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
五代時期有位節度使叫溫韜,不好打仗也不好殺人,只一門心思挖皇陵。但這種工程非常浩大,他足足用了十七年時間才把唐朝皇帝的皇陵挖了個差不多。溫節度使之所以對這樣浩大的工程感興趣,無非是因為皇陵裡除了死屍外還有數不盡的財寶。
據說,當他準備向武則天與唐高宗的合墓乾陵動工時,突然風雨大作。他帶著士兵跑了,第二次來準備動工時,突然又風雨大作,如此四次後,溫韜不敢動工了。
其實,這個世界上本沒有鬼,溫韜顯然做了太多的事,心中先有鬼了。但乾陵的確有些詭異,溫韜之後,又有許多有能力挖掘的人對其動鍬動鎬,甚至還動炸藥,可都沒有得逞。
乾陵雖然不會說話,但它的經歷卻告訴了我們三件事,第一,皇陵很不容易被挖掘。因為每個皇帝都在自己的皇陵建築上煞費苦心;第二,在古代,有無數個像溫韜這樣的人盜過皇陵。因為皇陵裡有太多他們想要得到的財寶;第三,皇陵的位置很容易就能被人找到,因為皇陵位置都是風水寶地,龍脈所在。
為了找到一塊風水寶地而讓本王朝的龍脈延伸萬萬世,皇帝們在選擇自己墳墓的時候格外重視,格外謹慎,乃至於形成了一個皇陵選址制度。
這種制度的依據就是風水學,我們今天看風水學似乎很荒誕,但在中國古代,特別是婦孺老幼都信的時代,你沒有道理懷疑這門學說。
皇陵選址的重要性不僅僅是皇帝為了讓本朝基業永存,還希冀自己死後可以有個美好歸宿。所以,皇陵大都依山傍水。說到底,還是風水學在起作用。
風水到底有多重要,在宋人何遠的《春渚紀聞》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大概能說明風水的重要性。北宋真宗駕崩後,仁宗即位,他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宰相丁謂去找一塊風水寶地,以讓父親死後享福,並保佑大宋基業萬世永存。對風水學造詣很深的丁謂選中了牛頭山,他跟仁宗說,牛頭山後是個寶地。可一位術士叫徐仁旺的卻說,山前是寶地。由於丁謂是宰相,所以,徐術士沒有爭過宰相,仁宗就決定在牛頭山後營建真宗皇陵。
徐術士知道後,仰天長嘆,說,牛頭山山後風水有兇,恐葬後,國有不測之變,並上表說了一段話,曰:坤水長流,災在丙午年內;丁風直射,禍當丁未年終,莫不州州火起,郡郡盜與。徐術士的意思是說,牛頭山後坤位(西南方)有水長流,遇到丙午火熾之年,水火交戰,子午相衝,必有禍患。而丁(南方)風直射(丁屬火,丁風代表火風)丁未年尾必定烽火四起,盜賊亦會群起為亂的。
後來,果如徐術士所言,1126年(丙午年),金兵入侵,直逼汴京,京城危機四伏;而第二年(丁未年),全國各地烽火四起,盜賊如毛,生靈塗炭,可以說,徐術士的預言應驗了。何遠說得是真是假姑且不論,但從這段記載裡,我們可以知道建皇陵是非常隆重並嚴肅的事情。因為任何一個皇帝都明白,找到風水寶地埋葬自己或者先皇是國運昌隆,皇位永固的保證。
我們又知道,從隆重的修建到被人挖掘幾乎是歷代皇陵的共同命運。但不幸的命運各有不同,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歷代皇陵命運的來龍去脈吧。