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集專文推薦
這一系列主題浩大,每一集都由一件知名的故宮文物來串場。這些我們既熟悉又有些距離的文物,背後竟然都隱藏著一個祕密。它們就像一座座蹺蹺板,把故事彈射到不同朝代,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對文物多了一份親切與瞭解。第一集登場的文物,是故宮人氣第一名的「翠玉白菜」。作者將奇幻的焦點,對準了翠玉白菜上斷了觸鬚的螽斯,把牠變成受了魔法禁錮的蒙古格格。這大膽的想像,不但切中文物特徵,也拉出了奇幻線頭。
知名兒童文學作家‧《我的故宮欣賞書》作者 林世仁
推薦序
飛向古典深處的奇幻翅膀
奇幻故事一直都在,但直到「哈利波特」紅遍全球、帶動童書熱潮之後,它才像一個醒目的標幟,突然被簇擁到童書風景的最前線。國外的奇幻作品,乘著閱讀浪潮,迅速翻譯而來,帶起陣陣波濤;而浪花驚捲處,也刺激了國內的創作者以作品來回應了這一股潮流。
就方向而言,臺灣的奇幻故事有兩雙翅膀,第一雙翅膀飛巡臺灣各地,潛入本土深處。例如:四也出版社的「福爾摩沙冒險小說」系列,既承接了李潼「臺灣的兒女」,又在寫實的少年小說中加入了奇幻元素。其中,張嘉驊的「月光三部曲」可作為一例:書中主角即使穿越時空,仍不離臺灣;時空擴展所要探討的,仍是植基於本土這一塊島嶼上的糾結歷史;其間的時空限定,大概是「臺灣四百年史」。
奇幻的另一雙翅膀,則再往前回溯,飛離了「臺灣」的框架,返回文化的母體,探究的是中國文化的底蘊。這裡的時空限定,大幅開展成了「中國文化五千年」。例如陳郁如引入《山海經》奇獸的《修煉》和以唐詩為主題的《詩魂》。哲也的「晴空小侍郎」即使設定於一個架空世界,故事中呈現的仍是濃濃的古典中國奇幻氣息。
這兩雙翅膀,帶領我們的小讀者,把閱讀視線由西方轉向了東方,由外在轉向了自己。面向臺灣本土的,讓我們更踏實的站在此時此地,氣血往下扎根;面向中國文化的,則讓我們連結上老祖宗的文化臍帶,擴大了我們的肚腹。兩者都厚實、豐富了我們的閱讀風景。
鄭宗弦最新創作的「穿越故宮大冒險」系列,很巧妙的結合了這兩雙翅膀。故事的主角是臺灣土生土長的少年郎,時空穿越的對象,則是中國歷史上的不同朝代。而促成主人翁穿梭來去的媒介,則是典藏在臺北的故宮文物。這些古老文物,既屬於中國文化,又存在於臺灣本地,恰好是臺灣人穿越進古代中國最貼身、最合宜的「悠遊卡」了。出版社與作者能著眼於此,真是慧眼獨具,令人稱賞!
這一系列主題浩大,每一集都由一件知名的故宮文物來串場。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蓮花式溫碗……這些我們既熟悉又有些距離的文物,背後竟然都隱藏著一個祕密。它們就像一座座蹺蹺板,把故事彈射到不同朝代,讓我們神遊故國,享受故事,也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對文物多了一份親切與瞭解。
第一集登場的文物,是故宮人氣第一名的「翠玉白菜」。作者將奇幻的焦點,對準了翠玉白菜上斷了觸鬚的螽斯,把牠變成受了魔法禁錮的蒙古格格。這大膽的想像,不但切中文物特徵,也拉出了奇幻線頭。於是,在故宮裡,時空奇妙的「跨海峽」連結起來了。此刻暫停,歷史鮮活來前,一趟有趣的清朝後宮生活祕史,就此展開。
主角的設定也很成功,少年阿志出身於歌仔戲班,這身分很草根、很臺味,對比於他在各集中出入的中國場景,恰可見出兩者的反差。歌仔戲是臺灣受到中國戲曲影響獨自發展出來的新劇種,還曾經反向輸出回福建呢!第一集中,我們便看到作者巧用這一設定,創造出了一個時代錯置的趣味畫面:愛看京劇的慈禧太后,竟然跨時空欣賞到了當時尚未出現的歌仔戲!
系列需要一個主軸,這套書的主軸就是少年阿志和蒙古格格力抗大魔頭酷必剋。在續集裡,他們將繼續在不同朝代中穿梭,展開正邪大作戰!第一集的結尾,我們的好奇心被挑起來了,但是還沒有被滿足。接下來呢?接下來的肉形石會帶我們去哪裡呢?當讀者的好奇被挑起來,故事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穿越故宮大冒險」企圖十分宏大,同時也展示出了奇幻取材的一個大方向:面對過往,我們有取之不盡的文化元素,它們都是創作者的「文化財」。奇幻不只西方,東方原本就絢爛多彩。身在臺灣,承接古典與現代,面向本土與西方,東方的這一支槓桿其實是能量無窮的。
創作者碰到好題材是一種幸福,很為作者開心!這系列顯然是一串耀眼的鑽石礦。因此,也特別期待創作好手鄭宗弦,能以洪荒之力,面對美玉「如琢如磨」,激發出故事中最璀璨的光澤,為我們帶來閱讀上的大驚奇。若然,那麼,創作者的用心就會透過書頁傳送出來,成為小讀者的大福氣呢!
林世仁(知名兒童文學作家‧《我的故宮欣賞書》作者)
作者自序
上天下地說故宮國寶
小時候我最喜歡《西遊記》和《一千零一夜》這兩本書,那上天下地、充滿神祕想像的奇幻色彩,令我萬分神往。當我開始從事青少年與兒童文學創作,便立下一個志願:總有一天,我也要寫出這麼有趣的書給孩子們閱讀。
不久前,小天下的李黨總編來電,希望我撰寫有關「古董文物」的少年小說。那一瞬間,我立刻想到故宮的國寶,它們將近有七十萬件,器物所屬年代橫跨新石器時代至今八千年,每一件都是精品,並且充滿了神祕的歷史感。我心中大喜,這不正是實現志願的最好機會嗎?
於是,屬於故宮國寶的一系列奇幻計畫,就此展開了。
說到故宮國寶,相信許多人腦中首先浮現的必然是「翠玉白菜」。
每天不知有多少人為了欣賞它的精巧與美麗,不遠千里而來。幾年前,當它第一次出國到日本展覽,更造成空前轟動,展場外面出現看不見盡頭的人龍,人人無怨無悔的等候數個小時,只為了一睹它的風采。
說它是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一點也不為過。
它是故宮博物院裡眾多明星中的大明星。關於它的材質、創作理念、蘊含的象徵意義,都讓人著迷不已,即使只是一旁搭配的物件和展出方式,也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尤其它身上有一道小小的「傷」,這一道小傷不但無損它的價值,反而添加了令人遐想的傳奇色彩。
翠玉白菜上頭刻有兩隻蟲子,一隻是蝗蟲,一隻是螽斯,都因產卵量龐大,而具有「多子多孫」的吉祥寓意。然而,螽斯的觸鬚斷了一小截,人們考察原因,猜測是搬運時不慎碰撞所造成的,但至今仍無法確定真正的時間和地點。
然而,對一位小說家如「我」來說,這一道小傷無疑是天大的禮物,是最佳的靈感來源。
於是,靈感從那一點出發,開始如幹細胞分化又分裂,往下伸出了主幹和廣闊的根鬚,往上伸展出濃密的枝條和綠葉,一棵屬於翠玉白菜的「故事樹」茁壯長成了。
一個可愛的蒙古小女孩被人施了魔法,變成一隻小螽斯,而且還「玉化」在翠玉白菜上。國小五年級的阿志為了救她,一起穿越時空回到清朝紫禁城,遇見了慈禧太后、光緒皇帝、珍妃和翠玉白菜的主人瑾妃,遭遇了許多有趣、艱難、驚險和離奇的事情……
翠玉白菜不僅有它自己原來的故事,也擁有了作家賦予它的新故事。讀者在高潮起伏的情節中,不但能親近歷史,尊重文明,欣賞藝術之美,還可以學習智慧、正義、仁愛、勇氣、助人、寬恕……等美德。
我有一位好朋友明志是知名的牙醫,他收藏了許多古董:商朝古玉、漢朝陶狗、唐朝金壺、宋鈞窯瓷盆……由於我們擁有相同的嗜好,我常往他家跑,聽他解說每件古董的來歷典故,總讓我如癡如醉,欲罷不能,彷彿在參觀一座小小故宮。
可惜他在兩年前因一場大病突然去世,讓我非常難過。為了紀念他,我創作這一系列小說時,將男主角取名為「明志」,想像他還活在故事中,繼續徜徉在他喜愛的古董文物世界裡,也排解我的想念與遺憾。
藉由展覽,我們有幸能欣賞到以往隱藏在深宮內院、只有帝王貴族才能把玩的精美古物。近年來,導遊們總愛戲稱故宮有鎮院三寶「酸菜白肉鍋」:翠玉白菜、肉形石和毛公鼎。但鎮院之寶何止三件,蓮花式溫碗、〈谿山行旅圖〉、〈快雪時晴帖〉……每一件充滿歷史價值的文物都是鎮院之寶。故宮館藏豐富,人們窮其一生能欣賞到的,恐只如滄海之一粟,但我們可以從這些明星國寶開始,跨出邁入藝術殿堂的第一步。
這一系列結合故宮文物的奇幻故事,帶領讀者展開意想不到的穿越歷程,和歷史人物零距離接觸,享受馳騁在奇想世界的自由與快感。我也希望讀者們受到啟發,能因此珍惜與保護文物資源,甚至激發研究文物的興趣,進而開創文化新價值,厚植文化創意產業。
不過,不急。在那之前,請你先跟著阿志和那隻可憐的螽斯,參與這一場場時空變換的遊戲,體驗好多好多不可思議的冒險和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