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作家之路》作者C. Vogler、《故事的解剖》作者R. McKee
並列當代好萊塢編劇教學三大導師!
全美最佳劇本寫作課程講義大公開
你私人的故事教練,
了解你所有弱點與挫折,
讓你終於可以完成一個有情感厚度的好故事,
從立體的人物,到觀眾猜不到的劇情轉折、不爛尾的結局,
全都寫好寫滿!
主題是故事的腦袋,人物是心臟和循環系統,
情節開展是神經系統,故事結構是骨骼,場景是皮膚——
你的好故事將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
有自己的名字與一席之地!
◆
好萊塢知名故事寫作顧問集結30年經驗
傳授創作好故事的終極技藝
一套最精準、實用、有機的寫作技法,
22個步驟帶領你穿越創作的迷霧森林,
讓你腦海裡那個「非寫不可」的哏,
進化為別人寫不出來、世上獨一無二的好故事,
在「鬧故事饑荒的時代」被所有人看見!
◆
資深影評人暨電視電影編劇李達義|導演易智言|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耿一偉|導演陳宏一|作家、編劇劉梓潔|《九降風》編劇蔡宗翰|義守大學退休教授蔡國榮
/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 特魯比的劇本寫作課程是一套全新的系統,讓創作者具備足夠競爭力,能在好萊塢脫穎而出。──美國電影協會
■ John Truby,他是誰?
˙好萊塢首屈一指的故事寫作顧問,「約翰・特魯比作家工作室」(John Truby's Writer's Studio)創辦人。
˙為多家電影公司、電視台擔任故事寫作顧問和「劇本醫生」(script doctor),包括迪士尼(Walt Disney Studios)、索尼影業(Sony Pictures)、福斯娛樂集團(Fox Entertainment Group),以及HBO電視網、BBC等,「診斷」過的電影、情境喜劇、電視劇劇本超過一千八百部。
˙許多好萊塢的成功電影出自他的學生之手,多位暢銷書作者、文學獎得主,也都上過他的課。
˙編劇班學生的作品有《星際大戰》、《西雅圖夜未眠》、《驚聲尖叫》、《史瑞克》、《猩球崛起》、《神鬼奇航》、《X戰警》、《驚奇四超人》、《王牌對王牌》、《危機總動員》、《阿達一族》、《陰間大法師》、《料理鼠王》⋯
■特魯比是好萊塢最受推崇的「劇本醫生」,本書可說是他傳授寫作課程三十年的精華。這一套故事創作終極技藝適用於電影、電視、舞台劇劇本,或是傳記、長篇和短篇小說。它告訴你:
˙故事是會成長的有生命體,別再只是套用類型(例如偵探片、愛情片或動作片),填上刻板的角色和情節,寫出機械化、無可救藥的故事!
˙無論選擇什麼媒介或類型,都要將「說故事」視為一門嚴格的技藝,反覆演練,直到掌握精確的技巧。
˙演練有機的寫作過程,最重要的是由內而外建構自己的故事,找出故事意念中的獨創之處,讓角色和情節隨著意念自然發展。
這套寫作課程包含22個實用創作步驟,幫助你發展出一個具整體性的好故事:
1. 真實自我的揭露、需求和欲望
2. 幽靈與世界
3. 弱點/需求
4. 觸發事件
5. 欲望
6. 盟友
7. 對手/謎題
8. 對手/假盟友
9. 第一次揭露與抉擇:改變的欲望和動機
10.計畫
11.對手的計畫和主要反擊 12.驅動力
13.盟友的攻擊
14.看似落敗
15.第二次揭露與抉擇:執迷的驅動力、改變的欲望和動機
16.對觀眾的揭露
17.第三次揭露與抉擇
18.閘門、四面受敵、體驗死亡
19.對決
20.真實自我的揭露
21.道德抉擇
22.新的平衡
更有一套STEP BY STEP的各階段實用技巧與練習:
˙如何透過設計,讓故事更出色
˙如何善用七大發展步驟,建構出扎實的故事結構
˙如何塑造角色,發展出具衝擊力的衝突與對立
˙如何確定主題、勾勒道德議題,傳達你的世界觀
˙如何打造故事中的世界,與角色的發展產生有機連結
˙如何讓象徵發揮特有力量,在不知不覺中牽引觀眾心緒
˙如何活用二十二個步驟,發展高潮迭起的情節
˙如何串連角色與行動,交織或增減不同功能的場景
˙如何寫作對白、創造潛台詞,為故事增加力道與深度
這一次,你一定可以跨越那道堅不可摧的創作瓶頸高牆,
寫出忠於自己的靈魂、打動人心的獨特作品。
我們將從頭開始練習說故事的傑出技巧,最重要的是你由內而外建構自己的故事,達成兩個目標:
(1)把故事打造成個人的、唯你所有的;(2)找出故事意念當中獨創性之處,並加以發展。
透過本書的每一章,你的故事將逐漸發展,細節愈來愈豐富,每個部分也將相互串連在一起。
●故事前提:從這裡開始,將整個故事濃縮為一個句子。從這個故事前提中,你能找出故事的種子,並設想如何讓它成長。這是從故事意念得到的最大收穫。
●故事結構七大關鍵步驟:1.弱點/需求 2.欲望 3.對手 4.計畫 5.對決 6.真實自我的揭露 7.新的平衡點。這七個打造故事結構的關鍵步驟,是發展故事與隱藏於故事表象下的戲劇訊息密碼的主要階段。確定這七大關鍵步驟,能為你的故事帶來鞏固的基礎。
●角色:接下來你開始創造角色,但不是憑空創造,而是從故事原始意念裡汲取。你要將每個角色和其他角色相互連結,並加以比較,讓每個角色都強而有力,且定位清楚,接著找出每個角色必須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來協助主角的發展。
●主題(或道德議題):主題就是你的道德觀,你對人應有的待人處世方式的看法,但不要讓角色成為表達這個訊息的傳聲筒,而是將原本蘊含在故事意念中的主題表現出來。此外,我們會透過故事結構來傳達主題,這樣才會讓觀眾出乎意料,深受感動。
●故事世界:再來,從主角衍生出故事世界。故事世界有助於定義主角,向觀眾具體呈現主角的成長。
●象徵網絡:象徵承載了經過高度壓縮的意義。你要構想出一個充滿象徵的網絡,用來凸顯與傳達角色、故事世界和情節的不同面向。
●情節:你可以從劇中各個角色發掘合適的故事形式;情節會從你塑造的獨特角色中發展出來。藉由二十二個故事結構步驟(七大關鍵步驟,再加上其他十五個步驟),你將設計出情節,所有事件將會在表象之外互相連結,建構令人意外但又合乎邏輯的必要結局。
●場景編排:開始寫作場景前的最後一個步驟。你要先列出故事中的每個場景,再將所有情節線和主題交織成漂亮的織錦。
●場景建構和交響樂式的對白:最後就是著手寫作故事,建構每一個場景,讓主角更進一步發展。你寫作的對白不僅推動情節,更具備交響樂的特質,揉合許多「樂器」和層次。
當你看著自己的故事不斷在成長,John Truby向你保證:你會很享受這一整個創作的過程。
讓我們開始吧。
作者簡介:
約翰.特魯比 John Truby
好萊塢首屈一指的故事寫作顧問,也是約翰・特魯比作家工作室(John Truby's Writer's Studio)的創辦人。他為多家機構擔任故事寫作顧問和「劇本醫師」(script doctor),包括華特迪士尼影視製作公司(Walt Disney Studios)、索尼影業(Sony Pictures)、福斯娛樂集團(Fox Entertainment Group),以及HBO電視網、BBC等,「診斷」過的電影、情境喜劇、電視劇劇本超過一千八百部。
他的劇本寫作與類型創作課程,目前全球已有數萬人上過課,學生包括作家、電影編劇、導演、製片人,許多好萊塢賣座電影就出自他的學生之手,例如:《西雅圖夜未眠》、《星際大戰》、《驚聲尖叫》、《史瑞克》、《猩球崛起》、《神鬼奇航》、《X戰警》、《驚奇四超人》、《王牌對王牌》、《危機總動員》、《阿達一族》、《陰間大法師》、《料理鼠王》⋯⋯多位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文學獎得主,也都曾經上過他的課。
《故事寫作大師班》是眾人期待已久的特魯比首部著作,透過此書與讀者分享關於故事寫作的整套祕訣,提供三十年的經驗菁華,讓創作者精準找到對的方法,寫出引人入勝的故事。
譯者簡介:
江先聲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哲學博士,在香港和加拿大的出版界及媒體任職近三十年,曾任香港主要出版社辭書部門主管,以及北美《世界日報》溫哥華社副總編輯;曾編寫英中對照讀本《名家哲學》,又曾翻譯哈佛大學知名心理學教授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論寫作風格的經典之作。目前在溫哥華多雨而山水殊勝的東北角過著半退休生活,閒來寫作酷愛講故事,最愛讀《伊索寓言》和《十日談》這兩本書西洋文學史上有名的「故事書」。最大的寫作願望是師法約翰•特魯比這部教人撰寫劇本的著作,寫一本教人講笑話的書。
章節試閱
【內文摘錄 1 】
場景建構與交響樂式的對白
場景是所有行動發生的地方。透過描述和對白,你把前提、結構、角色、道德議題、故事世界、象徵、情節和場景交織等所有元素,打造成觀眾實際上能體驗的故事。你就是這樣給故事賦予生命。
場景的定義就是:一個時間和一個地點所發生的一項行動。可是一個場景是由什麼構成的呢?它又怎樣運作?
場景是一個微型故事。這表示一個好的場景,都包含七大結構步驟,除了自我揭示之外,因為自我揭示要留待故事結尾才發生在主角身上。在一個場景中,自我揭示這一步通常以轉折、驚奇和揭示來取代。
構建場景
在構建任何場景時,你必須達成兩項目標:
●確定這個場景怎樣能配合或促進主角的整體發展。
●本身要成為一個好的微型故事。
這兩項要求決定其他一切,而主角發展的整個跨幅,總是處於首要位置。
重點:把場景想像為一個倒轉的三角形。
場景的開頭,應該為整個場景立下一個架構。然後這個場景應該像漏斗般匯合到一點,讓最重要的語句或對話在場景結尾出現。
開頭:場景的大體架構
結尾:關鍵語句或對白
讓我們看看構建一個出色場景最理想地應該依循什麼步驟。問一下自己以下的問題:
1. 這個場景怎樣配合主角的發展(也稱為主角的弧度),它又怎樣促成那種發展?
2. 這個場景必須解決什麼問題,又必須達成什麼目標?
3. 可採用什麼策略來解決那個問題?
4. 欲望:角色的什麼欲望會成為這個場景的驅動力?(這個角色可以是主角或其他角色。)這個角色想得到什麼?這個欲望為場景提供它的骨幹。
5. 結尾:角色的欲望如何獲得解決?預先知道了結尾如何,你就可以讓整個場景朝著這一點聚焦。
欲望的收束點也正是倒三角形的尖端,最重要的語句或對話應該出現在這裡。欲望的收束點跟關鍵語句或對話如此結合起來,就會構成令人印象深刻的衝擊,把觀眾往下個場景推過去。
6. 對手的欲望和衝突點:找出誰對那個欲望造成阻力,而兩個(或更多)對立角色為了什麼而拚鬥。
7. 計畫:抱持那個欲望的角色構思了一個可達成目標的計畫。一個角色在一個場景中有兩種計畫可以採用:直接的和間接的。
在直接的計畫中,秉持著目標的角色直接表明他想要的是什麼。在間接的計畫中,角色假裝想獲得什麼,實際上卻另有所圖。對立的角色則可作出兩種反應的其中一種。他或看破了偽裝而敷衍著對方。又或他被蒙騙了而讓對方獲得了實際上想要的結果。
有一個簡單的基本原則,可以幫助你決定角色應該採用哪種計畫:直接計畫會使衝突增加,促成對立雙方分裂。間接計畫最初會使衝突減少,使對立雙方彼此走近,但當偽裝後來被揭破,就會釀成更大衝突。
記住,計畫所指的,是角色在一個場景中(而不是在整個故事中)怎樣嘗試達成目標。
8. 構建衝突:讓衝突逐步增強而達到一個爆破點,或達成解決辦法。
9. 轉折或揭示:有時,角色及/或觀眾會對場景中發生的事感到驚訝。又或一個角色會向另一角色說出他對對方的觀感。這是場景中自我揭示的一刻,但它不是最終的自我揭示,而且可能是錯誤的。
提示:很多作者為了加強「真實性」,一大早就讓場景展開,並緩慢地構建主要衝宊。這不會讓場景變得更真實,只會令它更沉悶。
重點:場景愈遲展開愈好,只要不失掉任何一個關鍵結構元素就行了。
複雜場景或潛台詞式場景
潛台詞式場景的經典定義,就是在這種場景中,角色不會說出他想要的是什麼。這個定義可能是正確的,但它沒有告訴你怎樣寫作這種場景。
對潛台詞式場景首先要了解的是,有關它的傳統智慧是錯誤的:它並非總是最好的場景寫作方式。潛台詞之下的角色,通常因為害怕、傷痛,或就是因為不好意思,而沒有說出他實際上所想的或想要的是什麼。如果你要一個場景具備最大的衝突,那就不要採用潛台詞。另一方面,如果它對特定角色以及對那個角色所處身的場景是適合的,那就儘管採用好了。
潛台詞式場景建立在兩種結構元素上:欲望和計畫。要達致最大潛台詞效果:
1. 給那個場景中眾多角色各有一個隱藏的欲望。這些欲望應該彼此構成直接衝突。比方說,甲暗戀著乙,乙卻暗戀著丙。
2. 讓所有抱持著隱藏欲望的角色,採用一種間接計畫去追求想要的結果。他們口裡說想要這,實際上卻想要那。他們可能嘗試蒙騙他人,他們也可能使用藉口,儘管他們知道那顯然是個藉口,卻希望這種偽裝具備充分魔力讓他們得其所哉。
對白
一旦你把場景構思好了,便透過描述和對白把它表現出來。描述的技巧並非這本有關講故事的書所能涵蓋。但對白卻在本書範圍內。
對白是引起最多誤解的寫作技巧之一。其中一種誤解,跟對白在故事中的作用有關:大部分作者讓對白肩負重任──那其實應該是故事結構的任務。結果對白就讓人聽來覺得矯揉造作、牽強或虛假。
但有關對白最危險的誤解,正好是要求它肩負太重任務的反面;這種錯誤觀念認為,好的對白就是真實的對話。
重點1:對白並不是真實對話;它是經過精心挑選的話語,但聽起來彷彿是真實的。
重點2:好的對白總是比現實生活中的話語更靈巧、更幽默、更具隱喻意味,並更具雄辯力。
即使最不聰敏、教育水準最低的角色,也在對白中說出他這種人最高水準的話。即使一個角色是錯誤的,他也錯得比在現實生活中口齒伶俐。
就像象徵一樣,對白是一種發揮大功用的小技巧。當它鋪展在故事結構、角色、主題、故事世界、象徵、情節和場景交織之上,它是故事講述者最靈巧的工具。但它也具備強大衝擊力。
對白最好被理解為一種音樂。就像音樂,對白透過節奏和音調達致溝通。也跟音樂一樣,把多聲道融合起來的對白是最漂亮的。大部分作者的問題在於,他們寫的對白是單聲道的,只有「旋律」。這種對白只是解釋故事正在發生什麼。單聲道對白是平庸寫作的標記。
出色的對白不光是旋律,而是一首交響曲,在三條主要聲道上同時迸發。那三條聲道是故事對白、道德對白,以及關鍵詞語或語句。
【內文摘錄 2 】
創作你的主角
第一步:滿足出色主角的要求
打造主角的第一步,是確保他符合任何故事中的主角必須符合的要求。這些要求都與主要角色的功能有關—他是整個故事發展的動力。
1. 讓你的主角始終保持吸引力
任何推動故事的角色都必須時時刻刻吸引並抓住觀眾的注意力。過程不能有冷場,不能拖泥帶水,不能有湊篇輻的廢話(也不要費盡心力用更多比喻來讓人理解)。一旦主要角色變得沉悶,故事就終結了。
吸引並抓住觀眾注意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讓角色神祕且難以理解。讓觀眾感覺那個角色有所隱瞞。請留意這麼做將如何迫使被動的觀眾嘗試主動參與故事。他會告訴自己:「這個角色有所隱瞞,我要找出那是什麼。」
2. 讓觀眾認同角色,但適可而止
很多人拋出「認同」(identify)一詞,但很少將它定義清楚。我們說觀眾應該認同主角,這樣才會與角色產生情感上的連結。不過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有人認為,為人物添加特徵就能創造某個角色,他們也會認為,觀眾會透過背景、職業、服裝、收入、種族、性別等特徵而產生「認同」。沒有什麼比這更離譜的了。如果觀眾是依據具體的特徵而產生認同,那麼沒有人會認同任何人,因為每一個角色都有太多特徵和觀眾並沒有共同之處。
觀眾之所以認同某個角色,主要有兩個因素:他的欲望,以及道德難題。簡單來說,就是欲望和需求,也就是最重要的故事結構七大關鍵步驟的前兩項。欲望帶動故事,因為觀眾希望主角成功。道德難題則是如何與其他人妥適相處的較深層的努力掙扎,而且觀眾希望主角能夠解決問題。
請注意:觀眾不應過度認同角色,否則就無法退後一步看見主角的轉變與成長。
3. 引發觀眾對主角的同理心,而不是同情
每個人都會提到有必要塑造一個討人喜歡的主角。有討人喜歡(引人好感)的主角極為重要,因為觀眾都希望主角能達成目標。事實上,觀眾也參與了故事的講述過程。
不過,有些故事裡最強而有力的主角一點也不討喜,但我們仍深受他們吸引。即使某個故事一開始的主角很討人喜歡,但當他開始輸給對手,通常也會開始出現不道德的行為,做出令人厭惡的事。儘管如此,觀眾或讀者不會在故事中途轉身離開。
◆關鍵重點:真正重要的,是讓觀眾對角色產生同理心,而不是同情。
對某人產生同理心,表示能夠理解這個人。即使角色不討喜或採取不道德的行動,但觀眾仍對角色保持興趣的原因,取決於這項訣竅:讓觀眾看見主角的動機。
◆關鍵重點:不斷呈現主角之所以有這些行為的原因。
如果你讓觀眾看見為什麼角色選擇這麼做,他們就會了解引發這個行動的原因(同理心),但未必需要認同這個行動(同情)。
向觀眾顯示主角的動機,不代表也要讓主角了解動機。通常主角在一開始會弄錯自己追求某個目標的真正原因,直到故事結尾,在真實自我的揭露階段才會發現真正的動機。
4. 賦予主角一個心理層面與一個道德層面的需求
最強而有力的主角總是同時有一個道德層面與心理層面的需求。記住這個區別:心理層面的需求只會影響主角,道德層面的需求則必須學習如何適切的與他人互動。同時賦予主角一個道德層面與心理層面的需求,可以增加角色在故事中的影響,進而增加故事的情感力道。
第二步:角色轉變
角色轉變,又稱為角色轉變弧線、角色的發展或改變幅度,指角色在故事過程中的發展。這可能是整個寫作過程中最難、也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角色發展」和「認同」角色一樣,是人人在談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的另一個流行術語。讓我們暫時回到一般創作角色的常用方法:想像單獨的一個人物,盡可能列出他的各種特徵。寫出一個關於他的故事,然後讓他在結局有所改變。這是我所說的「電燈開關學派的角色轉變」。在最後的場景撥一下開關,啪的一聲,角色就「轉變了」。這種技巧行不通。讓我們探索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方法……
◆關鍵重點1:角色轉變不是發生在故事結尾,而是在開頭。更準確來說,透過布局讓它可能在故事開始時就發生。
◆關鍵重點2:不要把主要角色設想為一成不變的、完整的人,然後講述關於他的故事。應該一開始就設想主角有某種幅度的轉變、某個範圍的可能性。在寫作過程一開始就必須決定主角轉變的幅度,否則到了故事結尾主角就不可能有所轉變。
這項技巧的重要性再強調也不為過。能掌握轉變的幅度,就能在故事講述「競賽」中勝出,否則只會重寫又重寫,永遠無法達陣。
小說的一項簡單經驗法則:轉變幅度愈小,故事的趣味性愈低;轉變幅度愈大,趣味性就愈高,但風險也隨之升高,因為在大部分故事的有限時間裡,角色無法有那麼大幅度的轉變。
不過,「轉變幅度」到底是什麼?那是角色可以是什麼樣的人的可能範圍,由角色對自己的了解來加以界定。角色轉變就是主角終於「成為」他想成為的人的那個當下。換句話說,主要角色不會突然間轉變成另一個人(只有極少數罕見例外)。他完成某個在整個故事裡持續發生的過程,成為更深刻、目標更明確的那個人……
◆關鍵重點:真正的角色轉變,與主角基本信念的挑戰和改變有關,而這些挑戰與改變引導主角採取新的道德行動。
角色對世界和自己的基本信念,構成角色的自覺。他的這些信念,與如何好好過日、如何取得他想要的事物有關。在好的故事當中,主角追求某個目標,不得不挑戰自己最深層的信念。由於置身危機煎熬,他看見了自己真正相信的是什麼,想做的又是什麼,隨後採取了新的道德行動來加以證明。
正因為作者對於自我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他們也採取不同策略來呈現角色轉變。我在第一章曾提到,故事會以「兩條腿」來「往下走」:行動與學習。一般來說,在故事講述的漫長歷史裡曾發生過一次變動:由幾乎完全強調行動,轉變為極度強調學習。行動常以神話故事形式出現,觀眾只需仿效主角的行動來學習。至於學習,讀者關心的是尋索究竟發生了什麼、這些人其實是什麼樣的人、真正發生了什麼事件,然後才能了解怎樣生活。
這些「學習」型故事中的角色轉變,不只是讓人看見某個角色在故事結尾得到一點對自己新的了解。觀眾必須實際「參與」角色轉變,在整個故事的講述過程中化身各個角色,不只是經歷每個角色的不同觀點,甚至企圖找出他們(觀眾)正在看的究竟是誰的觀點。
顯然角色轉變的可能性是無窮盡的。你的主角的發展取決於他從什麼信念開始、如何挑戰這些信念、怎樣在故事結局改變它們。這是打造唯你獨有的故事的方法之一。
……
第三步:欲望
創造強而有力的主角的下一步,是創造欲望敘事線。在有關七大步驟的第二章,我們曾提到這個步驟是故事的骨幹。請牢記:創造強而有力的欲望敘事線有以下三條規則:
1. 你只需要一條欲望敘事線,但要逐步增加它的重要性與強度。
如果你的欲望敘事線多於一,故事就會潰散。它確實會同時朝兩、三個方向發展,也會失去敘事動力,讓觀眾感覺茫然。在出色的故事裡,主角只有單一且重要性凌駕一切的目標,而且他對這個目標的渴求變得愈來愈強烈。於是故事進行得愈來愈快,敘事動力變得勢不可擋。
2. 欲望必須明確。
欲望愈明確愈好。想確保欲望敘事線足夠明確,請記住這個簡單的規則:問自己,在你的故事裡,是否有具體的時間點,讓觀眾知道主角是否達成了目標?在《捍衛戰士》(Top Gun)中,我知道主角爭取「捍衛戰士」榮譽成功或失敗的時間點,因為飛行學校的長官把它頒給另一人。在《閃舞》(Flashdance)中,我知道主角爭取進入芭蕾舞學校的欲望成功或失敗的時間點,因為她收到一封信,通知她已取錄。
3. 欲望應該要能達成(如果終究能達成的話),應該出現在故事結尾。
如果主角在故事中段就達成目標,故事就必須在這裡結束,否則就必須創造新的欲望敘事線,這麼做其實是把兩個故事硬湊在一起。將主角的欲望敘事線盡量延到結局才發生,等於讓故事形成一個單一單位,同時也確保它具有巨大的敘事動力。以下是幾個相關例子:
● 《搶救雷恩大兵》:找到大兵雷恩,讓他活著回家。
● 《一路到底:脫線舞男》:為了掙很多錢,不惜在滿室女士面前裸體表演。
● 《大審判》:贏得官司。
● 《唐人街》:破解誰殺死荷利斯的謎團。
● 《教父》:向殺死父親的人報仇。
第四步:創造對手
我說定義主角和構思故事的訣竅在於構思對手,絕不是誇大其詞。角色網絡中的所有連結,最重要的就是主角與主要對手之間的關係。這個關係決定整體戲劇效果如何建構。
這就是為什麼身為作者的你應該喜愛這個角色,因為它有數不盡的助益。就結構來說,掌握關鍵的總是對手,因為你的主角透過對手而學習,因為只有對手攻擊主角的重大弱點時,主角才被迫處理這個弱點,並因而有所成長。
◆關鍵重點:只有對手夠好,主角才會同樣出色。
一旦設定了主角和主要對手的關係,故事的戲劇張力就會開展。如果這個關係設定正確,故事幾乎確定沒問題。如果這個關係設定錯誤,故事就幾乎肯定會失敗。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創造一個出色對手所需要的元素:
1. 讓對手成為不可或缺。
一個出色對手最重要的唯一要素,就是他對主角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這包含一個非常具體的結構層面的意義。主要對手是全世界最足以攻擊主角重大弱點的人。他應該毫不留情展開攻擊。這個不可或缺的對手要不是迫使主角克服弱點,就是把主角消滅。換句話說,這個不可或缺的對手,讓主角有可能成長。
2. 讓對手具有人性。
具人性的對手不只是相對於一頭動物、一件物體或一個現象的一個人。一個具人性的對手和主角一樣複雜、一樣重要。從結構來看,這表示一個真正具人性的對手向來是主角的某種「分身」(double)……這個分身概念,可說涵蓋了幾項功用:
● 對手/分身有特定的弱點,導致他用錯誤的方式對待別人,或在行為上阻礙對立角色活得更好。
● 對手/分身和主角一樣,因為本身擁有的弱點而有某種需求。
● 對手/分身必須對某項事物有所渴望,最好與主角有同樣的目標。
● 對手/分身應該擁有不得了的力量、地位或能力,對主角施加最大的壓力,設定最後的對決,驅使主角取得更大的成功(或失敗)。
3. 讓對手的價值取向恰好與主角相反。
主角和對手的行動是基於某套信念或價值取向。這些價值取向代表每個角色對於什麼是美好人生的看法。
在最出色的故事裡,對手和主角的價值取向相互衝突。透過這樣的衝突,觀眾看到哪一種生活方式更勝一籌。故事很大部分的力量,決定於這個對立關係的品質。
4. 給對手一個強而有力但有缺陷的道德議題。
邪惡的對手是與生俱來的壞,因此既機械化又乏味。在大部分真實的衝突中,沒有明顯的是非對錯。故事寫得好,主角和對手都相信自己是對的,而且都有理由這麼相信。他們也都會犯錯,只是犯錯的方式不同。
對手和主角一樣,企圖讓自己的行動在道德上合理化。好的作者會詳述對手的道德議題,確保它強而有力,但最終是錯的。(我們在有關道德議題的下一章會討論怎麼做。)
5. 賦予對手某些與主角相似之處。
當主角和對手有很強的相似之處,這兩個角色的對比才有力量。這樣一來,兩人對相同的人生問題會採取稍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正是在相似之處,才能最清楚看見那些關鍵的、具啟發性的差異。
讓主角和對手擁有某些相似之處,也會讓主角不致於太過完美,對手不致於全然邪惡。千萬不要把主角和對手設想為極端的對立,而是讓他們成為某個可能範圍裡的兩種可能。主角和對手的對立不在於正與邪,而是兩個角色各有弱點和需求。
6. 讓對手與主角同處一地。
這顯然違背常識。當兩個人不喜歡對方,他們往往會朝相反方向走,但如果這情況發生在你的故事中,想構建衝突就大有困難。訣竅:找出一個自然的理由,讓主角和對手在故事發展過程中同處一地……
【內文摘錄 1 】
場景建構與交響樂式的對白
場景是所有行動發生的地方。透過描述和對白,你把前提、結構、角色、道德議題、故事世界、象徵、情節和場景交織等所有元素,打造成觀眾實際上能體驗的故事。你就是這樣給故事賦予生命。
場景的定義就是:一個時間和一個地點所發生的一項行動。可是一個場景是由什麼構成的呢?它又怎樣運作?
場景是一個微型故事。這表示一個好的場景,都包含七大結構步驟,除了自我揭示之外,因為自我揭示要留待故事結尾才發生在主角身上。在一個場景中,自我揭示這一步通常以轉折、驚奇和揭示來取代。
...
作者序
出色的故事長久流傳。這不是陳腔濫調或廢話,一個出色的故事在觀眾面前講完一遍後,仍持續對觀眾產生長久影響。它確實反覆不停講述。是什麼讓出色的故事維持永恆的生命?
寫作這樣一個永不完結的故事,並不是指創作出好得令人無法忘記的故事。只有在故事結構上應用特殊的技巧,才能打造出永不完結的故事。在談論其中一些技巧前,讓我們先看看永不完結故事的反面,也就是故事具備虛假的結局,因而折損了故事的生命和力量。虛假的結局主要有三種:過早結束的、任意結束的,以及封閉式的。
形成過早結束的結局有很多種原因,其中一種是真實自我的揭露過早出現。一旦主角獲得了重大的體悟,他在故事中的發展就會停止,其他一切也就會成為反高潮。另一個原因是主角太快追求到他的欲望,但如果你因而又創造另一個新的欲望,那等於又創造出另一個故事。結局過早出現的第三種原因,是主角的行動令人難以置信。換句話說,這種行動不是這個獨特的人的有機部分。一旦讓你的角色——特別是主角——採取令人難以置信的行動,情節就會顯得機械化,你也就會在那當下就把觀眾從故事中踢出去,因為觀眾察覺到角色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你需要他這麼做(機械化),而不是因為他必須這麼做(有機的)。
所謂任意結束的結局,就是讓故事說結束就結束。這種情況之所以發生,幾乎都是因為情節缺乏有機特性而造成的。這樣的情節依循的不是某個個體的發展——無論那是一個主要角色,還是社會上的一個單位。如果沒有任何人事物在發展,觀眾就不會意識到有些事情取得了成果,或實現了潛能。《頑童歷險記》的結局就是一個經典例子。馬克.吐溫以哈克為中心來發展故事,但由於他採用了旅程式劇情,確實將哈克帶進了一個角落地區——美國南方腹地——也因此,他不得不使用「天神解圍法」來結束故事,只是這個做法瞞不過讀者。
最常見的虛假結局是封閉式結局。主角達成了目標,獲得了簡單的真實自我揭露,處於新的平衡狀態,一切平靜無事。這三種結構元素,都令觀眾覺得故事已經完成,整個故事體系也已結束。不過這不夠真實。欲望永不止息,平衡是暫時性的。真實自我揭露絕不是這麼簡單,也無法保證主角從這天開始會一直過著愜意的生活。因為一個出色的故事總是有生命的,它的結局和故事其他部分一樣,未必是必然且不會變動的。
如何在讀完故事的最後一句或看過故事的最後圖像後,仍讓故事保持呼吸、脈搏與生生不息的感覺?想要這麼做,就必須回到出發點,也就是故事的基本特質——處於時間之中的結構。這是一個會發展的有機單位,即使觀眾已不再看這個故事,它還是必須持續發展。
故事一直是一個整體,它有機的結局可以在故事開頭就找到痕跡:一個出色的故事總會在結尾向觀眾傳遞這樣的訊息:他們必須回到開頭,重新體會這個故事。故事是一個永不終止的循環——就像莫比烏斯帶一樣——每一次的循環都是不一樣的,因為觀眾總會在當下的循環裡重新思考已經發生過的事。
想創造永不完結的故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情節:讓故事以一項揭露來結束。使用這種技巧時,你先創造一個顯而易見的平衡,隨即再以另一個揭露來打破這個平衡。這項揭露就是逆轉,它讓觀眾重新思考帶領他們來到這一刻的所有角色和行動。如同偵探解讀相同的跡象時能看出不同的事實一樣,觀眾在他們的思考中重新回到故事開頭,將同一疊紙牌重新洗牌,形成新的組合。
我們可以在《靈異第六感》中看到這種技巧的絕佳運用:觀眾發現布魯斯.威利飾演的角色原來早在故事開頭就已死亡。在《刺激驚爆點》中,這種技巧帶來更具震撼力的效果:懦弱的敘事者走出警察局,在我們眼前變成那個他捏造出來的可怕對手基撒.索茲。
這種逆轉式揭露儘管令人震驚,但它創造出來的永不完結的故事卻也是局限性最高的。它只能為觀眾帶來一次循環。情節不是觀眾最初想像的,但一旦他們知道了,也就不會有更多驚奇。使用這種技巧時,與其說你得到的是一個永不完結的故事,不如說是一個再次講述的故事。
有些作者或許會認為,如果情節太強,對故事其他元素的支配性太強,那麼就不可能創造出永不完結的故事。即使一個情節以重大逆轉結束,還是會讓觀眾覺得房子的所有門都關上了,鑰匙轉動鎖上了,謎題也破解了,一切到此為止。
想寫出讓人一看再看且永遠會帶來不同感受的故事,不必扼殺情節,但必須善用故事本體的每一個系統。如果你寫出來的故事像一幅複雜的織錦,角色、情節、主題、象徵、場景和對白都錯綜交織在一起,觀眾重新講述故事再多次也無所謂。他們要重新思考那麼多的故事元素以及變化無窮的組成方式,故事也就因而生生不息。以下只是其中幾項元素,只要加以善用,就能創造出無窮盡的故事織錦:
●主角未能滿足欲望,其他角色在故事結尾產生了新的欲望。這可以避免故事變成封閉式,並且讓觀眾明白欲望——即使是愚蠢或渺茫的欲望——是永遠不會止息的(「我有欲望,故我存在」)。
●賦予對手或某個次要角色一個令人驚奇的角色轉變。這種技巧能引領觀眾將這個角色當成真正主角,再重看一次故事。
●在故事世界的背景中安排大量的細節,回頭再重看故事時,背景變成了前景。
●在角色、道德議題、象徵、情節和故事世界增添肌理元素,這樣一來,當觀眾看過情節的驚奇和角色的轉變之後,會讓故事變得更有趣。
●在故事講述者和其他角色之間創造一種特殊關係,當觀眾第一次看過情節之後,這種關係就會變得不一樣。例如,運用一個不可靠的故事講述者,就是創造這種關係的方式之一。
●讓道德議題顯得模稜兩可,並且/或是在主角面對最終的道德抉擇時不讓觀眾知道他的決定。一旦超越簡單的善惡對立道德議題,觀眾就不得不對主角、對手和所有次要角色重新加以評價,以確定什麼才是正確的行動。將最終的抉擇加以保留,就會迫使觀眾重新質疑主角的行動,並且在自己的生活中思索那個抉擇。
◆
我在本書中所面對的主要難題,就是如何勾勒出故事的實用「詩學」,也就是所有故事形式的故事講述技藝。它能讓讀者了解,如何創造一個複雜、有生命的故事,而且這個故事會在觀眾心中繼續成長,生生不息。這也表示創作時必須克服一個看似無法解決的矛盾:講述一個具普遍吸引力但又完全獨特的故事。
我的解決之道,就是呈現故事世界的隱密運作方式。希望你能在故事世界的華麗與複雜之中發現戲劇訊息符碼——也就是人類一生成長與轉變的方式。一個而強有力且獨特的故事,蘊含了許多用來傳達戲劇訊息符碼的技巧,在這本書裡,你可以找到這些技巧,而聰明如你,也會不斷探索並演練這些技巧。
出色的故事長久流傳。這不是陳腔濫調或廢話,一個出色的故事在觀眾面前講完一遍後,仍持續對觀眾產生長久影響。它確實反覆不停講述。是什麼讓出色的故事維持永恆的生命?
寫作這樣一個永不完結的故事,並不是指創作出好得令人無法忘記的故事。只有在故事結構上應用特殊的技巧,才能打造出永不完結的故事。在談論其中一些技巧前,讓我們先看看永不完結故事的反面,也就是故事具備虛假的結局,因而折損了故事的生命和力量。虛假的結局主要有三種:過早結束的、任意結束的,以及封閉式的。
形成過早結束的結局有很多種原因,其中一種是真實...
目錄
1. 故事的空間與時間
2. 故事前提
3. 故事結構的七大關鍵步驟
4. 角色
5. 道德議題
6. 故事世界
7. 象徵網絡
8. 情節
9. 場景編排
10. 場景建構與交響樂式的對白
11. 永不結束的故事
1. 故事的空間與時間
2. 故事前提
3. 故事結構的七大關鍵步驟
4. 角色
5. 道德議題
6. 故事世界
7. 象徵網絡
8. 情節
9. 場景編排
10. 場景建構與交響樂式的對白
11. 永不結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