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3 種角度,發現更多
小輪瀨護安這本讓人眼睛一亮的工程車繪本,日文書名有一個系列名稱:「前面、後面,這是什麼車?」。看到書名,讀者不免就認真的把這本書當成猜猜看的遊戲繪本來玩。如果你猜完答案就合上書,那麼你可能錯失了這本書的最大樂趣喔。
其實,作者為每一輛工程車從「前∕後∕側」三種角度各畫了一幅精細寫實的插畫,讀者導覽這些設計巧妙的工程車。我們跟著畫面,從車頭、車尾,再繞到側面,細細的研究每輛車的構造和設計時,宛如置身博物館在欣賞這一輛輛好玩的工程車。為什麼「壓路機」有兩個方向盤?為什麼「輪式鏟裝機」的車頭和車身要設計成兩節式?一樣都是挖斗,「小山貓」和「怪手」的功能有什麼不同?
當你發現了這些特別的地方,會吸引你再去找找其他特別的設計,就這樣一輛車可以讓你玩賞好久,每一項發現都讓你更了解這些工程車。
「哇,小山貓的前輪和後輪,輪胎的胎紋不一樣耶。」
「『平路機』從車頭看不大,可是繞到側面,原來它好長!」
「『壓路機』有兩個前輪(小)、一個後輪(大),『膠輪壓路機』卻是三個前輪(大)、四個後輪(小),鐵輪和膠輪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有的工程車有好多支操作桿,技術士會不會忙不過來呢?」
相信喜歡工程車的小朋友,和我一樣有好多問題想再進一步了解。作者在創作這本書之前,就以工程車和工程人員為主題,完成了一系列工程現場的插畫。其實,每一項工程除了主要的工程車,還需要其他工程機具和工作人員的配合,才能順利完成。作者在
書中重建了這麼熱鬧的現場,讓我們對他們的工作更加好奇。
小輪瀨護安在創作前會先到工程現場實際採訪,拍下照片,然後再用電腦進行描繪。因為每一輛車有太多細節要考據和正確描繪,每一幅插畫他都要花兩~三週才能完成。他也以這些工程車的插畫兩次入圍波隆那插畫展。作者希望讀者在欣賞這些插畫後,會對這些工程車和工程人員的工作產生興趣,請大家一點一點細細的觀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