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5 項符合

孤獨,是一種能力:面對真實自我、探索孤獨心理的當代經典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3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這本書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從...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2/07/08
這本書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從佛洛伊德與榮格的對比談起,談他們以不同角度看待人類的想像力、幻想力,但作者的重點在於孤獨,所以這當中有一個明顯的概念跳躍,來回在想像力與孤獨之間跳躍。 但與想像力相比,孤獨是一個更難界定的概念,在不同的脈絡可能指不同的東西,例如寂寞、孤立、獨處,也...
孤獨,是一種能力:面對真實自我、探索孤獨心理的當代經典 孤獨,是一種能力:面對真實自我、探索孤獨心理的當代經典

作者:安東尼.史脫爾 / 譯者:張嚶嚶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0-10-14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孤獨,是一種能力:面對真實自我、探索孤獨心理的當代經典

★從根源到發展,全面性探討孤獨心理的當代經典
★孤獨,是一種能力!不再被人際關係綁架,在喧囂時代看見獨一無二的自己
★精神科醫師作家/吳佳璇、「愛智者書窩」版主/鐘穎——專文導讀

你經常感到孤獨嗎?人生在世,注定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英國最負盛名的精神科醫師史脫爾倡議的孤獨宣言,顛覆「關係王道」的傳統論點,賦予孤獨新的定義。

●彼得兔作者碧翠絲‧波特在封閉家庭養成了孤僻性格,她回歸人群的方式,是親近動物並投身童話幻想的世界……
●維根斯坦號稱「有史以來最內向的天才」!他漠視社會規範、痛恨社交,生活如苦行僧那般嚴苛而節制。但在偏激冷漠的表象下,他得以確保了自我思考的獨立性,並專注於對真理的追求……
●康德一向堅持理性思考,宣稱「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而存在」。不管用餐、會客或閱讀,他的日常生活作息嚴謹到強迫症的程度!這種極端作法,只為了擺脫外界對他可能造成的束縛和影響……
●牛頓的童年籠罩著被母親拋棄的陰影,長大之後變得再也不相信任何人。在極度自閉和孤立狀態中,他抓住了腦中靈光一現的想法,最後發現了萬有引力,為科學做出偉大的貢獻……
●貝多芬在生命晚期近乎全聾,在沒有聲音的世界,他得以投注最深沉的情感。他完全杜絕了跟聽眾溝通的企圖,也不在意作品是否被理解,最終走向音樂生涯的顛峰……

本書初版於1988年,有別於坊間充斥著「終結孤單」的心理勵志書,英國著名精神科醫師史脫爾從「人勢必孤獨」及「尋求連結」切入,一方面肯定人類確有建立關係的需求,另一方面則點出個體性及自我感的重要,說明孤獨的正當性與重要價值。他主張,孤獨是一座讓你度過憂傷的橋樑,是一個人終於可以對自己說話的時刻,是天賦發揮的契機,也是創作靈感與想像的源頭。

從童年親密關係的依附,到成人建立社群的意義,史脫爾醫師站在佛洛依德、榮格、阿德勒等大師的理論分歧點,辯證了一種擁有安全感的孤獨是多麼地重要,洗刷了一般人對孤獨的負面印象。此外,一個人獨處時,或許看似孤單,但實際上對人生各層面的需求,包括尋求秩序感、緩解失落和分離傷痛、提升自我肯定感,或將熱情投注在天賦和興趣上,都有非常積極的推動性。

這本書中列舉了史上知名作家(卡夫卡、亨利‧詹姆士)、藝術家(哥雅、達文西)、音樂家(貝多芬、布拉姆斯)、科學家(牛頓、愛因斯坦)及哲學家(康德、尼采和維根斯坦)等案例,來說明孤獨的心靈在他們艱困的人生經歷中,如何轉化為一種自我接納和發揮想像力的機會,最終為他們原本不順遂的童年和不快樂的人生,提供了救贖和希望。

孤獨哲學家叔本華說:「一個人內在擁有的東西,才是決定他幸福與否的關鍵。」孤獨帶給每一個人的,正是一種由內而生的力量和支撐!在這個充滿孤寂感的喧囂時代,如果你好奇自己為什麼經常感到孤獨,你總是急於擺脫一個人落單的困境,你想知道獨處到底有什麼好處,以及歷史上有哪些人也交上了「孤獨好朋友」……那麼,這本從根源講起卻淺顯易懂;多角度分析卻極為貼近內心的心靈指引,正是你所需要的「孤獨學經典」。

本書重要論點:
1.探究孤獨的心理來源,人為什麼會感到孤獨?尋求連結的意義何在?
2.從佛洛伊德、阿德勒、約翰‧鮑比和溫尼考特的理論,探討成長與個人化過程的慾望和需求。
3.分析「主動孤獨」與「被動孤獨」的差異,解釋孤獨導致憂鬱症或精神失常的原因。
4.列舉成功案例生平經歷,分析關於熱情、想像力、創作和孤獨的交互關係。
5.孤獨的用處:修復童年分離與死亡創傷;聽見內在的聲音、刺激創造力,達至內外和諧境界。
6.孤獨是一種強大的能力,通往與自然的和諧,改變自我,並重新創造世界。

【本書特色】
♦出版逾30年,英國權威精神科醫師執筆,探索孤獨心理的當代經典
♦追本溯源,耙梳佛洛伊德、阿德勒到約翰‧鮑比等當代精神分析理論脈絡,提出不同以往的見解。
♦列舉知名案例,重新看待天才音樂家、科學家、藝術家、思想家及作家成功背後的原因,證明孤獨也能為人帶來幸福與成就。
♦摒棄艱深論述,包羅萬象介紹關於「孤獨」的各種面向,全書洋溢寶貴的同理心與人文關懷。
♦在今日人我緊密連結的網路世界,懂得獨處,不迷失自己,遂成為一種核心生存能力。從這個觀點出發,足證這部經典出版的劃時代意義。
♦美國Amazon網路書店4.5顆星好評
♦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

作者簡介:

安東尼.史脫爾(Anthony Storr,1920-2001)
安東尼.史脫爾是英國當代最富盛名的精神醫學權威及知名心理學家。

史脫爾醫師於劍橋大學和西敏醫學院畢業,專攻精神醫學,成為英國首批在分析心理學會受訓學習榮格心理學的成員、皇家醫師學會、皇家精神科醫師學會及皇家文學學會的資深會員,同時是牛津郡衛生局名譽精神科顧問醫師,以及牛津洛林學院榮譽院士。

他專擅分析負面情緒,以開創性理念治療精神疾患,對當代醫界有相當的影響力。他雖師從佛洛伊德和榮格,卻勇於挑戰傳統觀念,發表了從性欲錯亂症到侵略性,從孤獨的需求到創造性衝動等重要的論述。

他的著作包括《音樂與心靈》《人格的完整》《人類的破壞性》《精神治療的藝術》《佛洛依德》及本書,文章多見於《週日泰晤士報》及《獨立報》等媒體報導。
史脫爾於2001年逝世,媒體形容他「一生蒙受苦難」,並描述其嶄露於職涯的強大熱情與悲天憫人之精神,可能來自於成長時期飽嘗孤獨與病痛的折磨。本書作為他思想的菁華,影響後代心理學論述十分深遠。

譯者簡介:

張嚶嚶
專職譯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好評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蘇益賢(臨床心理師)、詹宏志(作家)、焦元溥(音樂作家)、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小熊媽張美蘭(親職作家)——不孤單推薦
媒體推薦:【媒體評論】
●「這本以英國客體關係理論探討創作心理的佳構令人激賞。「孤獨」是如何存在、如何發生,對想維繫生活創造力的人而言,閱讀本書的過程就是自我的分析和治療。」——開卷十大好書講評

●本書拯救了那些天生不擅於交際的人們,免除其因離群而失去歸屬感的焦慮。——《伯明罕郵報》

●...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推薦導讀一】
享受孤獨—網路時代的核心生存能力
精神科醫師/吳佳璇

在智慧型手機人手一機的年代,社群軟體朋友數目一不小心就超過上限,還有數不清的群組、活動或加友邀請等待回復,加上電信公司狂推費率吃到飽,好讓用戶隨時上網……這樣的環境,似乎意味著﹁與人連結﹂不再困難,何孤獨之有?

然而,環伺周遭,情侶約會不再含情脈脈四眼相望,而是各玩各的手機;出遊的一家人,只見猛回簡訊電郵的爸媽,還有忙著打怪追劇的子女;人際花園的冷酷荒蕪,莫勝於此。

研究數位科技與社會行為的知名學者雪莉•特克(Sherry Tur...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導讀一——享受孤獨,是網路世代的核心生存能力/精神科醫師 吳佳璇
導讀二——愛、孤獨、個體化/諮商心理師 鐘穎
作者序
1. 人類關係的意義
2. 孤獨的能力
3. 孤獨的用處
4. 強制的孤獨
5. 想像力的渴望
6. 個人的重要性
7. 孤獨與氣質
8. 分離,孤立與想像力的成長
9. 死別,憂鬱與修復
10. 一貫性的追求
11. 第三個時期
12. 完整性的渴望與追求
參考資料
圖書評論 -   評分:
 這本書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從...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2/07/08
這本書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從佛洛伊德與榮格的對比談起,談他們以不同角度看待人類的想像力、幻想力,但作者的重點在於孤獨,所以這當中有一個明顯的概念跳躍,來回在想像力與孤獨之間跳躍。
但與想像力相比,孤獨是一個更難界定的概念,在不同的脈絡可能指不同的東西,例如寂寞、孤立、獨處,也可能衍伸矛盾的概念,例如獨處而不寂寞,群居卻很寂寞,那麼作者想談的孤獨究竟是內在心理狀態,還是人際關係的狀態?讀來有時感到混淆。
讀來比較有趣的地方是談孤獨的起源,這裡的孤獨指的是刻意獨處,泛見於宗教修行(或者獵人獨自去打獵),這種孤獨並不會伴隨內心的寂寞。到了文藝復興、啟蒙時代之後,知識與讀寫普及,城市生活改變人際關係,人一方面意識到獨立的個體性,一方面意識到一種無根的孤獨,這種孤獨指的是內心無所依附的狀態,是人類史上相對晚近的產物。
更廣義來說,一個人只要發展出內心世界,就必然會察覺內心世界與外在現實之間的鴻溝,了解到言語、表達與人際關係都是有限的,就是一種孤獨狀態。作者要談的重點是,既然人意識到他可以擁有一個迥異於外在現實的內心世界,那麼他可以怎樣好好發揮?這或許也是人類史上相當晚近才處理的主題,也就是想像力、幻想力,榮格學派的重點也在此。
書中對榮格的闡述蠻精彩的,尤其是最後一章,談合一與完整,借助想像力與潛意識溝通,人格的重心轉移到介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
讀來感到好奇的是,這個重心轉移的概念,在人類史上難道是新的概念嗎?古老的人們的人格重心又是放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哪個點呢?
另外作者也提到,之所以談及孤獨,問題意識在於,現代社會過於理想化人際關係、親密關係,視同一切問題的解答,卻忽略了人有潛意識的面向,是每個人需要獨自面對的課題。這種片面的理想化與片面的忽略,可能導致各種不健康的關係,甚至是中年危機的導因,所以我們必須重新認識人格中不只有人際關係的軸,也有個體內在的軸。或許在這個脈絡下,較能理解作者談論的孤獨指的是什麼。
 有不少書都在探討孤獨,但這本卻...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2/06/10
有不少書都在探討孤獨,但這本卻可以深入淺出,領域廣而精。
我喜歡接近結尾的部分,探討藝術家和天才們的人生階段。
如果天才活得夠久,他們風格上的改變總是很明顯,因此他們的晚期,往往不再關心與他人的溝通,而專注於需要孤獨深思的作品。

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內在人格發展的外在表徵,而當創作者年紀增長,作品中也會出現的某些相應的變化。

人類始終在追求幸福,但是人類真正的本性,使得人無論是在人際關係或創作成就上,都無法獲得最終永久的幸福。本書從頭到尾都在強調,一個人所感受到的某些最奧妙且最具療效的心理經驗,都發生於內部,這些經驗即使與他人的互動有關,也只是極為淺淡的關係。
 本書從多種面向談論孤獨,發展理...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1/04/26
本書從多種面向談論孤獨,發展理論、內外向、與憂鬱性格的關聯,創作與想像力等等,把榮格跟佛洛伊德的差異也做了簡單易瞭的論述,並從中抽絲出一條作者清晰的見解,很佩服作者對於這個主題的掌握能力。最後,也非常安慰從中看見孤獨的各項優勢,有些人對於興趣的熱情確實會大於情感的連結(並不代表不需要情感,只是確實相對薄弱,但這樣的人依舊可以在愛與獨處中過得不錯,並非病態)。推薦對此議題,或對自己/他人孤僻的性格感到困擾/好奇的人一讀。

「在我寫這本書時,社會上公認極度內向的人比非常外向的人更為異常,這是因為我們普遍著重客體關係,而忽視了孤獨時的個體真相。」-Anthony Storr
贊助商廣告
 
博客來 - 今日66折
修煉(全套5冊)
作者:陳郁如
出版社:小兵
出版日期:2019-03-14
66折: $ 1188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解密「你」的大腦設計圖:你的大腦為何與眾不同?神經科學家帶你深入你的腦袋,解開它的設計與運作之謎
作者:香蒂爾.帕特(Chantel Prat)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4-01-04
66折: $ 317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小學生必備英語圖解字典
作者:希伯崙編輯團隊
出版社:希伯崙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10-17
66折: $ 329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排球少年!!10週年編年史 全 (首刷限定版)
作者:古舘春一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4-04-02
$ 629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中年之路:穿越幽暗,迎向完整的內在鍊金之旅
作者:詹姆斯.霍利斯 (James Hollis)
出版社:楓樹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05
$ 379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薩提爾模式×非暴力溝通,第一本教你將怒氣轉為正向教養力的親子對話指南
作者:金芝惠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22-01-21
$ 24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致富覺察【郝旭烈親繪限量點石成金書籤】:培養點石成金的財富腦
作者:郝旭烈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15
$ 331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Lycoris Recoil 莉可麗絲(1)
作者:備前やすのり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06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戰鬥民族啟示錄:歐亞大陸風雲史話(簡體版)=战斗民族启示录: 欧亚大陆风云史话
作者:七除二
出版社:印書小舖
出版日期:2024-05-01
$ 252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甜祕密
作者:王婷
出版社:聯合文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03
$ 316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數學女孩秘密筆記︰創造數字篇
作者:結城浩
出版社:世茂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03
$ 300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