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潛於聖經而體驗豐富的生命形貌
文◎陳建民(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退休教授)
聖經盤根深植在世界、文化及日常生活中
偶然得了機會,面對這本《圖解聖經》,令我諸多心思,盤盤而上。我長年在大學開課,傳授聖經文學與希臘神話,已有二十多年了。平常既講述複雜的聖經內容,也不斷比較希伯來與希臘文學的形貌與特徵。深知聖經在人類文明、宗教、文學、日常生活上,所漬染而成的質地與痕跡,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述說清楚,即使在我們這華夏文明的區域,在儒、佛、道生根已久的所謂東方,同樣是關係深遠。聖經內容先是一點一滴滋潤各地,在世界不同處又逐漸適應本土文化,而產生令人動容的本土化過程,共同為人的互愛生存,人的心靈度量,推展更豐富的文明生命力。
有時候,我們在生活中與聖經連上了關係,卻未必自知。例如,讀了諾貝爾獎美國小說家海明威的《旭日東昇》(The Sun Also Rises),可能沒想到這小說題目根本出自舊約的〈傳道書〉第一章,暗指「虛空」。英國小說家狄更斯的《雙城記》點破了新約的主題:最高境界的愛,是犧牲。俄國托爾斯泰的小說《伊凡之死》、《安娜卡列妮娜》映照了新約的生死道德觀,他的小說《復活》更採用新約的觀念,講人心真誠的改變向善,就是一種現世的復活。日本遠藤周作的小說《沈默》,探究聖經的神。近期拍成了電影的奇幻文學作品《魔戒》、《納尼亞傳奇》等,都大幅度呈現了聖經所珍視的人生、末日、來生、愛、信心、希望、犧牲等人性中極高貴的思想與特質。文學上如此,電影與其他藝術也脫不了與聖經內涵有相互交感的關係。
聖經是內涵豐富的「生命的書」
想想,我十三歲受了母親鼓勵,開始讀聖經,有時一卷卷快讀,但最常用的方法是細水長流的讀,每早晨讀一章、半章,經年累月,大約四、五年可讀完一遍聖經。因此我把中英文聖經各讀了好幾遍,如今還點滴讀著。多年來體會良多,藉聖經的記載看透了許多人情世故,生老病死,榮華衰敗,先知靈驗等,真是百讀不厭,而且隨著年齡不同,感觸有別。光看那些十幾、二十多歲就繼位當王的歷史故事,還有三十出頭或四五十歲就死於人生變動的貴族高官,就覺得人生離奇,世事難料,在千古不變的上帝面前,人何等渺小!人沒有不謙卑的理由。
聖經之雜,堪稱與「人生」相仿。人生本來就「很雜」。難怪長輩常說聖經是一本「生命的書」。其中記錄了形形色色的人生或片斷,有君王、貴族、婦女、凡人、壞人、邪惡的力量、善良的靈、預言應驗、成功失敗、大傳記、小信件等,真是應有盡有,紛紛雜陳。
要認識聖經,必須按照其中各卷書的類型來讀。智慧書讀其智慧;歷史書讀其意外變化,讀其歷史預言與應驗;福音書讀耶穌說話與行為的內在意義,以及他與門徒的生命關係;詩歌讀人神交會與人神的親密來往;新約信件則讀其時局的艱難與人生苦難所尋得的化解與安慰。最終一定要讀出一種生命感!就是足以豐富人的心靈的那一種生命體驗感,並且持之以恆,一點一點的讀。顯然的,沒有細心與耐心,是讀不了聖經的。
本書由「前景」帶路而初探聖經
生田哲所寫的這一本《圖解聖經》,最大特色是「真誠」與「整理」。聖經紛雜的人生記事,他依次整理成一段段有標題的故事,讓人可輕易入門,一窺堂奧。他的文字處理與裁剪,給人一種真誠的印象,其研究與詮釋,也貼縫在書內。
聖經是一本前景少,背景多的書。書寫在前面供讀者直接閱讀的文字部分,叫「前景」(foreground),未寫出來卻蘊含在內的內斂信息、事實、時空、經驗等,叫「背景」(background)。生田哲體諒初讀聖經者的閱讀困難,特別拿前景做行文流動的主軸,配上深入淺出的背景內涵,還加上自己收集來的研究考證資料,期望一般讀者能感覺親切,有如相親一般,先是相會入門,有了好感之後,再進一步研讀聖經本文。書上有圖解,主要在增進讀者的內心抓力,好讓想像可以緊追文字的前進,這些圖解也提供了藏於背景內的許多歷史時空的資訊。
總之,最終要能體驗聖經所流傳下來的生命,才是真正的閱讀成就。針對此,本書是良好的引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