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異常,已是令全球領袖束手無策的頭號敵人,加上台灣凡事政治化的媒體生態,連天災也成了政治操弄的工具。我相信每一位縣市首長都視颱風為敵人,最好不要來,萬一來了,如何應戰,半點都不能輕忽。
媒體炒作颱風新聞通常有三種情節,一是首長在不在家,二是颱風假放對了嗎,三是特殊或重大災情。而第一種情節與我三度交手,心結最深。
一定要比颱風先到家
二○一一年八月我踏上赴瑞士白冷會及聖十字會的感恩之旅,肩負與瑞士僑界為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敲和平鐘的外交任務。
誰知道我前腳出門,南瑪都熱帶風暴就蠢蠢欲動,預報有可能形成颱風。我當下決定提前回去,從伯恩搭火車到蘇黎世轉日內瓦,直奔機場飛阿姆斯特丹經曼谷轉機回到桃園,然後搭高鐵到左營,再坐車回到台東。
奔波三十多個小時,我比颱風先到家。
二○一五年七月,我出門參加西班牙熱氣球節,先過境巴黎停一晚,第二天蓮花熱帶氣旋就出現了,我又改班機從巴黎飛回台北。
小燕說:「你回到家颱風就離開了。」果然被她言中,縣長室同仁也揶揄說:「原來巴黎可以二日遊。」我知道他們不想看到我,老闆不在才能休假,我也不想看到他們;我想看西班牙熱氣球,但總不能讓颱風偷襲成功。
建立城市品牌形象本來就不容易,更何況台東並沒有如101、太魯閣這種印象鮮明的地標或地景。在很多人眼中,台東是「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地方,幾年前甚至連電影院、百貨公司都沒有。
然而,今天的台東不但有國際品牌的飯店――台東桂田喜來登(台灣第三間Sheraton飯店)、隈研吾設計的Six Senses飯店(預計二○一九年完工);國際品牌的賽事――IRONMAN、Challenge Family 鐵人三項、WSL國際衝浪賽,還有許多自創品牌。
而說到台東的品牌,熱氣球當然是那張最響亮的名片。
熱氣球經濟翻轉台東
由台東首創的「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二○一一年起從無到有,創建與國際接軌的飛行機組、培育十二位本土飛行員、購入十顆台東籍熱氣球,設立第一家專營熱氣球商業飛行的航空公司、飛越十二個海外城市,創嘉年華天數世界最長、光雕音樂會場次最多、一年最高九十萬人造訪,造就無數輝煌紀錄、感人故事,翻轉了台東經濟。
台東熱氣球嘉年華在國內掀起一股熱潮,成為各縣市競相模仿的對象,但他們只能綁繩子定點繫留,而我們早已翱翔在天際。
台東年年追求自我超越,先天的優勢加上團隊的用心,二○一八年初入選知名旅遊頻道Travel Channel「世界十二大驚艷熱氣球節」,與歷史悠久、規模盛大的美國阿布奎基、日本佐賀等熱氣球節並列,極其難得。
而台東能獲選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二○一六亞洲十大景點」及Booking.com「二○一八全球十大新興旅遊城市」,熱氣球絕對功不可沒。
有如荒漠中的甘泉,熱氣球八年來成功澆灌觀光及周邊產業,引進五百四十萬人潮,創造百億以上產值,幫助提升台東國際能見度的間接效益,更是大到無法估算。熱氣球重新型塑台東的觀光招牌,在台灣旅遊市場正值寒冬的三年,無疑是支撐台東觀光的最強支柱。
和熱氣球嘉年華同年開辦,一樣從無到有、躍升為世界頂尖活動的,是台灣國際衝浪公開賽。
二○一八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精華https://youtu.be/RSnCaVobZg
來金樽 見證世界頂級衝浪賽
衝浪比賽? 台東?
很多人好奇當初我怎麼會想到辦衝浪比賽,其實一九九六年回台東之後,有機會接觸到台東的老外,才知道其中好幾位是為了台東的「浪」,才選擇在此定居。沒錯,我們從小看到大、不以為意的海浪,被他們視為珍寶,甘願離鄉背井,來台東開啟新生活。
對喜愛衝浪的人來說,台東鮮為人知的好浪、愜意的生活步調,有致命吸引力。
我既然知道了,可沒打算繼續讓老外朋友獨享資源。擔任縣長後,我嘗試利用優異的天然環境來包裝、開發出專屬台東的旅遊產品,開濶的天際、浩瀚的太平洋海岸,就成了熱氣球飛翔和衝浪客自我挑戰的最佳場域。
一開始,我就設定要辦國際賽,帶著同仁邊做邊學。幾年下來,我們從亞洲巡迴賽到世界巡迴賽,更在二○一七年首次辦理世界衝浪聯盟WSL的年度長板總冠軍賽。求新敢變的台東,躍升到世界衝浪最高殿堂,今年再追加世界青少年總冠軍賽,創下WSL歷年來首次在同一比賽產生兩項世界總冠軍的紀錄。
就在台東焚化廠仲裁紛擾開始之際,中央政策出現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二○○五年六月二十二日,「一縣市一焚化爐」全面喊停,但是興建中的台東焚化廠,已經來不及回歸原點。
政策轉向主要基於兩項因素:一是反對焚化廠的聲浪高漲,其次,垃圾實際清運量普遍低於焚化廠日處理量,地方政府將長期背負補貼處理費的財政負擔。
二○一一年三月的仲裁結果,是台東無力承受的財政之重。
廠商在仲裁庭提出單據,證明前後投入的建廠經費為二十四.二億,加上遲遲未能營運造成的虧損,向縣府求償二十九.六億元,仲裁判定縣府以十九.六億元買回廠房,等於為台東省下十億元,但仍是巨額數字。
爭取「備用不啟用」 解除當下危急
我親自到環保署去,爭取在垃圾已外運處理年餘的現況下,同意焚化廠暫改為「備用」,短期內不啟用。這麼做,是希望原先預定啟用後給台東的補助,仍依既定計畫撥付。
經過多次溝通力爭, 行政院終於同意台東的提議, 環保署逐年撥付補助款二十一.○七億元,台東運用這筆補助款,買回本屬廠商的焚化廠,縣府增加一筆資產,但未額外形成財務負擔,這是非常重大的突破。
截至二○一七年,中央已經撥付八.一五億元,而確保剩餘十二.九二億元安全入庫的條件就是焚化廠「維持備用狀態」。
焚化廠備而不用,中央依原計畫補助,垃圾運外縣市處理,我原以為未來幾年可以高枕無憂,但出乎意料有關垃圾處理的難題,卻接二連三爆發開來。
保下焚化廠 外運垃圾卻另成問題
「一縣市一焚化爐」政策中止後,有學者主張應改採縣市共用焚化爐處理垃圾,並以代處理費作為補償,減少焚化廠所在地民眾的反感,實現環境正義。於是環保署將全國劃分五個「垃圾處理區域聯防機制」,台東與屏東、高雄為第五區,但事業廢棄物湧入各縣市焚化廠,加上中南部空污日益嚴重,致使高屏地區反對代燒外縣市垃圾之聲浪高漲。
從二○○九年八月至今,台東一直將垃圾外運處理,優點是成本合理,也填補其他縣市焚化廠的過剩處理量。缺點則是,主導權在別人手上,必須尊重對方縣市要求的配套條件,很多問題等到發生了才能被動因應。目前高雄市開出的配套條件是一公噸垃圾換一.八公噸焚化再生粒料。
拜近年台東縣府積極建設之賜,焚化再生粒料全數應用於建設工程,並不造成環境負擔,即使如此,每次載回再生粒料仍面臨環保團體和居民抗議,甚至圍堵。儘管再生粒料皆符合檢驗標準,但民眾因為不夠了解依舊感到不安,未來若無法藉由工程消化,再生粒料如何去化? 垃圾能否繼續外運? 都是問題。
外運處理非長久之計 亦有悖環境正義
二○一四年底,我們被告知行之多年的代處理費自隔年一月一日調漲成兩千三百零七元。新費用漲了兩倍多,其實也僅是成本價,先前每公噸七百三十元的處理費可說是「情義相挺價」。
問題是,收到通知前,議會已經審議通過沿用舊價的預算,縣府生不出錢補足差額,只好將外運量減半,其餘進掩埋場,掩埋場的飽和速度又加快一些。
外運量減半不算最壞的狀況,無預警暫停代燒才讓縣府困擾。突然暫停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焚化爐維修,對方來封公文,說停就停,一停就是三個月。
透過縣市共用焚化爐與回饋機制實現環境正義的理論,聽來理想,實務面困難重重。代燒焚化廠所在縣市民眾認為,代燒垃圾產生戴奧辛、底渣,會汙染環境,反對聲音時有所聞。外運縣市民眾也未必領情,台東由於縣民反對運回焚化再生粒料,外運一度自二○一六年十一月,連續暫停五個月,上萬噸垃圾又堆往掩埋場。
外運時斷、時續,顯示代處理並非長久之計,但是環保團體與部分縣民,既不要焚化再生粒料,也不接受焚化廠重啟。
二○一六年七月八日尼伯特風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