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人」與「好報」的傳奇……
2015年總統文化獎「文藝獎」得主
記錄半世紀以來台灣報業的重要一頁
資深新聞記者張作錦的最新回憶記事
★沈君山說,「學識、見識、膽識、人識,四識全則王,則可以為好社長,作錦兄勉之。」
★龍應台說,他是「最後的一種文人報人了。」
★高希均、黃年 專文推薦
在台灣社會及新聞發展半世紀的巨變中,張作錦無疑是在第一線征戰的重量級新聞人。他幼年從大陸流亡至台灣、歷經當兵、失學等橫逆,平生最大心願就是上學念書。廿八歲考進大學,教育部卻以高中畢業證書問題,著學校勒令退學。經奔走請願說明後,教育部最後「判決」:「姑念該生向學心切,著記兩大過留校察看」,終得如願讀完大學,拿到平生第一張畢業文憑。
爾後進入新聞界,張作錦以新聞記者為終身職志,從地方記者做起,歷任《聯合報》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紐約《世界日報》總編輯、《聯合晚報》、《香港聯合報》和《聯合報》社長、《聯合晚報》副董事長等,帶給台灣報業近半甲子的深遠影響。透過他一生的回憶記事與精選一百三十餘張珍貴圖片,除了讓讀者感受大時代下的感人勵志故事,更可一同回顧戰後從戒嚴走向民主的過程中,台灣政經、文化重要推手如許倬雲、胡佛、陶百川、沈君山、孫震、王惕吾、高希均、楊國樞、李亦園、王建煊、龍應台等人的身影與軼事,感受台灣半世紀以來的動盪與變遷。
感動推薦
他是台灣半世紀新聞事件變化中,站在第一線的見證人及號角手。
二○一五年獲贈總統「文化獎」;二○一六年又獲贈「二等景星勳章」,一個新聞人兩年內獲得國家元首兩項大獎是前所未有的。這個生命波折及才華被賞識的故事,只能在一個開放社會才容易出現;這本回憶記事也就值得細讀。──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張作錦主持編務,在編輯部設置了台灣報紙第一個專欄組,每每形成社會焦點,對於一九七○民主狂飆年代的民主啟蒙與推進,有明顯與重大的效應……。做為一個新聞人,張作錦在解嚴後的表現固然奪目,但他在戒嚴時代呈現的操持與心志,則更是難能可貴。沒有那個戒嚴時期不受捆綁的張作錦,就不能襯托出解嚴後這個不媚俗放縱的張作錦。──黃年(《聯合報》副董事長)
作者簡介:
張作錦
資深媒體人。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終身只有一個工作:記者。
曾任《聯合報》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紐約《世界日報》總編輯,《聯合晚報》、《香港聯合報》和《聯合報》社長,《聯合晚報》副董事長。現任《聯合報》顧問。
著有《牛肉在哪裡》、《試為媒體說短長》、《誰在乎媒體》、《那夜,在安德海故宅,思前想後》、《一杯飲罷出陽關》、《思維遠見》、《誰與斯人慷慨同》、《誰說民主不亡國》、《江山勿留後人愁》(天下文化),及《史家能有幾張選票》、《小人富斯濫矣》(九歌)等。曾獲圖書金鼎獎、中山文藝獎、星雲真善美新聞獎「終身成就獎」、總統文化獎和二等景星勳章。
章節試閱
廿八歲考上政大新聞系,險被「勒令退學」
長期流亡,自幼失學,我對學堂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敬畏與崇拜。每次走過一所大學,遙望圍牆裡的大樓,想大樓裡必有大師,學生涵泳於知識的海洋,是在天堂裡過日子。
但是當自己以廿八歲「高齡」考進政治大學新聞系,卻險些被一腳踢到天堂門外,重墮紅塵。
一九六0年大專聯考,以政大新聞系為第一志願。考試第一天,五點不到就起床了,檢點應帶物品,鉛筆有了,鋼筆有了,准考證有了,國民身分證……?啊!身分證哪裡去了?這一驚讓我嚇出一身冷汗,原來我的身分證前一天押在松山軍用機場檢查哨,忘記取回了。
當年民航不發達,台北松山機場是軍用機場,由軍方管理。我那時的女友、後來的太太凌鼎方女士,家住屏東,她父親任職空軍,軍眷可申請坐軍用航班飛機。先一天我送她到松山機場搭機回屏東,進機場要驗收身分證,出來時發還。我不知吃錯了什麼藥,出機場時竟揚長而去,忘記取回身分證。現在距考試只剩三小時,一寸光陰一寸金啊。
我跨上鐵馬,狂奔機場。衛兵同志了解來由後,指著旁邊一棟小房,說那是值星官臥室,要我去問他。天還沒亮,值星官尚未起床,在這個節骨眼上,我當然顧不得什麼禮貌,乃排撻而入。睡眼惺忪的值星官聽完我的陳述,大聲喝斥:「原來你就是張作錦,我們昨晚找了你一夜,以為你藏在機場。你這是犯法的,可輕可重哦!」戒嚴時期,軍事重地,他可不是嚇唬我。我連忙道歉:「報告長官,是我一時疏忽。」我說要參加聯考,還有兩小時要進考場,並把准考證給他看。沒有「匪諜」會像我這樣迷糊,還把證件留下立此存照的。值星官態度緩和了,從床頭拿了身分證交給我,「趕快去吧。」我立正舉手,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然後騎鐵馬闖進考場,渾身大汗。幸而這回考上了。
九月政大開學,我以既興奮又尷尬的心情報到入學。興奮者,自己此生終於可上大學了。尷尬者,胡適自美學成進北大教書是廿七歲。我廿八歲進大學已比他晚了一年,還僅是讀大一。
開學第一堂課是中國通史。學校還沒有發制服,我穿著舊西裝進了教室。同班新生尚未沾染大學生某些眼高於頂的惡習,還保留高中「尊師重道」的傳統精神,看我進來,以為我是教授,起立致敬,我當然不能理會,很不好意思的在後面找個位子坐下。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覺到了大二上學期,有一天教務處叫我去,給我一張教育部公文,明言學生張某人的高中畢業證書是假的,「著即勒令退學」。但吳桐那廝卻沒事,畢業後留學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在大學任教。可見教育部查驗證件,不管是多麼嚴謹,對當事人還是有幸有不幸。
我向教務處表示,我讀流亡學校,既無教室,更少老師,亦缺課本,跟學校跑一年就升一級。學校解散時,證書隨便自己填。我要向教育部申訴,在最後定讞前,希望學校能容我繼續上課。
當年從台北到政大,要坐公路局班車到木柵,再步行到學校,學生票有折扣,通學生每月向學校拿一張證明才能買優待票。教育部公文下達後,我再去拿證明,那位辦事的小姐表情詭異:「你還能拿麼?」那時窮,只好涎著臉請她通融。
我離開軍隊已做了幾年事,有點「社會經驗」。當時教育部長是黃季陸,政務次長鄧傳楷,高等教育司長姚淇清,主管學籍審查的是專門委員成玉秀。我打聽出她是世新專科校長成舍我的姪女。我透過各種關係,請託各種人,替我求情。
那兩三個月,我要上課,要照顧兼差的工作,要奔忙我的學籍問題,有時真想放棄算了,但是上學念書是自己平生的心願,現在犧牲未到最後關頭。
最後關頭是一樁好消息,教育部終審判決:「姑念該生向學心切,著記兩大過留校察看。」察看三年,我畢業了。我小學、初中、高中,都未讀完,這張大學文憑,是我此生唯一的一張畢業證書。
好像是聖經裡的故事:一個牧羊人養了一群羊,有一隻羊走失了,他爬山涉水,辛辛苦苦的把牠找回來。有人問:你有一群羊,何必在乎一隻羊。牧羊人說:我在乎的是那個「羊」,不是那個「一」。
對我的學籍,教育部固然公事公辦,學校也從未有人找我問一問是怎麼回事,要不要協助。他們有很多羊,不在乎哪一隻,事實上也沒法照顧到每一隻。倒是我這頭幾乎走失了的羊,因離群而驚心,自己摸索,找路,跌跌爬爬的歸了隊。
能歸隊靠很多人的指引與協助,我終生感念,他們使我這個飽經戰亂流離的窮困青年夢想成真,我終於可以好好在學校讀四年書。
廿八歲考上政大新聞系,險被「勒令退學」
長期流亡,自幼失學,我對學堂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敬畏與崇拜。每次走過一所大學,遙望圍牆裡的大樓,想大樓裡必有大師,學生涵泳於知識的海洋,是在天堂裡過日子。
但是當自己以廿八歲「高齡」考進政治大學新聞系,卻險些被一腳踢到天堂門外,重墮紅塵。
一九六0年大專聯考,以政大新聞系為第一志願。考試第一天,五點不到就起床了,檢點應帶物品,鉛筆有了,鋼筆有了,准考證有了,國民身分證……?啊!身分證哪裡去了?這一驚讓我嚇出一身冷汗,原來我的身分證前一天押在松山軍用機場檢查哨,忘...
推薦序
【推薦序一】
從「姑念該生」到「感念該生」
──張作錦筆耕出自己的成就(節錄)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張作錦十六歲隻身來台,先是從軍、逃兵、街頭「遊民」;稍後考進政工幹校,剛服役卻因肺病被退伍;二十八歲考上政大新聞系,又險被「勒令退學」,幸有教育部「姑念該生」的批示,三十二歲終於大學畢業,獲得平生第一張文憑。
「我的求學路,兩個字:坎坷」,作者在回憶錄中總結。
當馬總統在二0一五年頒贈總統「文化獎」;二0一六年又頒贈「二等景星勳章」給張作錦先生時,一個新聞人兩年內獲得國家元首兩項大獎是前所未有的。
「他的得獎路,兩個字:當然」,這是我的觀察。
這個生命波折及才華被賞識的故事,只能在一個開放社會才容易出現;這本回憶記事也就值得細讀。
經過成長中的多重轉折,張作錦政大畢業後,一九六四年進入《聯合報》,展開了從「遊民」到「報人」的新聞專業之旅。後來大家所熟悉的,「一生以記者」為榮的這位政大新聞系畢業生,從高雄地方記者走進台北總社,離開學校後十一年,四十三歲的張作錦就出任《聯合報》總編輯。
在台灣經濟起飛意氣奮發的七0年代;在台灣民主夾雜民粹的「寧靜革命」中不寧靜的八0年代;在大陸和平崛起,台灣內部分裂,兩岸關係不確定的九0後年代;進入二十一世紀,兩岸差距變成逆向發展的年代,張總編輯或在現場採訪報導,或在編輯台上取捨新聞,或埋首撰寫重要評論。
他是台灣半世紀新聞事件變化中,站在第一線的見證人及號角手。他主編的報紙,他選用的記者,他邀約的評論,他自己的文章,都使我們變成了《聯合報》長期的忠實讀者。
在張總編輯六年任內(一九七五~八一),他對《聯合報》編輯部所堅持的工作態度,與所做的調整,例如增設專欄組、副刊組、民意論壇,推動內部訓練人才,獎助優秀年輕作家,創辦《聯合月刊》雜誌,開設文學獎項,舉辦座談會等等。《聯合報》編輯部的這些創舉,如用一九八0年代後西方管理學名詞來解釋,那就是:「藍海策略」的運用,「競爭力」的提升,「附加價值」的創造,「執行力」的貫徹。
綜合張作錦兄的特質,我的歸納是:
•做人:誠懇、守信、有分寸、不炫耀,做到別人不易做到的人。
•做事:正派、負責、創新、貫徹,做別人不易做到的事。
•文章:敏銳、犀利、感人,見人所未見,言人所不敢言。
這就說明為什麼他得那麼多新聞獎、文化獎、成就獎,是那麼地「當然」及「自然」。
(摘錄自高希均推薦序〈從「姑念該生」到「感念該生」〉)
【推薦序二】
道德文章 張作錦的三座錦標(節錄)
黃年(《聯合報》副董事長)
本書提到的〈必須有團結的台灣,始可有統一的中國──對中國國民黨的諍言〉(一九七八年),論及黨禁,及〈談報紙的「限張」和「限印」〉(一九八一),論及報禁,兩文皆是張作錦在戒嚴時期的作品。《聯合報》總編輯張作錦,從戒嚴的剃刀上滾過。
張作錦主持編務,在編輯部設置了台灣報紙第一個專欄組。由於戒嚴的文網較密,公共知識份子的專欄文字就很有發展空間。《聯合報》議論時局,每每形成社會焦點,對於一九七0民主狂飆年代的民主啟蒙與推進,有明顯與重大的效應。此一編輯政策,及所以能放大推行,皆與張作錦的個人氣質與豐沛人脈有關。
做為一個新聞人,張作錦在解嚴後的表現固然奪目,但他在戒嚴時代呈現的操持與心志,則更是難能可貴。沒有那個戒嚴時期不受捆綁的張作錦,就不能襯托出解嚴後這個不媚俗放縱的張作錦。
張作錦說:關乎人格與報格,我自認是努力信守了。這就是從戒嚴到解嚴始終如一的張作錦。
張作錦的政治思維和他的新聞專業操守是一個銅板的兩面。在解嚴前,他有操持;在解嚴後,他不媚俗。對於解嚴後媒體界的省思,他說:「爭取到民主,卻未護衛,淪為民粹;爭取到自由,卻不節制,使社會失序。」
他的《聯合報》專欄《感時篇》,寫了二十七年,應當是台灣新聞界絕無僅有的長壽專欄。但整個專欄的總結,卻是:誰說民主不亡國,江山勿留後人愁。這麼優雅的專欄文字,卻道出如此悲愴的心緒。何等矛盾,何等震撼。
二○一四年十月《感時篇》封筆停刊,粉絲反應激烈,甚至有讀者來電泣訴:不要停,寫下去!可見,張作錦的文字,是這個時代不能缺少的一塊拼圖。
(摘錄自黃年推薦序〈道德文章 張作錦的三座錦標 )
【推薦序一】
從「姑念該生」到「感念該生」
──張作錦筆耕出自己的成就(節錄)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張作錦十六歲隻身來台,先是從軍、逃兵、街頭「遊民」;稍後考進政工幹校,剛服役卻因肺病被退伍;二十八歲考上政大新聞系,又險被「勒令退學」,幸有教育部「姑念該生」的批示,三十二歲終於大學畢業,獲得平生第一張文憑。
「我的求學路,兩個字:坎坷」,作者在回憶錄中總結。
當馬總統在二0一五年頒贈總統「文化獎」;二0一六年又頒贈「二等景星勳章」給張作錦先生時,一個新聞人兩年內獲得國家元首兩項...
目錄
序一/從「姑念該生」到「感念該生」|高希均
序二/道德文章 張作錦的三座錦標 |黃年
致謝/朋友撐起這本書
第一部/流亡三部曲
第二部/文武兩大學
第三部/在聯合報 從實習記者到總編輯
第四部/辦報應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
第五部/中壢事件.退報運動.兩蔣日記.蘇聯特務在台灣
第六部/紐約.香港.大陸
第七部/報紙的養分在「學術」和「文化」
第八部/政治的「參悟」,媒體的「理解」
第九部/星雲獎‧總統文化獎‧景星勳章
第十部/服務四十年,老兵解甲
第十一部/三個媽媽誰是娘?
第十二部/附錄
跋/那個挨打的小小兵,四月四日生 |沈珮君
序一/從「姑念該生」到「感念該生」|高希均
序二/道德文章 張作錦的三座錦標 |黃年
致謝/朋友撐起這本書
第一部/流亡三部曲
第二部/文武兩大學
第三部/在聯合報 從實習記者到總編輯
第四部/辦報應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
第五部/中壢事件.退報運動.兩蔣日記.蘇聯特務在台灣
第六部/紐約.香港.大陸
第七部/報紙的養分在「學術」和「文化」
第八部/政治的「參悟」,媒體的「理解」
第九部/星雲獎‧總統文化獎‧景星勳章
第十部/服務四十年,老兵解甲
第十一部/三個媽媽誰是娘?
第十二部/附錄
跋/那個挨打的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