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耕耘篇
閱讀《老子》之初,應先建立的基本觀念。
一、《老子》很難懂嗎?
老子《道德經》開宗明義第1章就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段話把年輕人唬得一楞一楞的,他老人家到底在說些什麼呀?大家可是越鑽研,越發糊塗,真有幾分「玄之又玄」的味道。
若是直讀古注,蘇子由曰:
「以形而言,有無信兩矣。安知無運而為有,有復而為無,未嘗不一哉。其名雖異,其本則一。知本之一也,則玄矣。」
李息齋曰:
「有即空,空即有。其本同,其末異,故同謂之玄。」
釋憨山曰:
「老子因上說觀無觀有,恐學人把有無二字看作兩邊,故釋之曰:此兩者同,意謂我觀無不是單單觀無,以觀虛無體中而含有造化生物之妙。我觀有不是單單觀有,以觀萬物象上,而全是虛無妙道之理。是則有無並觀,同是一體,故曰:此兩者同。恐人又疑兩者既同,如何又立有無之名,故釋之曰,出而異名。意謂虛無道體既生出有形天地萬物,而有不能生有,必因無以生有。無不自無,因有以顯無。此乃有無相生,故二名不一。故曰:出而異名。至此恐人又疑既是有無對待則不成一體,如何謂之妙道,故釋之曰:同謂之玄。斯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深觀至此,豈不妙哉。」
讀完上述的註解,恐怕年輕人還是不覺得,這三人說得比老子本人清楚些。於是,不但搞不懂老子,連帶孔子,年輕人也不免要大起疑心,心想這些年代久遠的老人家,還真愛講一些讓人聽不懂的話。
一旦時下的青年,下定了這樣的結論,千百年來相續不斷的慧命,恐將就此斷送。面對如此般的窘境,個人不惴淺陋,乃亟思對策,期望能將孔、老二聖之言,說得淺白一些,好讓年輕人了解起來,不會感到那樣地困難。至於,能否圓滿達成這個願望,除了期待上蒼庇佑,能善緣具足之外,同時,也祈禱孔、老二聖垂憐加持,補足筆者才學淺陋之處,依然可以吸引年輕人,願意撥冗閱讀本書,並藉以深入原典,好喚醒每個人沉睡已久的本然智慧,讓它重新再起作用。
二、該從哪裡下手?
想了解老子《道德經》的要義,個人以為不要從「道」字入手,因為「道可道,非常道」;也不要從「德」字入手,因為容易和「儒家的德教」搞混。最好能從「自然」二字入手,畢竟,老子《道德經》第25 章說: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本是老子一書中的最高概念,而這兩個字的意義,一般人也較容易掌握和了解。「自然」就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沒有絲毫「人為造作」的成分。因此,講「自然」,常常含著講「無為」。所謂「無為」,不是指什麼事都不做,而是指不要刻意用人力去干預些什麼。換言之,「無為」也可以說是「不要人為」,一切「自然就好」。足見「自然」與「人為」,是恰相對翻的兩個意思,有了「人為」,就「不自然」了。
明白了這個大原則之後,凡是與「自然」相背離的主張或作為,老子肯定大加反對,這也是儒、道兩家最大的分野。儒家最看重的是「人文化成」,一切立論,均環繞著「人」來說法。周公制禮作樂,乃是本於人性、人情實際的需要發展出來的,它不是憑空自然產生的,所以《禮記‧問喪》說: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非天降也,非地出也。」
儒家認為世間之所以亂,乃在於人與人之間,少了些什麼。既然少了些什麼,便強調「禮樂」,重視「教化」。道家則認為世間之所以亂,乃在於人與人之間,多了些什麼。既然多了些什麼,便強調「無為」,重視「自化」。這是儒、道兩家對於人事亂象,在見解上最根本的歧異。
也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下,老子有關道的本體與道的作用的說明,乃至人生智慧以及政治主張,在在均從「自然」的角度切入來看待問題。因此,掌握了「自然」,差不多也就掌握了「老子」。
三、道理離不開現象
先秦諸子對於自然現象的觀察,均甚為用心,因此,每每在論說事理的時候,都會溝通自然現象與人事現象,合而言之。甚或儒、道同時奉為經典的《易經》,其論說易理,也是融合自然之理與人事之理,並以卦象符號來象徵之。
老子自不外於此,對於自然現象的觀察,也同樣深具心得。其中,最為他老人家所盛讚的,莫過於「水」了。他在老子《道德經》第8章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又在第78 章說: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
此外,對於「江海」的特性,老子也格外地鍾情。他在第32章說: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又在第66 章說:
「江海所以能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藉天地間自然的物象來論說事理,這樣的方式,最具說服力,因為它最具象,原本抽象的道理,在物象的比興寄託下,便不再那樣地艱澀難懂了。
自然現象經常會觸動思想家敏感的心靈,當然,人事現象也一樣會觸動老子敏感的心,所以他在第64 章說: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 則無敗事。」
第一句是「自然現象」,第二、三句就已進到「人事現象」了,老子將之類比在一起,以論說事理,給人的感覺,竟沒有任何的齟齬。
第 11 章說: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三十輻」、「埏埴」、「鑿戶牖」等三句,皆偏就人事現象以立論。
綜上所述,足見老子思想雖以「自然」為最高指導原則,然而他本人對於人事現象,也並非全然「無所用心」。有鑑於此,老子思想應該不是一般人所認定的那樣地「形而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