二 孫德謙對《史記》義法的分析 107
三 《義法》之得失及其在學術史上的意義 127
試論陳垣先生的經學觀 133
一 雖講經,實亦講史 134
二 用於有用之途 139
三 見諸日用之間 142
四 餘論:見經於史 144
品題與聲價:支偉成六致胡適函之始末與寄望 147
一 六通書信之次序與繫時 147
二 六次致函之始末 150
三 支偉成的行事風格與信中的寄望 156
四 結語 159
後記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