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五代詞
皇甫嵩
【生平】
皇甫松,一作皇甫嵩,生卒年不詳,字子奇,自號檀欒子,睦州新安(今浙江省淳安縣)人,著名古文家皇甫湜之子。約生活於唐代大中(847-860)、咸通(860-874)以後,終生未登進士第。
詞作宏麗雖不及溫庭筠,然而措辭閒雅,有古詩遺意;作品詞淺意深,饒有寄託,與韋莊有異曲同工之妙。《花間集》收錄其詞十二闋,《尊前集》收錄十闋。
〈夢江南〉
蘭燼1落,屏上暗紅蕉2。閒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3,人語驛邊橋4。
【注釋】
1 蘭燼:古人煎蘭草為油以點燈,燈芯的餘燼稱為「蘭燼」。
2 屏上暗紅蕉:指夜深燭火將盡,屏風上的芭蕉畫像模糊難辨。
3 瀟瀟:風狂雨驟的樣子。
4 驛邊橋:驛站旁邊的橋。驛,驛站,古代騎馬傳遞公文和書信,途中設有供人和馬休息的處所。
【導讀】
前人多以〈夢江南〉詞牌書寫對江南往事的回憶或懷念。本詞結合了「夢」與「江南」的雙重特點,由房內夜景(燈盡屏暗),帶出夢中所見的煙雨江南景象,可謂動(吹笛、人語)靜(江南梅熟、夜雨瀟瀟)交融,繪聲(笛聲、雨聲、人語聲)繪色(紅蕉、黃梅),堪稱是一首絕妙小詞。
〈夢江南〉之外,皇甫松另有一首傳世的小令之作〈摘得新〉:
酌一卮。須教玉笛吹。錦筵紅蠟燭,莫來遲。繁紅一夜經風雨,是空枝。
詞中以「花無久紅」比喻人生苦短,故而應秉燭夜遊、及時行樂。詞作雖頗有深意,但若以詞作的意境與情味而言,皇甫松的兩首〈夢江南〉確實要比〈摘得新〉更勝一籌。
【析評】
〔清〕陳廷焯《雲韶集》卷1:夢境化境。詞雖盛於宋,實唐人開其先路也。
〔清〕馮金伯《詞苑萃編》卷3:皇甫松以〈天仙子〉、〈摘得新〉著名,然總不如〈夢江南〉二闋為尤勝也。
王國維《人間詞話.附錄》:(皇甫松)詞,黃叔暘(按:南宋黃昇,字叔暘)稱其〈摘得新〉二首,為有達觀之見。余謂不若〈憶江南〉(即〈夢江南〉二闋),情味深長,在樂天、夢得上也。
〈夢江南〉
樓上寢,殘月下簾旌1。夢見秣陵2惆悵事,桃花柳絮滿江城。雙髻3坐吹笙。
【注釋】
1 簾旌:即簾額,簾子上端所綴之軟布,可用以遮陽或隔絕視線。
2 秣陵:金陵,屬於南京地區,此指南京。
3 雙髻:少女挽束的雙邊髮式,此代指少女。
【導讀】
本詞立意、章法與前首相近。前兩句都是寫室內所見夜景,後三句則寫夢中所見江南景象,符合詞牌「夢江南」的核心、要旨。
由於篇幅短小,詞中所寫的,自然是作者最念念不忘的人(雙髻少女)事(吹笙)物(桃花柳絮滿江城),共同營造出一幅絕佳江南美人圖。而這幅圖畫所以讓人思之「惆悵」,正因為舊歡如夢,往事如煙,詞作以樂景反襯哀情,讓醒後的孤寂與淒清更添一層。
【析評】
〔清〕陳廷焯《詞則.大雅集》卷1:夢境、畫境,婉轉淒清,亦飛卿(溫庭筠)之流亞也。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調倚〈夢江南〉,兩詞皆其本體。江頭暮雨,畫船聞桃葉清歌;樓上清寒,笙管擫劉妃玉指。語語帶六朝煙水氣。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與前首同寫夢境,作法亦相同。起處皆寫深夜景象,惟前首寫室內之燭花落几,此首則寫室外之殘月下簾。「夢見」以下,亦皆夢中事,夢中景色,夢中歡情,皆寫得靈動美妙。兩首〈夢江南〉,純以賦體鋪敘,一往俊爽。
毛文錫
【生平】
毛文錫(生卒年不詳),字平珪,南陽人(今河南省鄧縣)。十四歲登進士第,仕前蜀,曾拜官司徒,因稱毛司徒。前蜀亡,隨蜀主王衍降唐,不久又仕於後蜀。與歐陽炯等五人以小詞為蜀後主孟昶所賞,供奉內廷,尤工艷語。
《花間集》收錄毛文錫詞三十首,其詞「以質直為情致,殊不知流於率露」。近人王國維輯有《毛司徒詞》一卷。
〈醉花間〉
休相問,怕相問,相問還添恨。春水滿塘生,鸂鶒1還相趁2。昨夜雨霏霏3,臨明寒一陣。偏憶戍樓人,久絕邊庭信。
【注釋】
1 鸂鶒:水鳥名,外形比鴛鴦稍大,毛羽多為紫色,俗稱紫鴛鴦。
2 相趁:相伴、相隨。
3 雨霏霏:細雨連綿不斷。
【導讀】
詩詞中常見上半寫景,順勢引發下半所欲抒發的感情,或是上半寫情,下半以景色呼應的結構。但本詞上下片的結構是較為少見的「情-景;景-情」的模式,尤其是「起筆陡健」的特色,更成為後人模仿或評論的焦點。
詞作上片,先以「休相問、怕相問」的請求語逗起「相問還添恨」的懸念,在尚未揭示所「恨」何來時,鏡頭陡然一轉,以鸂鶒成雙相趁、悠遊於春水塘中的景色收結。
詞作下片,「昨夜雨霏霏,臨明寒一陣」,轉由夜雨曉寒寫起,也暗示了思婦的輾轉難眠。末二句才點出因思念「久絕邊庭信」的征夫之情,並回應了首句「休相問」的懸念。
本詞中間四句的景色,因見鸂鶒相趁而增添傷感,因形單影隻而倍覺春寒,並以「偏憶戍樓人」綰合呼應。全詞語淡情真,結構巧妙,是《花間集》的絕妙小詞之一。
【析評】
〔清〕陳廷焯《雲韶集》卷1:此種起筆,合下章(按:指另一首〈醉花間〉)自成章法,自是一時興到之作,婉妙無比,後人屢屢效之,反覺數見不鮮矣。
〔清〕張德瀛《詞徵》卷5:牛松卿(按:應為毛文錫)〈醉花間〉云:「休相問,怕相問,相問還添恨。」其又一闋云:「深相憶,莫相憶,相憶情難極。」孫荊臺(按:孫光憲,五代後唐人,著有《荊臺集》)〈謁金門〉云「留不得,留得也應無益。」皆歐陽永叔所謂陡健之筆。
〔清〕況周頤《餐櫻廡詞話》:《花間集》毛文錫三十一首,余祇喜其〈醉花間〉後段「昨夜雨霏霏」數語,情景不奇,寫出正復不易,語淡而真,亦輕清,亦沈著。
牛希濟
【生平】
牛希濟(872-?),五代前蜀詞人。原為隴西(今甘肅省一帶)人,少時遭喪亂,流寓巴蜀,依叔父牛嶠而居。後任職於前蜀朝中,蜀亡後,隨蜀後主王衍降於後唐。其詞《花間集》收錄十一首,《詞林萬選》收三首,共存詞十四首。詞筆清俊,善於白描。
〈生查子〉
春山煙欲收1,天淡稀星小。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2。
【注釋】
1 煙欲收:清晨霧氣開始收斂、消散。
2 「記得」二句:為佳人臨別贈言,希望遠遊者能目睹草色,從而憶起喜著綠色羅裙的自己。詞句出自南朝江總妻〈賦庭草〉:「雨過草芊芊,連雲鎖南陌。門前君試看,是妾羅裙色。」
【導讀】
這是一首清新自然的小詞,書寫情侶在清晨依依話別的動人場景。
詞作上片,以春日朝景(煙散、稀星、殘月)映襯著佳人臉邊的別淚,下片的「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則是有情人分別時的寫照,似乎猶有未盡之意、未了之情。末兩句以佳人臨別贈言作結,一方面期盼遠遊者能睹物思人,憐草惜芳;另一方面,也因為芳草碧連天,寓有相思情意連綿不盡之意。
本詞結構屬「上景下情」的常見模式,不同於毛文錫〈醉花間〉(休相問,怕相問,相問還添恨)的起筆陡健,但詞中的曉景真切如畫,別情溫厚動人,晚清詞學家陳廷焯以之與柳永名作〈雨霖鈴〉(寒蟬淒切)相提並論,近人俞陛雲也譽之為「五代詞中稀見之品」,可見本詞在後世的確廣受好評。
【析評】
〔清〕陳廷焯《雲韶集》卷1:十字(按:指「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兩句)別後神理,「曉風殘月」不過是也。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簡釋》:牛希濟〈生查子〉言清曉欲別,次第寫來,與(周邦彥)《片玉詞》之「淚花落枕紅綿冷」詞相似。下闋言行人已去,猶回首丁寧,可見眷戀之殷。結句見天涯芳草,便憶及翠裙,表「長勿相忘」之意。五代詞中稀見之品。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寫別情。上片別時景,下片別時情。起寫煙收星小,是黎明景色。「殘月」兩句,寫曉景尤真切。殘月映臉,別淚晶瑩,並當時人之愁情,都已寫出。換頭,記別時言語,悱惻溫厚。著末,揭出別後難忘之情,以處處芳草之綠,而聯想人羅裙之綠,設想似癡,而情則極摯。
顧敻
【生平】
顧敻,生卒年、字、里均不可考。前蜀通正年間(916),曾於內廷任職小臣,復仕於後蜀,累官至太尉,世稱「顧太尉」。敻工詞,性詼諧,詞風與溫庭筠相近,多寫男女艷情,今存詞五十五首,俱載於《花間集》。
〈訴衷情〉
永夜1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沈,爭忍2不相尋?怨孤衾。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注釋】
1 永夜:長夜。
2 爭忍:怎麼忍心,另有版本作「怎忍」。
【導讀】
本詞是唐宋詞常見的「閨怨」主題,寫深閨怨婦久候的哀怨與相思的苦悶。
詞作以「永夜拋人何處去」的提問揭開序幕,而後著意鋪陳等候時的情態(斂眉、怨)與背景(香閣掩、月將沈、孤衾),末三句「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彷彿積壓已久的火山爆發,將等候時所累積的苦悶與怨恨噴薄而出,令人將心比心,感同身受。
本詞的直抒胸臆,成為後人關注的特點。有謂其為「透骨情語」者(如清初王士禛),有賞其「專作情語而絕妙」者(如民初的王國維),亦有嫌其不雅,訾其為「傖父唇舌,都乏佳致」者(如清代乾隆年間的吳衡照)。
持平而論,本詞雖然稍嫌文字直白,迥異於晚唐五代詞常見的「以景結情」、「含蓄不盡」的表現手法,卻能深刻道出為情所困、所苦之人的心聲,這也是本詞所以能膾炙人口、廣植人心的主要原因。
【析評】
〔清〕王士禛《花草蒙拾》:顧太尉「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自是透骨情語。徐山民(按:南宋人徐照,號山民)「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全襲此。然已為柳七(按:北宋柳永,於家族排行第七)一派濫觴。
〔清〕吳衡照《蓮子居詞話》卷2:言情以雅為宗……(顧敻〈訴衷情〉)直是傖父唇舌,都乏佳致。
王國維《人間詞話刪稿》:詞家多以景寓情。其專作情語而絕妙者,如牛嶠之「甘作一生拚,盡君今日歡」;顧敻之「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此等詞,古今曾不多見。
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此亦閨人怨情之詞。「換我心」三句,乃人人意中語,卻能說出,所以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